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燃油喷射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丁水汀 邵龙涛 +3 位作者 赵帅 朱锟 杜发荣 周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0-1642,共13页
燃油喷射技术作为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结构形式及特性直接影响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整机性能,随着通用航空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延续。综述了当前各种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采用的燃油供给系统,... 燃油喷射技术作为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结构形式及特性直接影响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整机性能,随着通用航空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延续。综述了当前各种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采用的燃油供给系统,对其适用的经典机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各种燃油供给系统的优缺点。阐述了研究重油喷射技术采用的前沿理论、仿真计算及试验方法,分析了研究重油雾化过程存在的难点,给出了研究重油喷射技术的相关建议。提出了未来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发展思路和关键技术,重点希望对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正向研制提供技术指导,推动中国通用航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发动机 重油 喷射技术 二冲程 负碳生物燃料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起降Ma4高速飞机用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研制关键技术难点解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奉明 朱俊强 +1 位作者 陈博 徐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03-2312,共10页
水平起降Ma4高速飞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是其可行动力形式之一,但历经50多年发展,Ma3.5以上涡轮冲压组合动力目前仍然停留在地面试验阶段,为了探明限制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从技术研究转入工程研制的关键因素,本文设计... 水平起降Ma4高速飞机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是其可行动力形式之一,但历经50多年发展,Ma3.5以上涡轮冲压组合动力目前仍然停留在地面试验阶段,为了探明限制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从技术研究转入工程研制的关键因素,本文设计了一个配装两台涡轮-亚燃冲压组合发动机、最高飞行速度为Ma4左右的水平起降高速飞机模型,设定了飞行任务剖面,计算出了整个飞行过程中飞机对发动机的推力需求,并对比现有航空发动机技术能力,分析出了阻碍涡轮冲压组合发动机向工程应用迈进的三大核心要素:飞机高空高速爬升阶段发动机存在一个巨大的"推力缺口",现有发动机推重比不够高导致飞机有效载荷和航程受到极大限制,发动机长时间高Ma数飞行导致可靠性和寿命低。据此针对性提出了技术研究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亚燃冲压组合发动机 水平起降Ma4高速飞机 推力缺口 任务剖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大数据应用研究
3
作者 赵永宣 《中国军转民》 2020年第10期32-35,共4页
航空发动机作为国之重器,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保障等业务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大数据管理。通过对于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目前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大数据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需求,进行科研生产大数据平台的架构设... 航空发动机作为国之重器,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以及供应链管理、服务保障等业务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大数据管理。通过对于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目前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大数据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需求,进行科研生产大数据平台的架构设计,并开展相关关键技术研究,对航空发动机后续大数据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架构支撑和技术支撑,同时,对科研生产大数据应用提出建议,进一步保障科研生产大数据的应用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科研生产大数据 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F12激波风洞高Mach数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姚轩宇 王春 +3 位作者 喻江 苑朝凯 姜宗林 司徒明 《气体物理》 2019年第5期25-31,共7页
针对高Mach数(Ma≥7)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气动阻力下的燃烧组织问题,提出一种双突扩燃烧室结构方案.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射流与双突扩燃烧室组合方式的混合燃烧特性.设计了双突扩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力学研究所JF12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 针对高Mach数(Ma≥7)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气动阻力下的燃烧组织问题,提出一种双突扩燃烧室结构方案.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射流与双突扩燃烧室组合方式的混合燃烧特性.设计了双突扩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力学研究所JF12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内,开展了Ma=7.0和Ma=9.5的氢燃料点火和燃烧试验对比.在风洞有效试验时间100 ms内,实现了Ma=7.0和Ma=9.5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成功点火与稳定燃烧.在Ma=7.0情况下,进气道采用三维压缩,燃烧室入口设计Mach数Ma c=2.5,壁面压力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燃烧放热靠近燃烧室扩张段上游;在Ma=9.5情况下,进气道采用二维压缩,燃烧室入口设计Mach数Ma c=3.5,由于燃烧室流动速度特别高,燃烧放热靠近燃烧室扩张段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高Mach数 激波风洞 纯净空气 JF12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特性仿真
5
