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九届学术年会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固体推进技术及火工品专业组2022年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1
作者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九届学术年会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固体推进技术及火工品专业组2022年学术会议拟定于2022年7月下旬在武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字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九届学术年会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固体推进技术及火工品专业组2022年学术会议拟定于2022年7月下旬在武汉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字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固体推进技术及火工品专业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科技委主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与航天化学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救生与安全防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宇航学会 重点实验室 学术会议 安全防护 火工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学术年会 应急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与碳氢燃料超声速气膜冷却和减阻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2
作者 韦健飞 米振昊 +4 位作者 章思龙 左婧滢 李欣 秦江 鲍文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0,共13页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应用燃料气膜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壁面严峻的力热载荷,本文对有望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氢和碳氢燃料气膜进行大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氢气膜与碳氢燃料气膜的防热和减阻性能有显著差异,该差异来源于燃料...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应用燃料气膜冷却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壁面严峻的力热载荷,本文对有望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氢和碳氢燃料气膜进行大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氢气膜与碳氢燃料气膜的防热和减阻性能有显著差异,该差异来源于燃料气膜与主流之间混合层中的湍流状态不同。氢气膜与主流之间的湍流输运过程远弱于碳氢燃料气膜,因此氢气膜在惰性情况下具有极其优异的冷却和减阻性能;但当发生边界层燃烧时,由于近壁释热剧烈,氢气膜的冷却性能急剧恶化。相反,当碳氢燃料发生边界层燃烧时,碳氢燃料气膜的冷却和减阻性能可以从惰性时较差的水平提升至与氢气膜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气膜冷却 氢气 碳氢燃料 近壁湍流输运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推进器电控固体推进剂常压点火燃烧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印 张小平 +3 位作者 庞爱民 汪越 李洪旭 宋柳芳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3-713,共11页
采用内外同轴结构的微推进器作为电控固体推进剂工作载体,研究了电极材质、直径、工作电压、配方组分和电点火方式等对电控固体推进剂电点火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V时,采用钨丝电极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燃烧效率,不同钢材质电极对... 采用内外同轴结构的微推进器作为电控固体推进剂工作载体,研究了电极材质、直径、工作电压、配方组分和电点火方式等对电控固体推进剂电点火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V时,采用钨丝电极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燃烧效率,不同钢材质电极对推进剂燃烧效率影响不明显;250 V时,适当增加内电极直径,有利于增大燃烧面积,燃烧效率可提高到40%以上,但高电压容易导致推进剂断电后产生阴燃现象;微推进器尺寸和电点火方式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要大于配方调整的影响,适当减小微推进器外径尺寸,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燃烧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在总工作时间不变情况下,采用相同尺寸微推进器时,随着每个脉冲工作时间增加,推进剂燃烧效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固体推进剂 微推进器 燃烧效率 电极材质 电点火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CL-20高能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晓杨 姜文 +4 位作者 雷晓龙 闫宝任 周梦圆 胡翔 宋会彬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采用水下声发射法测试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高能推进剂燃速,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燃速压强指数,开展了GAP/CL-20高能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减小CL-20粒度、增大AP粒度、使用增塑剂Bu-NENA(丁... 采用水下声发射法测试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高能推进剂燃速,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燃速压强指数,开展了GAP/CL-20高能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研究。结果表明,减小CL-20粒度、增大AP粒度、使用增塑剂Bu-NENA(丁基硝氧乙基硝胺)部分取代硝酸酯增塑剂等途径,均可降低GAP/CL-20高能推进剂燃速和燃速压强指数;CL-20粒度由31.45μm减小到7.14μm,推进剂7 MPa下,由15.88 mm/s降低至12.07 mm/s,燃速压强指数由0.75下降到0.70;AP粒度由132.17μm增大到337.45μm时,推进剂7 MPa下,速由15.88 mm/s降低至14.97 mm/s,燃速压强指数不变;使用4%增塑剂Bu-NENA,推进剂7 MPa下,速由15.88 mm/s降低至14.08 mm/s,燃速压强指数不变。综合使用334.7μm的AP、7μm的CL-20和4%的Bu-NENA,GAP/CL-20高能推进剂7 MPa下燃速由15.88 mm/s降低至11.09 mm/s,燃速压强指数由0.75降至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高能推进剂 燃烧性能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边界受扰动下翼柱与环槽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力振荡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林君 曹军 +4 位作者 程书 石钦 明爽 郜冶 侯凯宇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8,共12页
