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燃油泵动静压滑动轴承润滑特性与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符江锋 仲世杰 +2 位作者 罗康 刘显为 魏士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7-252,共16页
航空发动机燃油齿轮泵的滑动轴承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低黏介质极端工况下,极易诱发润滑失效,其润滑性能演变规律尚未完全探明。本文通过建立动静压混合润滑条件下燃油泵滑动轴承流体润滑模型,采用超声测量原理测试了燃油泵真实服役... 航空发动机燃油齿轮泵的滑动轴承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低黏介质极端工况下,极易诱发润滑失效,其润滑性能演变规律尚未完全探明。本文通过建立动静压混合润滑条件下燃油泵滑动轴承流体润滑模型,采用超声测量原理测试了燃油泵真实服役工况下的油膜厚度,验证了多个载荷条件滑动轴承润滑模型的油膜厚度计算准确性。最后,基于试验验证的润滑计算模型,研究了宽径比、偏心率和油槽位置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的油膜厚度随工况变化规律与试验测点十分吻合,两者的平均计算误差为2.3%,此外,燃油泵负载增大会使得油膜的最小厚度向进口油槽处偏转,进而导致动压能力减弱,轴承在大负载工况的承载能力主要由静压提供。宽径比B/D由0.4增大至1.2时,会导致油膜温度沿周向降低1.2℃,而沿轴向升高0.5℃,偏心率增大会导致油膜厚度变小,混合润滑轴承中间截面处的动压提升0.43 MPa,设计滑动轴承的油槽位置应开在收敛楔形结构前端或者开扩楔形结构处,能提升轴承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油齿轮泵 滑动轴承 润滑 油膜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可靠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安理会 王建礼 +4 位作者 刘意 李柯柯 符江锋 魏鹏飞 李华聪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控制单元,长期服役在高温、高压、强振的恶劣环境,在航空发动机外场使用中故障率占比高,产品的寿命及可靠性是当前制约我国装备能力提升的短板。本文总结了当前燃油控制装置的典型故障类型,对...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控制单元,长期服役在高温、高压、强振的恶劣环境,在航空发动机外场使用中故障率占比高,产品的寿命及可靠性是当前制约我国装备能力提升的短板。本文总结了当前燃油控制装置的典型故障类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在燃油控制装置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可靠性优化技术、寿命试验技术及可靠性评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剖析了我国燃油控制装置可靠性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的不足及原因,同时结合航空发动机正向研发体系建设需要,指出了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设计中燃油控制装置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并立足于现有国内设计水平及工业基础,给出了夯实我国航空燃油控制装置设计能力需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油控制装置 可靠性设计 故障类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主燃油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研究
3
作者 杨艺琨 马静 杨军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0-149,共10页
为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主燃油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基于力平衡方程和流量连续方程建立元件和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在其稳态工作点附近采用小偏离线性化建立等压差模块、主燃油计量模块、停车控制模块和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并通过Flu... 为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主燃油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基于力平衡方程和流量连续方程建立元件和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在其稳态工作点附近采用小偏离线性化建立等压差模块、主燃油计量模块、停车控制模块和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并通过Fluent流场仿真重点研究了关键元件的稳态液动力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主燃油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研究了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和关键活门固有频率。结果表明:主燃油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与实际工程经验一致,稳定裕度较高;系统的固有频率与系统中固有频率最低的元件基本一致;当元件结构确定时,稳态液动力对固有频率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燃油控制系统频率域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燃油控制系统 SIMULINK仿真 频率特性 固有频率 稳态液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航空发动机复杂壳体铸件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茄菊红 谢峰 +6 位作者 冯超 王平海 余腾飞 杨朝阳 郗洪雷 肖文龙 马朝利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4,共9页
