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遥感用于地震预测及其物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尹京苑 房宗绯 +5 位作者 钱家栋 邓明德 耿乃光 郝晋升 王众 籍全权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在等温过程加载的条件下 ,实验得出岩石的红外辐射能量随压力变化显著变化的结果。这个变化与温度无关 ,完全由压力引起 ,这就证明了机械能能直接激发岩石分子振动态能级之间的跃迁 ,不需要经历岩石生热的中间物理过程。这一物理现象的... 在等温过程加载的条件下 ,实验得出岩石的红外辐射能量随压力变化显著变化的结果。这个变化与温度无关 ,完全由压力引起 ,这就证明了机械能能直接激发岩石分子振动态能级之间的跃迁 ,不需要经历岩石生热的中间物理过程。这一物理现象的发现 ,为用红外遥感观测地球表层应力场分布和预测地震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供了实验依据。提出了由温度异常引起的红外辐射能量变化和由应力引起的红外辐射能量变化以及将两者分离出来的理论与方法 ,进而反演介质的温度和应力 ;提出了红外遥感预测地震的两种物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地震预测 机械能 激发 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微波遥感用于地震预测及物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房宗绯 邓明德 +5 位作者 钱家栋 尹京苑 耿乃光 刘晓红 樊正芳 荆惠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4-470,共7页
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了无源微波遥感用于地震预测的实验研究,实验在等温过程加载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出岩石的微波辐射能量随岩石的应力状态变化而显著变化,这个变化完全由应力引起,与温度无关.将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同介质的微波辐... 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了无源微波遥感用于地震预测的实验研究,实验在等温过程加载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出岩石的微波辐射能量随岩石的应力状态变化而显著变化,这个变化完全由应力引起,与温度无关.将介质所处的应力状态同介质的微波辐射能量变化与物理机理直接地联系了起来,为无源微波遥感观测地球表层应力场分布和预测地震奠定了物理基础,并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提出了无源微波遥感预测地震的两种物理机理,即热能激发机理和机械能激发机理;提出了由无源微波遥感探测结果,反演介质应力状态和温度状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遥感 地震预测 机械能 分子能级 物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微波遥感用于监测混凝土工程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明德 尹京苑 +5 位作者 钱家栋 房宗绯 樊正芳 荆惠连 耿乃光 刘晓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在等温过程加载条件下 ,得出混凝土等固体物质的微波幅射能量随压力变化的实验结果 .实验证明了机械能可直接激发固体物质分子的转动态能级发生跃迁 ,不需要经历生热的中间物理过程 .这一物理现象把应力同微波辐射能量从物理上直接联系... 在等温过程加载条件下 ,得出混凝土等固体物质的微波幅射能量随压力变化的实验结果 .实验证明了机械能可直接激发固体物质分子的转动态能级发生跃迁 ,不需要经历生热的中间物理过程 .这一物理现象把应力同微波辐射能量从物理上直接联系了起来 ,为无源微波遥感用于测量大型混凝土工程应力场分布、演变 ,用于岩土工程稳定性监测和失稳预测 ,提供了实验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微波遥感 混凝土 稳定性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体系结构(HLA)中面向对象方法学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童军 惠天舒 +1 位作者 李伯虎 陈宗基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2-47,共6页
分析和论述了高级体系结构(HLA)中采用的面向对象技术及其与传统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异同。阐述了HLA对象模型的开发过程,指出HLA对象模型内容的标准化对于保证系统互操作和重用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级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 方法学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值方差模型最优解中出现负分量(卖空)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德权 胡运权 翟成强 《预测》 CSSCI 1997年第5期51-52,62,共3页
本文分析了均值方差模型最优解中出现负分量(卖空)的条件。
关键词 均值方差模型 卖空 定理 证券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交互仿真体系结构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童军 宋星 李伯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文针对分布交互仿真的体系结构进行综述,阐述了目前基于IEEE1278标准的分布交互仿真(DIS2.x)体系结构的技术基础、特点及其局限性,并结合高级体系结构(HLA)的产生背景、内容和指导原则。
关键词 分布交互仿真 高级体系结构 互操作性 重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工程方法、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玉云 熊光楞 李伯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45-754,共10页
并行工程(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的系统化方法.它通过组成多学科产品开发队伍、改进产品开发流程。利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等手段,使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能及早考虑下游的各种因素,作出正确的决策,达到缩短产品... 并行工程(CE)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的系统化方法.它通过组成多学科产品开发队伍、改进产品开发流程。利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等手段,使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能及早考虑下游的各种因素,作出正确的决策,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标.文中分析了CE的本质特点,指出CE是组织模式改革-用户需求定义-环境建设-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等四个要素的综合平衡,而且必须经过信息集成-过程集成-自动决策支持三个台阶.进而简要介绍几种典型的方法和技术,并分析了CE在国外的应用状况.最后,总结了企业实施CE的阶段演进策略,为我国全面开展CE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背景和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工程 信息集成 过程重构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并行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划分 被引量:32
