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钢材表面处理方式对耐中温憎水涂料性能影响研究
- 1
-
-
作者
靳磊
卓林阳
镇咸生
但丽玲
刘栋
林筠
罗文飞
-
机构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先进表面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海装广州局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通用技术研究部
-
出处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2期314-320,共7页
-
基金
公司内部科研攻关项目(KYGG-2022-048)。
-
文摘
现役航空发动机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后端机匣等部件内外表面温度可达400℃,因此对部件涂层的耐热及憎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当部件的憎水涂层耐温性低于400℃时,不仅会引起涂层烧蚀或者熔融,留下黄色和黑灰色等复杂颜色而影响外观,还会降低其耐蚀性能而引起零件锈蚀,导致在维修过程中难以分清原基体材料情况(是否存在裂纹、凹坑等缺陷),而造成更大的困扰。目前,在国内尽管中温段憎水涂料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主要是聚焦于单纯的憎水涂料的研制。众所周知,涂料的防护性能除了与涂料本身有关外,还取决于零件的表面处理。由于涂料涂覆之前部件采用何种处理方式的研究涉及较少,因此以发动机零件常用的1Cr11Ni2W2MoV基材为研究对象,研究磷化、镀Zn、镀Cu、镀Ag表面处理方式对耐中温憎水涂层体系的宏微观形貌、电化学及耐环境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表面处理方式的镀Ag与耐中温憎水涂料配合最佳,涂层表面光滑(粗糙度Ra约1.2μm)、水接触角约120°、耐中性盐雾寿命约576 h,即使在300和400℃环境中处理1 h,该涂层的接触角仅降低10°左右、耐中性盐雾性能也依然保持在576 h左右。说明,4种表面处理方式中电镀Ag/耐中温憎水涂层最为稳定、配合效果最佳,可用作航空发动机的中温段受热部件(如发动机后端壳体、紧固件及其他部件)的表面防护层。该研究在生产应用单位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
-
关键词
耐中温憎水涂料
表面处理
镀Zn
镀Cu
镀Ag
磷化
性能
工程应用
-
Keywords
medium temperature resistant water-repellent coating
surface treatment
Zn plating
Cu plating
Ag plating
photostatting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分类号
TQ153.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