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爆轰发动机热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松柏 杨玉新 张文武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共14页
基于增压燃烧的爆轰推进技术在空天装备和能源动力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其中旋转爆轰(震)发动机作为一种基于爆轰燃烧的动力装置,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爆轰波是激波与化学反应耦合的极端燃烧现象,对爆轰发动... 基于增压燃烧的爆轰推进技术在空天装备和能源动力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其中旋转爆轰(震)发动机作为一种基于爆轰燃烧的动力装置,近年来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爆轰波是激波与化学反应耦合的极端燃烧现象,对爆轰发动机燃烧室等关键热端部件提出了严苛的工作环境要求。为了确保旋转爆轰发动机能在极端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高效且可靠的热防护技术至关重要。对国内外开展的面向旋转爆轰发动机的热防护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包括爆轰流场的温度分布与热流特性分析,燃烧室高温结构材料设计,以及多种冷却策略,如水冷、再生冷却和气膜冷却等。探讨了当前旋转爆轰发动机热防护技术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推进 旋转爆轰 高温结构材料 水冷 再生冷却 气膜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制导综合控制平台的研究
2
作者 黑蕾 陈肖雨 王江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4,共5页
针对弹上核心部件高集成度、高性能、低成本的需求,采用综合处理集成设计理念,设计一款新型弹上飞控制导组合平台。集成多个弹上部件功能,简化系统构架,通过多次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台性能稳定、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控制精度高... 针对弹上核心部件高集成度、高性能、低成本的需求,采用综合处理集成设计理念,设计一款新型弹上飞控制导组合平台。集成多个弹上部件功能,简化系统构架,通过多次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台性能稳定、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控制精度高,满足导弹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 制导组合 弹上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拉伸/压缩性能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萍 侯晓 +2 位作者 何高让 郜婕 何铁山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54-2359,共6页
为了获得药柱受压状态的模量参数,开展了推进剂压缩性能的探索测试。参照拉伸标准试件,进行了压缩试件尺寸的设计与调试,通过不同高度试件的测试结果及破坏形貌分析,确定了试件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应变下的推进剂拉/压对比测试... 为了获得药柱受压状态的模量参数,开展了推进剂压缩性能的探索测试。参照拉伸标准试件,进行了压缩试件尺寸的设计与调试,通过不同高度试件的测试结果及破坏形貌分析,确定了试件尺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同应变下的推进剂拉/压对比测试。相同应变率下,压缩模量较拉伸模量高,压缩模量随压缩速度的变化规律与拉伸模量一致,随着速度的提高,模量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拉伸 压缩 初始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高精度组合导航系统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齐鑫 彭勤素 +1 位作者 李丽娜 陈华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73-3777,共5页
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组合导航系统仿真模型,并将系统分解成一系列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如轨迹发生模块,捷联惯导解算模块,卡尔曼滤波器模块等。研究并设计了SINS/GPS(RDSS)/CNS/SAR组合导航算法,利用无重置联邦型卡尔曼滤波技术... 建立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组合导航系统仿真模型,并将系统分解成一系列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如轨迹发生模块,捷联惯导解算模块,卡尔曼滤波器模块等。研究并设计了SINS/GPS(RDSS)/CNS/SAR组合导航算法,利用无重置联邦型卡尔曼滤波技术,将各子滤波器输出的系统状态局部最优估计值送入主滤波器,采用全局最优融合算法计算得到系统状态的全局最优估计值;通过每15分钟对导航系统进行重置,有效抑制了无重置联邦滤波器在长时间运行时的发散问题,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具有很高的导航精度,定位精度为5米,姿态精度为0.5角分,仿真模型建立正确,方法采用得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 天文导航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 联邦滤波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CF/纳米SiO_2复合材料激光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雅娣 吴平 +1 位作者 马喜梅 平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29,共3页
在环氧树脂(EP)中添加纳米S iO2空心微球,制备添加不同比例纳米S iO2的EP浇注体和EP/碳纤维(CF)复合材料。经热重(TG)分析仪测试,发现添加纳米S iO2后EP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其中纳米S iO2质量分数为10%时其耐热性能最好;对有、无纳米S ... 在环氧树脂(EP)中添加纳米S iO2空心微球,制备添加不同比例纳米S iO2的EP浇注体和EP/碳纤维(CF)复合材料。经热重(TG)分析仪测试,发现添加纳米S iO2后EP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其中纳米S iO2质量分数为10%时其耐热性能最好;对有、无纳米S iO2的EP浇注体和EP/CF复合材料层板进行强功率激光辐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S iO2空心微球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在激光作用下的抗烧蚀和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SIO2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燃料在细管内点火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和平 王纵涛 +5 位作者 汪洋 杨卫娟 敖文 席剑飞 刘建忠 周俊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9-564,共6页
