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器舱气动噪声主动流动控制技术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文成 李玉军 冯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针对飞机弹舱高强度气动噪声、内埋武器分离安全性等问题,以高速风洞动静态压力测量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了基于脉冲射流激励器(Powered Resonance Tubes,PRTB)的武器舱气动噪声抑制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具有典型的开式... 针对飞机弹舱高强度气动噪声、内埋武器分离安全性等问题,以高速风洞动静态压力测量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了基于脉冲射流激励器(Powered Resonance Tubes,PRTB)的武器舱气动噪声抑制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具有典型的开式空腔流动特点,武器舱内部非定常流动引起的声载荷可达到150dB。PIV试验结果研究表明空腔前缘布置主动脉冲射流激励器对剪切层施加激励,会改变武器舱上部剪切层的流动特性,对这种高强度的声载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舱 气动噪声 主动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升力机翼水滴撞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么虹 王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于分区多块结构网格体系,采用欧拉方法建立过冷水滴控制方程,通过有限体积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发展了适合三维复杂外形飞机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通过二维单段翼型、多段翼型等算例对该方法的验证计算表明,在常规尺寸水... 基于分区多块结构网格体系,采用欧拉方法建立过冷水滴控制方程,通过有限体积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发展了适合三维复杂外形飞机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通过二维单段翼型、多段翼型等算例对该方法的验证计算表明,在常规尺寸水滴算例中,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结果与国外标准模型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维高升力机翼水滴撞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可用于飞机防/除冰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方法 水滴撞击特性 高升力机翼 飞机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风洞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颖 刘南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89,共7页
为降低2.4 m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阵风发生器的研发风险,以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依托,设计加工了一套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模型。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研ENSMB流场计算软件进行了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并进... 为降低2.4 m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阵风发生器的研发风险,以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为依托,设计加工了一套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模型。以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研ENSMB流场计算软件进行了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下游阵风速度场形成机理及分布特性,重点开展了叶片摆动频率和最大摆动幅值等参数对叶片下游阵风速度幅值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叶片下游的阵风速度场是由叶片尾涡引起的,且随时间呈周期性正弦规律变化,阵风速度幅值沿叶片展向分布不均,存在较大波动;阵风速度幅值先随叶片最大摆动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叶片最大摆动幅值为10°时达到最大,之后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摆动幅度增大后叶片失速所致;叶片摆动频率的变化仅影响叶片下游阵风速度频率,对阵风速度幅值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叶片式阵风发生器 阵风速度场 摆动频率 最大摆动幅值 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激光碳化制备石墨烯薄膜及其压阻性能研究
4
作者 于晓梅 刘志春 +4 位作者 李强 高亮杰 赵鑫 王碧玲 梁军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1,共5页
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在健康监测及电子皮肤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石墨烯薄膜是研制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聚酰亚胺激光碳化的石墨烯制备工艺,对不同激光参数下的柔性石墨烯薄膜进行表征,探... 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在健康监测及电子皮肤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石墨烯薄膜是研制柔性石墨烯压阻传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聚酰亚胺激光碳化的石墨烯制备工艺,对不同激光参数下的柔性石墨烯薄膜进行表征,探究不同激光辐射能量和激光轨迹间距对石墨烯薄膜压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轨迹间距为0.05 mm、激光辐射能量为33.3 J/cm^(2)时,压力为0~50 kPa区间石墨烯薄膜压阻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激光碳化 石墨烯薄膜 压阻性能 表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气动弹性风洞试验技术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希明 刘南 +6 位作者 郭承鹏 张颖 孙健 张戈 于贤鹏 于金革 侯良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5-1008,共14页
