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松保 张建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8-61,共4页
全面介绍了“九五”重点预研课题———“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系统的研究、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工艺的研究、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其主... 全面介绍了“九五”重点预研课题———“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与测量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其主要研究内容有 :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系统的研究、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加工工艺的研究、非球面曲面的超精密测量技术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有 :高精度、高刚性高速空气静压主轴技术 ,高精度、高刚性闭式液体静压导轨技术 ,超精密车削系统 ,超精密磨削系统 ,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曲面 超精密加工 测量技术 高速空气静压主轴 闭式液体静压导轨 超精密车削系统 超精密磨削系统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平面磨削 0.01μm 微量进给装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东 殷国富 吴明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微量进给可满足可延性磨削的要求,微量进给装置采用压电陶瓷作为控制元件,通过调节空气轴承供气压力,实现超精密平面磨削0.01μm的微进给量,实验表明该装置可用于磨床导轨误差的缓进给补偿控制中。
关键词 超精密平面磨削 微量进给装置 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平磨总体设计及关键件加工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杨辉 吴明根 董申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2,共3页
介绍CJM-1型龙门式超精密平面磨床的总体方案及指标的设计、若干关键部件如主轴、导轨等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 超精密磨削 平面磨床 龙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 r15钢的EL ID磨削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飞虎 曹红波 +2 位作者 栾殿荣 罗松保 张彬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探讨GCr15钢的ELID(E lectrolytic In-process D ressing)磨削性能,在基于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GCr15钢采用ELID磨削时磨削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磨削力、磨削表面粗糙度与普通磨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铸铁结合剂CB... 为了探讨GCr15钢的ELID(E lectrolytic In-process D ressing)磨削性能,在基于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GCr15钢采用ELID磨削时磨削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磨削力、磨削表面粗糙度与普通磨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铸铁结合剂CBN砂轮进行ELID磨削时磨削力几乎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采用白刚玉砂轮进行磨削时的磨削力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大,在线电解修整使CBN砂轮在磨削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磨削性能,有利于节省砂轮修整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在ELID磨削中,采用微细砂轮进行磨削可以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实现对GCr15钢的超精密镜面磨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ELID磨削 磨削力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测量机精度及其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文炳 李海峰 +1 位作者 田立勤 孙淑静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分析了ISO10360-2坐标测量机性能评定标准,并对一些影响坐标测量精度的因素作了分析,给出了一些单项测试结果和两种测量机的部分测试结果。
关键词 坐标测量机 测头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自动聚焦三维形状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晓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基于激光自动聚焦测量方法提出一种实现快速、精密三维形状测量的扫描速度控制算法。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及激光测量头的原理。自动地对曲面轮廓进行连续扫描测量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
关键词 坐标测量机 激光测头 三维形状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精密角振动台控制问题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志宽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1期47-50,59,共5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三轴精密角振动台控制精度的影响因素,然后基于整周期谐波分析法提出了补偿这些干扰的自学习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显著提高系统振动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振动 角振动台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测量机迭代学习控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晓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37-639,共3页
坐标测量机迭代学习控制研究吴晓峰(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100076)关键词迭代学习,坐标测量机CMM1引言坐标测量机(CMM)通常要求在重复作业的环境下实现精确定位及精密测量.虽然许多学者对迭代学习控制进行了理... 坐标测量机迭代学习控制研究吴晓峰(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100076)关键词迭代学习,坐标测量机CMM1引言坐标测量机(CMM)通常要求在重复作业的环境下实现精确定位及精密测量.虽然许多学者对迭代学习控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且在重复作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测量机 迭代学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S通信技术和制造信息服务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楼佩煌 顾心正 唐辉民 《航空制造技术》 2000年第1期18-21,共4页
以柔性制造系统FMS- 500 为应用背景,提出了在工业控制实时局域网基础上适合FMS实时控制和信息集成需求的通信体系结构,并以加工中心为例介绍了底层设备FMS通信接口和制造信息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关键词 柔性制造系统 通信 网络 接口 制造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数字相关滤波在精密位置检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建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8-45,共8页
数字相关滤波精密检测是随着现代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现代科技与制造业,尤其是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中非接触高精密测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问题的提出,数字... 数字相关滤波精密检测是随着现代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现代科技与制造业,尤其是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中非接触高精密测量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问题的提出,数字相关滤波的理论,探讨了在非接触式精密位置检测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及实现方法。文末,还就相关滤波的其它有关应用作了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相关滤波 精密位置检测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展望
