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H级燃机电站氢气—天然气掺混集成系统设计研究
1
作者 任渊源 光旭 +2 位作者 费雄军 翟云楚 吴尔东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文章以GE 9HA.02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气氢长管拖车作为主要输氢方式,并预留管道来气接口的燃机电站氢气-天然气掺混集成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氢气压缩机旁路系统的配置,对长管拖车内储存的残余氢气进行充分利用,提... 文章以GE 9HA.02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气氢长管拖车作为主要输氢方式,并预留管道来气接口的燃机电站氢气-天然气掺混集成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氢气压缩机旁路系统的配置,对长管拖车内储存的残余氢气进行充分利用,提高了长管拖车储氢利用率。同时,还对9H级燃机电站加掺氢气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电价和天然气价格对于内部收益率的影响较敏感,当氢气价格不超过38.5元/kg时,能够满足收益率要求。随着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发展带动制氢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氢气-天然气掺混集成系统的推广应用将越来越具有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循环 气氢长管拖车 氢气-天然气掺混 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井壁稳定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佳佳 蒋明镜 王华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5-1516,共12页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环境价值,其开发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工程测量数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影响钻...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和环境价值,其开发利用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工程测量数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影响钻井安全。目前未见有水合物储层井壁稳定可靠度研究。为定量评估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钻井风险,基于水合物储层钻井井壁稳定解析理论和南海神狐海域具体地质条件,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中的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和响应面法,研究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钻井井壁失稳概率分布特征,分析该海域井壁失稳概率及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对主要参数均值和不确定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若测量数据足够精确,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进行钻井活动的安全性较高,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也较大。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增大将使井壁失稳概率显著升高,缩窄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2)较低的钻井液温度对降低井壁失稳概率略有帮助,且能明显地扩大安全钻井液压力窗口。(3)5个主要参数的均值和不确定性对井壁失稳概率的影响次序相同,均为初始地应力>初始内摩擦角>弹性模量比>初始黏聚力>初始弹性模量。实际工程中对初始地应力数据精确测量,能够显著提高水合物储层钻井井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井壁稳定性 可靠度 南海神狐海域 响应面法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方 法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灵刚 胡奕挺 +6 位作者 陈欣蔚 屠锋 吴朝峰 于洋 王彦兵 满银 李维朝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3,共12页
软土固化技术在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为发挥其空间可塑性优势,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尚无可靠计算方法,叠加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导致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优化设计困难,... 软土固化技术在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为发挥其空间可塑性优势,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逐步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尚无可靠计算方法,叠加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不确定性,导致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优化设计困难,需要提出一种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及优化设计方法。以浙江省台州市经纬110 kV滨海变电站场地为研究对象,测试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建立数值模型计算板墙组合式地基承载力,以此为基础训练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型,为工程应用提供便利。引入岩土工程鲁棒性设计理论,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处理固化土与软土力学参数不确定性,以标准差作为鲁棒性评价指标评估不确定性对设计的影响,以固化土地基截面面积近似表征工程造价,实现考虑经济性和鲁棒性的固化土地基优化设计。将设计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得到最优设计方案为固化板厚度P=2 m、固化墙深度W=3 m、固化墙厚度D=1.5 m、固化墙净间距S=1 m,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研究提出的板墙组合式固化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模型及优化设计方法为相关工程计算和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土地基 神经网络 承载力 鲁棒性设计 软土固化 板墙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轴3D打印的三维自支撑桁架结构优化方法
4
作者 叶俊 肖志斌 +5 位作者 林晓阳 全冠 王震 王跃达 何江飞 赵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3-1343,共11页
