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预测及优化方法研究
1
作者 缪俊杰 汪东 +2 位作者 蔡伊雯 尹超 范育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263,共10页
为实现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的快速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预测及优化方法。根据CFD仿真数据库,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壁面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其发汗冷却... 为实现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的快速优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预测及优化方法。根据CFD仿真数据库,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超声速喷管壁面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其发汗冷却性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先验的预测模型(PBPM)框架的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的超声速喷管壁面压力、温度分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平均预测误差≯1%)和预测效率(相比传统CFD方法加速2~3个量级);注入率对壁面最大温度、综合冷却效率和轴向推力的影响程度均最大,轴向推力受材料孔隙率的影响次之,而壁面最大温度和综合冷却效率则受冷却总温的影响次之;结合喷管壁面压力、温度预测模型和混合优化算法对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可使得综合冷却效率由0.9117提升至0.9934(相对增加8.96%),同时轴向推力由40714N提高至41374N(相对增加1.62%),能在满足材料限温的要求下实现超声速喷管发汗冷却效率和轴向推力的双向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喷管 发汗冷却 卷积神经网络 性能预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舰载机舰面定位研究
2
作者 侯鹏帅 周大鹏 +1 位作者 杨大鹏 陈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10页
无人舰载机在航母舰面的自主定位是实现自主转运、提高驶入/驶出效率的重要前提.其中,如何依靠机载传感设备实现GPS拒止环境下的舰载机自主舰面定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融合的无人舰载机舰面自主定... 无人舰载机在航母舰面的自主定位是实现自主转运、提高驶入/驶出效率的重要前提.其中,如何依靠机载传感设备实现GPS拒止环境下的舰载机自主舰面定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融合的无人舰载机舰面自主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手眼标定和互信息标定方法进行多传感器在线标定,使无人舰载机在面对风浪及航母运行等情况下机身摇晃导致传感器外参标定结果变化后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引入因子图用于无人舰载机的多传感器位姿联合优化并基于自主转运过程中的运动模型建立了简单高效的传感器失效标准,从而有效地融合了激光雷达和视觉定位结果,使该算法在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精确的自主定位;最后建立了基于多传感器的舰载机舰面仿真系统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定位误差仍维持在0.2m以内,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舰载机 多传感器融合 自主定位 在线标定 舰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缘控制措施对开式空腔噪声抑制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群峰 闫盼盼 黎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0-181,共12页
利用基于Menter SST k-ω湍流模型的改进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开式空腔气动声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腔体尾缘采用后壁开孔板加耗能腔的方法进行流动控制。分别研究了在亚声速和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所选取的控制措施对气动噪声的抑... 利用基于Menter SST k-ω湍流模型的改进延迟分离涡模拟方法,对开式空腔气动声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腔体尾缘采用后壁开孔板加耗能腔的方法进行流动控制。分别研究了在亚声速和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所选取的控制措施对气动噪声的抑制效果;利用数值纹影方法等流场分析技术对开式空腔气动噪声的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声速来流条件下,耗能腔尺寸的选择对噪声抑制效果存在较大影响,若耗能腔尺寸过小,不但无法有效抑制腔体内气动噪声反而会使噪声水平大幅升高,最高升幅达12 dB;耗能腔尺寸增加后,腔体内噪声得到抑制,噪声降低幅度随着耗能腔尺寸的增加而增大。超声速来流条件下,所选用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腔体内气动噪声水平,开式空腔内自持振荡循环被终止,各阶模态频率的纯音噪声消失,噪声最高降幅达到2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空腔 气动噪声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改进延迟分离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氧惰化技术的飞机燃油箱热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冠男 王立群 +4 位作者 王悦 许扬 王洋洋 冯诗愚 范菊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20-3527,共8页