为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振动和燃烧室压力振荡耦合作用下的不稳定燃烧现象,通过考虑结构振动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将结构振动和压力振荡进行耦合。使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两种典型装药(翼柱和环槽型装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结构边界受扰动... 为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振动和燃烧室压力振荡耦合作用下的不稳定燃烧现象,通过考虑结构振动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将结构振动和压力振荡进行耦合。使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两种典型装药(翼柱和环槽型装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结构边界受扰动作用下的燃烧室内的压力振荡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脉冲加速度载荷的激励下,燃烧室中产生的压强振荡以一阶声频为主,发动机结构振动也表现出相似的特性。发动机结构的呼吸模态频率同燃烧室声模态频率的相接近会导致自激振荡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幅增强压力和结构振动的幅度。因而避免燃烧室声频同结构呼吸模态频率相接近,可以抑制不稳定燃烧现象的发生。此外,燃烧室的特殊几何结构可以对压力振荡起到明显的阻尼作用。使用环向开槽结构替代翼柱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燃烧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燃烧 压力振荡 振荡流场 结构边界扰动 固体火箭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发动机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新刚 霍东兴 +1 位作者 张强 杨玉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对目前在研究的Al/AP、金属粉末/空气、金属粉末/CO_(2)、金属粉末/H_(2)O等推进剂体系的多种粉末发动机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表明粉末发动机可分为粉末火箭发动机、粉末冲压发动机、粉末爆震发动机三大类,不同推进剂体系的粉末发动机应... 对目前在研究的Al/AP、金属粉末/空气、金属粉末/CO_(2)、金属粉末/H_(2)O等推进剂体系的多种粉末发动机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表明粉末发动机可分为粉末火箭发动机、粉末冲压发动机、粉末爆震发动机三大类,不同推进剂体系的粉末发动机应用方向差异较大:Al/AP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是最典型的粉末发动机,应用领域和常规火箭发动机的相同,其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金属粉末/空气冲压发动机主要用于超音速导弹或高超音速导弹推进领域;金属粉末/CO_(2)推进剂体系主要应用于火星开发;金属粉末/H_(2)O推进剂体系可用于水下推进、空间推进、金属制氢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各种粉末发动机都涉及三项关键技术,即粉末推进剂配方技术、粉末推进剂输送及流量调节技术、粉末燃料燃烧组织技术,文中提出了这些技术的基本要求,同时认为粉末推进剂输送及流量调节技术是粉末发动机的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固体颗粒 空间推进 粉末推进剂 气力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延伸喷管高空展开过程动力学耦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博文 田维平 +2 位作者 董新刚 宋学宇 曹涛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带有延伸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一般采用热分离方式进行级间分离,要求延伸喷管按照先点火、后展开的时序进行工作。因此,延伸喷管的展开过程实质上为一个燃气流动与延伸锥运动相互耦合影响的过程。为了详细分析和评估在燃气流场和延伸喷... 带有延伸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一般采用热分离方式进行级间分离,要求延伸喷管按照先点火、后展开的时序进行工作。因此,延伸喷管的展开过程实质上为一个燃气流动与延伸锥运动相互耦合影响的过程。为了详细分析和评估在燃气流场和延伸喷管展开相互耦合影响下尾流的变化和延伸锥的展开情况,根据Fluent软件中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功能提出了一种耦合仿真方法,并据此对某型双级延伸喷管的展开过程进行了耦合仿真研究,得到了在延伸喷管展开过程中尾流的变化以及延伸锥的运动和气动力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延伸喷管展开过程中,延伸锥及其展开机构所在的空腔内的温度出现短时剧烈波动,需对其进行一定的热防护;在高空工况下,流场气动力对延伸锥的展开主要为阻碍作用且影响较大,当气瓶初始压强低于1.0 MPa时,延伸锥可能出现无法展开的情况;耦合仿真结果可反映出发动机工作时延伸锥的实际展开情况,可对延伸喷管能源系统输入参数等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延伸喷管 展开动力学 尾流 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电磁阀的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控制规律研究
8
