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航天:在为国民经济服务中发展壮大
1
作者 承经中 《军工文化》 2011年第6期27-29,共3页
把民生需要作为发展标准,就会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军工经济与民生建设对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业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两个方面、一个目标——'富国强军'。'富国强军'是中国航天人必须牢记的神圣使命和必须认真履行的社会责任,... 把民生需要作为发展标准,就会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军工经济与民生建设对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业来说,是必须面对的两个方面、一个目标——'富国强军'。'富国强军'是中国航天人必须牢记的神圣使命和必须认真履行的社会责任,其清晰地包含着巩固国防和为国民经济服务。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业创建55年来,一直遵循着'军民结合'的方针,在'保军促民'的道路上开拓发展、创新发展。不仅把我国建成了航天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中国航天人 发展壮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向太空的不竭动力——航天八院企业文化建设巡礼
2
作者 启航 《军工文化》 2012年第10期65-67,共3页
浩瀚的宇宙,深邃的太空。中国航天人研制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一次次地把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变为美丽的现实,尤其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的全过程,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走”已经... 浩瀚的宇宙,深邃的太空。中国航天人研制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一次次地把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变为美丽的现实,尤其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的全过程,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走”已经圆满完成,为未来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航天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和“用航天高科技壮国威振民心,以和平利用空间造福人类”的庄严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企业文化建设 太空 运载火箭 人造卫星 载人飞船 探月工程 实际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科技:建设航天强国 推动实力越升
3
作者 承经中 《军工文化》 2013年第3期32-33,共2页
航天科技在"太空对接、北斗组网、嫦娥远征"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提出到2020年"加快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行动纲领。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围绕"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战略目... 航天科技在"太空对接、北斗组网、嫦娥远征"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提出到2020年"加快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的行动纲领。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围绕"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太空对接、北斗组网、嫦娥远征"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实力 行动纲领 对接 太空 组网 北斗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自动目标识别应用现状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范晋祥 张渊 王社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781,共4页
自动目标识别是武器系统智能化、自主化的关键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采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可以使武器具备发射后载机脱离、发射后不管、识别目标、诱饵和干扰的能力,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作战效能和武器载机的生存能力。目前,... 自动目标识别是武器系统智能化、自主化的关键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采用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可以使武器具备发射后载机脱离、发射后不管、识别目标、诱饵和干扰的能力,提升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作战效能和武器载机的生存能力。目前,国外已经将红外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应用在大型地面固定目标以及飞机类目标的红外成像制导武器中。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自动目标识别应用现状,分析了制约自动目标识别在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中广泛应用的因素,并提出了推动该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中应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导引头 自动目标识别 导弹 智能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新概念新体制的发展 被引量:28
5
作者 范晋祥 岳艳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新的军事需求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持久性监视、大范围覆盖、对目标区高分辨率成像、快速检测出目标事件等多项挑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新概念、新体制研究成为热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军用红外成像系统... 近年来,新的军事需求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持久性监视、大范围覆盖、对目标区高分辨率成像、快速检测出目标事件等多项挑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新概念、新体制研究成为热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新概念、新体制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概述了压缩感知理论在新概念红外成像系统领域的应用情况,及用于新概念红外成像系统的微光机电系统和智能化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编码孔径成像 计算成像 压缩感知 自适应光谱成像 一体化感知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概念军用红外成像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范晋祥 张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6-390,共5页
