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航空多模态数据组织与知识发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柳 安然 +3 位作者 刘姝妍 李润岐 陶剑 曾照洋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07,共8页
航空产品在研制使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呈现出多源多模态的特性,面向此类数据进行知识工程建设时,传统基于关键词的文本检索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需求。知识图谱作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对知识表示的一... 航空产品在研制使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呈现出多源多模态的特性,面向此类数据进行知识工程建设时,传统基于关键词的文本检索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对知识的获取需求。知识图谱作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对知识表示的一种方式,可以对知识单元以及数据之间的体系性和关系性进行充分表达和规范化存储,是垂直领域数据组织与知识发现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提出以知识图谱作为航空领域知识表达模型,以标准知识单元作为数据载体,对科研人员的业务思维进行建模,同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作为多模态数据的特征编码器,构建适合机器理解与计算的特征向量,结合两者的特点构建面向多模态数据的搜索、推荐引擎。在此技术基础上设计系统架构并实现知识发现平台,将多模态数据在知识层面进行组织索引,满足航空科研人员的多模态知识检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组织 知识发现 知识图谱 多模态 跨模态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OFDI不同模式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霍忻 林琛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选取2004—2022年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数据,基于C-H模型实证检验并比较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类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产出增长两种机制对母国技术进步产生显著... 选取2004—2022年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数据,基于C-H模型实证检验并比较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类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产出增长两种机制对母国技术进步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并且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整体上要强于绿地投资;开放程度、技术差距、人力资本等对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母国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由此,我国企业应在对外投资活动中聚焦技术密集型行业,在适当扩大跨国采购比例的前提下促进两类投资模式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绿地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技术差距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无人机集群可靠性技术内涵、发展及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曾照洋 彭文胜 +1 位作者 李云凯 徐明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共18页
随着无人机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无人机集群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智能无人机集群应用自然界集群组织算法模型,并结合其他智能技术,形成高级群体智能行为,具有传统单人工智能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可靠性问题也是制约其面向大规模应... 随着无人机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无人机集群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智能无人机集群应用自然界集群组织算法模型,并结合其他智能技术,形成高级群体智能行为,具有传统单人工智能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可靠性问题也是制约其面向大规模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系统分析智能无人机集群的概念、特征及技术发展路径,基于智能无人机集群的应用场景、应用模式及行为过程,探讨智能无人机集群的可靠性内涵,构建无人机集群可靠性技术框架,并结合智能无人机集群的技术特征和应用需求,给出智能无人机集群可靠性技术发展的技术途径与建议。最终在“1个核心,2种能力,N个基础”的可靠性内涵下,提出由可靠性指标、可靠性研制验证以及可靠性维持保障技术组成的智能UAVS可靠性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人工智能 集群智能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钛管连接件性能评价技术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浩然 张宗华 +2 位作者 隋明丽 黄自力 蒋红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46,共6页
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管路件已大量应用于国外航空航天流体系统中,国内已开展相应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但相关考核评价标准匮乏。调研了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技术及其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钛管连接件服役工况和结构特点,... 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管路件已大量应用于国外航空航天流体系统中,国内已开展相应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但相关考核评价标准匮乏。调研了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技术及其应用现状;通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永久连接钛管连接件服役工况和结构特点,提出包含静态性能考核、动态性能考核和环境性能考核的性能评价技术及方法;给出试验判定依据及试验接口的设计要求,并对典型件性能进行试验评价。该研究为国内相关产品考核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永久连接件 钛合金管路件 管路连接件 评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密封材料热解特性研究
5