作者 胡颖 邓哲 +1 位作者 任全彬 李悦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基于气压驱动活塞、气流夹带流化的粉末推进剂供给方案,结合高频电磁阀的脉冲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调节的控制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电磁阀工作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粉末推进剂流量调节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基于气压驱动活塞、气流夹带流化的粉末推进剂供给方案,结合高频电磁阀的脉冲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调节的控制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电磁阀工作频率、占空比等参数对粉末推进剂流量调节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通过电磁阀工作频率的变化进行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的调节,在背压0.6 MPa、工作频率5 Hz的情况下,活塞的最大位移速度为7.79 mm/s,为开关频率15 Hz时的1.98倍。背压0.42、0.83 MPa情况下,电磁阀正常工作的临界占空比分别为0.3、0.4。通过改变电磁阀的占空比,可实现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调节,占空比越大,调节能力越来越小,背压0.42、0.83 MPa情况下,活塞位移速率调节比分别为2.79和2.68,活塞位移速度最大值都处于占空比为0.8的情况下,分别为27.3、6.7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发动机 供粉装置 流量调节 控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KKV姿轨控系统燃气阀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向明 任全彬 艾春安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2-907,共6页
论述了固体动能拦截器(KKV)姿轨控系统的应用特点,梳理了美国、俄罗斯及法国等国家固体KKV姿轨控系统及阀门的形式及特点;分析了国内电磁气动式、旋转开关式、推力调节式等燃气阀门的工作特点及研究进展。针对固体KKV姿轨控系统对阀门... 论述了固体动能拦截器(KKV)姿轨控系统的应用特点,梳理了美国、俄罗斯及法国等国家固体KKV姿轨控系统及阀门的形式及特点;分析了国内电磁气动式、旋转开关式、推力调节式等燃气阀门的工作特点及研究进展。针对固体KKV姿轨控系统对阀门的高频快响应技术需求,提出并分析了旋转开关式燃气阀门在高频快响应工作时的结构设计需求和参数匹配特点,重点分析了旋转开关式燃气阀门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及其研制的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固体KKV姿轨控系统燃气阀门后续发展的技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KKV 姿轨控系统 燃气阀门 旋转开关 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声能共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儒儒 张翔宇 +1 位作者 甘晓松 赵天泉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从声学角度出发,将粒子阻尼转化为声腔介质的声衰减系数,探究不同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粒子阻尼对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声学响应传递函数评估发动机声不稳定性;通过划分不同计算域,计算各区域粒子阻尼及对应声衰减系数,并将其添加到声... 从声学角度出发,将粒子阻尼转化为声腔介质的声衰减系数,探究不同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粒子阻尼对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声学响应传递函数评估发动机声不稳定性;通过划分不同计算域,计算各区域粒子阻尼及对应声衰减系数,并将其添加到声场中进行声学计算;对比分析了过载为3 g、6g、9g、12g、15g工况下粒子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声学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粒径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横向过载的不断增加,发动机内粒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显著增加,各监测点声学响应传递函数随横向过载的增大呈增大趋势,表明在横向大过载下,粒子阻尼对发动机内压力振荡的抑制作用减弱,这对发动机稳定性极其不利;在同一工况下,发动机头部声学响应值高于喷管喉部附近,将对声不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不稳定燃烧 声能共振 数值计算方法 粒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扰流片推力矢量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汝衡 杨军 +2 位作者 姚保江 杨石林 张兵峰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72,共10页
为研究三扰流片推力矢量发动机进行推力调节时的矢量特性,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三扰流片推力矢量装置展开数值模拟;将数值结果采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拟合,提出了一种依据舵机位移计算主推力和侧... 为研究三扰流片推力矢量发动机进行推力调节时的矢量特性,采用重叠网格技术对三扰流片推力矢量装置展开数值模拟;将数值结果采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拟合,提出了一种依据舵机位移计算主推力和侧向力的推力矢量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原理样机推力开环试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舵机位移在12.5 mm以内时,发动机主推力曲线台阶变化明显;舵机位移为10.5 mm时,喷管尾部流场内开始出现斜激波交会形成马赫盘,马赫盘前移逐渐贴附于喷管口的现象。从拟合得到的侧向力计算式可以看出,三扰流片组合差动受到的侧向力,以及喷管内流动不对称产生的喷管内侧向力均为驱动扰流片旋转的舵机位移的函数。点火试验结果表明,拟合计算得到的发动机主推力和侧向力与试验实测值之间的偏差在4%以内,验证了所提出的推力矢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流片 推力矢量 差动 数值模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飞行应用研究
12
