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自动目标识别应用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晋祥 张渊 王社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781,共4页
自动目标识别是武器系统智能化、自主化的关键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采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可以使武器具备发射后载机脱离、发射后不管、识别目标、诱饵和干扰的能力,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作战效能和武器载机的生存能力。目前,... 自动目标识别是武器系统智能化、自主化的关键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采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可以使武器具备发射后载机脱离、发射后不管、识别目标、诱饵和干扰的能力,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作战效能和武器载机的生存能力。目前,国外已经将红外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应用在大型地面固定目标以及飞机类目标的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自动目标识别应用现状,分析了制约自动目标识别在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中广泛应用的因素,并提出了推动该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中应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导引头 自动目标识别 导弹 智能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新概念新体制的发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范晋祥 岳艳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新的军事需求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持久性监视、大范围覆盖、对目标区高分辨率成像、快速检测出目标事件等多项挑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新概念、新体制研究成为热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军用红外成像系统... 近年来,新的军事需求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持久性监视、大范围覆盖、对目标区高分辨率成像、快速检测出目标事件等多项挑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新概念、新体制研究成为热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新概念、新体制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概述了压缩感知理论在新概念红外成像系统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用于新概念红外成像系统的微光机电系统和智能化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编码孔径成像 计算成像 压缩感知 自适应光谱成像 一体化感知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概念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范晋祥 张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90,共5页
未来防御系统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采用常规的设计理念难以实现。近年来,为了发展新一代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概念,人们从生物界获得了许多启示。介绍了生物视觉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几类不同的生物视觉系统结构的特点,分... 未来防御系统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采用常规的设计理念难以实现。近年来,为了发展新一代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概念,人们从生物界获得了许多启示。介绍了生物视觉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几类不同的生物视觉系统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常规的可见光/红外成像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阐述了基于脊椎动物视网膜视觉机制发展的几种新概念成像系统,包括可变锐度超像素成像器件和基于这种器件发展的大视场、高分辨率、快帧频成像系统,采用数字超分辨率处理技术的灵捷探测、识别红外光电系统,基于动物视网膜视觉机理的亚像元分辨成像器件;阐述了采用小孔成像机制发展的自适应编码孔径可见光/红外成像概念和综合采用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机制的混合成像系统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视觉系统 红外成像系统 编码孔径 计算成像 来自生物的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与场景的红外特性建模与仿真软件的发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范晋祥 岳艳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89-396,共8页
目标与场景的红外特性建模与仿真是红外成像仿真与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一项关键的支撑技术。近20多年来国外已经系统地建立了对各种目标和背景环境及干扰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并开发了多种专用软件和商用软件。综述了国... 目标与场景的红外特性建模与仿真是红外成像仿真与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一项关键的支撑技术。近20多年来国外已经系统地建立了对各种目标和背景环境及干扰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并开发了多种专用软件和商用软件。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的目标与场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红外成像仿真 红外特性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红外成像场景生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范晋祥 岳艳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1-1608,共8页
建模和仿真在包括导弹系统在内的宇航系统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并将在今后二十年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处理能力将提高几个数量级,计算和数据存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且具有余量。仿真越来越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受仿真所... 建模和仿真在包括导弹系统在内的宇航系统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并将在今后二十年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处理能力将提高几个数量级,计算和数据存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且具有余量。仿真越来越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受仿真所涉及子模型的拟真度的限制,而非受仿真所能得到的计算能力的充足性的限制。文中概述了建模和仿真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全寿命周期开发和试验评估中的作用,介绍了基于GPU实时红外场景计算机硬件技术、实时红外场景生成算法与软件、多光谱实时图像合成技术等实时红外场景生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实时红外场景生成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开发与试验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 建模和仿真 实时场景生成 自动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40
6
作者 范晋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6-540,550,共6页