为了获得适用于微推进器的含硼燃料的改进配方,利用热重分析实验台、激光点火实验台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了氧/燃比和草酸对含硼燃料在微小圆管中火焰形貌、点火延迟时间、燃烧时间、燃烧剧烈程度、燃速和燃烧效率等点火... 为了获得适用于微推进器的含硼燃料的改进配方,利用热重分析实验台、激光点火实验台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了氧/燃比和草酸对含硼燃料在微小圆管中火焰形貌、点火延迟时间、燃烧时间、燃烧剧烈程度、燃速和燃烧效率等点火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无草酸的样品,氧/燃比越大,硼的点火延迟时间越小,燃尽率越高;但燃速和燃烧剧烈程度越小。添加草酸后,硼的点火性能和燃尽率明显提高,比添加草酸前的点火延迟时间减小了545~595ms,燃尽率增大了31.41%~3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推进器 含硼燃料 草酸 点火燃烧性能 燃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燃速推进剂侵蚀燃烧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瑄 赵东民 余贞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32-1935,共4页
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对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侵蚀燃烧的程度取决于药型设计的通气参数。设计了一种侵蚀燃烧试验发动机,并在不同通气参数情况下,进行了多发某低燃速推进剂侵蚀燃烧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得到了该低... 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对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侵蚀燃烧的程度取决于药型设计的通气参数。设计了一种侵蚀燃烧试验发动机,并在不同通气参数情况下,进行了多发某低燃速推进剂侵蚀燃烧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数值分析,得到了该低燃速推进剂侵蚀燃烧的临界流速、侵蚀常数与燃通比之间的关系,并对此进行了试验验证,为类似推进剂药柱通气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 侵蚀燃烧 模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化参数对四向炭/炭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史宏斌 唐敏 +1 位作者 高波 苏君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7-292,共6页
依据四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能反映其编织方式和空间构型的单元体胞模型。在单胞几何模型和介观计算力学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石墨化温度、降温梯度和界面刚度情况下四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分... 依据四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能反映其编织方式和空间构型的单元体胞模型。在单胞几何模型和介观计算力学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石墨化温度、降温梯度和界面刚度情况下四向编织炭/炭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分布。研究表明:低温石墨化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比高温石墨化时小。界面刚强度低时石墨化过程中残余热应力比界面刚强度高时小。冷却速率越快,残余热应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石墨化温度 降温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发动机隔离装置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春光 刘洪超 杨德敏 《航空兵器》 2012年第5期48-51,60,共5页
分析了国外脉冲发动机隔离装置的结构,并按照各自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非金属易碎式、喷射棒式、金属膜片式、非金属材料隔舱、隔层式。详细阐述了国内双脉冲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隔离装置的优缺点及与国外的差距,最后为国... 分析了国外脉冲发动机隔离装置的结构,并按照各自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非金属易碎式、喷射棒式、金属膜片式、非金属材料隔舱、隔层式。详细阐述了国内双脉冲发动机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隔离装置的优缺点及与国外的差距,最后为国内脉冲发动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 脉冲隔离装置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发动机中软质隔层工作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春光 田维平 +1 位作者 陈聪 杨德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双脉冲发动机中软质隔层的工作过程,建立了隔层的结构仿真模型,数值模拟了隔层的承压及打开过程,得到其应力应变场分布。当隔层承受来自I脉冲10 MPa内压作用时,隔层及药柱的最大主应力及应变都在安全范围内,从而证明了该结构承... 为了研究双脉冲发动机中软质隔层的工作过程,建立了隔层的结构仿真模型,数值模拟了隔层的承压及打开过程,得到其应力应变场分布。当隔层承受来自I脉冲10 MPa内压作用时,隔层及药柱的最大主应力及应变都在安全范围内,从而证明了该结构承压可靠性;利用扩展有限元XFEM技术模拟了隔层的破坏过程,隔层在II脉冲1.3 MPa内压下打开,且打开形式可靠。对比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隔层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应用于实际的脉冲发动机之中。之后,建立了隔层式双脉冲发动机的内流场仿真模型,分不同时刻模拟了双脉冲发动机的内流场特点:随隔层开口尺寸增加,开口处气相射流速度减小,回流强度减弱且中心位置向隔舱移动,I脉冲燃烧室内湍流强度急剧减小,粒子轨迹与内壁撞击位置后移。文中的仿真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对双脉冲发动机进行预先仿真研究,从而对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脉冲发动机 软质隔层 承压打开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滑膜控制的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贇贇 文建刚 +1 位作者 李建民 高晋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基于趋近律的滑膜控制很难同时满足减小抖动和具有强鲁棒性的特点。离散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结合形成的滑膜控制有效地减小了抖动,但是关于它的鲁棒性未曾研究。通过不确定系统滑膜位置跟踪控制,针对组合滑膜控制的鲁棒性进行了推导... 基于趋近律的滑膜控制很难同时满足减小抖动和具有强鲁棒性的特点。离散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结合形成的滑膜控制有效地减小了抖动,但是关于它的鲁棒性未曾研究。通过不确定系统滑膜位置跟踪控制,针对组合滑膜控制的鲁棒性进行了推导研究,并且提出了有效改善鲁棒性的方法,即基于鲁棒H∞滤波器的组合控制,经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指数趋近律 变速趋近律 组合滑膜控制 鲁棒H∞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喷管助推器侵蚀燃烧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礼铿 杨玉新 +1 位作者 霍东兴 马利峰 《航空兵器》 2016年第5期50-55,共6页