作者 陈莎 杨昀 +1 位作者 李江 刘凯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检验TSPR能否用于战术飞行器并实现预定的飞行任务目标,文中以HARM导弹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驱动HARM导弹的TSPR方案设计和弹道性能研究,得出:设计得到的TSPR呈串联布局,总质量约为180 kg,总长3.55 m;TSPR驱动的HARM导弹能够从(3 km、M... 为检验TSPR能否用于战术飞行器并实现预定的飞行任务目标,文中以HARM导弹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驱动HARM导弹的TSPR方案设计和弹道性能研究,得出:设计得到的TSPR呈串联布局,总质量约为180 kg,总长3.55 m;TSPR驱动的HARM导弹能够从(3 km、Ma 0.9)加速爬升至(10 km、Ma 2.2)状态巡航,总射程达到280.6 km,是同等质量固体发动机驱动射程的3.9倍,平均速度约为固体发动机驱动的1.1倍,证明了TSPR是优良的战术飞行器推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固体冲压发动机 HARM导弹 部件设计 飞行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度对大长径比复合材料壳体缠绕成型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奚旺 葛庆 +2 位作者 肖康 张骞 祖磊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61,67,共8页
大长径比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壳体在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挠度。本文针对挠度对壳体的缠绕线型、缠绕张力和固化残余应力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解析计算和数值仿真建立大长径比复合材料壳体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测地线缠绕方法探究挠... 大长径比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壳体在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挠度。本文针对挠度对壳体的缠绕线型、缠绕张力和固化残余应力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解析计算和数值仿真建立大长径比复合材料壳体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测地线缠绕方法探究挠度对纤维缠绕线型的影响;采用正轴偏轴应变转换方法探究挠度对纤维缠绕张力的影响;采用CHILE本构模型探究挠度对纤维缠绕固化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对大长径比复合材料壳体的仿真分析发现,挠度对纤维缠绕线型影响较小,挠度对纤维缠绕张力有一定的影响,张力随着壳体挠度位移值的增大而增大,挠度对纤维缠绕固化残余应力有一定的影响,且在壳体周向规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长径比复合材料壳体 挠度 缠绕线型 缠绕张力 固化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作用下绝热挡环破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新刚 郑凯斌 +2 位作者 喻琳峰 吴玉燕 李岩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9-1317,共9页
固冲发动机转级时转级机构通常采用火工品爆炸破碎方式进行分离,转级机构的绝热挡环须可靠破碎成小碎片,从而在转级过程中不产生过高的压强峰值,对于确保进气道正常起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绝热挡环材料采用正... 固冲发动机转级时转级机构通常采用火工品爆炸破碎方式进行分离,转级机构的绝热挡环须可靠破碎成小碎片,从而在转级过程中不产生过高的压强峰值,对于确保进气道正常起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绝热挡环材料采用正交各向异性连续介质模型,对爆炸冲击作用下绝热挡环的破碎性能开展了数值仿真分析,获得了有无削弱槽结构的破碎开裂形式和碎片尺寸,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碎片尺寸的最大值偏差为6.5%。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揭示了爆炸冲击作用下绝热挡环的破碎过程,对评估绝热挡环削弱槽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冲发动机 转级机构 爆炸冲击 破碎性能 数值仿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设计及力学性能最新进展 被引量:43
15
作者 熊健 杜昀桐 +5 位作者 杨雯 吴倩倩 徐学军 姚东 韦兴宇 陈宗兵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9-760,共12页
从设计、制备和力学性能方面对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包括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褶皱夹芯结构以及蜂窝夹芯结构对应的拓扑构型设计和制备工艺,重点从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报、力学性能实验表征和失效模式分析等角度... 从设计、制备和力学性能方面对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包括复合材料点阵夹芯结构、褶皱夹芯结构以及蜂窝夹芯结构对应的拓扑构型设计和制备工艺,重点从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报、力学性能实验表征和失效模式分析等角度评述了性能改进的最新研究。通过对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最新研究进展的总结与分析,展望了点阵夹芯结构、褶皱夹芯结构和蜂窝夹芯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结构 复合材料 点阵结构 褶皱结构 蜂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5
16
作者 叶定友 薛朋飞 闫大庆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机动部署和快速响应等优点,是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和航天运载火箭系统的重要动力源。介绍了世界各国现役典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采用的先进技术,分析了西方航天强国与我国的固... 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机动部署和快速响应等优点,是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和航天运载火箭系统的重要动力源。介绍了世界各国现役典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其采用的先进技术,分析了西方航天强国与我国的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针对我国航天发展及国防装备需求,提出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如何发展、研发工作如何开展若干问题的几点思考,为我国固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设计优化 精细化 能量管理 智能化 使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过载下锥孔三维药柱的内弹道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忠亮 李军伟 +3 位作者 贺业 许团委 丁淼 王宁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96-1907,共12页
