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屏气指数判断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舒缩反应障碍 被引量:1
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564-564,共1页
血管舒缩反应(vasomotor reactivity,VMR)是一项已知的反映卒中患者预后的指标,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可反映VMR。韩国的Kim等进行了一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VMR障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他们回顾性分析了39... 血管舒缩反应(vasomotor reactivity,VMR)是一项已知的反映卒中患者预后的指标,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可反映VMR。韩国的Kim等进行了一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VMR障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他们回顾性分析了396例卒中患者的资料,选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且经过TCD对BHI评估的患者。结果有72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分为VMR正常组和障碍组(即BHI正常组和降低组),评价与VMR障碍有关的临床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舒缩反应 屏气指数 患者 反应障碍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应用 相关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EKOS系统行血管内超声溶解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569-569,共1页
颅内或颈部动脉急性闭塞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血管造影或超声显像的研究提示,有71%-8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3h内出现颅内血管的闭塞。血管闭塞后自发再通的发生率很低,且通常在疾病后期出现,不利于神经元的存活。再灌注... 颅内或颈部动脉急性闭塞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病因。血管造影或超声显像的研究提示,有71%-8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3h内出现颅内血管的闭塞。血管闭塞后自发再通的发生率很低,且通常在疾病后期出现,不利于神经元的存活。再灌注治疗是目前急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超声血栓溶解则是血管再通的新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体外实验、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已证实,超声波作用可加快血栓溶解。这些研究采用不同的能量(0.2~2.0W/cm^2)和频率(0.02-2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溶解血栓 有效性 安全性 S系统 缺血性卒中 急性闭塞 颅内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巨大颅内动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
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34-234,共1页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大型动脉瘤(20~24mm)或巨大动脉瘤(≥25mm)的预后影响因素。Darsaut等在其治疗该类动脉瘤的24年经验中,总结了与临床和造影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特点、动脉瘤特点、治疗特点等。
关键词 巨大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影响因素 预后相关 手术 巨大动脉瘤 大型动脉瘤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