研究气动弹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有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三种,气动弹性风洞试验具有可靠性高(相比数值计算)和代价低(相比飞行试验)等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气动弹性性能评估和校核的重要手段。以亚声速和跨声速气动弹性风洞试... 研究气动弹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有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三种,气动弹性风洞试验具有可靠性高(相比数值计算)和代价低(相比飞行试验)等优势,已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气动弹性性能评估和校核的重要手段。以亚声速和跨声速气动弹性风洞试验技术为主,分别从静气动弹性、颤振和阵风试验三个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在模型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模型支撑、阵风发生装置、阵风载荷减缓等方面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了气动弹性风洞试验在飞行器研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未来气动弹性试验能力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 风洞试验 飞行器 静气动弹性 颤振 阵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展弦比飞翼标模FL-2风洞跨声速开孔壁干扰特性修正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鸿岩 王祥云 +1 位作者 杨希明 王世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7,共7页
为了满足现代风洞试验精细化要求,提高风洞试验数据精准度,开展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方法研究。本文利用实测壁压信息构造开孔壁边界条件,通过求解N-S方程,模拟试验模型在风洞中的绕流场,建立基于壁压信息的跨声速洞壁干扰非线性修... 为了满足现代风洞试验精细化要求,提高风洞试验数据精准度,开展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方法研究。本文利用实测壁压信息构造开孔壁边界条件,通过求解N-S方程,模拟试验模型在风洞中的绕流场,建立基于壁压信息的跨声速洞壁干扰非线性修正方法。不同于线性修正方法,本方法可用于各种复杂外形飞行器的亚、跨声速开孔壁洞壁干扰修正,结合小展弦比飞翼标模风洞试验数据,对其在FL-2风洞试验数据开展洞壁干扰特性研究。洞壁干扰修正结果表明,洞壁干扰量随马赫数变化呈增长趋势,Ma=1.0左右达最大,经过修正的FL-2风洞的跨声速试验结果,与FL-26风洞近似无干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压 洞壁干扰 飞翼标模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层燃烧方法的宽速域飞行器内流道减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璐 钱战森 高亮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6,共10页
为了降低宽速域飞行器的内流阻力,基于边界层燃烧方法,分析了系列进口马赫数条件下二维扩散段总阻力中摩阻和压阻的特性,研究了不同进口马赫数下摩阻和压阻分量对总减阻的贡献、燃烧影响区域和壁面热流密度,探讨了喷射参数对减阻效果的... 为了降低宽速域飞行器的内流阻力,基于边界层燃烧方法,分析了系列进口马赫数条件下二维扩散段总阻力中摩阻和压阻的特性,研究了不同进口马赫数下摩阻和压阻分量对总减阻的贡献、燃烧影响区域和壁面热流密度,探讨了喷射参数对减阻效果的影响,探索了边界层燃烧方法在典型混压式进气道中的减阻应用。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马赫数的增加,总阻力中摩阻分量随之增加;边界层燃烧对摩阻和压阻减阻的机理有所不同,壁面附近流场特性变化使得摩擦系数减小,燃烧局部增压对壁面产生的增推效果使得压力系数减小;从总内阻减阻百分比看,在相同燃料/空气当量比下,低马赫数工况下边界层燃烧减阻效果不如高马赫数工况,且在低马赫数工况下,喷嘴附近壁面热流密度会显著增加;在本文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摩阻和压阻对当量油气比更为敏感,而对喷射方向和喷射速度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速域飞行器 内流 减阻 低燃点燃料 边界层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流场计算嵌套网格并行装配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叶靓 张颖 +1 位作者 杨硕 董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5-595,共11页
针对嵌套网格系统下进行旋翼流场计算时的网格装配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并行化网格装配模型。在该模型中,使用压缩存储的辅助结构网格进行并行"洞切割",生成插值边界;应用基于插值点坐标范围的局部可自适应辅助结构网格定位... 针对嵌套网格系统下进行旋翼流场计算时的网格装配问题,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并行化网格装配模型。在该模型中,使用压缩存储的辅助结构网格进行并行"洞切割",生成插值边界;应用基于插值点坐标范围的局部可自适应辅助结构网格定位,缩小了处理器之间进行并行贡献单元搜索时的交互数据范围及生成辅助结构网格的内存消耗,结合局部范围的Neighbor to Neighbor(N2N)搜索重启和穷举方法,消除了网格分区、物面、外场等边界面对贡献单元搜索过程的影响,且方法对网格的拓扑没有限制,适合于结构、非结构、直角网格等网格块的装配过程。在流场计算方面,采用并行化的隐式双时间格式数值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用于旋翼数值模拟问题。理论分析和计算测试表明,在使用粗化的辅助网格时,改进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传统方法贡献单元搜索速度近似10倍,在低内存开销情况下降低网格装配过程对流场计算时间占比。在内迭代大于7次时,网格装配时间小于流场计算的1%。该方法是对旋翼多周期计算时反复网格装配过程的很好的效率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嵌套网格 网格装配 并行计算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力损失计算研究