温度是燃油箱耗氧惰化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重要指标。基于MATLAB Simulink软件,建立了飞机燃油箱耗氧型惰化系统油箱部件的传质传热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惰化系统抽气流量和出口温度对飞机燃油箱气相空间节点温... 温度是燃油箱耗氧惰化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重要指标。基于MATLAB Simulink软件,建立了飞机燃油箱耗氧型惰化系统油箱部件的传质传热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惰化系统抽气流量和出口温度对飞机燃油箱气相空间节点温度和燃油节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飞机燃油箱传质传热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随着惰化系统抽气流量的增加和惰化系统出口温度的升高,气相空间节点温度随之升高但对燃油节点温度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箱 耗氧惰化 热模型 传热传质 适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7B04铝合金板-TC16钛合金铆钉搭接件电偶腐蚀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翔宁 樊伟杰 +4 位作者 张勇 宋宇航 管宇 张泰峰 杨文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233,共11页
目的加强对7B04铝合金和TC16钛合金之间电偶腐蚀规律的认识,为特定海洋大气环境下服役的飞机在腐蚀防护方面提供指导。方法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对用钛合金铆钉铆接的7B04铝–7B04铝搭接件和极化试件进行10周期加速腐蚀试验,通过PARSTA... 目的加强对7B04铝合金和TC16钛合金之间电偶腐蚀规律的认识,为特定海洋大气环境下服役的飞机在腐蚀防护方面提供指导。方法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对用钛合金铆钉铆接的7B04铝–7B04铝搭接件和极化试件进行10周期加速腐蚀试验,通过PARSTAT 4000电化学工作站测量2种合金加速腐蚀0、10周期后的极化曲线,并以测得的电化学参数为边界条件,利用COMSOL对搭接件进行数值模拟仿真,从而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疲劳试验得到搭接件加速腐蚀4、6、8、10周期后的疲劳寿命;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腐蚀微观形貌并进行疲劳断口附近的腐蚀坑深度测量;借助X射线衍射仪分析铝合金的腐蚀产物成分。结果在加速腐蚀0周期和10周期后,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802 mV和−872 mV,2.357×10^(−7) A/cm^(2)和1.477×10^(−6) A/cm^(2),钛合金则分别为−313 mV和−274 mV,1.638×10^(−8) A/cm^(2)和4.144×10^(−8) A/cm^(2)。疲劳断口位置和腐蚀最严重区域与数值模拟仿真电位差最大位置一致,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腐蚀越来越严重,腐蚀坑深度逐渐增大。结论2种合金之间发生电偶腐蚀,7B04铝合金作为阳极发生腐蚀,并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自腐蚀电位负移,腐蚀速率增大;TC16钛合金作为阴极,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自腐蚀电位正移;XRD图谱显示铝合金腐蚀产物的成分主要为Al(OH)_(3)、Al_(2)O_(3);数值模拟仿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飞机新结构设计和旧结构维护要重点关注铆钉周围,避免疲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钛合金 电偶腐蚀 仿真 极化曲线 XRD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铺刚度法的弧形加筋板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宸宇 骆烜赫 +2 位作者 刘康翔 孟增 肖山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3-964,共12页
加筋板结构是航空航天结构设计中常见的承载部件,可以在保证加筋板性能的基础上减轻其结构质量,能够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益.因此,加筋板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同步失效的概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弧形加筋板,旨... 加筋板结构是航空航天结构设计中常见的承载部件,可以在保证加筋板性能的基础上减轻其结构质量,能够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益.因此,加筋板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一直是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同步失效的概念,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弧形加筋板,旨在充分利用加筋肋的轴向承载能力.同时,基于平铺刚度法,准确预测了弧形加筋板的临界屈曲载荷.最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弧形加筋板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弧型加筋板承载能力优异,轻量化设计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加筋板 平铺刚度法 临界屈曲荷载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式切换的机载惯性/雷达组合导航方法
