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五头部燃烧室中的喷雾与点火研究
1
作者 于博文 陈涛 +4 位作者 刘德文 夏溪 王国情 徐亮亮 齐飞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多头部点火是航空发动机贫燃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开发的关键过程.为探究五头部燃烧室点火初期至火焰完全传播至整个燃烧室的点火联焰机制,建立了一套包含5个直线阵列LPP喷嘴的可视化燃烧实验系统.基于高重频高能脉冲串激光系统,采用10... 多头部点火是航空发动机贫燃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开发的关键过程.为探究五头部燃烧室点火初期至火焰完全传播至整个燃烧室的点火联焰机制,建立了一套包含5个直线阵列LPP喷嘴的可视化燃烧实验系统.基于高重频高能脉冲串激光系统,采用10 Hz PLIF/PMIE和10 kHz PIV及2 kHz OH*自发光高速成像等可视化测量技术,研究了空气流量(110~250 g/s)和油气比(0.032~0.066)对喷雾流场特征和点火联焰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油压力和空气流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喷雾场的MIE、LIF信号分布及燃油雾化效果.随着燃油压力的增加,喷雾液滴粒径与数密度上升,液滴速度脉动减弱导致湍动能降低.相反,空气流量增加促进了燃油雾化,降低液滴间速度差,进而减小湍动能.在点火及联焰过程中,空气和燃料的流量是关键参数,空气流量250 g/s时火焰传播迅速,多头部火焰能在150 ms内迅速被全部点燃;而流量降低至200 g/s时,火焰传播速度较慢,多头部联焰时间大于500 ms,并且存在无法全部点燃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点火 多头部燃烧器 激光诊断 雾化蒸发 贫燃预混预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CJ1000A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性能评估方法
2
作者 周利敏 英基勇 +2 位作者 李启龙 丰火雷 倪玉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6-942,共7页
为有效预测评估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适航性,对国产CJ1000A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标准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基于航空发动机在起降过程中最大非挥发性颗粒物质量排放浓度与发烟指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国产CJ1000A航空发动... 为有效预测评估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适航性,对国产CJ1000A航空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标准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基于航空发动机在起降过程中最大非挥发性颗粒物质量排放浓度与发烟指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国产CJ1000A航空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性能的等效评估方法。以额定推力与CJ1000A相似的CFM56-5B航空发动机为例,研究表明该等效评估方法所得的分析结果与实际审定结果一致,可以有效评估航空发动机的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性能;同时,分析了该方法估算CFM56-5B航空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质量排放浓度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该方法的整体鲁棒性。总体上,提出的等效评估方法可为CJ1000A航空发动机的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航空发动机 非挥发性颗粒物 发烟指数 排放性能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膜-发散组合冷却结构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美 冯晓星 +2 位作者 石蕊 邓向阳 杨卫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71-1779,共9页
为了研究气膜-发散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特征,保证相同的开孔率,设计了三种不同发散孔排布形式的组合冷却结构,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气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对绝热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绝热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 为了研究气膜-发散组合冷却结构的冷却特征,保证相同的开孔率,设计了三种不同发散孔排布形式的组合冷却结构,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气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对绝热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绝热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系数沿主流方向先逐渐降低,达到最低点后沿流动方向二者基本保持不变;在研究参数范围内,主流雷诺数和吹风比对绝热冷却效率的影响不大,但对组合冷却结构的对流换热系数影响较大,随着主流雷诺数和吹风比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均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针对三种发散孔排布形式的绝热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系数,流向间距大的气膜发散冷却结构最高,流向间距居中的气膜发散冷却结构次之,流向间距最小的气膜发散冷却结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火焰筒冷却 气膜-发散组合冷却 绝热冷却效率 对流换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涡轮增压系统压气机通流特性匹配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海江 李华雷 邢卫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通过离心式压气机特性图谱分析,建立了压气机通流特性模型来表征节流线。基于压气机通流特性模型,针对车用柴油机典型工况建立了性能指标函数,从而指导增压系统匹配方案的确定。针对典型双涡轮增压系统,明确了增压系统匹配流程,建立基... 通过离心式压气机特性图谱分析,建立了压气机通流特性模型来表征节流线。基于压气机通流特性模型,针对车用柴油机典型工况建立了性能指标函数,从而指导增压系统匹配方案的确定。针对典型双涡轮增压系统,明确了增压系统匹配流程,建立基于压气机通流特性的匹配方法。针对某型6缸增压柴油机不同工况的性能参数指标,进行了相继增压系统和可调两级增压系统匹配计算,分别进行了大小增压器和高低压级增压器选型。通过搭建柴油机相继和可调两级增压系统试验台架,试验验证了双涡轮增压系统匹配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所匹配的相继和可调两级增压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典型工况的压比和流量要求,进而实现柴油机不同工况的性能指标,保证了柴油机全工况范围的正常运行。同时根据柴油机试验结果,以燃油经济性最优为目标,确定了相继和可调两级增压系统全工况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相继增压系统 两级增压系统 压气机 通流特性 匹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几何建模及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谭焕成 覃文源 +3 位作者 刘升旺 刘文 陈璐璐 王祯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共7页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因内部存在由连续纤维束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相比于传统层合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层间强度,相比于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损伤和抗裂纹扩展能力。详细介绍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建模方法,综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因内部存在由连续纤维束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相比于传统层合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层间强度,相比于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损伤和抗裂纹扩展能力。详细介绍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建模方法,综述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压缩性能,动态失效准则以及高速冲击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细观几何建模和动态拉伸试验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细观几何建模 动态压缩 高速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喷嘴模型的涡轮等效流通面积计算方法
6
作者 李梦钰 石磊 +3 位作者 张慧龑 李华雷 刘胜 杨震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基于双喷嘴模型,利用反动度求静叶喷嘴出口压力,对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将计算结果输入经校核的GT-Power仿真模型中反算得到不同转速下涡轮前后的气体状态参数,绝大部分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小于4%;计算得出的涡轮特性曲... 基于双喷嘴模型,利用反动度求静叶喷嘴出口压力,对等效涡轮流通面积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将计算结果输入经校核的GT-Power仿真模型中反算得到不同转速下涡轮前后的气体状态参数,绝大部分仿真值与试验值误差小于4%;计算得出的涡轮特性曲线与实测曲线误差低于9%,高膨胀比时涡轮未出现阻塞,优于简单喷嘴模型。利用此方法计算的变海拔涡轮等效流通面积可实现3 000 m范围内最大扭矩点转速到标定功率转速的柴油机增压压力恢复。表明此模型具有较高精度,能适应较宽的膨胀比范围,可用于描述涡轮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过程,表征涡轮流通特性和做功能力,进一步服务于增压系统与柴油机的匹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涡轮等效流通面积 静叶 动叶 双喷嘴模型 径流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