针对先进航空发动机对高强耐热铝合金复杂壳体铸件的应用需求,对比分析一种新型Al-Si-Cu-Mg-Sc高强耐热铝合金与ZL101A,ZL205A铸造铝合金的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并采用高强耐热铝合金开展油泵复杂壳体金属型铸造工艺设计和实验验证,对铸... 针对先进航空发动机对高强耐热铝合金复杂壳体铸件的应用需求,对比分析一种新型Al-Si-Cu-Mg-Sc高强耐热铝合金与ZL101A,ZL205A铸造铝合金的工艺性能及力学性能,并采用高强耐热铝合金开展油泵复杂壳体金属型铸造工艺设计和实验验证,对铸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新型Al-Si-Cu-Mg-Sc高强耐热铝合金的铸造流动性和抗热裂性能优于ZL205A高强铸造铝合金,其金属型铸造油泵复杂壳体的合格率与ZL101A同类壳体相当。新型合金的单铸试样和铸件本体取样的室温平均抗拉强度均达到420 MPa以上,明显高于ZL101A合金,250℃时其抗拉强度优于ZL205A合金。铸件的表面质量、内部质量、气密性和承压性能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耐热铝合金 Al-Si-Cu-Mg 铸造性能 力学性能 航空发动机油泵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航空发动机异常停车故障分析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宝全 周德元 何洁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4,共7页
针对某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异常停车致使飞机坠落的故障,为了定位故障原因,开展了围绕发动机机体、燃油系统以及发动机控制系统在内的数据分析、故障定位、机理分析及故障复现等研究。结果表明,因材料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发动机... 针对某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异常停车致使飞机坠落的故障,为了定位故障原因,开展了围绕发动机机体、燃油系统以及发动机控制系统在内的数据分析、故障定位、机理分析及故障复现等研究。结果表明,因材料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发动机点火控制盒中的稳压二极管在高温环氧树脂拉应力作用下,内部芯片与钼柱焊接部位出现疲劳开裂并产生缝隙,导致放电过程中可控硅未打开,高压包线圈无法产生电压,造成点火失败,致使发动机转速下降后停车。最后提出了解决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为该无人机性能试验鉴定及发动机效能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故障分析 空中停车 控制盒 点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法的航空发动机高速燃油齿轮泵卸荷槽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5
6
作者 符江锋 赵志杰 +3 位作者 刘显为 魏士杰 崔建 魏鹏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207,共11页
高压、高速、高温化使得齿轮泵固有困油问题愈发严重,传统卸荷槽结构已难以满足高性能燃油泵设计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法的新型卸荷槽结构设计方法,通过构建困油模型并从整泵全局角度分析齿轮参数对困油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 高压、高速、高温化使得齿轮泵固有困油问题愈发严重,传统卸荷槽结构已难以满足高性能燃油泵设计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法的新型卸荷槽结构设计方法,通过构建困油模型并从整泵全局角度分析齿轮参数对困油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确定齿轮参数并为卸荷槽设计提供约束条件;其次基于齿轮运动规律和卸荷槽设计原则进行了某型燃油齿轮泵卸荷槽的设计,并进行了多个工况下新型卸荷槽和传统卸荷槽困油特性仿真对比;最后试制了样机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卸荷槽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卸荷槽与传统矩形卸荷槽相比,同工况下最大困油压力降低63.4 MPa,流量脉动率减小33.5%,空化区域更小,工作性能更优,能够显著缓解困油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该结构卸荷槽的齿轮泵具有高的容积效率和长时抗汽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油泵 齿轮泵 卸荷槽设计 困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长寿命、高可靠燃油齿轮泵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符江锋 王建礼 +2 位作者 李文霞 魏士杰 安理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8,共18页