作者 银明 王志 +1 位作者 张旭 文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0,共5页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研究DAPCO 2200、3M-AC-380两种密封材料在氮气氛围、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下,DAPCO 2200密封胶、3M-AC-380密封胶的热解均有2个阶段,热解过程中二者的初始温度相差较大;终止温度...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仪研究DAPCO 2200、3M-AC-380两种密封材料在氮气氛围、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热解特性规律。结果表明:在氮气氛围下,DAPCO 2200密封胶、3M-AC-380密封胶的热解均有2个阶段,热解过程中二者的初始温度相差较大;终止温度均随升温速率的提高向高温方向移动;热解速率、质量损失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在热解反应开始阶段表观活化能相对较小,热解速度相对较快;随着转化率的升高,表观活化能变大,材料热解速度降低。采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计算表观活化能,DAPCO 2200密封胶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109.08kJ/mol、144.88kJ/mol,3M-AC-380密封胶表观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99.43kJ/mol,81.71kJ/mol。DAPCO 2200密封胶2个阶段的初始分解温度、最终分解温度以及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温度均高于3M-AC-380密封胶,表明DAPCO 2200密封胶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特性 密封材料 热重-差热分析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信息框架在制造业的应用与研究
6
作者 楚峻溢 张祥春 +3 位作者 任占勇 曾照洋 彭文胜 王四宝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7,共12页
质量信息框架(quality information framework,QIF)是一种用于制造业的标准化数据模型,能够在制造过程中确保质量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互操作性。首先,详细阐述了QIF的定义、理论基础和组成结构。其次,基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ata,info... 质量信息框架(quality information framework,QIF)是一种用于制造业的标准化数据模型,能够在制造过程中确保质量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互操作性。首先,详细阐述了QIF的定义、理论基础和组成结构。其次,基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DIKW)模型分析了QIF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特别关注了数据对齐、语义扩展、预测与决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4个应用场景。再次,对不同的QIF应用方法进行综合讨论,分析了其在实际制造环境中的适用性与应用潜力。最后,对QIF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信息框架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数字线程 智能制造 DIK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中的应用与展望
7
作者 樊洁 王俊涛 +3 位作者 冯冰 闫敏 王春艳 范燕生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82,共19页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关键先进技术,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研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具体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作为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关键先进技术,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的研制产生深刻影响。本文介绍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概况,具体阐述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结合航空领域的应用需求,围绕材料、设计、制造等不同方面论述了提高连续纤维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手段,详细分析了数字仿真技术在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设计、工艺和力学性能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连续纤维增材制造的技术发展趋势。最后,讨论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对航空复合材料及构件研制产生的影响,从而为复合材料构件研制和航空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 构件研制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 应用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空间站轨道高能粒子地磁截止刚度变化规律研究
8
作者 钟秋珍 陈雪晴 +4 位作者 陈东 程永宏 李志涛 刘四清 师立勤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太阳质子事件是影响空间站和航天员辐射安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保障空间站的安全运行和航天员出舱任务规划,开展对太阳能量粒子在地球空间的地磁传输研究。利用反向追迹法和衰减系数计算了不同地磁扰动情况下,400 km载人空间站轨道... 太阳质子事件是影响空间站和航天员辐射安全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为保障空间站的安全运行和航天员出舱任务规划,开展对太阳能量粒子在地球空间的地磁传输研究。利用反向追迹法和衰减系数计算了不同地磁扰动情况下,400 km载人空间站轨道上的地磁截止刚度和质子截止能量。计算结果表明:地磁扰动情况下的截止刚度大多小于地磁平静时的截止刚度;磁暴期间,全球截止刚度等值线向低纬度移动,中低纬度地区的截止刚度变化不大,中高纬度地区变化剧烈;超强磁暴期间,大约200 MeV以上的高能质子能够到达中国空间站轨道,轨道上太阳高能粒子通量增加,甚至有可能超过辐射带南大西洋异常区(SAA)的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粒子 地磁扰动 空间站轨道 地磁截止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模块化航电软件系统测试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军 胡军 +1 位作者 柯昌博 黄志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3-168,共6页
现代飞行器系统中开始广泛采用综合模块化航电IMA(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体系架构,IMA中软件系统的高质量要求对传统的航电软件测试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目前基于ARINC653的IMA软件的系统级测试中的基本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 现代飞行器系统中开始广泛采用综合模块化航电IMA(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体系架构,IMA中软件系统的高质量要求对传统的航电软件测试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目前基于ARINC653的IMA软件的系统级测试中的基本测试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给出了基于ARINC653的IMA体系结构描述,并对其架构中最重要的系统可配置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总的系统测试策略,以及不同级别的IMA软件系统测试过程;最后简要说明了IMA系统测试环境的通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航电 软件测试 系统测试 测试过程 测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质量与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忠钦 奚立峰 +5 位作者 蒋家东 郭政 刘颖 潘尔顺 赵亦希 李艳婷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8,共9页