作者 牟园伟 王奉明 朱大明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了研究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性能收益,建立了一种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根据不同飞行状态的发动机控制规律和最优控制目标,模拟生成3种变几何方案最佳变几何参数以及最佳节流... 为了研究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性能收益,建立了一种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根据不同飞行状态的发动机控制规律和最优控制目标,模拟生成3种变几何方案最佳变几何参数以及最佳节流特性和高度-速度特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控制规律下,相对发动机常规变几何方案(方案1),尾喷管、混合器与低压涡轮导向器可调的变几何方案(方案3)使发动机地面节流状态耗油率降低1.7%~3.0%,超声速巡航推力增大14%~29%,亚声速巡航耗油率降低0.9%~3.1%,在3种变几何方案中性能收益最大;尾喷管与混合器可调的变几何方案(方案2)使发动机地面节流状态耗油率降低1.2%~2.2%,超声速巡航推力增大3%~17%,亚声速巡航耗油率降低0.9%~1.2%,在3种变几何方案中性能收益居中。发动机变几何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度、可靠性、质量等方面的代价与基于特定任务需求的总体性能收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变几何 单外涵 仿真模型 耗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K-MCS算法的航空发动机轴承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洪钟 童辉 +3 位作者 邓智铭 钱华明 李彦锋 郭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8-443,共6页
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主轴圆柱滚子轴承的可靠性水平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性能的稳定性与服役的安全性,因此准确分析主轴圆柱滚子轴承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圆柱滚子轴承的失效行为复杂,其可靠性分析中的功能函数呈现高度非线性且... 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主轴圆柱滚子轴承的可靠性水平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性能的稳定性与服役的安全性,因此准确分析主轴圆柱滚子轴承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圆柱滚子轴承的失效行为复杂,其可靠性分析中的功能函数呈现高度非线性且无法给出显式表达,此时使用代理模型近似构建圆柱滚子轴承的功能函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蒙特卡洛模拟法(MCS)和Kriging代理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主动学习Kriging(ALK)的ALK-MCS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某型号航空发动机主轴圆柱滚子轴承的可靠性分析。首先,建立圆柱滚子轴承的三维模型,其次对圆柱滚子轴承进行有限元仿真,最后基于ALK-MCS算法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ALK-MCS算法计算效率高,显著减少了圆柱滚子轴承的仿真次数,所得到的可靠性分析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的决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ALK-MCS 圆柱滚子轴承 Kriging代理模型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增强型机载自适应模型气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灿灿 孔祥兴 +1 位作者 梁宁宁 童志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8-114,共7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工程应用中气路健康状态的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型机载自适应模型的气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在机载模型中加入神经网络补偿算法,在线修正机载模型的输出误差,提高了卡尔曼滤波器估计精度,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发动机... 针对航空发动机在工程应用中气路健康状态的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型机载自适应模型的气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在机载模型中加入神经网络补偿算法,在线修正机载模型的输出误差,提高了卡尔曼滤波器估计精度,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发动机增强型自适应模型和性能基线模型。增强型自适应模型可实时评估健康参数状态,并指导性能基线模型跟踪发动机正常性能降级趋势,确保剪裁精准的故障信息用于检测和诊断。基于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模拟故障特征数据库,采用RBF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完成了故障模式判定和故障隔离。通过构建某型涡轴发动机气路故障诊断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监视发动机在全包线、全寿命周期的气路健康状况,在实际工作流程中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路故障诊断 增强型自适应模型 性能基线模型 健康管理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航空发动机企业信息化发展概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寿菊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13期192-193,共2页
信息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本文介绍了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企业信息化发展概况,总结分析国内航空发动机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通过对标先进,找准差距和不足,并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大数据 人工智能 统一IT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评估追溯模型框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放 吴晶峰 +3 位作者 杨子江 杨慧赟 刘嘉伟 闫文辉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5期171-173,共3页
航空发动机研制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安全性评估是研制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航空发动机“正向”研制过程中,通过系统性、规范化的分析、设计和验证等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灾难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降低发动机运营时的风险,提高航... 航空发动机研制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安全性评估是研制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航空发动机“正向”研制过程中,通过系统性、规范化的分析、设计和验证等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灾难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降低发动机运营时的风险,提高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本文依据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评估过程建立追溯模型框架,可以与发动机研制相结合,保证安全性需求的设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航空发动机 安全性评估 追溯模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工程的航空发动机安全性评估敏感性分析
10
作者 郭放 杨子江 +3 位作者 刘嘉伟 杨慧赟 闫文辉 吴晶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第4期164-166,共3页
