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_p/Al复合材料超精密车削切屑形成机制及形成过程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葛英飞 徐九华 杨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20,共10页
通过观察切屑根部和切屑的形态及金相微观组织,采用细观分析法和金属切削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研究、分析了天然单晶金刚石(SCD)和聚晶金刚石(PCD)刀具超精密车削Si Cp/2024Al和Si Cp/ZL101A复合材料时的切屑形成机制,并建立了这两种材料... 通过观察切屑根部和切屑的形态及金相微观组织,采用细观分析法和金属切削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研究、分析了天然单晶金刚石(SCD)和聚晶金刚石(PCD)刀具超精密车削Si Cp/2024Al和Si Cp/ZL101A复合材料时的切屑形成机制,并建立了这两种材料的切屑形成过程模型。结果表明:切屑呈厚度准周期性变化的锯齿状;切削变形时工件材料中微裂纹的动态形成和扩展、剪切角周期变化是形成这种切屑形态的两种主要机制;该材料微观上的不均匀性、材料本身的各种缺陷以及大量不可变形增强颗粒的存在,使得切削时剪切区材料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和微空洞,而其微观组织特性、力学性能特性以及切削时周期性的滑-停现象决定了剪切角周期变化;增强颗粒体分比、切削速度、进给量、刀具刃口半径是影响切屑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超精密车削 切屑形成机制 形成过程模型 微裂纹动态形成和扩展 剪切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测量的回转轴线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毕超 郝雪 +1 位作者 刘孟晨 房建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9-166,共8页
为了实现高压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孔特征的高精高效测量,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非接触式的四轴视觉坐标测量系统。针对其中的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标定难题,结合工业影像测头的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回转轴线标定方法。在标定过程中,... 为了实现高压涡轮叶片上的气膜孔特征的高精高效测量,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非接触式的四轴视觉坐标测量系统。针对其中的回转轴线的空间位置标定难题,结合工业影像测头的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回转轴线标定方法。在标定过程中,采用了定制的长方体标定块,并通过回转工作台与三坐标测量机之间的配合,使工业影像测头对焦于标定块的表面并采集到其锋利棱边的图像,而后再通过边缘提取、像素距离计算、物理距离转化和代数运算等步骤,最终确定了回转工作台的轴线在机器坐标系中的空间方位。最后,选用一个标称尺寸为80 mm的标准量块作为被测物体,以对标定方法及标定结果进行验证,各次测量结果的误差均小于±0.01 mm,并进行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回转轴线标定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定精度和较好的重复性,能够满足气膜孔形位参数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三坐标测量机 回转工作台 气膜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蝴蝶模型悬停飞行的流动显示实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烁桥 申功炘 +1 位作者 魏来 郭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了探索蝴蝶独特的外形及运动模式下蕴含的流动机理,与以往只考虑翅膀气动影响的拍动翼实验不同,我们开发了一种同时考虑身体及翅膀的机械系统用以模拟蝴蝶的悬停飞行,并采用染色液流动显示的方法对升力的主要来源——前缘涡进行了细... 为了探索蝴蝶独特的外形及运动模式下蕴含的流动机理,与以往只考虑翅膀气动影响的拍动翼实验不同,我们开发了一种同时考虑身体及翅膀的机械系统用以模拟蝴蝶的悬停飞行,并采用染色液流动显示的方法对升力的主要来源——前缘涡进行了细致的观测。结果显示,在蝴蝶飞行的上下拍动过程中均有前缘涡产生,且不是以往观测到的螺旋或锥状结构,而是近似等直径的柱状联通形式,其明显特征为:在拍动加速阶段存在明显的展向流动,而在减速阶段则会出现破裂;另外,蝴蝶看似杂乱无章的运动实际上是一种自适应控制的结果,有助于提高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显示 仿生 蝴蝶 柱状联通前缘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电机微铣削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霖 赵东标 +1 位作者 张建明 黄笑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0-794,共5页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小型超精密数控微铣削系统构成。针对该系统着重讲述采用永磁直线电机作为驱动源的精密滑台部分的结构及数控系统设计。经伺服环调节及性能实验验证,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控制性能,通过测定并利用统计方法计算确定系...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小型超精密数控微铣削系统构成。针对该系统着重讲述采用永磁直线电机作为驱动源的精密滑台部分的结构及数控系统设计。经伺服环调节及性能实验验证,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控制性能,通过测定并利用统计方法计算确定系统水平进给工作台的定位精度达到亚微米级。通过微薄壁结构工件铣削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备微细铣削加工能力,并可实现大深宽比三维微小零件的加工。最后分析了工件尺寸误差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电机 微铣削 数控铣床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扫描的叶片截面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毕超 王津 +1 位作者 李迪 房建国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5期91-95,102,共6页