7
作者 张冬 邢福逸 +1 位作者 徐允鹤 钱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70-2778,共9页
针对机载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系统中,毫米波雷达测角随机常值误差会带来定位精度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式自适应双重切换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方法。将组合导... 针对机载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系统中,毫米波雷达测角随机常值误差会带来定位精度损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双模式自适应双重切换INS/毫米波雷达组合导航方法。将组合导航过程分为斜距角位置匹配与相对位置矢量匹配两个阶段,并对导航系统建模方法进行改进,将测角常值误差导致的位置误差从组合误差中分离出来。导航初阶段采用斜距角位置匹配模式,针对近距时滤波发散的问题,采用基于滑动窗方差判别的模式切换方法对切换条件进行实时判定,判定满足条件后自动切换组合模式为相对位置矢量匹配模式。以载机着陆为背景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组合导航精度,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惯性导航系统 毫米波雷达 组合导航 双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B04铝合金-CFRP300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下的电偶腐蚀行为 被引量:7
8
作者 宋宇航 杨翔宁 +3 位作者 张泰峰 张勇 樊伟杰 管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5-164,共10页
为了有效地从腐蚀防护角度为飞机异种金属选材提供指导,针对飞机特定的服役环境,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腐蚀实验研究飞机典型搭接结构的腐蚀行为。对铝合金、复合材料及搭接件进行了实验室的周浸实验,然后通过极化曲线测量实验、宏微观形貌... 为了有效地从腐蚀防护角度为飞机异种金属选材提供指导,针对飞机特定的服役环境,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腐蚀实验研究飞机典型搭接结构的腐蚀行为。对铝合金、复合材料及搭接件进行了实验室的周浸实验,然后通过极化曲线测量实验、宏微观形貌的观察、疲劳测试、XRD等表征手段研究7B04铝合金与CCF300/QY9511复合材料搭接件的电偶腐蚀规律,并以极化曲线测得的电化学参数为边界条件,建立了搭接件的腐蚀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周浸实验0周期和10周期后,铝合金的自腐蚀电位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分别为-802 mV和2.357×10^(-7)A/cm^(2),-872 mV和1.477×10^(-6)A/cm^(2),复合材料则分别为-240 mV和6.217×10^(-7)A/cm^(2),-98 mV和2.286×10^(-7)A/cm^(2),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7B04铝合金材料呈现自腐蚀速率加快、自腐蚀电位负移的变化趋势,而复合材料呈现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速率缓慢增大的变化趋势;搭接件腐蚀产物逐渐增多,腐蚀程度越来越严重;疲劳寿命随着腐蚀周期的延长而降低;随着腐蚀周期延长,腐蚀坑深度逐渐增大;腐蚀的产物包括Al(OH)_(3),Al_(2)O_(3),AlCl_(3);搭接件仿真结果与加速腐蚀实验后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给出了飞机典型搭接结构的易腐蚀部位,揭示了电偶腐蚀规律,为飞机结构的腐蚀防护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偶腐蚀 仿真 极化曲线 CCF300/QY9511 XRD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动能来流下背负式进气道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
9
作者 刘志敏 闫盼盼 +2 位作者 张群峰 黎星佐 孙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2-680,共9页
为了改善飞翼布局背负式S弯进气道低动能来流状态下的流动性能,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对原型及改进型背负式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进气道流量特性及内部脉动压力特性。结果表明:低动能来流时背负式进... 为了改善飞翼布局背负式S弯进气道低动能来流状态下的流动性能,采用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方法对原型及改进型背负式进气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进气道流量特性及内部脉动压力特性。结果表明:低动能来流时背负式进气道上部唇口附近存在很大的气流转折角,导致唇口产生分离涡;原型进气道唇口分离涡强度高,高能量分离涡在进气道顶部破裂产生了大范围旋涡结构,进一步加剧了流动分离,从而引发进气道内产生强烈的压力脉动,声压级最大幅值高达145 dB;改进型进气道唇口分离涡得到了有效控制,强度大幅下降,进气道内部压力脉动幅值也显著降低,声压级降幅达8 dB;改进型进气道分离的抑制使进气道有效流通截面积增大,质量流量增加。同时,流场出口品质提升,进气道出口综合畸变指数降低了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负式S弯进气道 分离流动 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IDDES) 压力脉动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