未来防御系统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采用常规的设计理念难以实现。近年来,为了发展新一代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概念,人们从生物界获得了许多启示。介绍了生物视觉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几类不同的生物视觉系统结构的特点,分... 未来防御系统对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采用常规的设计理念难以实现。近年来,为了发展新一代军用红外成像系统概念,人们从生物界获得了许多启示。介绍了生物视觉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几类不同的生物视觉系统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常规的可见光/红外成像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阐述了基于脊椎动物视网膜视觉机制发展的几种新概念成像系统,包括可变锐度超像素成像器件和基于这种器件发展的大视场、高分辨率、快帧频成像系统,采用数字超分辨率处理技术的灵捷探测、识别红外光电系统,基于动物视网膜视觉机理的亚像元分辨成像器件;阐述了采用小孔成像机制发展的自适应编码孔径可见光/红外成像概念和综合采用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机制的混合成像系统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视觉系统 红外成像系统 编码孔径 计算成像 来自生物的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与抑制 被引量:9
7
作者 詹国柱 黄洪勇 +1 位作者 楼阳 邱磊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1-395,共5页
采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粘接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丁羟推进剂/丁羟衬层/三元乙丙绝热层粘接体系中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原因,并通过设置"阻挡层"抑制弱强度层的形成。研究表明,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 采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粘接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丁羟推进剂/丁羟衬层/三元乙丙绝热层粘接体系中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原因,并通过设置"阻挡层"抑制弱强度层的形成。研究表明,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的固化剂因迁移、受水分等含活泼氢小分子的影响而额外损耗,使界面推进剂固化体系偏离设计,未能达到较高的固化交联程度,强度降低。在活性物质迁移的路径上设置"阻挡层"后,界面推进剂的凝胶含量提高了1.2倍,界面粘接扯离强度提高了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推进剂 弱强度层 形成机制 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结构及增塑剂对PBT弹性体玻璃化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苗建波 边利峰 +2 位作者 朱宏春 时志权 詹发禄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4,共7页
针对PBT推进剂玻璃化温度高、低温性能不足,难以满足战术发动机宽温使用要求的问题,从粘合剂网络结构与增塑剂两方面,研究了PBT结构单元比例、PBT相对分子质量和固化剂种类对PBT弹性体玻璃化转变的影响,以及多种增塑剂对PBT的增塑效率... 针对PBT推进剂玻璃化温度高、低温性能不足,难以满足战术发动机宽温使用要求的问题,从粘合剂网络结构与增塑剂两方面,研究了PBT结构单元比例、PBT相对分子质量和固化剂种类对PBT弹性体玻璃化转变的影响,以及多种增塑剂对PBT的增塑效率。结果表明,降低PBT中BAMO链节含量、提高PBT相对分子质量,可显著降低PBT弹性体玻璃化温度。在常用的3种固化剂TDI、IPDI和HDI中,对网络中软段运动能力限制作用强弱为HDI<IPDI<TDI。在研究的含能增塑剂中,Bu-NENA对PBT增塑效率最高,降低玻璃化温度效果远优于常用的增塑剂BDNP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弹性体 玻璃化温度 网络结构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IPDI推进剂装药界面弱粘接增强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詹国柱 楼阳 +1 位作者 左海丽 黄洪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三维光学变形分析、凝胶含量及界面粘接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HTPB/IPDI推进剂装药界面弱粘接的增强技术。研究表明,衬层成型前,采用表面处理剂(STA-7),对绝热层表面进行预处理,可抑制近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显著提... 采用红外光谱、三维光学变形分析、凝胶含量及界面粘接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HTPB/IPDI推进剂装药界面弱粘接的增强技术。研究表明,衬层成型前,采用表面处理剂(STA-7),对绝热层表面进行预处理,可抑制近界面推进剂弱强度层的形成,显著提高界面粘接强度。绝热层表面预处理后,近界面推进剂的凝胶含量可提高约90%,联合扯离强度提高400 k Pa以上,达到与推进剂本体强度相当的水平,试件破坏形式与其等效应力云图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IPDI推进剂 界面粘接 弱强度层 表面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嵌金属丝药柱主要装药设计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文波 刘宇 杨劲松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2,共5页
利用Visual 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了二次开发,开发了用于某型号嵌金属丝装药的计算软件。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同时,表明该类嵌金属丝装药在一级大推力阶段中普遍会存在压强峰(推力峰)。为了... 利用Visual Basic对SolidWorks进行了二次开发,开发了用于某型号嵌金属丝装药的计算软件。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软件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同时,表明该类嵌金属丝装药在一级大推力阶段中普遍会存在压强峰(推力峰)。为了获得更好的内弹道性能,文中分析了该类装药的主要设计参数对装药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槽宽、未包覆柱段长度以及金属丝排列直径是影响性能稳定的主要参数,而燃速比和槽长影响相对较小;此外,锥形凸台的设计对性能的稳定性影响也很大。其结论为该类型的装药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室双推力 嵌金属丝药柱 装药计算 装药设计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与场景的红外特性建模与仿真软件的发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范晋祥 岳艳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89-396,共8页