11
作者 赵俐 《航空制造技术》 2000年第6期31-3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现状 ,展望了 2 1世纪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发展我国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的设想。
关键词 21世纪 航空机载设备 制造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零件的超精密加工
12
作者 肖来源 《航空工艺技术》 1989年第4期39-40,共2页
本文介绍了高精度圆柱轴最后工序的精研方法,其圆柱轴的精度可达0.1弘m。
关键词 主轴 零件 超精密加工
全文增补中
金刚石飞切加工微结构表面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4
13
作者 赵清亮 郭兵 +1 位作者 杨辉 王义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12-2519,共8页
为了获得具有纳米级表面质量的微结构表面,利用‘Nanosys-300’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实现了微结构表面的三维金刚石飞切加工,研究了主轴转速、进给量以及背吃刀量对微结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金刚石飞切加工微结构时理论表面... 为了获得具有纳米级表面质量的微结构表面,利用‘Nanosys-300’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实现了微结构表面的三维金刚石飞切加工,研究了主轴转速、进给量以及背吃刀量对微结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金刚石飞切加工微结构时理论表面粗糙度沿法线方向并没有变化,而沿进给方向存在着周期变化。减小进给量和金刚石飞刀前端角或增大切削半径可以降低理论粗糙度值。实验分析表明,表面粗糙度值Ra随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轴转速对Ra影响不大。切削聚碳酸酯(PC)时,在5~40μmRa随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切削铝合金(LY12)时,在2~10μmRa随背吃刀量的增加而减小。实验中Ra最好可达38 nm(LY12)和43 nm(PC)。最后,利用优化工艺参数加工出了微沟槽阵列和微金字塔矩阵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微结构表面 飞切加工 金刚石刀具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计算全息图的设计及其参数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月静 王平 +4 位作者 康果果 谢敬辉 刘祎 杨辉 赵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1-823,共3页
为实现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在设计全息图时采用虚拟玻璃的概念,即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折射率为0的玻璃模型,实现全息片的出射波前沿非球面的法线方向入射,简化了补偿器的设计优化过程,提高了设计精度,最大光程差小于0.000 7λ(λ=63... 为实现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在设计全息图时采用虚拟玻璃的概念,即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折射率为0的玻璃模型,实现全息片的出射波前沿非球面的法线方向入射,简化了补偿器的设计优化过程,提高了设计精度,最大光程差小于0.000 7λ(λ=632.8 nm).编制了衍射面工艺参数的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可快速地计算出衍射面各环带的径向坐标、最小特征尺寸、最大环带数,还可以输出位相图、连续面形图、台阶图等,为光学设计和实际加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计算全息图 虚拟玻璃 ZEMAX 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转台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元生 杨一栋 +1 位作者 马智周 彭志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9-6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正弦运动仿真转台精度的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补偿方法 ,阐述了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的机理、结构配置 ,开发了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律、分析了系统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精度还提出了一种在线辨识系统频响模型的实现...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正弦运动仿真转台精度的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补偿方法 ,阐述了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的机理、结构配置 ,开发了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律、分析了系统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精度还提出了一种在线辨识系统频响模型的实现途径。由转台工作的实测数据及跟踪误差测试表明 ,本文提出的谐波幅相自适应控制方法的精度明显优于常规的经典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幅相控制 自适应控制 仿真测试转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测量机的精度及评定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文炳 李海峰 +1 位作者 田立勤 孙淑静 《实用测试技术》 1997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对ISO10360-坐标测量机的性能评定标准作了分析,并对一些影响坐标测量精度的因素作分析,给出一些单项测试结果和两种测量机部分测试结果。
关键词 坐标测量机 精度 测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束漂移误差补偿的高精度激光准直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绍鹏 杨继芳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提高激光准直精度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基础是建立在激光束的漂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近似的用三角函数去描述它。求出它在有效工作区内各相关点的漂移量f(l)_(?)。通过现已普及使带的计算机技术找出测量点l上的漂移量f(l)_(... 本文介绍一种提高激光准直精度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基础是建立在激光束的漂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近似的用三角函数去描述它。求出它在有效工作区内各相关点的漂移量f(l)_(?)。通过现已普及使带的计算机技术找出测量点l上的漂移量f(l)_(?),实现测量点的误差补偿。达到提高测量及找正精度的目的。这项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应用 激光准直技术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13环境下小型钛合金叶轮的造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卫东 朱剑英 +2 位作者 吴洪涛 纪云 徐家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56-360,共5页
阐述了利用UG13平台,对小型钛合金叶轮的造型方法。并且针对加工小型钛合金整体叶轮过程中变形和回弹的问题,提出了在造型阶段就主动控制负余量的软件补偿方法。
关键词 钛合金 叶轮 造型 航空发动机 UG13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面薄膜反馈止推轴承的设计与调整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书越 陈秀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1992年第2期72-76,共5页
本文阐述了单面薄膜反馈止推轴承的设计与调整,为研制高刚度、大惯量、高稳定的精密轴系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支承技术。
关键词 止推轴承 大惯量 静压轴承 油腔 高刚度 线加速度 稳速 小孔节流 主轴系统 膜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中心在FMS中的集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辉明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CSCD 1995年第12期34-35,共2页
介绍了FMS中加工中心的选型考虑及其通信接口,并通过FMS—500柔性制造系统对加工中心在其中的通信集成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加工中心 集成 FMS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