侵蚀燃烧对无喷管助推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在无喷管助推器设计中准确预测其性能,在分析侵蚀燃烧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一维非定常变截面内弹道计算程序,采用几种典型的侵蚀燃烧模型对单燃速锥柱形装药和双燃速串装锥柱形装药... 侵蚀燃烧对无喷管助推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在无喷管助推器设计中准确预测其性能,在分析侵蚀燃烧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一维非定常变截面内弹道计算程序,采用几种典型的侵蚀燃烧模型对单燃速锥柱形装药和双燃速串装锥柱形装药发动机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中推进剂在单燃速锥形装药发动机中表现出较弱的负侵蚀效应,采用无负侵蚀效应的侵蚀燃烧模型的预示结果好于带有负侵蚀效应的侵蚀模型,其中Lenoir-Robillard模型的预示精度最高。而双燃速串装发动机中由于燃气流速较小的范围更大,负侵蚀效应影响较大,只有使用具有负侵蚀效应的Greatrix模型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弹道计算 无喷管助推器 侵蚀燃烧 双燃速串装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编C/C复合材料性能预示及细观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光 朱涛 +1 位作者 唐敏 曹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41-146,158,共7页
为了研究微细观结构特征对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将均匀化方法、能量法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以单胞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材料的宏观性能预示模型.结合Python语言编程生成满足细观组分微结构特征分布规律的几何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 为了研究微细观结构特征对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将均匀化方法、能量法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以单胞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材料的宏观性能预示模型.结合Python语言编程生成满足细观组分微结构特征分布规律的几何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其刚度性能进行厘定,作为宏观性能预示的参数输入.利用预示模型对材料宏观性能进行预示,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通过对具有不同编织间距和纤维棒直径材料的性能进行预示,获得了其性能随编织间距及纤维棒直径的变化规律.采用的研究手段及结果可以为复合材料的工艺优化及合理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编C/C复合材料 宏观性能 预示方法 微结构特征 编织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式布局探空火箭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佩 张兵峰 李晓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35-338,共4页
采用风洞实验的方法对超音速鸭式布局探空火箭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马赫数为1.5和3.0、攻角为-8°^+10°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箭身、鸭舵、固定尾翼、滚转尾翼的火箭模型组拆实验,并对各模型状态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特性... 采用风洞实验的方法对超音速鸭式布局探空火箭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在马赫数为1.5和3.0、攻角为-8°^+10°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箭身、鸭舵、固定尾翼、滚转尾翼的火箭模型组拆实验,并对各模型状态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各组件(箭身、鸭舵、尾翼)对全箭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贡献各有不同,滚转尾翼状态的滚转舵效明显大于固定尾翼状态并解决了跨音速附近固定尾翼滚转舵效反效的问题,尾翼滚转与否对鸭舵的俯仰舵效影响不大。实验结果对鸭式布局探空火箭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火箭 鸭式布局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噪的二维翼型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鑫 屈转利 +3 位作者 李耿 刘雨 李国才 余培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2,共7页
针对传统的气动优化设计未考虑气动噪声影响的局限性,开展了基于噪声预测模型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在二维翼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由几何外形参数化方法、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动网格技术、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气动分... 针对传统的气动优化设计未考虑气动噪声影响的局限性,开展了基于噪声预测模型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在二维翼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由几何外形参数化方法、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动网格技术、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气动分析方法、气动噪声预测方法等五大模块构成的优化设计系统,且各模块均采用标模算例进行验证。通过对二维SC(2)-0714超临界翼型进行了单点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对比翼型几何形状、压力系数分布以及在不同迎角下的气动力系数曲线与总声压级的关系可得,翼型头部半径、厚度影响其头部压力峰值、压力恢复、逆压梯度等特性,从而影响升阻比和总声压级,逆压梯度越小,翼型的总声压级越小。