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数据的快速精确获取是提高叶片加工质量、保证整机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叶片等空间复杂曲面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信息的高精、高效测量,基于非接触式的光学扫描测量系统,开展了其在叶片截面参数检测... 航空发动机叶片型面数据的快速精确获取是提高叶片加工质量、保证整机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为实现叶片等空间复杂曲面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信息的高精、高效测量,基于非接触式的光学扫描测量系统,开展了其在叶片截面参数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该光学扫描测量系统以传统的三坐标测量机为系统平台,配备基于环形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的新型激光扫描测头,结合专用的叶片测量软件,实现叶身指定截面的几何参数测量与评价,因而可以作为一个技术领先的用于快速精确测量叶片和质量控制的解决方案。为验证该光学扫描测量系统在叶片型面扫描测量中的应用效果,以一个大扭曲风扇叶片作为被测对象,对其5个截面进行扫描测量,通过模型匹配获得了该叶片的每个截面上的轮廓度误差、形心位置度误差和弦线转角误差等,充分体现出了该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 叶片型面 光学测头 三坐标测量机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4169叶片悬臂插磨表面完整性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爽 李勋 +1 位作者 崔伟 苏帅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8期102-108,共7页
利用超硬磨料砂轮进行GH4169叶片型面的精密磨削加工是提高其几何精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对GH4169材料进行悬臂插磨试验发现在精磨参数下磨削表面硬度在44~47HRC之间,叶片表面双方向均获得较大的残余压应力,进给方向上的残余压应力大于线... 利用超硬磨料砂轮进行GH4169叶片型面的精密磨削加工是提高其几何精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对GH4169材料进行悬臂插磨试验发现在精磨参数下磨削表面硬度在44~47HRC之间,叶片表面双方向均获得较大的残余压应力,进给方向上的残余压应力大于线速度方向上的残余压应力,且磨削参数对磨削表面硬度和残余压应力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基于磨削表面粗糙度小于Ra0.5μm的要求,提出叶片插磨的参数优化原则,为了降低磨削粗糙度推荐插磨参数:砂轮线速度26.8m/s,进给速度1000mm/min,型面磨削残高2μm;为了减小磨削力引起叶片的弹性变形所造成的加工误差,推荐磨削深度为0.005mm。在推荐参数下所加工叶片的形状精度可达到20μm以内,磨削表面以下没有明显的拉应力层,压应力层深度约为70μm,最大残余压应力位于表面下5μm处。以上研究为GH4169叶片的悬臂插磨工艺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完整性的参数优化方法和一组经过优化的精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磨削 表面完整性 参数优化 悬臂 插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非球曲面中高频面形误差的控制与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成贵 杨辉 +1 位作者 张建明 庞长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8-91,94,共5页
本文分析了非球曲面中、高频面形误差的产生原因及作用机理,对面形精度有直接影响的切削刀具、切削参数、加工路径、切削状态、测量方法、工作环境等因素,提出了优化选择的规则和控制策略;给出了减小误差的补偿原理和编程设计方法,并在... 本文分析了非球曲面中、高频面形误差的产生原因及作用机理,对面形精度有直接影响的切削刀具、切削参数、加工路径、切削状态、测量方法、工作环境等因素,提出了优化选择的规则和控制策略;给出了减小误差的补偿原理和编程设计方法,并在数控机床上进行了编程补偿试验,结果证明面形误差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曲面 面形误差 误差控制 补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设备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杨辉 《航空制造技术》 2008年第24期42-46,共5页
