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层面分析法探究航空电子系统未来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时平 齐韬 李兵飞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7,共9页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信息网络等技术的成熟,航空电子系统迅速发展,关于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如何应用于作战的讨论层出不穷。通过三层面分析法对航空电子系统各种创新活动进行整合,从而构建面向未来的合理且持续的方法论来研究航空电子...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信息网络等技术的成熟,航空电子系统迅速发展,关于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如何应用于作战的讨论层出不穷。通过三层面分析法对航空电子系统各种创新活动进行整合,从而构建面向未来的合理且持续的方法论来研究航空电子系统领域。首先系统梳理了航空电子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接着深入剖析了三层面分析法模型,重点从3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应用情况:有人机航电系统效益降低及其原因,当前航空电子系统的不断改进和两类创新归纳,未来高度自主的无人机航电主导的设想及其3个推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子系统 三层面分析法 自主度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能力联接的航空保障装备体系结构建模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悦 茹乐 +1 位作者 迟文升 周庆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6,117,共7页
航空保障装备是维持主战装备作战能力的必要基础。为加强航空保障装备体系建设,提高航空保障装备体系效率,针对航空保障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能力联接的航空保障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借鉴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DoDAF... 航空保障装备是维持主战装备作战能力的必要基础。为加强航空保障装备体系建设,提高航空保障装备体系效率,针对航空保障装备体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能力联接的航空保障装备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借鉴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DoDAF)2.0,从保障活动、能力、系统、服务等视角构建航空保障装备体系结构框架,结合体系结构设计原则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视图产品的开发流程。最后,以信息化航空维修保障装备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保障装备 体系结构 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 活动-能力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密集网络空域协同波束形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正 李艳 +1 位作者 黎海涛 李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为了降低超密集网络(UDN)小区微型化所带来的严重小区间干扰,提出一种基于空域协同波束形成的UDN干扰消除方法。首先建立超密集网络协同波束形成的多目标优化系统模型,然后利用凸优化方法求解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协同波束形成器);针对... 为了降低超密集网络(UDN)小区微型化所带来的严重小区间干扰,提出一种基于空域协同波束形成的UDN干扰消除方法。首先建立超密集网络协同波束形成的多目标优化系统模型,然后利用凸优化方法求解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协同波束形成器);针对最优波束形成器难以工程实现的局限,结合最优解结构特征,设计了由信号泄漏噪声比波束形成导向矢量和最优功率分配构成的线性次优波束形成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波束形成器能有效地抑制小区间干扰而提高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凸优化 功率分配 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多平台传感器管理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牟之英 刘博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9年第3期221-227,共7页
针对分布式作战环境下多异构平台自组织管理和协同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异构多平台传感器管理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实现结构,给出了功能模块设计、管理策略以及实现方法,能综合考虑和平衡系统诸多任... 针对分布式作战环境下多异构平台自组织管理和协同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异构多平台传感器管理与智能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实现结构,给出了功能模块设计、管理策略以及实现方法,能综合考虑和平衡系统诸多任务需求和各方面服务请求,使系统达到整体性能最优.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实现多平台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任务的合理分配与智能控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协同能力、反应能力、生存能力和任务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探测管理 智能控制 异构多平台 多传感器 任务分配 协同搜索 目标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系结构设计的空战系统任务元模型建模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悦 茹乐 +1 位作者 迟文升 周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29-3238,共10页
作战体系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由于空战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导致难以建模描述的问题,随着未来空战新概念发展,需要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思想角度,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下构建空战系统任务元模型以适应体系架构的更迭变化。首先,描述了任务... 作战体系结构设计可以解决由于空战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导致难以建模描述的问题,随着未来空战新概念发展,需要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思想角度,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下构建空战系统任务元模型以适应体系架构的更迭变化。首先,描述了任务元模型内涵。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体系结构设计的任务元模型构建方法,根据该方法选取并设计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的视图产品。最后,选取超视距(beyond visual range,BVR)空战想定进行作战体系结构建模,根据标准语义关系抽取描述任务关键特征的BVR空战系统任务元模型数据组,生成任务元模型数据库。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作战概念需求引导下作战任务模型架构的快速组合、验证和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结构 空战系统 任务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级实时空中格斗决策可解释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易航 裘旭益 +1 位作者 张彦 袁伟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91-2596,共6页