优化结果表明,在设计状态下显著提高了升阻比、降低气动噪声,考虑气动噪声的二维翼型优化设计系统可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形参数化 RBF动网格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气动噪声 翼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内流场仿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乐 余贞勇 何景轩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应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采用UDF接口编程进行二次开发,用侧壁加质的方法模拟燃烧室加质,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影响仿真结果的主要因素,即点火器简化方式、点火器出口参数的选取方式和点燃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应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采用UDF接口编程进行二次开发,用侧壁加质的方法模拟燃烧室加质,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影响仿真结果的主要因素,即点火器简化方式、点火器出口参数的选取方式和点燃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试验数据,得出点火器采用多条环形缝结构和点火器出口参数采用实测曲线,同时,点燃方式为动态温度判据时,可使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形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内流场 数值模拟 点燃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算法的复合材料缠绕壳体铺层顺序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栾宇 丁文辉 +2 位作者 林天军 王路仙 关振群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4,共7页
为了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壳体结构的屈曲稳定性,本文将蚁群算法(ACA)求解旅行商问题(TSP)的方法引入到缠绕层顺序优化的计算中。阐明铺层顺序优化的本质是调整沿板厚方向的刚度分布以提高版的抗弯刚度,同时改善荷载的传递路径,以降低... 为了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壳体结构的屈曲稳定性,本文将蚁群算法(ACA)求解旅行商问题(TSP)的方法引入到缠绕层顺序优化的计算中。阐明铺层顺序优化的本质是调整沿板厚方向的刚度分布以提高版的抗弯刚度,同时改善荷载的传递路径,以降低由偏心而产生的附加弯矩,从而提高结构的抗屈曲能力;扩展了经典蚁群算法,提出一种分组编解码方法,既可描述缠绕工艺对铺层排列组合的约束,又可降低城市数目以提高优化效率;通过与经典算例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并研发了复合材料缠绕壳体铺层顺序优化程序系统,实现了壳体结构的屈曲稳定性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纤维复合材料缠绕壳体 屈曲稳定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强度热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春光 任全彬 +2 位作者 田维平 史宏斌 王雪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4,共6页
为了研究导弹发动机壳体在高空飞行时的温度、应力、应变状态,从而对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行校核,研究了导弹壳体气动加热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某发动机壳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合理简化气动边界条件,计算壳体温度随导弹飞行时间的变化。对比风... 为了研究导弹发动机壳体在高空飞行时的温度、应力、应变状态,从而对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行校核,研究了导弹壳体气动加热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某发动机壳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合理简化气动边界条件,计算壳体温度随导弹飞行时间的变化。对比风洞试验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分析了ABAQUS软件热-力耦合实现方法,对该模型施加不同时刻的外力载荷,实现壳体的热-力耦合数值分析。进行热-力耦合联合加载试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壳体的应力、应变都远小于材料的极限值,壳体结构安全。该有限元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壳体的热-力耦合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发动机 强度 热力耦合 气动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点火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秋芳 王宁飞 田维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1-54,共4页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器设计经验,选用赛璐珞为点火器盒体材料、黑火药为点火药,并以点火压强作为发动机装药可靠点燃的判据。采用头部点火设计经验公式对端面-侧面燃烧、尾部点火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量进行了初步估算。为获...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器设计经验,选用赛璐珞为点火器盒体材料、黑火药为点火药,并以点火压强作为发动机装药可靠点燃的判据。采用头部点火设计经验公式对端面-侧面燃烧、尾部点火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量进行了初步估算。为获得点火器的点火压强、点火延迟时间等性能参数,设计、加工了模拟发动机尾部点火空间的试验容器,研究了电点火头、电点火管点火方案在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虽然点火药量相同,但两种点火方案的点火压强、点火延迟时间、喷管堵片的打开方式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发动机可靠性、维修性考虑,将电发火管点火方案作为优选方案,并通过发动机点火试验的成功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烧 尾部点火 点火器 点火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尾部点火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秋芳 王宁飞 田维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1-345,共5页
以尾部点火装置安装位置为分类方法,以点火装置燃烧产物与发动机装药的不同换热方式为基础,对典型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尾部点火设计方法和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某型号发动机尾部点火设计为研究对象,对点... 以尾部点火装置安装位置为分类方法,以点火装置燃烧产物与发动机装药的不同换热方式为基础,对典型的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尾部点火设计方法和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以某型号发动机尾部点火设计为研究对象,对点火序列设计、点火药量的估算、喷管堵片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调整点火药量、喷管堵片设计状态,使点火压强逐步提高,解决了发动机研制初期出现的点火延迟、不点火等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尾部点火 点火延迟 喷管堵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