自《中国制造2025》颁布后,国家和各省市陆续出台了质量发展纲要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社会提升质量品牌的共识已经形成。为实现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质量提升与品牌发展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造... 自《中国制造2025》颁布后,国家和各省市陆续出台了质量发展纲要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社会提升质量品牌的共识已经形成。为实现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质量提升与品牌发展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造业质量与品牌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二是制造业质量与品牌需要肩负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使命。本文结合中国制造业质量与品牌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与品牌发展的行动计划,以及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质量 品牌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及其在航空工业企业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铜修 刘鲁 王起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121-127,共7页
结合历史事故统计及调查问卷分析,确定评价分析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因素;建立较为完备的航空工业企业评价体系模型;对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确定了航空工业企业评估指标的权重。应用实例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结合历史事故统计及调查问卷分析,确定评价分析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因素;建立较为完备的航空工业企业评价体系模型;对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计算,确定了航空工业企业评估指标的权重。应用实例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可以综合考虑影响事故各种影响因素,能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被评价指标因素概况,易于实现计算机程序化,直观易懂,可操作性强,可在航空工业企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航空工业 风险评价 权重 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AF建模的装备标准集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朔昉 何瑞恒 任文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34-1541,共8页
为适应新时期面向正向设计的装备标准化发展需求,对统一架构框架(Unified Architecture Frame,UAF)的建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围绕UAF规定的4类标准视图模型构建(标准分类、标准结构、标准可追溯性、标准路线图),开展了操作视角、需... 为适应新时期面向正向设计的装备标准化发展需求,对统一架构框架(Unified Architecture Frame,UAF)的建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围绕UAF规定的4类标准视图模型构建(标准分类、标准结构、标准可追溯性、标准路线图),开展了操作视角、需求视角和资源视角关联模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需求牵引的装备标准集生成技术,建立了面向使用场景、与装备研制需求紧密关联的新型标准生成机制,提出了装备标准化新的切入点,并针对工程案例对该技术进行运用。结果表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能够在型号研制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构 标准视图 标准集生成 使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软件测试环境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军 刘畅 任占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7-2740,共4页
分析了综合航电软件特性和体系结构,总结了软件测试需求。对综合航电软件测试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具有三层软件体系结构的仿真测试环境,能够满足综合航电软件的测试需求。通过基于任务的测试仿真模型与测试配置蓝图,能够解决实时... 分析了综合航电软件特性和体系结构,总结了软件测试需求。对综合航电软件测试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具有三层软件体系结构的仿真测试环境,能够满足综合航电软件的测试需求。通过基于任务的测试仿真模型与测试配置蓝图,能够解决实时测试数据激励与收集和动态测试配置的关键技术。通过原型系统的测试,验证了测试环境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测试环境 测试仿真模型 测试蓝图 综合航电软件 软件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连接接头全场应力测量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胜 吴健 +1 位作者 王纬波 李旭东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97-1115,共19页
为了克服传统电测法测量结构应力的种种不足,文章对应用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应力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首先结合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热弹性理论(TSA),提出了一种有效而又简洁的试验标定方法,并通过标定... 为了克服传统电测法测量结构应力的种种不足,文章对应用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应力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首先结合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热弹性理论(TSA),提出了一种有效而又简洁的试验标定方法,并通过标定试验获取了文中所用玻璃钢材料所需的合理的加载频率f以及标定参数K,然后对两种典型的船用玻璃钢复合材料连接接头内的应力分布进行了测量,通过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和可靠的结构全场应力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应力测量 锁相红外热成像 热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豪 张纲 +1 位作者 蒋家东 宗习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47,共10页
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制造业竞争内核、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在分析制造业质量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制造业竞争内核、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在分析制造业质量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发展的态势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的国际经验,形成了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的若干发展建议。明确产品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强国家质量政策连贯性;聚焦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率先行动计划;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加快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技术和工具创新;融合发展产业质量基础设施,筑牢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基础;推动质量生态环境再造,增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意愿;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实施制造业产品质量提高基础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质量提升 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 质量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临近空间太阳辐射环境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梅笑冬 孙即霖 +7 位作者 李正强 陈兴峰 邢进 许华 伽丽丽 吕阳 李明 刘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9-617,共9页