8
作者 黄国满 郭建峰 《遥感信息》 CSCD 2001年第2期9-12,共4页
讨论了分布式并行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划分问题。为了便于分析该问题 ,提出了图像处理应分为三类 ,即 :点处理、线处理和域处理 ,同时还提出了数据通讯量应当进一步细分为净通讯量和实际通讯量。通过对不同数据划分方式的净通讯量和实... 讨论了分布式并行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数据划分问题。为了便于分析该问题 ,提出了图像处理应分为三类 ,即 :点处理、线处理和域处理 ,同时还提出了数据通讯量应当进一步细分为净通讯量和实际通讯量。通过对不同数据划分方式的净通讯量和实际通讯量的分析 ,得出了在三类图像处理中数据划分的最佳方式。另外 ,文章在最后还进一步分析了非平均分配的数据划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处理 并行图像处理 数据划分 数据通讯 点处理 线处理 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体系结构HLA/RTI及其实现综述 被引量:32
9
作者 柴旭东 李伯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2-96,共5页
介绍了HLA/RTI的基本功能和它的内部结构,对RTI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对当前时间管理、数据分布管理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高层体系结构 仿真 HLA/R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DDM实现策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柴旭东 李伯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1-233,共3页
介绍了HLA/RTI中数据分布管理DDM(DataDistributionManagement)的基本功能及其实现框架,研究并比较了当前DDM实现中的几种不同方法,并提出一种优化的DDM实现策略——基于网格-源对象的... 介绍了HLA/RTI中数据分布管理DDM(DataDistributionManagement)的基本功能及其实现框架,研究并比较了当前DDM实现中的几种不同方法,并提出一种优化的DDM实现策略——基于网格-源对象的过滤方法,以解决现有的DDM实现方法中所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M 分布交互仿真 优化 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石膏型精密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小波 张春晖 +5 位作者 王喜军 安阁英 赵国琪 刘新中 卢明 宁汝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1-636,共6页
应用自行开发的铸件充型及凝固模拟系统,对铝合金石膏型精密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自行设计制备的多通道自动测温装置,对所模拟的铸件进行现场测温。为了提高模拟精度,对铸件铸型热物性参数进行了实测,并采用最小二... 应用自行开发的铸件充型及凝固模拟系统,对铝合金石膏型精密铸件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自行设计制备的多通道自动测温装置,对所模拟的铸件进行现场测温。为了提高模拟精度,对铸件铸型热物性参数进行了实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了铸件的缩孔区,分析了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消除了铸件内缩孔的发生。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精密铸件 凝固过程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直接碰撞末制导的制导与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殷兴良 陈定昌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5年第6期1-9,共9页
根据空间直接碰撞末制导的总体设计思想和空间交会的具体情况,本文探讨了大侧向过载修偏条件下的制导与控制问题并将末制导段分为两段,即末制导前段和未制导末端。由于末制导前段占有末制导的大部分时间,选用最优导引律以实现能量最... 根据空间直接碰撞末制导的总体设计思想和空间交会的具体情况,本文探讨了大侧向过载修偏条件下的制导与控制问题并将末制导段分为两段,即末制导前段和未制导末端。由于末制导前段占有末制导的大部分时间,选用最优导引律以实现能量最省和剩余偏差尽可能小;在末制导的末端,转用预测遭遇点的最大侧向力开关时间控制方法(即预测强力开关律)。该控制律特点是要预知精确的碰撞时刻和导引律与控制律合一,本文叙述了这种控制律和一种简单的推测相对距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拦截器 末制导 制导 控制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直接碰撞末制导总体设计与侧向控制力选择
13
作者 殷兴良 陈定昌 袁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5年第5期1-10,共10页
本文是空间直接碰撞拦截器末制导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确立空间栏截器末制导总体设计的正确思路,降低各分系统研制难度。文章在分析了末制导系统设计的基本矛盾和以往设计存在问题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即紧紧围绕着大侧向过... 本文是空间直接碰撞拦截器末制导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确立空间栏截器末制导总体设计的正确思路,降低各分系统研制难度。文章在分析了末制导系统设计的基本矛盾和以往设计存在问题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即紧紧围绕着大侧向过载修偏并实现高精度制导与控制的思想,系统地设计了末制导的方法,并从总体优化角度证明了采用大侧向力修偏的合理性,由此表明新的设计思想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拦截器 末制导设计 +侧向力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