当今超精密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上不断朝着加工的极限方向发展,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功能上向加工检测补偿一体化方向发展;结构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功能部件上向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 当今超精密机床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技术上不断朝着加工的极限方向发展,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功能上向加工检测补偿一体化方向发展;结构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功能部件上向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应用方面发展,总体来讲是向极限制造技术方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超精密机床 微型化方向 功能部件 功能模块化 数控系统 非球面 超精密切削 多轴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蒙皮铆钉孔的位置与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毕超 张超 周鹏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38,共7页
在飞机蒙皮的自动铆接装配中,为将铆钉准确插入到相应的铆钉孔中,该文开展铆钉孔的位置与法矢检测技术研究。将单目视觉与十字线结构光投影相结合,研制一套十字线结构光视觉检测系统,并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光条的位置与变化规律而获取铆钉... 在飞机蒙皮的自动铆接装配中,为将铆钉准确插入到相应的铆钉孔中,该文开展铆钉孔的位置与法矢检测技术研究。将单目视觉与十字线结构光投影相结合,研制一套十字线结构光视觉检测系统,并提出一种基于投影光条的位置与变化规律而获取铆钉孔空间方位的方法。由十字线激光器将十字线结构光投射于被测蒙皮表面并在其上形成投影光条,再通过摄像机采集其视野范围内的、同时包含有投影光条和铆钉孔的二维图像,而后经由系统标定和光条中心线提取来计算和表征出蒙皮曲面的成形轮廓和结构特征,并通过等效与叠加运算等获取到铆钉孔的孔心三维坐标与孔心法线方向。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铆钉孔的坐标单次测量极限误差在±0.06 mm内,法矢方向的单次测量极限误差在±0.4°内,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度,可以满足蒙皮自动铆接过程中的插钉要求,从而为实现视觉伺服插钉功能提供检测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蒙皮 铆钉孔 插钉 结构光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承载卧式精密端齿分度台的设计及研齿工艺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辉 张彬 李静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6期45-51,63,共8页
随着精密端齿分度台在精密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对其提出了需具备更大承载能力的要求。在分析精密端齿分度台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影响齿盘分度精度的齿形参数、锁紧力以及齿部啮合状态等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最... 随着精密端齿分度台在精密机械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对其提出了需具备更大承载能力的要求。在分析精密端齿分度台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影响齿盘分度精度的齿形参数、锁紧力以及齿部啮合状态等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及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最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齿形研磨工艺,从而提高了齿形研磨精度和效率,保证了大承载精密端齿分度台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研磨 端齿盘 啮合 锁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激光填丝焊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雨佳 刘建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16期50-52,共3页
利用中、小功率激光做微型结构件的填丝激光焊接,是确保焊接接头质量、接头性能、几何形状及尺寸精度的最佳焊接方案。该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结构的气、油密封性能以及保证结构承力等方面较其他焊接更具优越性。
关键词 焊接技术 激光焊接 小功率 结构件 接头质量 接头性能 尺寸精度 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超精密加工设备的产业化进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辉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6期36-40,46,共6页
