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FM信号的分布式空间动平台定位技术
1
作者 刘博宇 李陟 +2 位作者 杨于杰 李宏宇 史建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2-487,共6页
提出了一维测距结合二维测向的分布式空间动平台间相对定位方法。根据宽带正负斜率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的时频特性,结合微波双向技术实现了动平台间的相对距离测量,并提出了测频率解相位模糊的短基线干涉仪... 提出了一维测距结合二维测向的分布式空间动平台间相对定位方法。根据宽带正负斜率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的时频特性,结合微波双向技术实现了动平台间的相对距离测量,并提出了测频率解相位模糊的短基线干涉仪高精度测向方法,解决了传统多基线干涉仪测角模型的概率性解模糊问题,同时对平台相对运动引起的多普勒干扰进行有效抑制。最终通过评估系统对该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动平台 短基线干涉仪 定位 宽带正负斜率线性调频信号 测频解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星TDOA和FDOA联合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伟强 黄培康 +1 位作者 束锋 马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97-2800,共4页
推导了多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体制的定位误差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CRLB),并给出CRLB能达到的最小值及其充要条件,该充要条件可用于设计卫星构型。与采用GDOP(geometric dilution ofprecision)衡量联合定位性能方法相比,CRL... 推导了多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体制的定位误差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CRLB),并给出CRLB能达到的最小值及其充要条件,该充要条件可用于设计卫星构型。与采用GDOP(geometric dilution ofprecision)衡量联合定位性能方法相比,CRLB更能精确地反映多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的性能。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证明了联合定位比单独利用时差或频差定位可以取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 频差 定位 克拉美罗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群目标跟踪条件下的弹道预报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广洋 郑学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83-2688,共6页
弹道导弹在突防时表现为弹头、诱饵等群目标特征。雷达对群目标进行跟踪时,如果某一目标出现丢失,为维持航迹,常利用弹道导弹运动轨迹可预测的特点进行弹道预报。预报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初值精度。考虑到雷达对群内多目标探测信息具有相关... 弹道导弹在突防时表现为弹头、诱饵等群目标特征。雷达对群目标进行跟踪时,如果某一目标出现丢失,为维持航迹,常利用弹道导弹运动轨迹可预测的特点进行弹道预报。预报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初值精度。考虑到雷达对群内多目标探测信息具有相关性,多目标之间的相对误差一般小于单个目标的绝对误差。利用这一误差特性,在群目标间不发生机动运动情况下,提出了利用群内目标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用雷达正在跟踪的目标对其他丢失目标进行弹道预报的方法。通过误差分析,定量研究了利用群内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提高弹道预报精度的机理。仿真表明,当雷达对群目标探测信息相关性较好时,该方法大幅提高了弹道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群目标 雷达跟踪 弹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GPT2w改进模型及全球精度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慧君 冯克明 +2 位作者 谢淑香 周应强 李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0-508,共9页
为提高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定位授时能力,方便用户在无法架设气象参数探测设备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精度的对流层延迟估计,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对流层延迟模型的发展,分析了两种空间分辨率的全球... 为提高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定位授时能力,方便用户在无法架设气象参数探测设备的条件下获得更高精度的对流层延迟估计,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对流层延迟模型的发展,分析了两种空间分辨率的全球温压湿(global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2wet,GPT2w)模型在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GGOS)测站处的估计精度,根据GPT2w模型的对流层延迟估计误差与气象参数估计误差的关系,提出了将实测温度与模型经验拟合气象参数相结合的策略,建立了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GPT2w改进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2017年全球GGOS测站处对流层延迟估计精度较GPT2w模型提升近32%,且对全球其他位置估计精度同样有改进效果,改进程度与GGOS测站疏密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延迟 全球温压湿模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