9
作者 李庆利 孟凡民 +2 位作者 李兴龙 张刃 崔晓春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78,共8页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 为满足未来先进航空航天型号的发展需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大型跨声速风洞建设工作;由于过去从未开展过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建设经验较为有限。连续式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及各部段气动参数计算是风洞结构、测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压力损失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风洞动力系统设计的难度。本文结合经典的压力损失计算方法,针对损失的关键部位,结合CFD数值模拟及缩比部段试验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给出了特殊部段尤其是试验段的损失系数,并通过多次迭代计算的方式,给出了各部段气动性能。最后,将风洞压力损失估算值与某0.6 m量级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估算偏差在7.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风洞 跨声速 压力损失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冰风洞试验方法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斯 于雷 +1 位作者 金沙 裴如男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59,共5页
为了探索掌握移动式冰风洞校测、结冰和防/除冰试验的一般方法,使其可用于飞机进气系统地面防冰试验,开展了对移动式冰风洞模拟云雾参数的校测。通过金属圆柱管结冰对比确定水滴过冷距离,采用格栅测量云雾均匀性,利用机载雾滴组合探测... 为了探索掌握移动式冰风洞校测、结冰和防/除冰试验的一般方法,使其可用于飞机进气系统地面防冰试验,开展了对移动式冰风洞模拟云雾参数的校测。通过金属圆柱管结冰对比确定水滴过冷距离,采用格栅测量云雾均匀性,利用机载雾滴组合探测器测量水滴直径与液态水含量,并对发动机短舱唇口模型、NACA23012翼型模型进行了结冰和防/除冰研究试验。研究表明虽然户外模拟结冰条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移动式冰风洞喷雾性能良好,试验能够反映在各因素影响下的一般结冰规律,可以满足飞机进气系统防/除冰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式冰风洞 进气系统 校测 结冰 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点的反应流Navier-Stokes特征边界条件及其应用
11
作者 赵俊琪 钱琛庚 +1 位作者 王成 孙远翔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针对通风条件下大尺度加氢站事故模拟,从一维局部无黏特征分析出发,发展了使用虚拟点的三维反应流Navier-Stokes无反射特征边界条件,通过引入横向项和化学反应源项,有效消除了火焰面、亚声速流场与计算域边界相互作用时产生的非物理反射... 针对通风条件下大尺度加氢站事故模拟,从一维局部无黏特征分析出发,发展了使用虚拟点的三维反应流Navier-Stokes无反射特征边界条件,通过引入横向项和化学反应源项,有效消除了火焰面、亚声速流场与计算域边界相互作用时产生的非物理反射,实现了计算域边界处通风条件的无反射施加,提高了开放空间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通过开展51 m×51 m×10 m加氢站中长管拖车、加注机意外氢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给出了多种风况下可燃气云扩散结果,探究了通风条件及复杂环境对可燃气云发展规律的影响,对潜在危险区域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选取最危险氢气泄漏扩散结果开展高度非均匀气云爆炸的数值模拟,对不同设备处接收的超压和冲量进行了定量转化,完成了加氢站典型事故的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反射边界条件 高压氢气泄漏 非均匀气云爆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流量对前缘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么虹 宁义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5-650,共6页
为了掌握发动机进气流量对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欧拉方法建立水滴运动方程,基于分区多块结构网格体系求解水滴运动轨迹,提出了复杂外形飞机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对发动机进气道唇口进行水滴撞击特性分析,研究了不... 为了掌握发动机进气流量对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欧拉方法建立水滴运动方程,基于分区多块结构网格体系求解水滴运动轨迹,提出了复杂外形飞机水滴撞击特性的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对发动机进气道唇口进行水滴撞击特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发动机进气流量对进气道唇口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进气流量越大,水滴收集系数最大值越大.因此,航空发动机吊舱进气道前缘的防除冰系统设计必须考虑不同飞行状态下进气流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吊舱 欧拉法 过冷水滴 撞击特性 防除冰系统 结构网格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