我国机床制造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生产的绝大多数依然是普通级精密机床,而超精密加工设备尚未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一些关键元部件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制价格高、周期长,缺乏精度稳定性和设备运行的长期稳定性。应在重视超精密... 我国机床制造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生产的绝大多数依然是普通级精密机床,而超精密加工设备尚未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一些关键元部件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制价格高、周期长,缺乏精度稳定性和设备运行的长期稳定性。应在重视超精密基础元部件研发的基础上,联合国内优势单位组建超精密加工设备产业化研发和生产基地,加强超精密加工设备产业化开发,满足国家重大型号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无器件 模块化设计 单类金刚石切削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扰动补偿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凡军 徐国柱 《航空科学技术》 2010年第3期39-41,共3页
为了减小干扰力矩对转台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扰动补偿控制来抑制干扰力矩的方法。首先分析了转台运动状态的卡尔曼估计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得到的估计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控制,并设计了带补偿器的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减小干扰力矩对转台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扰动补偿控制来抑制干扰力矩的方法。首先分析了转台运动状态的卡尔曼估计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得到的估计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控制,并设计了带补偿器的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扰动补偿可以对摩擦力矩和轴间耦合力矩等扰动力矩进行有效的抑制,显著的提高了转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器 扰动补偿 转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仰轴轴线位置的视觉标定方法研究
14
作者 毕超 赵源 +1 位作者 郝雪 房建国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7-463,共7页
针对气膜孔五轴视觉测量系统中的俯仰轴轴线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工业级摄像机和定制的标定靶标来确定俯仰轴轴线的空间位置的新方法。以具有锋利和完整直边特征的长方体金属块作为标定靶标,通过系统中俯仰轴的运动使靶标处于不同的... 针对气膜孔五轴视觉测量系统中的俯仰轴轴线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工业级摄像机和定制的标定靶标来确定俯仰轴轴线的空间位置的新方法。以具有锋利和完整直边特征的长方体金属块作为标定靶标,通过系统中俯仰轴的运动使靶标处于不同的位置和姿态,并由三维运动平台带动摄像机运动,使其对焦于处于不同状态的靶标表面,并采集包含目标棱边的前表面与上表面的正焦图像;而后提取出图像中的目标棱边并基于目标棱边的唯一性而建立约束条件,再进行联立求解,从而解算出俯仰轴轴线在机器坐标系O-XYZ中的空间方位。应用该测量系统和标定结果对一个标称尺寸为60 mm的长方体试验件进行了10次重复性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被测尺寸的单次测量极限误差为±0.0216 mm,并且各次结果的测量误差均小于±0.012 mm,从而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俯仰轴 轴线位置标定 双轴位置转台 靶标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光液酸碱度对超光滑表面质量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李宝贵 李成贵 +1 位作者 刘一 杨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揭示抛光液酸碱度对超光滑表面的影响,采用浓度均为10%的酸性和碱性溶液对K9玻璃表面进行腐蚀.通过研究试件的粗糙度、硬度等参数发现不同酸碱度抛光液对试件腐蚀时间相同,但对试件表面质量影响不同.试验结果表明:抛光液酸碱度对超光... 为揭示抛光液酸碱度对超光滑表面的影响,采用浓度均为10%的酸性和碱性溶液对K9玻璃表面进行腐蚀.通过研究试件的粗糙度、硬度等参数发现不同酸碱度抛光液对试件腐蚀时间相同,但对试件表面质量影响不同.试验结果表明:抛光液酸碱度对超光滑表面质量的影响非常显著,进而提出抛光液酸碱度工艺参数指标:采用弱碱性抛光溶液更容易得到高质量的超光滑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碱度 超光滑表面 加工工艺 参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视觉坐标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超 郝雪 房建国 《航天制造技术》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针对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几何参数测量难题,基于工业影像测头与多轴运动机构相结合的设计思想,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新型的四轴视觉坐标测量系统,由工业影像测头、三坐标测量机、回转工作台和叶片定位工装等集成在一起而构成。在应用过程中,三... 针对涡轮叶片气膜孔的几何参数测量难题,基于工业影像测头与多轴运动机构相结合的设计思想,设计并研制了一套新型的四轴视觉坐标测量系统,由工业影像测头、三坐标测量机、回转工作台和叶片定位工装等集成在一起而构成。在应用过程中,三坐标测量机和回转工作台分别用于实现工业影像测头和被测叶片的运动轨迹,而后由工业影像测头采集被测气膜孔的正焦图像并将图像数据转化到叶片设计坐标系中,从而获得其孔径以及孔心的三维坐标。