燃油齿轮泵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单元,现阶段我国已掌握燃油齿轮泵自主设计能力,且全面覆盖现有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如何进一步提升燃油齿轮泵的寿命及可靠性是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中,燃油... 燃油齿轮泵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单元,现阶段我国已掌握燃油齿轮泵自主设计能力,且全面覆盖现有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如何进一步提升燃油齿轮泵的寿命及可靠性是行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中,燃油齿轮泵长期服役在高速、高温、高压、低介质黏度极端工况中,其摩擦副润滑失效以及侧板困油空化极易引发燃油泵故障,是制约航空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服役的关键难题。本文归纳了长寿命、高可靠燃油齿轮泵设计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给出了燃油齿轮泵摩擦副材料、润滑机理建模与测试、困油空化及卸荷槽设计的研究进展,结合燃油齿轮泵实际设计难题和未来技术发展,剖析了上述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为行业研究人员突破燃油齿轮泵的长寿命、高可靠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油齿轮泵 摩擦润滑 空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泵在主燃油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丛炜 丁燕 +1 位作者 廖盛祝 贺炜炜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射流泵应用于主燃油控制系统中,用以提高齿轮泵入口压力,降低齿轮泵提取功率,从而达到降低系统燃油温度的目的。基于主燃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某型主燃油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与系统仿真结果的...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射流泵应用于主燃油控制系统中,用以提高齿轮泵入口压力,降低齿轮泵提取功率,从而达到降低系统燃油温度的目的。基于主燃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某型主燃油系统AMESim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与系统仿真结果的对比,确认了射流泵的实际温升控制效果及系统仿真模型的置信度,为射流泵的优化提供了指导和设计依据。优化结果表明:射流泵喷嘴直径是决定射流泵效率及系统控制品质的关键参数;优化后的射流泵温升控制效果更佳且能保证优良的系统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泵 主燃油控制系统 仿真 优化设计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四面体碳膜对2Cr3WMoV合金钢表面耐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远洁 赵玉清 +1 位作者 王炎武 董乃强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提高2Cr3WMoV合金钢的表面摩擦性能,利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与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分别在未经过渗碳和渗碳热处理后的2Cr3WMoV合金结构钢试样表面制备TiN过渡层及非晶四面体碳的多层结构复合膜。采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仪、三维形貌仪... 为提高2Cr3WMoV合金钢的表面摩擦性能,利用磁控溅射沉积技术与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分别在未经过渗碳和渗碳热处理后的2Cr3WMoV合金结构钢试样表面制备TiN过渡层及非晶四面体碳的多层结构复合膜。采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仪、三维形貌仪、表面磨痕测量仪等对比分析不同合金结构钢试样镀膜前后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渗碳热处理工艺对2Cr3WMoV合金钢制备非晶四面体碳基多层复合膜后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影响较大,在渗碳2Cr3WMoV试样表面制备多层复合膜结构后,表面摩擦因数由0.54降低到0.077,磨损率由3.03×10^(-9)cm^(3)/(N·m)降低到9.44×10^(-10)cm^(3)/(N·m)。由于表面渗碳及抛光工艺提升了合金试样的表面硬度,并降低表面粗糙度,从而使该试样制备非晶四面体碳基复合膜后具有最为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及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四面体碳膜 合金结构钢 表面渗碳处理 摩擦磨损性能 磁过滤阴极真空电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正态和非对称尺寸及形位误差的工艺可靠性评估方法
10
作者 徐广涛 刘天一 +2 位作者 翁栩涵 彭振龙 刘意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8-310,共13页