临近空间(20~50km)航空活动是全世界航空大国竞相研究的热点。太阳辐射环境研究是开展该高度层航空活动的必要前提,然而临近空间辐射观测资料空白对其开发利用造成了障碍。臭氧是影响高空辐射环境的关键因子,基于欧洲中尺度预报中心... 临近空间(20~50km)航空活动是全世界航空大国竞相研究的热点。太阳辐射环境研究是开展该高度层航空活动的必要前提,然而临近空间辐射观测资料空白对其开发利用造成了障碍。臭氧是影响高空辐射环境的关键因子,基于欧洲中尺度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中国区临近空间臭氧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时空分布及演变具备区域性特点,同时根据平流层大气数据及地表特征等将中国临近空间划分为5个区域,确定不同区域关键参数值,利用SBDART辐射传输模型对临近空间全波段太阳辐射及紫外辐射分别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受纬度、臭氧总量、垂直分布等影响,辐射值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全波段太阳辐射年均和逐月值随纬度降低而增大,年较差则相反;大气的吸收作用与纬度、海陆差异有关,表现出不同的强度和季节变化特征;在紫外波段,南海上空辐射最强,年较差小,月较差很小且夏强冬弱,其他区域辐射值夏强冬弱,月较差呈双峰特征,春秋强,冬夏弱;大气的吸收作用受多因子影响,除南海外,各区域夏季辐射垂向差异更大;大气吸收引起的月较差垂向变化均表现为6、7月高低空月振幅一致,其它月份辐射值在高层月较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太阳辐射 紫外辐射 SBD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数字化技术的新发展——工艺仿真系统 被引量:7
17
作者 宁振波 王立书 邓虎 《航空制造技术》 2011年第1期83-85,共3页
长期以来,航空企业对于工艺的改进主要依靠经验和试验,一直缺乏一套专业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模拟是控制设计、制造过程并预测产品早期服役可能出现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当前,有限元理论已十分成熟,相应的商业模拟软件也逐步趋于成熟... 长期以来,航空企业对于工艺的改进主要依靠经验和试验,一直缺乏一套专业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模拟是控制设计、制造过程并预测产品早期服役可能出现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当前,有限元理论已十分成熟,相应的商业模拟软件也逐步趋于成熟,并在各行各业逐步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工业 成熟 工艺过程 有限元理论 航空航天工业 航空工艺 钣金成形 复合材料 模拟软件 工艺仿真 喷丸成形 单晶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斌 杨辉 +1 位作者 许文 张林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111,共6页
基于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的现状,探讨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和思路,通过资料搜集、行业调研、体系框架构建等过程,建立了具有标准类型、体系层次、专业分类三维界面结构的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通用... 基于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的现状,探讨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编制原则和思路,通过资料搜集、行业调研、体系框架构建等过程,建立了具有标准类型、体系层次、专业分类三维界面结构的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划分为基础通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3个子体系、5个级别层次3、5个专用分支。同时,设计了航空工业安全生产标准明细表,纳入了200余项相关标准和建议制修订行业标准,分析了建议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下一阶段首先需要制订的航标重点项目。该体系体现了我国航空工业安全生产的特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对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国防军工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标准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工业 安全生产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田系统与SVM相集成的模式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江辉 曾凤章 陈嵩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5-248,共4页
为了解决现有马田系统阈值确定方法的不足,基于超球面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了单类及二类超椭球面支持向量机算法,并理论上证明了此算法可转换为二次规划模型。推导了基于超椭球面支持向量机的马田系统阈值确定公式。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 为了解决现有马田系统阈值确定方法的不足,基于超球面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了单类及二类超椭球面支持向量机算法,并理论上证明了此算法可转换为二次规划模型。推导了基于超椭球面支持向量机的马田系统阈值确定公式。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故障诊断,得到了较高的判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田系统(MTS) 支持向量机(SVM) 马氏距离 阈值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航空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铜修 刘鲁 +1 位作者 张瑛 王起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简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模步骤,并将其引入航空工业企业安全评价。在建立多层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以航空工业某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为例,把企业...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简述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模步骤,并将其引入航空工业企业安全评价。在建立多层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以航空工业某企业的实际管理情况为例,把企业系统分成若干个评价单元,进行模糊层次分析评价,运用评价安全等级特征向量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得出了企业的安全等级,从而为企业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航空工业企业的安全评价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航空企业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