目标与场景的红外特性建模与仿真是红外成像仿真与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一项关键的支撑技术。近20多年来国外已经系统地建立了对各种目标和背景环境及干扰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并开发了多种专用软件和商用软件。综述了国... 目标与场景的红外特性建模与仿真是红外成像仿真与红外成像系统性能评估的一项关键的支撑技术。近20多年来国外已经系统地建立了对各种目标和背景环境及干扰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建模、仿真方法,并开发了多种专用软件和商用软件。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的目标与场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建模与仿真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红外成像仿真 红外特性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轨组装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2
作者 沈晓凤 曾令斌 +1 位作者 靳永强 张庆展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2期228-235,244,共9页
介绍了国内外在轨组装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以模块化可重构航天器、大尺寸天线和光学载荷为典型目标的在轨组装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研究,提出模块及接口的通用化、提高组装效率和降低组装成本是在轨组装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点。归纳了在轨组... 介绍了国内外在轨组装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以模块化可重构航天器、大尺寸天线和光学载荷为典型目标的在轨组装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研究,提出模块及接口的通用化、提高组装效率和降低组装成本是在轨组装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点。归纳了在轨组装的关键技术,包括结构模块化及单元设计、在轨组装平台设计、在轨组装机器人以及在轨组装综合管理等。针对我国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开展在轨组装技术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建议:应重点突破模块单元及连接组件的通用化、组装操作的高精度与高效率等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组装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红外成像场景生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范晋祥 岳艳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1-1608,共8页
建模和仿真在包括导弹系统在内的宇航系统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并将在今后二十年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处理能力将提高几个数量级,计算和数据存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且具有余量。仿真越来越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受仿真所... 建模和仿真在包括导弹系统在内的宇航系统中的作用逐步提高,并将在今后二十年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计算处理能力将提高几个数量级,计算和数据存储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且具有余量。仿真越来越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受仿真所涉及子模型的拟真度的限制,而非受仿真所能得到的计算能力的充足性的限制。文中概述了建模和仿真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全寿命周期开发和试验评估中的作用,介绍了基于GPU实时红外场景计算机硬件技术、实时红外场景生成算法与软件、多光谱实时图像合成技术等实时红外场景生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实时红外场景生成技术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开发与试验评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 建模和仿真 实时场景生成 自动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40
14
作者 范晋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6-540,550,共6页
红外传感器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靠监视、探测、识别、瞄准与拦截目标的关键。过去二十几年中,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逐渐从构想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红外传感器取得了... 红外传感器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靠监视、探测、识别、瞄准与拦截目标的关键。过去二十几年中,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逐渐从构想成为现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的红外传感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红外传感器和动能拦截器红外导引头已从过去的基于红外探测器线列或较小规模的红外焦平面阵列(64×64)的系统发展到基于较大规模的凝视红外焦平面阵列的系统,红外传感器与拦截器红外导引头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弹道导弹防御本身的复杂性,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仅是初步的,为此,美国还在继续发展完善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包括进一步发展更先进的红外焦平面阵列,改进红外探测跟踪系统与动能拦截弹红外导引头。综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红外系统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导弹防御 预警卫星 空间目标监视与跟踪系统 动能拦截器 导引头 红外 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动能拦截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发展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范晋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概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要求和红外制导型动能拦截弹在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美国正在部署、试验和研制的几种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弹道导弹防御动能拦截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作战使命、拦截目标、任务特性、设计方案和发... 概述了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要求和红外制导型动能拦截弹在该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美国正在部署、试验和研制的几种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弹道导弹防御动能拦截器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的作战使命、拦截目标、任务特性、设计方案和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美国正在和即将部署的动能拦截弹难以有效地对付不断发展的弹道导弹威胁的突防对抗措施的弱点,概述了近年来发展的满足多对多拦截需求的多拦截弹头(MKV)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近年来重点探索的旨在提高对小间距物体的区辨能力和对弹道导弹弹头的识别能力的新概念红外成像导引头,包括多波段红外成像导引头和主/被动红外成像导引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动能拦截器 导引头 红外成像 激光雷达 焦平面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速HTPB/IPDI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研究(Ⅰ)细AP及工艺助剂PA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杜磊 肖金武 尹瑞康 《固体火箭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29-33,共5页