针对齿轮、叶片和轴承等航空航天航海零件非正态和非对称的尺寸及形位误差工艺可靠性无法客观表达的问题,基于过程能力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零件非正态和非对称的尺寸及形位误差的工艺可靠性评估方法,考虑异常值分析、稳定性分析和尺寸及... 针对齿轮、叶片和轴承等航空航天航海零件非正态和非对称的尺寸及形位误差工艺可靠性无法客观表达的问题,基于过程能力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零件非正态和非对称的尺寸及形位误差的工艺可靠性评估方法,考虑异常值分析、稳定性分析和尺寸及形位误差为非正态分布和非对称公差的情况,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进行了异常值和稳定性分析后,直径的加工过程未达到稳定,过程性能指数Ppk=0.387,工艺可靠性差;径向跳动的加工过程达到稳定,过程能力指数Cpk和过程性能指数Ppk分别为3.711和1.716,工艺可靠性优秀。本文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具有上下限的硬度、粗糙度等其他参数,从而可以开展相关工艺可靠性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精度 过程能力 工艺可靠性 稳定性 非正态分布 非对称公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系统齿轮泵内部气体分布与出口体积含气率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段士伟 齐国宁 +3 位作者 王峥嵘 刘新强 孙伟伦 齐铭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186,共5页
针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齿轮泵内部空化问题,建立齿轮泵PumpLinx空化流场仿真模型,研究齿轮泵内部流场气体区域分布规律,并分析进、出口压力对泵出口油液体积含气率影响。结果表明:当齿轮泵的吸油压力小于0.08 MPa时,油液中的气体因吸油... 针对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齿轮泵内部空化问题,建立齿轮泵PumpLinx空化流场仿真模型,研究齿轮泵内部流场气体区域分布规律,并分析进、出口压力对泵出口油液体积含气率影响。结果表明:当齿轮泵的吸油压力小于0.08 MPa时,油液中的气体因吸油压力较低从吸油区和转子区析出;在出口压力为0.4 MPa的工况下,吸油压力从0.05 MPa增加至0.08 MPa时,齿轮泵出口平均气相体积含气率从0.85%降低至0.36%;在吸油压力为0.06 MPa的工况下,出口压力从0.1 MPa增加至0.7 MPa时,齿轮泵出口平均气相体积含气率从3.43%降低至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系统 齿轮泵 气相分布 体积含气率 PumpLin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装备液压油箱回油气泡扩散运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刘浩 米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3-180,共8页
针对特种装备油箱中回油气泡的扩散与聚并问题,建立液压油箱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和CFD仿真模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气泡扩散运动规律,同时结合Eulerian模型和群体平衡模型(PBM)探究气泡扩散运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箱回油气泡的扩散... 针对特种装备油箱中回油气泡的扩散与聚并问题,建立液压油箱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和CFD仿真模型,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捕捉气泡扩散运动规律,同时结合Eulerian模型和群体平衡模型(PBM)探究气泡扩散运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箱回油气泡的扩散运动呈现显著的区域化特征,回油区的射流冲击导致气泡破裂,漩涡作用使小气泡滞留、大气泡上浮并发生聚并;隔板区气泡主要源于中下层,经三角槽后受浮力上升;吸油区气泡在负压作用下向吸油口聚集。实验与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方法和模型的准确性。吸油管中心截面气泡直径分布受回油速度和油液黏度显著影响:当回油速度由0.5 m/s提升至3 m/s,气泡平均直径增加至2倍以上,分布不均性显著增强;而降低黏度可有效抑制聚并,减小气泡尺寸,使气泡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装备 液压油箱 可视化 气泡扩散 P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SO混合算法的变循环发动机建模方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红亮 李华聪 +2 位作者 李嘉 王淑红 彭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5-315,共11页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部件模型共同工作方程组求解时初值选取对收敛速度和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与Broyden拟牛顿法混合的求解思路。首先,对变循环发动机(VCE)进行变几何特性分析以及反向传播(BP)神经...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部件模型共同工作方程组求解时初值选取对收敛速度和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与Broyden拟牛顿法混合的求解思路。首先,对变循环发动机(VCE)进行变几何特性分析以及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下的外涵道稳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建立反映变几何特性以及模式切换等全状态部件模型。其次,以该模型性能计算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基于QPSO的Broyden拟牛顿混合算法来达到发动机共同工作平衡要求,通过发散系数实现混合算法的切换,以改善单一Broyden拟牛顿法对初值选取的依赖性同时提高QPSO算法的求解效率。