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i形状记忆合金中的氢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厚锐 左舜贵 +1 位作者 王盖世 肖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6,共10页
NiTi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牙齿正畸弓丝、心血管支架、流体阀门等场景时受应力与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导致合金出现一定程度的氢脆并影响构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围绕NiTi合金中的氢效应问题,综述氢在NiTi合金中的占位、存在状态与扩散... NiTi形状记忆合金应用于牙齿正畸弓丝、心血管支架、流体阀门等场景时受应力与化学腐蚀的双重作用,导致合金出现一定程度的氢脆并影响构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文围绕NiTi合金中的氢效应问题,综述氢在NiTi合金中的占位、存在状态与扩散行为。总结NiTi合金中氢的含量、状态、分布和扩散系数的表征方法,介绍氢对NiTi合金马氏体相变、阻尼行为的影响,重点讨论NiTi合金的氢脆行为、氢脆影响因素及氢脆机制,并总结用于避免或延迟NiTi合金氢脆发生的措施与方法。最后,提出氢在NiTi合金各相中的扩散行为研究、氢分布的可视化表征以及氢-马氏体相变相互作用等研究方向,以期为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马氏体相变 氢效应 氢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炮射弹发动机金属W环开口方向对密封性能影响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龙 岳光 +3 位作者 杨蓓 徐义军 吴新洲 潘玉田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0,66,共8页
为研究某型炮射弹发动机金属W环开口方向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发动机金属W环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得出该型金属密封环泄漏量数值计算公式,通过该型发动机密封环综合工况试验台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内开口... 为研究某型炮射弹发动机金属W环开口方向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建立发动机金属W环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得出该型金属密封环泄漏量数值计算公式,通过该型发动机密封环综合工况试验台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内开口W环单位长度泄漏量比外开口W环偏小,外开口金属W环轴向压缩量需要比内开环更大才能形成有效密封,即在相同工况下内开口W环密封性能优于外开口W环。最后对两种开口方向的金属W环的建模仿真结果和制造工艺进行分析,得出引起内、外开口金属W环密封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内容与结论对某型发动机密封方案设计及W形金属密封环的设计制造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推动火炮发射火箭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射弹发动机 W形金属密封环 开口方向 数值仿真与试验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进气对Mg/CO_(2)粉末火箭发动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杨志豪 熊伟 +1 位作者 徐义华 孙海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5-243,共9页
为了提高Mg/CO_(2)粉末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在一次进气结构发动机基础上增设CO_(2)的二次进气,增强Mg粉与CO_(2)的掺混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一次进气和二次进气结构的发动机燃烧特性,以及二次进气喷注速度及预燃段长径比对燃... 为了提高Mg/CO_(2)粉末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在一次进气结构发动机基础上增设CO_(2)的二次进气,增强Mg粉与CO_(2)的掺混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一次进气和二次进气结构的发动机燃烧特性,以及二次进气喷注速度及预燃段长径比对燃烧室燃烧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进气结构相对于一次进气发动机结构延长了Mg颗粒在燃烧室内滞留时间,增强了燃烧室内湍流强度,使得气固掺混程度增加,从而提高粉末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当二次进气喷注速度在6.5~39.9m/s内时,喷注速度越快,燃烧效率越高,喷注速度为39.9m/s时的燃烧效率最高,为82.8%;当预燃段长径比L/D<0.8时,发动机燃烧火焰失稳;当预燃段L/D>0.8时,L/D越小,燃烧效率越高,L/D取0.8时的燃烧效率最高,为8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系统 粉末火箭发动机 Mg/CO_(2) 二次进气 燃烧效率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合金超薄板循环塑性本构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彦菊 李神龙 +4 位作者 贺炜林 沙爱学 贾崇林 孟宝 万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7-155,共9页
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构件的首选材料。由于高温合金带材屈服强度高、壁厚超薄、回弹明显、构件成形精度难以控制,因此研究现有循环本构模型对于高温合金带材变形预测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循环剪切实验... 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构件的首选材料。由于高温合金带材屈服强度高、壁厚超薄、回弹明显、构件成形精度难以控制,因此研究现有循环本构模型对于高温合金带材变形预测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循环剪切实验,研究了不同循环塑性本构模型(Armstrong-Frederick(A-F)模型、Yoshida-Uemori(Y-U)模型和the anisotropic nonlinear kinematic(ANK)模型)对高温合金超薄带材循环塑性变形响应的表征效果。同时,通过U形弯实验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不同屈服准则(Hill48,Barlat89和YLD2000-2d)结合不同循环塑性模型对于回弹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Y-U模型对高温合金超薄板循环塑性变形行为的表征能力最好,A-F和ANK模型次之。采用Y-U模型对回弹的预测精度高于各向同性模型和A-F模型,而屈服准则对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不大,采用基于Hill48和YLD2000-2d屈服准则的Y-U模型,回弹预测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循环塑性本构模型 循环剪切实验 回弹预测 Y-U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tts型镀钴体系电沉积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卓健飞 何雨波 +5 位作者 汪镇涛 谢新 刘亚雄 张志新 王帅星 杜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59,共8页
针对Watts型镀钴工艺,系统研究了Co^(2+)/H3BO3摩尔比、表面活性剂、pH、温度、电流密度等参数对镀层沉积速度、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佳的Watts型镀钴工艺方案。结果表明:适当增加Co^(2+)含量可以加快镀层沉积速度,但过高C... 针对Watts型镀钴工艺,系统研究了Co^(2+)/H3BO3摩尔比、表面活性剂、pH、温度、电流密度等参数对镀层沉积速度、硬度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较佳的Watts型镀钴工艺方案。结果表明:适当增加Co^(2+)含量可以加快镀层沉积速度,但过高Co盐会使阴极极化度减小、镀层结晶粗大;Co^(2+)/H3BO3摩尔比在1.5时,Co^(2+)的沉积电位较负、结晶更为细致。电流密度对镀层沉积速度影响最大,溶液pH值则显著影响镀层显微硬度;提高电流密度,镀层沉积加快,但镀层容易粗糙,电流密度可选择4 A/dm^(2);升高镀液pH值有助于获得细致镀层,但pH>5后镀液易出现沉淀;温度在40℃时镀层沉积速度和硬度均较佳。在优化的Watts型镀钴体系下所得镀层呈灰白色,晶粒呈棱片状,表面平整光滑,镀层硬度为320 HV,沉积速度为22μm/h。GH4169合金表面施镀60μm厚的钴镀层,可以显著改善其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Watts型 工艺参数 镀层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