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中硫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春光 杨起 +2 位作者 康西栋 汤达祯 刘大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20,共5页
从煤中的无机硫、有机硫、亲硫元素及煤中硫成因等四方面总结了煤中硫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无机硫 黄铁矿硫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超凡 邹桂高 +1 位作者 刘金光 赵永贵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在层状介质中 ,瑞雷波具有频散特性。瑞雷波波速主要与其穿透深度范围内的介质物理性质有关。利用瑞雷波波速与剪切波波速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岩土力学参数测试 ,但传统的瑞雷波勘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发展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 ... 在层状介质中 ,瑞雷波具有频散特性。瑞雷波波速主要与其穿透深度范围内的介质物理性质有关。利用瑞雷波波速与剪切波波速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岩土力学参数测试 ,但传统的瑞雷波勘探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发展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 ,从测量仪器选择、观测系统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 频散 剪切波速度 层状介质 岩土力学 数据采集 地基加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强度的吸力贡献形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耿慧辉 吴俊阳 +1 位作者 单仁亮 黄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98-1603,共6页
在三级法向应力条件下,分别对处于饱和与最优含水率状态时的4种土样进行直剪实验。所得结果表明,基质吸力会转化为土样的一种黏聚力,并以这种形式来增强土样的强度。与此同时,吸力对土样内摩擦角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很微小的。分别用同种... 在三级法向应力条件下,分别对处于饱和与最优含水率状态时的4种土样进行直剪实验。所得结果表明,基质吸力会转化为土样的一种黏聚力,并以这种形式来增强土样的强度。与此同时,吸力对土样内摩擦角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很微小的。分别用同种土样来进行持水特性试验,得到了每种土样处于吸湿与脱湿过程时的土-水特征曲线。对土-水特征曲线进行分析后可知,同种土样的强度特征与其所经受的水力路径是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与饱和土相比,促使非饱和土强度得以增加的因素是多样的,基质吸力只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依据分析所得结果,可将Fredlund等人提出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表述为更为直观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抗剪强度 基质吸力 滞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软基和地面沉降危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先昌 唐辉明 覃祖淼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9,共5页
借助武汉市工程地质数据库资料,查明了武汉市人工填土、上层软土、下层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探讨了软基沉降、差异沉降以及软土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以实测资料揭示了武汉市万松园地区的地面沉降情况,指出其主要诱发因素... 借助武汉市工程地质数据库资料,查明了武汉市人工填土、上层软土、下层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探讨了软基沉降、差异沉降以及软土对基础工程的影响,以实测资料揭示了武汉市万松园地区的地面沉降情况,指出其主要诱发因素是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软基 地面沉降 工程地质数据库 人工填土 空间分布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处理智能辅助设计系统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应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9,共6页
《地基处理智能辅助设计系统》(IDSGI)为岩土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集地基识别、方案选择、方案设计和具有绘图功能的软件包。本文讨论了IDSGI的建造原理及过程,并着重阐述了①知识库;②推理机;③设计模块;④图... 《地基处理智能辅助设计系统》(IDSGI)为岩土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集地基识别、方案选择、方案设计和具有绘图功能的软件包。本文讨论了IDSGI的建造原理及过程,并着重阐述了①知识库;②推理机;③设计模块;④图形模块;⑤其它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智能 设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时间激发下不同类型极化体激发极化场的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桂高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针对非线性极化条件下矿体的电化学过程的特点,从电极化和电极阻抗的角度,阐述了电化学反应对极化体充电过程的影响.对于离子导电岩石,极化率与岩石构造参数γ,密切相关,对于电子导电的极化体,极化强弱与金属-电解液界面的电极... 针对非线性极化条件下矿体的电化学过程的特点,从电极化和电极阻抗的角度,阐述了电化学反应对极化体充电过程的影响.对于离子导电岩石,极化率与岩石构造参数γ,密切相关,对于电子导电的极化体,极化强弱与金属-电解液界面的电极阻抗有关。实验表明,非线性极化条件下,极化体在充电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一个激电场的极大值,而且不同类型的极化体激电场极大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这为区分激电异常源的性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激发极化 充电场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CT及其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7
