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状态啮合对齿轮转子系统次谐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数值研究
1
作者 左彦飞 周峰 +3 位作者 李想 刘谦 范满意 孔祥兴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8-29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工况下直齿轮刚性转子系统的啮合状态变化与非线性响应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体接触瞬态动力学的齿轮系统等效模拟方法,以典型发动机附件齿轮箱内一对渐开线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摩擦和... 为探究不同工况下直齿轮刚性转子系统的啮合状态变化与非线性响应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体接触瞬态动力学的齿轮系统等效模拟方法,以典型发动机附件齿轮箱内一对渐开线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摩擦和柔性支承的动力学模型。使用接触碰撞函数瞬时检测齿轮几何模型的接触行为并计算啮合冲击力。通过调整驱动转速和负载扭矩的大小间接改变啮合冲击的大小,研究了系统非线性次谐振动现象、机理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该齿轮系统的工作条件范围内出现1/2,1/3和1/4三种典型次谐振动。啮合状态的周期性变化是导致次谐振动的直接原因,同时使得传递误差在时域内出现了周期性改变。在相平面图中可以观察到,相同的次谐振动条件下齿轮系统的运动状态会随着啮合状态的改变而在单周期状态和双周期状态之间转变。从啮合激励角度解释了齿轮啮合状态与系统发生次谐振动的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系统动力学 非线性振动 次谐振动 多体动力学 多状态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冷态流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薛然然 柳伟杰 +2 位作者 张良 杨谦 王慧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6-244,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中心分级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PIV方法对其头部冷态流场开展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流场的结构特征以及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典型流场结构形成一个较大的中心... 为了深入研究中心分级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PIV方法对其头部冷态流场开展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流场的结构特征以及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典型流场结构形成一个较大的中心主回流区、较小的端部回流区及角回流区,主、预燃级气流的相互耦合过程分为独立射流、气流掺混和气流合并三个阶段。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结构影响较大,随主燃级旋流数增大,主、预燃级气流耦合作用减弱,回流区分布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新的流场结构特征为中心主回流区范围明显收缩,端部回流区向下游延伸,在主、预燃级之间剪切层形成较长回流区。针对该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主、预燃级气流由耦合流动变为解耦流动的临界主燃级旋流数为0.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旋流数 粒子图像测速仪 流场 耦合作用 回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激光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柳伟杰 葛冰 +1 位作者 臧述升 王慧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87-1894,共8页
为了研究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结构及当量比对多喷嘴火焰结构的影响,针对当量比0.51~0.8的甲烷/空气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开展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当量比下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时均火焰形态和瞬态火焰结构分布... 为了研究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结构及当量比对多喷嘴火焰结构的影响,针对当量比0.51~0.8的甲烷/空气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开展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不同当量比下预混旋流多喷嘴火焰时均火焰形态和瞬态火焰结构分布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相邻火焰相互冲刷,在相互作用区内强化了燃烧化学反应。相邻火焰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当量比的减小逐渐减弱,当量比小于0.53时,中心火焰熄灭,相邻火焰相互作用消失。多喷嘴外侧火焰推举高度小于中心火焰,稳定范围比中心火焰宽。当量比大于0.6时火焰推举高度随当量比的变化不明显,当量比小于0.6后火焰推举高度随着当量比的减小显著增加。随着当量比的降低,湍流脉动对火焰的褶皱扭曲作用逐渐增强,湍流火焰传播速度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之比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喷嘴火焰 预混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 火焰结构 火焰相互作用 当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模型燃烧室燃烧不稳定模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柳伟杰 薛然然 +3 位作者 张良 苏贺 杨谦 王慧汝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1-588,共8页
针对环形模型燃烧室燃烧不稳定模态开展实验测量研究,对燃烧室内的压力脉动及不稳定模态进行识别分析,探讨了当量比和周向火焰个数对燃烧不稳定模态和模态转变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环形模型燃烧室所有喷嘴均工作时,燃烧室内同时存... 针对环形模型燃烧室燃烧不稳定模态开展实验测量研究,对燃烧室内的压力脉动及不稳定模态进行识别分析,探讨了当量比和周向火焰个数对燃烧不稳定模态和模态转变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环形模型燃烧室所有喷嘴均工作时,燃烧室内同时存在纵向模态和周向模态,且周向模态在驻波模态和旋转模态之间发生相互转变.当量比为0.72时燃烧室周向主导模态为负向旋转模态,其他当量比下为周向平均气流调制下的驻波模态.随着周向火焰个数的减少,环形模型燃烧室周向脉动幅值增加,脉动频率降低.不过周向火焰个数对周向脉动主导模态类型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模型燃烧室 燃烧不稳定性 旋转模态 驻波模态 旋转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具强干扰背景噪声特征的轴承故障数据模拟生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吕东旭 左彦飞 +2 位作者 范满意 孙泽茹 孔祥兴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3-1934,共12页
在对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轴承故障进行智能诊断时,存在着智能诊断难度大、实测案例稀缺等问题。为此,在考虑了非线性接触碰撞激励、发动机薄壁机匣支承结构复杂传递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兼具发动机强干扰背景噪声特征的轴承故障数据模... 在对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轴承故障进行智能诊断时,存在着智能诊断难度大、实测案例稀缺等问题。为此,在考虑了非线性接触碰撞激励、发动机薄壁机匣支承结构复杂传递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兼具发动机强干扰背景噪声特征的轴承故障数据模拟生成方法,并将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两者故障特征的一致性。首先,建立了典型发动机高压转子-轴承系统多体接触瞬态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故障轴承复杂接触碰撞过程,获取了非线性轴承故障激励力;其次,基于该发动机机匣高保真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故障轴承位置到测点的脉冲激励响应,并结合模态振型探明了发动机机匣的复杂传递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轴承故障激励与复杂传递的机匣测点信号时域离散卷积的重构方法,模拟了轴承故障在机匣测点的关键机理特征,并进一步融合了健康发动机的实测振动数据,构造了包含工作状态气流激振、非线性干扰等因素影响下的轴承故障仿真数据;最后,为了验证仿真数据故障特征的合理性,利用基于特征传递机理的包络解调方法提取了微弱轴承故障特征,并将其与发动机实测轴承故障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轴承故障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时域特征相似,二者包络谱中的故障特征频率误差小于1%,且故障特征频率及其倍频幅值大小相近,证明发动机轴承故障的仿真数据故障特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为基于机匣测点的发动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智能诊断算法训练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涡轮发动机 接触碰撞激励 机匣复杂传递 非线性激励 传递特性 时域离散卷积 多体接触瞬态动力学 故障信号融合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