空中格斗决策作为空战领域重要组成部分,格斗决策的实时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空战的成败,构建一个有效的、高速的、可解释的空中格斗模型显得十分重要.实际场景中,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中格斗决策模型为了实现强大的学习能力,往往得到... 空中格斗决策作为空战领域重要组成部分,格斗决策的实时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空战的成败,构建一个有效的、高速的、可解释的空中格斗模型显得十分重要.实际场景中,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空中格斗决策模型为了实现强大的学习能力,往往得到的模型参数过多,这导致了决策时间的延迟,不能较好的满足实时性强的空中格斗场景.同时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黑盒特性,使得模型在智能决策过程中的决策原因不可知,可是每一次空战决策过程中的不可解释性在空战场景中存在极大的未知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效的轻量级决策树的模型用于空战中战斗决策,该轻量级模型不仅满足可解释性同时满足空战场景中的高速决策.为了解决智能决策模型在每一次决策过程中的黑箱特性,本文采用一种局部代理技术完成空战格斗中每一次决策过程中的样本级解释.实践表明本文所构建的空中格斗模型具有较高的决策精度、速度与实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格斗决策 黑盒问题 样本级解释 LIME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C变换器的典型故障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钊 张一童 +2 位作者 潘震 池程芝 刘晓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DC-DC变换器是综合模块化航电的电源转换模块的核心部件,对其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维修保障费用,极大地提高飞机的使用效能。基于PSPICE仿真软件,采用Sepic拓扑结构,设计了DC-DC变换器模型,并对DC-DC... DC-DC变换器是综合模块化航电的电源转换模块的核心部件,对其进行状态监测以及故障诊断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维修保障费用,极大地提高飞机的使用效能。基于PSPICE仿真软件,采用Sepic拓扑结构,设计了DC-DC变换器模型,并对DC-DC变换器的失效规律进行了分析;对DC-DC变换器的典型故障类型进行故障模拟,通过仿真获取相应的原始数据;采用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多模型融合的处理框架对DC-DC变换器进行故障诊断分析。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特征提取 故障分类 多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选择算法的功率变换器故障分类方法
8
作者 池程芝 潘震 +1 位作者 徐钊 张一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5-650,共6页
对综合模块化航电电源转换模块的核心部件进行故障诊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特征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分类准确率,极大地降低学习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设计了典型的Sepic结构DC-DC变换器模型,对DC-DC变换器的典型故障类型进行故障模拟... 对综合模块化航电电源转换模块的核心部件进行故障诊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特征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分类准确率,极大地降低学习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设计了典型的Sepic结构DC-DC变换器模型,对DC-DC变换器的典型故障类型进行故障模拟;通过仿真获取相应的原始数据,采用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与多特征选择融合;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DC-DC变换器进行故障诊断分析,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BP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功率变换器 Sepic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DL2ECPN模型转换方法及其在IMA上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畅 谷涛 +2 位作者 周庆 王世海 李泽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84-1891,共8页
在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系统应用集成的过程中,对IMA系统的资源配置建模和安全性分析至关重要。首先利用模型转换的方法,提出一套从架构分析和设计语言(AADL)模型到扩展着色Petri网(ECPN)模型的转换规则,将AADL模型转换为ECPN模型,... 在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系统应用集成的过程中,对IMA系统的资源配置建模和安全性分析至关重要。首先利用模型转换的方法,提出一套从架构分析和设计语言(AADL)模型到扩展着色Petri网(ECPN)模型的转换规则,将AADL模型转换为ECPN模型,并且确保在模型转换过程中不丢失任何关键资源建模元素;然后基于目标模型进行后续的安全性分析研究;最后用一个简单例子演示如何应用提出的模型转换方法。结果表明,AADL2ECPN模型转换方法分析IMA系统安全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构分析和设计语言(AADL) 着色Petri网(CPN) 资源分配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 模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座舱界面个性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晨 王环 付裕晖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353-358,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员个性化特征适配的混合现实座舱界面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飞行员这一特殊用户群体的背景信息.在原有界面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将用户个性化影响因子映射到信息架构、布局、交互流程、视觉等设计环节的相关内容,并制定相应... 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员个性化特征适配的混合现实座舱界面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飞行员这一特殊用户群体的背景信息.在原有界面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将用户个性化影响因子映射到信息架构、布局、交互流程、视觉等设计环节的相关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根据混合现实成像特点完成原有实体界面以及虚拟界面的布局划分,并结合特定的任务场景完成了相关设计示例,通过“用户身份识别+偏好设置”的方式实现界面的个性化适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界面 混合现实 个性化 交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任务过程的虚拟现实仿真座舱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伟明 缪远东 梁帆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318-324,共7页
针对飞机座舱显控交互的设计验证问题,开展了面向任务过程的虚拟座舱原型系统设计与研究,进行了虚拟显控交互界面设计及软件开发、基于VR头显、手势识别设备等硬件环境的虚拟座舱系统集成等工作,形成了一套面向任务过程的虚拟座舱原型系... 针对飞机座舱显控交互的设计验证问题,开展了面向任务过程的虚拟座舱原型系统设计与研究,进行了虚拟显控交互界面设计及软件开发、基于VR头显、手势识别设备等硬件环境的虚拟座舱系统集成等工作,形成了一套面向任务过程的虚拟座舱原型系统.经过任务仿真验证表明,该原型系统具有开发效率高、成本低、快速迭代等优点,为未来航空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工具,并为面向任务过程的飞行训练提供了技术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座舱 任务过程 显控交互 人机系统 飞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