作者 王超凡 赵永贵 +2 位作者 靳洪晓( 郭鸿 李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67-375,共9页
应用地震波速CT和吸收CT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招远市界河金矿隐伏采空区进行了联合探测研究.波速CT是利用地震波走时资料反演地质体内部波速结构;吸收CT是通过能量变化观测反演吸收系数分布.地震波速对岩性敏感,吸收系数与岩石的完... 应用地震波速CT和吸收CT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招远市界河金矿隐伏采空区进行了联合探测研究.波速CT是利用地震波走时资料反演地质体内部波速结构;吸收CT是通过能量变化观测反演吸收系数分布.地震波速对岩性敏感,吸收系数与岩石的完整性关系更密切在界河金矿采空区探测中利用地震波速和吸收系数为层析物理量,在巷道和地表间进行透射观测,以优于2m的分辨率清楚地揭示了测区内采空区和断裂破碎带的分布,探测结果已被后期的采掘所证实.探测的成功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对促进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CT 相对吸收系数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诱震机制新理论的探索──断层带弱化与岩体软化效应诱震理论 被引量:10
8
作者 秦四清 张倬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35-44,共10页
针对走滑断层诱发的水库地震,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发震的充要力学条件判据及地震释放能量的简单表达式。以突变理论分析为依据,建立了水库诱震机制的新假说,简称为断层带弱化与岩体软化效应诱震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水库地震... 针对走滑断层诱发的水库地震,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提出了发震的充要力学条件判据及地震释放能量的简单表达式。以突变理论分析为依据,建立了水库诱震机制的新假说,简称为断层带弱化与岩体软化效应诱震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水库地震与岩性、构造、水位的关系及水库地震序列b值的特征。本文的讨论从整体上深化了对水库诱震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化 地震 水库 断层 岩体 诱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卤水入侵越流含水层的数值模拟:以山东省莱州湾南岸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韩非 吴吉春 张永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1-290,共10页
本文建立了咸/卤水入侵条件下考虑越流的地下水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同时考虑地下水密度与动力粘滞系数非线性变化的影响,高浓度梯度存在对水流运动造成的影响,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和越流作用.此外,为了提高计算速度,还设计了特征后退点的... 本文建立了咸/卤水入侵条件下考虑越流的地下水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同时考虑地下水密度与动力粘滞系数非线性变化的影响,高浓度梯度存在对水流运动造成的影响,水岩间的阳离子交换和越流作用.此外,为了提高计算速度,还设计了特征后退点的快速搜索算法并引用了对数Kriging插值方法,效果显著.本文提出的模型应用于描述莱州湾南岸多层含水层的咸—淡水界面运移特征,模拟效果良好.还应用与求逆问题时不同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拟合与验证结果均表明,该数学模型是可靠的,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卤水入侵 越流含水层 数值模拟 莱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车载GPS智能导航与定位管理系统 被引量:5
10
作者 赫建忠 李维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9-21,共3页
自从1993年GPS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全球的GPS应用开始进入高潮。由于GPS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高精度的时间信息。因其定位精度高、速度快,不受遮挡干扰等... 自从1993年GPS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全球的GPS应用开始进入高潮。由于GPS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卫星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实时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高精度的时间信息。因其定位精度高、速度快,不受遮挡干扰等优点,应用几乎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智能导航 定位管理系统 车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维D_f与RQD的关系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共2页
用分形模型描述节理间距分布忧于传统的负指数模型,据此导出了分维Df与RQD的定量关系模型.
关键词 分维 节理间距 RQD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平面滑动失稳新理论的探索─—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秦四清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4,共4页
针对斜坡平面滑动失稳问题,建立了尖点突变模型.给出了发生快速滑坡和慢速滑坡的判别式,提出了刚度效应失稳理论。
关键词 斜坡 尖点突变模型 刚度比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长隧道洞内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13
作者 郭志强 刘欣 张灵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33-34,共2页
本文根据秦岭(Ⅰ线)隧道采用TBM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为确保隧道高精度贯通而实施的洞内测量的可行性具体方案。
关键词 隧道 隧洞 控制测量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