通过高阶非线性方程组的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求解效率以及精度。最后,进行VCE部件模型稳态、动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与Gas Turb性能计算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发动机速度特性、高度特性等变化趋势与Gas Turb基本一致,且误差均小于2%;基于QPSO的Broyden拟牛顿混合算法可有效快速地完成VCE部件模型的求解;所建VCE部件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该新型发动机的性能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VCE) 变几何特性 外涵道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 Broyden拟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在酸性介质溶液中的腐蚀磨损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春梅 李英斌 +2 位作者 蒋成燕 张建亭 丁平 《轴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25,共4页
利用滚筒磨球试验研究气压烧结氮化硅(QSi3N4)和热等静压氮化硅(RSi3N4)球分别在去离子水和酸性溶液中的磨损特性,并在酸性溶液中对RSi3N4进行200h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100h滚筒试验后,QSi3N4和RSi3N4球的腐蚀磨损模式在去离子水中均... 利用滚筒磨球试验研究气压烧结氮化硅(QSi3N4)和热等静压氮化硅(RSi3N4)球分别在去离子水和酸性溶液中的磨损特性,并在酸性溶液中对RSi3N4进行200h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经100h滚筒试验后,QSi3N4和RSi3N4球的腐蚀磨损模式在去离子水中均主要表现为局部点蚀,在酸性介质中均主要表现为点蚀+弧形机械磨粒磨损;QSi3N4在酸性介质中的失重率为RSi3N4的2.6倍,RSi3N4具有更高的酸性介质抗磨损性能。150h磨球试验后,RSi3N4的磨损基本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Si3N4球 热等静压 气压烧结 失重率 磨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航空发动机燃油泵液膜密封仿真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宝杰 郝木明 +3 位作者 胡广阳 王铭章 苏志善 李勇凡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82,共8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油增压泵接触式机械密封润滑失效问题,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试验分析人字槽液膜密封用于燃油增压泵的可行性。基于考虑粗糙度的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液膜密封多物理场模型,分析密封温度特性、泄漏特性...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油增压泵接触式机械密封润滑失效问题,通过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试验分析人字槽液膜密封用于燃油增压泵的可行性。基于考虑粗糙度的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和热传导方程建立液膜密封多物理场模型,分析密封温度特性、泄漏特性等关键性能参数,并针对人字槽液膜密封开展密封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平端面接触式机械密封相比,人字槽型密封端面平均温度降低约50℃,有利于密封运行稳定性的提高;试验运行过程中密封各处温度稳定,泄漏量为0,满足燃油增压泵对密封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物理场耦合 液膜密封 人字槽 燃油增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发动机燃油增压泵密封组件石墨环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志善 李华聪 +2 位作者 李文霞 高帅 王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8-112,共5页
针对某型发动机燃油增压泵机械密封组件石墨环断裂以及增压泵漏油口"冒白烟故障",进行故障排查、原因分析和试验验证,发现石墨环断裂的根本原因是滑油管路三通管接头节流嘴拧入过深造成引射作用,导致增压泵的滑油供油量减少... 针对某型发动机燃油增压泵机械密封组件石墨环断裂以及增压泵漏油口"冒白烟故障",进行故障排查、原因分析和试验验证,发现石墨环断裂的根本原因是滑油管路三通管接头节流嘴拧入过深造成引射作用,导致增压泵的滑油供油量减少甚至出现中断,进而导致机械密封组件在高转速干摩擦下出现异常高温,造成石墨环受到静环座异常径向热膨胀力进而断裂;机械密封组件失效后,发动机滑油系统内部油气泄漏,出现"冒白烟"故障。针对滑油供给问题,提出改进发附机匣节流嘴位置的措施,经过流量试验和整机试车验证及大量改进产品的验证,证明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增压泵 航空发动机 滑油流量 石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柱塞泵气蚀现象及其控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齐国宁 田婷 +4 位作者 何增强 王小亮 岳崧 段士伟 王峥嵘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7-191,共5页