三轴优化方法在3D打印角度和材料效率方面存在局限性,造成材料浪费,为此提出基于多轴3D打印的两步优化方法.将设计域划分成若干分区,优化求解各分区的局部打印方向,使结构尽可能被打印.当可打印性指标低于设定阈值时,同时优化结构力学... 三轴优化方法在3D打印角度和材料效率方面存在局限性,造成材料浪费,为此提出基于多轴3D打印的两步优化方法.将设计域划分成若干分区,优化求解各分区的局部打印方向,使结构尽可能被打印.当可打印性指标低于设定阈值时,同时优化结构力学性能和局部打印方向来规划打印路径,使结构的可打印性提升.设置多个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三轴打印算法,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多轴3D打印的灵活性,使材料体积增加更少,打印结构设计结果更优,结构的可打印性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3D打印 结构优化 自支撑结构 打印路径规划 可打印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带可调节级的十级回热系统设计和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红波 陈青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4-78,共5页
针对神华国华永州发电厂一期(2×1000MW)工程一次再热机组采用带可调节级10级回热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分析:采用串联方式将新增的0号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布置在前置蒸汽冷却器的上游,设置调节阀调节... 针对神华国华永州发电厂一期(2×1000MW)工程一次再热机组采用带可调节级10级回热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分析:采用串联方式将新增的0号高压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布置在前置蒸汽冷却器的上游,设置调节阀调节抽汽压力为0号高加供汽,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相比常规型不可调节级的10级回热系统,0号高加的蒸汽压力得到了提高,给水温度可进一步提升;热耗下降12-38kJ/(kW·h),煤耗降低效果显著,2台机组20年综合折现收益约5308万元,具有更高的热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机组 超超临界 十级回热 热耗率 煤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位置及安装容量优化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宏伟 江全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110,共7页
为减少牵引供电系统网络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合理利用牵引变压器容量。以多导体传输线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其牵引供电品质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建立了以三相不平衡度为约束条件、一个列车运行周期下的牵引网最小电能损失模型。使用粒子群... 为减少牵引供电系统网络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合理利用牵引变压器容量。以多导体传输线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其牵引供电品质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建立了以三相不平衡度为约束条件、一个列车运行周期下的牵引网最小电能损失模型。使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的位置进行寻优设计,通过找到合理的牵引供电臂长度,使得牵引网电能损失最小,并得到各种接线方式下牵引变压器容量。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牵引网网损,降低牵引变压器容量,提高公共连接点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网模型 最小网损 变压器容量 粒子群优化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内掺淤泥的生态护坡材料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玉 冯威 +2 位作者 孙啸 赵云鹏 芦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针对预制生态砖护坡现场人工拼装劳动力需求大、转运损耗高等难题,同时考虑淤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种利用淤泥取代水泥胶凝材料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作为非结构生态护坡替代预制生态砖护坡,从而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首先,分... 针对预制生态砖护坡现场人工拼装劳动力需求大、转运损耗高等难题,同时考虑淤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一种利用淤泥取代水泥胶凝材料制备自密实混凝土(SCC)作为非结构生态护坡替代预制生态砖护坡,从而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其次,研究了淤泥掺量对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掺淤泥使SCC工作性能下降,为满足SCC规范和施工要求,需相应增加减水剂用量。力学性能与淤泥掺量呈反相关,28 d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降低;淤泥的掺入影响SCC的孔结构,导致累积孔体积和孔隙率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内掺10%淤泥的SCC在坍落扩展度为700 mm的情况下,强度可达到C30,验证了其作为生态护坡材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 自密实混凝土 生态护坡 工作性 强度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研究
8
作者 张跃龙 郭勇 +1 位作者 楼文娟 顾逸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2-40,共9页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 重覆冰区多分裂导线可能出现多股分裂子导线裹冰黏合为整体的现象,这种恶劣覆冰使得导线受风面积显著增加和气动外形劣化。因此,多分裂导线整体式裹冰形态在脱冰跳跃过程中可能产生较为显著的风偏效应。开展了整体式裹冰与子导线独立裹冰两种类型的重覆冰输电线路气动力特性风洞试验。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冰风联合作用下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跳跃动力响应,在数值仿真中综合考虑了顺风向、垂风向风荷载的耦合影响,流固耦合作用产生的显著气动阻尼效应以及脱冰瞬间导线气动外形和气动力系数变化引起的风载突变。分析了覆冰类型、风攻角和风速对导线脱冰不平衡张力、跳跃高度和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最大不平衡张力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过程中的最大不平衡张力约为覆冰静态不平衡张力的1.65倍;风的作用可能引起重覆冰二分裂导线脱冰最大不平衡张力和跳跃高度分别约29%、16%的增幅,而其对绝缘子串轴力的影响可以忽略。该研究可以为重覆冰区输电线路设计及现行规范修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整体式裹冰 风洞试验 冰风联合作用 不平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岩约束的灌浆体侧限抗压强度与界面黏结性能试验
9