最后,应用该测量系统对被测叶片前缘部位上的目标气膜孔进行了10次等精度重复测量实验,孔径的重复性测量精度≤±10μm,孔心坐标的重复性测量精度均≤±15μm,然后对一列12个气膜孔逐个测量,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可行性与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测量机 视觉测量 涡轮叶片 气膜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钻孔点位法矢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毕超 郝雪 《航天制造技术》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实现飞机蒙皮上钻孔点位处的法矢检测,基于结构光视觉测量原理,应用工业相机和十字线激光器等搭建了一套结构光视觉检测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张正友标定法和Hessian矩阵法等完成了模型参数的标定。在应用过程中,由十... 为了实现飞机蒙皮上钻孔点位处的法矢检测,基于结构光视觉测量原理,应用工业相机和十字线激光器等搭建了一套结构光视觉检测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张正友标定法和Hessian矩阵法等完成了模型参数的标定。在应用过程中,由十字线激光器将十字线结构光投射于被测蒙皮表面而形成两个特征光条,再由工业相机采集此时的蒙皮图像,而后通过图像处理解算出特征光条中心线的精确三维坐标,从而解算出特征光条交点处的法向信息,以此表征钻孔点位处的法矢。通过模拟样件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重复性精度良好,为快速与精确钻孔提供了一项检测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 自动钻铆 法向矢量 视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滚、扭转载荷与铁道车辆应力响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浩 谢基龙 《铁道机车车辆》 2012年第6期16-20,共5页
根据侧滚、扭转载荷的产生原因与形成机理,识别出侧滚载荷与扭转载荷;通过分析侧滚、扭转载荷施加于车体时的实际效果,提出一种研究侧滚、扭转载荷与车体应力响应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以C80B型敞车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 根据侧滚、扭转载荷的产生原因与形成机理,识别出侧滚载荷与扭转载荷;通过分析侧滚、扭转载荷施加于车体时的实际效果,提出一种研究侧滚、扭转载荷与车体应力响应之间内在联系的方法;以C80B型敞车为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侧滚、扭转载荷分别作用下车体的相应应力点与应力值,换算出应力响应系数,为铁道车辆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铁道车辆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字线结构光的铆钉孔定位技术研究
19
作者 毕超 郝雪 +1 位作者 周鹏 杨辉 《航空科学技术》 2021年第5期72-78,共7页
针对自动钻铆过程中的铆钉孔定位问题,应用工业级摄像机、镜头、十字线投射器和夹持工装等搭建了一套十字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并通过建立其单目成像模型和内外部参数标定,确立了十字投影光条上的采样点的二维图像坐标与其三维空间坐标... 针对自动钻铆过程中的铆钉孔定位问题,应用工业级摄像机、镜头、十字线投射器和夹持工装等搭建了一套十字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并通过建立其单目成像模型和内外部参数标定,确立了十字投影光条上的采样点的二维图像坐标与其三维空间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应用过程中,对于摄像机视野范围内的多个铆钉孔特征,提出了一种由被测铆钉孔孔心的等效投影点的空间坐标而合成出孔心空间坐标的方法,从而完成被测铆钉孔的定位任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铆钉孔孔心坐标X_(W)、Y_(W)和Z_(W)的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均≤±0.06mm,因而该传感器在检测铆钉孔的位置方面所能达到的重复性精度水平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铆钉孔 自动钻铆 结构光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在竖直细长杆顶端的减振试验研究
20
作者 李宽 张亮亮 +3 位作者 麻恒进 于人龙 张健 杨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8-283,300,共7页
针对航空测试设备涉及的一种竖直细长杆支撑结构的顶端振动问题,进行了基于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试验研究。该竖直细长杆为空心钢圆管结构,长细比43∶1;使用工况为两根一组,顶部共同带载,根部固定于回转装置,跟随回转装置做回转运动... 针对航空测试设备涉及的一种竖直细长杆支撑结构的顶端振动问题,进行了基于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试验研究。该竖直细长杆为空心钢圆管结构,长细比43∶1;使用工况为两根一组,顶部共同带载,根部固定于回转装置,跟随回转装置做回转运动,回转半径2.5 m,回转速度0.1°/s;回转时细长杆顶端易产生振动,影响测试运动精度和支撑安全性;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三种质量比的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应用至刚度较弱、振动较明显的空载单根细长杆顶端进行减振试验,验证阻尼器在该类型结构中的有效性。试验结果显示,单杆最大减振幅度可达31%。进一步针对实际应用工况下的带载双杆设计阻尼器并进行减振试验。结果显示,双杆最大减振幅度可达43%,减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细长杆 振动控制 颗粒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