研究了细粒度 AP及工艺助剂 PA含量对丁羟高燃速推进剂低温 (-4 0℃ )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大量细粒度AP加入高燃速配方中 ,一方面加剧了单向拉伸过程中填料 (主要是细 AP)颗粒附近的应力集中 ;另一方面降低了填料 /粘合剂间的粘... 研究了细粒度 AP及工艺助剂 PA含量对丁羟高燃速推进剂低温 (-4 0℃ )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大量细粒度AP加入高燃速配方中 ,一方面加剧了单向拉伸过程中填料 (主要是细 AP)颗粒附近的应力集中 ;另一方面降低了填料 /粘合剂间的粘结强度 ,是造成低温力学性能偏低的主要原因。由于工艺助剂 PA极性及刚性 ,使得它易于富集于填料表面 ,低温下降低了界面层的柔性 ,物理作用也极大地束缚了填料附近粘合剂网络的分子运动 ,因此 ,它在改善工艺性能的同时 ,对推进剂低温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低温 AP PA 高燃速HTPB/IPDI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单室双推力复杂翼柱形燃烧室的两相流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侃 刘宇 +1 位作者 熊文波 杨劲松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174,179,共5页
针对某单室双推力翼柱形药柱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出现烧穿现象,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发动机两相流动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缓燃药柱前翼设计不合理,造成流场中存在壁面附着涡团,恶化了热防护条件,造成壳体烧穿。数值模拟得到的涡团... 针对某单室双推力翼柱形药柱导弹在研制过程中多次出现烧穿现象,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发动机两相流动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缓燃药柱前翼设计不合理,造成流场中存在壁面附着涡团,恶化了热防护条件,造成壳体烧穿。数值模拟得到的涡团位置与尺寸和实验烧穿部位吻合。经试验验证,取消前翼设计后,切向涡消失,发动机不再烧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固体火箭发动机 翼柱形药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3,3-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娟 黄洪勇 +2 位作者 杨建国 肖乐勤 周伟良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9-613,共5页
以3,3-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PBT)为起始聚醚,三官能度的支化单元为引发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一种具有新型支化结构的PBT(B-PBT)。采用FTIR、~1H-NMR、粘度测试、DSC、TG和拉伸测试,对目标产物的结构、粘度特... 以3,3-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PBT)为起始聚醚,三官能度的支化单元为引发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一种具有新型支化结构的PBT(B-PBT)。采用FTIR、~1H-NMR、粘度测试、DSC、TG和拉伸测试,对目标产物的结构、粘度特征、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产物为具有支化结构的叠氮缩水甘油醚;B-PBT的粘度(15 000 mPa·s/50℃)明显低于PBT(23 828 mPa·s/50℃);引入支化单元后,B-PBT热稳定性仍保持良好,放热达到1481 J/g;产物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即叠氮基热分解、支化单元以及主链的断裂和小分子的热解;制备的B-PBT弹性体拉伸强度达到5.29 MPa,延伸率达到516.42%,力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四氢呋喃 支化 粘度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红外成像导引头设计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晋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0-27,共8页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高探测... 近年来,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红外成像寻的制导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而随着作战使命和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精确制导武器对红外成像导引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红外成像导引头具有高探测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大动态范围,并具有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和战场环境适应性.为了实现武器系统对红外成像导引头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性能的红外成像导引头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作战使命、作战对象、作战使用环境,充分重视红外成像导引头的权衡设计、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优化应用、复杂背景和对抗务件下的自主目标识别等问题,这样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红外成像导引头,全面满足武器系统对导引头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制导 导引头 权衡设计 红外焦平面阵列 自主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辐射导弹技术发展评述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水庚 《上海航天》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分析了国外几个主要反辐射导弹研制与生产国的典型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战术性能和指标的现状;对反辐射导弹技术,特别是被动寻的导引头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反辐射导弹 被动寻的 导引头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