为减小配流冲击、降低噪声,高压柱塞泵的柱塞腔在吸排油转换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机械闭死压缩、膨胀和减振槽引油共同作用来实现预升压和预卸压。这一过程中,减振槽的两端均作用较大的变化的压差,槽中的油液产生较大速度的压差流,导致低压... 为减小配流冲击、降低噪声,高压柱塞泵的柱塞腔在吸排油转换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机械闭死压缩、膨胀和减振槽引油共同作用来实现预升压和预卸压。这一过程中,减振槽的两端均作用较大的变化的压差,槽中的油液产生较大速度的压差流,导致低压区的出现,形成气穴,气泡再破裂时产生气蚀,破坏配流盘和缸体表面。通过优化减振槽的参数和结构,减小气穴的体积含量和改变气穴出现的位置,让气泡远离配流盘和缸体的表面破裂,是控制高压柱塞泵气蚀破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柱塞泵 气穴 气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主燃油控制系统仿真与频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小鹏 马静 杨艺琨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为确定某型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中主燃油控制系统特性,采用力平衡和流量连续方程方程,并结合AMESim软件建立主燃油计量模块、等压差模块、停车控制模块和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通过模型部件调试和模块优化确定高精度仿真模... 为确定某型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中主燃油控制系统特性,采用力平衡和流量连续方程方程,并结合AMESim软件建立主燃油计量模块、等压差模块、停车控制模块和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通过模型部件调试和模块优化确定高精度仿真模型;并利用AMESim线性分析和模态分析工具对主燃油控制系统的频域特性和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所建主燃油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特性与试验结果比较误差小于5%,系统固有频率与实测结果一致,可为主燃油控制装置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燃油控制系统 高精度模型 线性分析和模态分析工具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涡扇发动机喷口收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顺吉 苏志善 +2 位作者 王大迪 高帅 米东旭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9-174,共6页
航空发动机在节流状态下喷口控制规律的实现对起动性能和推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某型涡扇发动机节流状态喷口收放转速差问题,对慢车域喷口控制装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AMESim进行建模,通过对弹簧刚度、油嘴直径、回油压力、介... 航空发动机在节流状态下喷口控制规律的实现对起动性能和推力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研究某型涡扇发动机节流状态喷口收放转速差问题,对慢车域喷口控制装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采用AMESim进行建模,通过对弹簧刚度、油嘴直径、回油压力、介质温度以及活门间隙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喷口收放转速差与油嘴直径、活门间隙以及介质温度有关,与弹簧刚度无关,并提出适当提高活门右端间隙可以减弱介质温度对喷口收放转速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口收放 转速差 节流状态 AMESIM 活门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闭环起动系统设计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日平 崔利丰 +3 位作者 冯力 徐鑫 王小鹏 杨奔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88,共6页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地面起动性能不佳、需要频繁调整和空中起动边界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开环起动系统的基础上叠加供油修正系统后形成闭环起动系统的方法。在保证燃油接口不变的约束下,通过借用原有油源及增加电液...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地面起动性能不佳、需要频繁调整和空中起动边界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开环起动系统的基础上叠加供油修正系统后形成闭环起动系统的方法。在保证燃油接口不变的约束下,通过借用原有油源及增加电液转换指令相结合的方式改进设计了一种带燃油流量修正功能的起动装置,利用数字电子控制器的计算能力,采用基于转速升高率的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发动机的闭环起动。结果表明:在平原机场地面起动成功率达到99.8%,在高原机场地面起动不经调整或经过1次适应性调整就能保证发动机可靠起动,空中惯性起动包线左扩100 km/h,空中风车起动包线左扩50 km/h,大幅度提高了发动机的起动成功率,有效减少了因大气温度或海拔高度变化进行调整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起动 燃油修正 PID控制 数字电子控制器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