本文依据失效状态为"需要时丧失灭火功能"的安全性评估实例为基础,对需要时丧失灭火功能的故障树中的11个底事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事件1燃烧室破裂,事件2涡轮机匣破裂,事件3热区探测器失效,事件4冷区探测器失效为... 本文依据失效状态为"需要时丧失灭火功能"的安全性评估实例为基础,对需要时丧失灭火功能的故障树中的11个底事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事件1燃烧室破裂,事件2涡轮机匣破裂,事件3热区探测器失效,事件4冷区探测器失效为影响顶事件发生概率的敏感性事件,同时本文分析安全性需求变更时,如何应用安全性评估的追溯性,应对安全性需求的变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工程 航空发动机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弹用涡轮发动机发展综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薛然然 李凤超 任立磊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1期18-27,共10页
小型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可为高亚音速、中远程导弹提供理想的巡航动力,是各军事强国竞争的焦点。弹用涡轮发动机具有成本低、寿命短、尺寸小、转速高、增压比低、容积热强度大、起动和点火方式多样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巡航、反... 小型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可为高亚音速、中远程导弹提供理想的巡航动力,是各军事强国竞争的焦点。弹用涡轮发动机具有成本低、寿命短、尺寸小、转速高、增压比低、容积热强度大、起动和点火方式多样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巡航、反舰和空地等多种战略与战术导弹。从国内外主要产品及其技术参数、性能与结构基本特点、应用现状、发展趋势等方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100~700daN推力范围内弹用涡轮发动机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更低成本、更少油耗和更优结构将是未来导弹推进系统继续追求的目标;螺桨风扇发动机高速性好、耗油率低,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循环效率高、结构简单,是未来先进弹用涡轮发动机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发动机 小型 导弹 螺桨风扇 脉冲爆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预冷涡轮发动机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泉 苗辉 周琨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以强预冷技术扩展现有成熟涡轮发动机的飞行速度范围,从而实现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接力”,是高超声速飞机动力的一种典型方案。强预冷涡轮发动机的研制,需要系统性地攻克一大批关键技术。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梳理了强预冷涡轮发动... 以强预冷技术扩展现有成熟涡轮发动机的飞行速度范围,从而实现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接力”,是高超声速飞机动力的一种典型方案。强预冷涡轮发动机的研制,需要系统性地攻克一大批关键技术。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梳理了强预冷涡轮发动机的技术难点,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如有适应宽工况范围的高效紧凑预冷器设计和加工工艺、预冷系统与涡轮发动机全工况匹配技术、强预冷发动机与进排气系统协同设计等,为国内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和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预冷 涡轮发动机 高马赫数 组合动力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维和近邻成分分析的民航发动机故障分类方法
13
作者 孔祥兴 刘凯伟 +2 位作者 莫李平 王奕首 卿新林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4,共5页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准确度,提出了一种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中提取最合适故障特征的方法。对原始QAR数据进行缺失值填补和巡航点提取操作,选择部分发动机性能参数差值作为初始特征值;再采用特征增维方法挖掘隐藏特征信息,进...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准确度,提出了一种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中提取最合适故障特征的方法。对原始QAR数据进行缺失值填补和巡航点提取操作,选择部分发动机性能参数差值作为初始特征值;再采用特征增维方法挖掘隐藏特征信息,进而采用近邻成分分析算法进行特征筛选优化,将所提方法与朴素贝叶斯等4种分类算法相结合,对某航空公司CFM56-7B发动机的QAR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从QAR数据中提取最合适故障特征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故障分类算法的准确率,且适用于不同的诊断算法,准确率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增维 近邻成分分析 快速存取记录器数据 故障诊断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研究现状
14
作者 张永利 单小恬 +2 位作者 杜周 刘存良 张常贤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3期120-134,共15页
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是一种直升机进气防护装置,其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对于保护直升机发动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4个方面对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总结了现有直升机进气防护装置的类型及... 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是一种直升机进气防护装置,其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对于保护直升机发动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4个方面对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总结了现有直升机进气防护装置的类型及相关气动参数,梳理了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现有的研究方法及取得的相关成果,分析了影响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工作性能的因素,并展望了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开展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研究及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惯性粒子分离器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分离效率 进气总压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应用实践与展望
15
作者 曹平 吴超 +1 位作者 潘鑫 贾彦蓉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8期56-61,共6页