红外传感器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靠监视、探测、识别、瞄准与拦截目标的关键。过去二十几年中,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逐渐从构想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红外传感器取得了... 红外传感器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靠监视、探测、识别、瞄准与拦截目标的关键。过去二十几年中,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逐渐从构想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红外传感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传感器和动能拦截器红外导引头已从过去的基于红外探测器线列或较小规模的红外焦平面阵列(64×64)的系统发展到基于较大规模的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系统,红外传感器与拦截器红外导引头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弹道导弹防御本身的复杂性,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仅是初步的,为此,美国还在继续发展完善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包括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改进红外探测跟踪系统与动能拦截弹红外导引头。综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导弹防御 预警卫星 空间目标监视与跟踪系统 动能拦截器 导引头 红外 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动能拦截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范晋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概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要求和红外制导型动能拦截弹在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美国正在部署、试验和研制的几种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弹道导弹防御动能拦截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作战使命、拦截目标、任务特性、设计方案和发... 概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要求和红外制导型动能拦截弹在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美国正在部署、试验和研制的几种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弹道导弹防御动能拦截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作战使命、拦截目标、任务特性、设计方案和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美国正在和即将部署的动能拦截弹难以有效地对付不断发展的弹道导弹威胁的突防对抗措施的弱点,概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满足多对多拦截需求的多拦截弹头(MKV)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近年来重点探索的旨在提高对小间距物体的区辨能力和对弹道导弹弹头的识别能力的新概念红外成像导引头,包括多波段红外成像导引头和主/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动能拦截器 导引头 红外成像 激光雷达 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红外成像导引头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8
作者 范晋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0-27,共8页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高探测...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高探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大动态范围,并具有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战场环境适应性.为了实现武器系统对红外成像导引头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性能的红外成像导引头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作战使命、作战对象、作战使用环境,充分重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权衡设计、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优化应用、复杂背景和对抗务件下的自主目标识别等问题,这样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全面满足武器系统对导引头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导引头 权衡设计 红外焦平面阵列 自主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爆弹对地面人员综合杀伤的仿真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想炎 黄振贵 +3 位作者 陈秋元 吴国袁 李其然 陈志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3-106,147,共5页
为了建立提出地面战场中云爆弹对人员综合杀伤作用的评判标准,结合超压和热辐射作用建立了云爆弹的综合毁伤概率评估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特定条件下的仿真杀伤概率图。研究分析了不同云爆剂含量和爆炸高度下综合杀伤概率曲线,揭... 为了建立提出地面战场中云爆弹对人员综合杀伤作用的评判标准,结合超压和热辐射作用建立了云爆弹的综合毁伤概率评估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特定条件下的仿真杀伤概率图。研究分析了不同云爆剂含量和爆炸高度下综合杀伤概率曲线,揭示了其对人员综合杀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杀伤概率仿真模型可以用于对云爆弹的战场杀伤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爆弹 综合毁伤 人员目标 仿真模型 杀伤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用预测法量化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研究
10
作者 徐安德 《航空兵器》 2001年第6期20-24,共5页
针对当前武器系统众多分析人员求解系统效能值时所感觉的难点,提出了求解系统效能值的关键乃在于能力向量的求解,并且推出了一套量化系统能力向量的完整的新的科学方法。论文采用这些新方法通过效能模型进而实际量度了国内外一些导弹武... 针对当前武器系统众多分析人员求解系统效能值时所感觉的难点,提出了求解系统效能值的关键乃在于能力向量的求解,并且推出了一套量化系统能力向量的完整的新的科学方法。论文采用这些新方法通过效能模型进而实际量度了国内外一些导弹武器系统型号的总体系统效能。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从而最终解决了全面地量度导弹武器系统在给定条件下完成规定任务的系统效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预测法 系统效能 效能模型 能力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选择地对在役导弹武器系统进行现代化改装
11
作者 徐安德 《航空兵器》 2002年第2期24-27,共4页
有选择地对在役的武器装备进行现代化改装,依靠武器装备的改进提高武器系统的性能,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多快好省发展武器装备的途径。该文论述了走这条途径不但十分有利于提高武器系统的效能,而且研制周期短,研制费用低,可降低成本,提... 有选择地对在役的武器装备进行现代化改装,依靠武器装备的改进提高武器系统的性能,是一条非常行之有效、多快好省发展武器装备的途径。该文论述了走这条途径不但十分有利于提高武器系统的效能,而且研制周期短,研制费用低,可降低成本,提高效费比和经济效益。通过大量事例使我们看到:有选择地对在役的装备进行现代化改装,已深受各国的重视并被普遍采用。特别是美国的现代化改装在武器装备中的地位正日趋重要。还研究了对在役武器装备进行现代化改装的选择原则和改装重点以及如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行有选择的装备现代化改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武器装备改装 系统效能 研制周期 效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学确定导弹武器系统“维修周期”及“更新期”的研究
12
作者 徐安德 《航空兵器》 2002年第5期38-40,共3页
如何科学地确定武器系统的“维修周期”及“更新期”是导弹武器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亟待深入研究予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以工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及更新的决策:作者构建出符合导... 如何科学地确定武器系统的“维修周期”及“更新期”是导弹武器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亟待深入研究予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以工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及更新的决策:作者构建出符合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模型,然后在规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费用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确定导弹武器系统的“维修周期”及“更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武器系统 维修周期 更新期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空体系电子战环境分析描述专家系统
13
作者 陶本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CSCD 1996年第5期76-84,共9页
防空体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其周围的电子战环境,才能在战争中赢得主动,而由于电子战环境的复杂多变,要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折描述防空体系周围的电子战环境,必须利用专家系统技术。根据防空体系指挥中心专门配置的电子战环境侦察... 防空体系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其周围的电子战环境,才能在战争中赢得主动,而由于电子战环境的复杂多变,要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折描述防空体系周围的电子战环境,必须利用专家系统技术。根据防空体系指挥中心专门配置的电子战环境侦察系统,防区中各雷达以及上级指挥中心和友邻部队获取的所有空中干扰信息,进行推理,以达到全面、准确地分析描述防空体系周围的电子战环境,从而帮助分折敌方的作战意向,并对防区中各有关武器作出最佳的抗干扰作战行动决策。文中详细介绍了电子战环境分析描述知识库的设计思想,以及专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特点,最后还给出了仿真数据的显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战场 防空系统 专家系统 电子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