高空中作机动飞行的导弹易出现内弹道异常,严重时可能导致飞行任务失败。为了分析内弹道异常机理,对横向过载下发动机内弹道特性展开研究,进行过载下丁羟三组元推进剂燃速测量试验,建立过载下该推进剂燃速模型;基于此模型,模拟锥孔三维... 高空中作机动飞行的导弹易出现内弹道异常,严重时可能导致飞行任务失败。为了分析内弹道异常机理,对横向过载下发动机内弹道特性展开研究,进行过载下丁羟三组元推进剂燃速测量试验,建立过载下该推进剂燃速模型;基于此模型,模拟锥孔三维药柱非均匀燃面退移,进行全程横向过载、短时恒定横向过载、短时振荡横向过载三种过载方式下发动机的内弹道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横向过载会使燃烧室压强增加,绝热层暴露时间提前;振荡式过载产生的压强振荡频率与过载振荡频率一致;瞬间横向过载会使燃烧室压强发生跃迁,在100 g过载下,压强增加8%左右,过载消失,压强骤降;若受横向过载时间间隔一定,则导弹在压强稳定时做机动飞行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孔三维药柱 燃速 燃面退移 横向过载 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S改性EPDM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昊东 聂晶 +1 位作者 朱光明 侯晓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723,共7页
由于高性能推进剂的广泛应用,导致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与工作压强不断升高,因此研制出性能更加优异的隔热层迫在眉睫。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气相纳米SiO2为补强填料,首次引入八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POSS(MA-POSS),经... 由于高性能推进剂的广泛应用,导致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温度与工作压强不断升高,因此研制出性能更加优异的隔热层迫在眉睫。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气相纳米SiO2为补强填料,首次引入八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POSS(MA-POSS),经由过氧化物引发双键之间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POSS改性EPDM耐烧蚀复合材料。研究了MA-POSS与气相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隔热材料的交联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烧蚀性能的影响。在POSS与气相纳米SiO2协同作用下,改性后的材料各项性能均有所提升。结果表明,当气相纳米SiO2含量为40份、MA-POSS为5份时,凝胶含量高达92.61%,拉伸强度为12.02 MPa;MA-POSS含量为3份时,复合材料的线性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最低,分别为0.296 mm/s和0.100 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材料 三元乙丙橡胶 笼形倍半硅氧烷 耐烧蚀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x)(Mg,Ni,Zn,Cu,Co)_(1-x)O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电化学储锂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树港 蒙波 +2 位作者 李政隆 杨亚雄 陈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3-753,共11页
高熵氧化物是一种新型单相固溶体材料,作为转换反应类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工作通过氧化物与LiH固相加热反应合成了预锂化的单相Li_(x)(Mg,Ni,Zn,Cu,Co)_(1-x)O(x=0,0.08,0.16,0.2)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并研... 高熵氧化物是一种新型单相固溶体材料,作为转换反应类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工作通过氧化物与LiH固相加热反应合成了预锂化的单相Li_(x)(Mg,Ni,Zn,Cu,Co)_(1-x)O(x=0,0.08,0.16,0.2)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储锂特性。结果表明,低价态Li^(+)在晶格中引入以及电荷补偿作用使得高熵氧化物中形成Co^(3+)、Ni^(3+)和氧空位,高价态Co^(3+)和Ni^(3+)的存在提高了转换反应的电子转移数;氧空位的形成提升了高熵氧化物的导电能力,有利于提高转换反应动力学;同时,非活性Mg^(2+)充当缓冲基质保证了电化学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因此,预锂化的Li_(0.16)(Mg,Ni,Zn,Cu,Co)0.84O高熵氧化物负极材料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679 mAh/g的高可逆比容量,63.7%的首次库仑效率,较小的电极极化(充放电平台电压差为-0.9 V),并且在1000 mA/g的高电流密度下,80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651 mAh/g,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高熵氧化物 预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和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被引量:17
20
作者 田维平 王立武 王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研究,从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航天运载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超音速高超音速固体组合动力四个方面着手,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及技术水平,据此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研究,从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航天运载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超音速高超音速固体组合动力四个方面着手,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及技术水平,据此提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发展方向,并指明了各领域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固体组合动力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解决关键技术的主要途径,以期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航天运载 组合动力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