围绕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转型,通过分析航空标准在结构化、语义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总体架构,分析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在贯彻与实施、共享与协同、监督与评价3方面的应用成效,并展望航空装备标准... 围绕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转型,通过分析航空标准在结构化、语义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总体架构,分析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在贯彻与实施、共享与协同、监督与评价3方面的应用成效,并展望航空装备标准数字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装备 标准数字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综合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温馨 吕元伟 +2 位作者 张镜洋 张靖周 王奉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纵向间距和来流马赫数的影响,并与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圆形热管预冷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滴外形减少了外掠高温来流在热管尾缘脱落涡的产生,流动变得平滑。与圆形热管预冷器相比,水滴形热管预冷器极大地减小了高温来流流动损失,仅为圆形热管阵列的30%。虽然温降有所降低,但综合性能因子大于圆形热管预冷器。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存在相对较优的水滴形状和热管纵向间距,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换热特性;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大,预冷器的综合换热特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水滴形热管预冷器 温降 对流换热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综合性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扫掠喷嘴气液两相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梁 杨威 +2 位作者 王士奇 肖翼 贾志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为研究自激扫掠喷嘴内、外流场结构,分析高频扫掠液柱的变形和破碎过程,首先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法,在0.1~4.0 MPa压降范围内,对喷嘴的扫掠频率及扫掠张角等基本工作特性进行了测量;其次,采用实验测量结果对气液两相数值模型进行了校核;最... 为研究自激扫掠喷嘴内、外流场结构,分析高频扫掠液柱的变形和破碎过程,首先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法,在0.1~4.0 MPa压降范围内,对喷嘴的扫掠频率及扫掠张角等基本工作特性进行了测量;其次,采用实验测量结果对气液两相数值模型进行了校核;最后,采用校核后的数值模型对喷嘴内、外气液两相流场结构开展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内部为单相流动,无气相介质的回流;液柱的高频扫掠使其在喷嘴出口形成了一个扇形液面;液柱的自旋增强了气相对液柱的剪切作用;在扇形液面两侧,液柱的反向偏转会导致其变形和破碎;在扇形液面中间,液柱的横向扫掠形成一个高速气相区,气相速度可达液相的3倍,提高了韦伯数,使得“液丝状”的液柱进一步破碎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扫掠喷嘴 扫掠张角 扫掠频率 气液两相 自旋 速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支承的转子振动控制方法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马钰祥 臧朝平 +3 位作者 邢广鹏 金福艺 袁善虎 贾志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9-79,共11页
提出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可控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过临界转速振动控制方法,并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首先,通过对SMA弹簧开展刚度测试得到弹簧的变刚度特性,建立SMA弹簧温度-刚度模型,设计了SMA变刚度支承结构。然... 提出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可控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过临界转速振动控制方法,并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首先,通过对SMA弹簧开展刚度测试得到弹簧的变刚度特性,建立SMA弹簧温度-刚度模型,设计了SMA变刚度支承结构。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振动响应控制方法,以带有多个变刚度支承的柔性转子系统为例,对支承的变刚度策略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开展了基于SMA可控刚度支承的转子系统振动控制试验,过1、2阶临界最大振幅减振率分别可达到39.84%和57.93%,验证了转子系统支承刚度变化策略对过临界转速时振动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形状记忆合金 振动控制 变刚度 可控刚度支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振荡器阵列的S型流道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士奇 邵冬 +3 位作者 罗斌 贾志刚 陆华伟 孔晓治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0,共11页
本文针对一个典型的大折转角、大尺度S弯流道,设计并制造了一个由16个流体振荡器组成的大型阵列,并对S弯内部流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高频响热线风速仪、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手段测量了流体振荡器的频率、速度、流量等随进... 本文针对一个典型的大折转角、大尺度S弯流道,设计并制造了一个由16个流体振荡器组成的大型阵列,并对S弯内部流动进行了主动控制实验研究。首先采用高频响热线风速仪、高精度质量流量计等手段测量了流体振荡器的频率、速度、流量等随进口压力的响应变化规律及其在大型阵列中的工作特性一致性。其次采用壁面压力采集、五孔探针等手段测量了不同激励条件下,S弯流道的壁面压力分布以及出口截面的总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脉冲型流体振荡器能够产生1 kHz以上,峰值速度高于300 m/s的高频高速振荡射流,且阵列中多个振荡器的流量、频率、振荡速度范围等工作特性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流体振荡器阵列在S弯流道上壁面一弯前缘形成了一排开孔率仅为10%的脉冲射流孔,在与主流成45°射流角度、进口马赫数Ma=0.15,激励速度比uR=4.31条件下,仅使用激励质量流量比Cm=0.39%的激励质量流量,就使S弯流道的出口平均总压损失改善了10.6%。本研究验证了流体振荡器阵列控制大尺寸分离流动的高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流道 流体振荡器阵列 脉冲射流 主动流动控制 非定常激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孔波纹板气膜冷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锋 曹会东 +4 位作者 陈维 王孝利 张青藩 何家德 王名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对两种不同开口规律的离散孔波纹板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来流气动参数及波纹板的开孔规律等几何参数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建立了离散孔波纹板气膜冷却对流换热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相应的关系式及关系曲线,并将有关结果与离散孔平板进... 对两种不同开口规律的离散孔波纹板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来流气动参数及波纹板的开孔规律等几何参数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建立了离散孔波纹板气膜冷却对流换热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相应的关系式及关系曲线,并将有关结果与离散孔平板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离散孔波纹板,尤其是在其波峰与波谷之间开有大孔的离散孔波纹板,在其波峰与波谷之间,冷却效率较低,在孔板的尾端,其冷却效率的增长比离散孔平板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膜冷却 传热 壁面冷却 离散孔波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