作者 江会林 麻坚 +3 位作者 但汉波 吕庆 郭勇 曾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为研究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简称灌浆料)在压力型岩石锚杆内锚结构中的受力特性,采用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推出试验,探讨了围岩约束作用下灌浆料和围岩强度对灌浆体侧限抗压强度与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界面黏结-滑移模型和极限黏结... 为研究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简称灌浆料)在压力型岩石锚杆内锚结构中的受力特性,采用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推出试验,探讨了围岩约束作用下灌浆料和围岩强度对灌浆体侧限抗压强度与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界面黏结-滑移模型和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约束作用提高了灌浆体的抗压强度,强度增大系数在2.5~4.6之间,该系数随围岩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灌浆料强度增大而减小;当围岩强度和灌浆料强度分别增大到60 MPa和80 MPa时,强度增大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小;增大围岩和灌浆料强度均能提高界面黏结强度,而围岩强度对黏结强度和界面破坏特征影响更大;黏结界面的黏结-滑移曲线具有上升、快速下降和慢速下降变化特征;提出的界面黏结-滑移模型曲线与实测黏结-滑移曲线吻合良好;提出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式能够反映围岩强度对极限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约束 高强水泥基灌浆料 强度增大系数 黏结-滑移 极限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率相关特性的深海软土锚板承载力数值分析
10
作者 蒋明镜 黄佳佳 +1 位作者 刘阿森 姜朋明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5,共17页
随着近海资源的开采和消耗,深海逐渐成为未来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要地。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深海平台设计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南海北部陆坡区深海软土相关试验数据,采用适用于深海软土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 随着近海资源的开采和消耗,深海逐渐成为未来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要地。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深海平台设计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南海北部陆坡区深海软土相关试验数据,采用适用于深海软土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了考虑率相关特性的深海软土锚板承载力。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进行对比,分析了在深海软土中锚板不同埋深率、上拔速率与锚土接触情况对其承载力的影响,并对锚板周围土体位移、应力和黏塑性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锚板上拔极限承载力随着埋深率线性增加,随上拔速率增大而增大;锚土接触情况对深埋锚板的承载力影响较大,对浅埋锚板影响较小。2)当锚板埋深率较小时,锚板周围土体位移场受影响区域比较集中;当埋深率较大时,土体位移场受影响区域更大。3)锚板周围土体应力集中的区域主要在锚板端部上方,且埋深率越大,端部土体的应力越大。4)锚板埋深率较小时,土体黏塑性应变主要集中在锚板端部;埋深率较大时,土体黏塑性应变主要集中在锚板上方三角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软土 锚板承载力 埋深率 锚板上拔速率 率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侧消去法的隧道电缆系统故障环流计算及接地散流优化
11
作者 王恩哲 陈向荣 +2 位作者 张添胤 朱汉山 乐军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0-1171,I0030,共13页
由隧道电缆接地短路所引起的故障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隧道电缆故障模型的建立和工作井的优化设计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该文通过π型电路等效,基于双侧消去法建立隧道电缆系统故障环流模型,推导隧道电缆短路接地故障时金属护套故... 由隧道电缆接地短路所引起的故障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隧道电缆故障模型的建立和工作井的优化设计对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该文通过π型电路等效,基于双侧消去法建立隧道电缆系统故障环流模型,推导隧道电缆短路接地故障时金属护套故障环流公式;基于有限元法构建螺旋式和立笼式接地模式下工作井的接地散流模型,推导2种接地模式下工作井接地点地表电势计算方法。利用上述方法对甬舟铁路项目海底隧道220 kV电缆系统开展故障环流计算及接地散流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电缆系统短路设置点的后移,金属护套故障环流最大值逐渐减小,幅值最高为136.74 kA。相比于螺旋式,立笼式接地模式具有更好的散流效果,且当立笼式导体根数增加至6根时,工作井接地点地表电势为917.64 V,在人体接触和跨步电势所允许的安全范围(<955 V)之内。研究结果可为隧道电缆系统故障环流计算和接地散流优化提供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电缆系统 双侧消去法 故障环流 接地散流优化 地表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法兰螺栓滑移的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及附加弯矩研究
12
作者 潘峰 陈赛慧 +1 位作者 陈远 丁磊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9,共10页
多棱锥型钢管杆广泛应用于城市周边输电线路,管与管之间连接通常采用法兰连接,鉴于目前对于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相对较单一,本研究将根据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理论,结合法兰节点螺栓滑移,推导出在常见荷载(弯矩M、水平力... 多棱锥型钢管杆广泛应用于城市周边输电线路,管与管之间连接通常采用法兰连接,鉴于目前对于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相对较单一,本研究将根据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理论,结合法兰节点螺栓滑移,推导出在常见荷载(弯矩M、水平力P和均布力q)作用下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和附加弯矩的计算方法,建议按螺栓孔的间隙计算法兰盘的滑移量,并考虑相应的转角放大系数。最后,选取典型钢管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不考虑法兰螺栓滑移计算得到的位移值与有限元方法解约有7%的误差,附加弯矩引起的挠度占总挠度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拔梢钢管杆 螺栓滑移 截面惯性矩 挠度 附加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微网分层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堃 郝思鹏 +3 位作者 宋刚 乐君耀 吴清 张小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3,共7页
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具有交流、直流接口,便于主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协同优化。针对PET容量小、过载能力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分层优化模型:PET层以对公共耦合点负荷曲线削峰填谷为目标,从而优化主网、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功率调... 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PET)具有交流、直流接口,便于主网和交直流混合微网的协同优化。针对PET容量小、过载能力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分层优化模型:PET层以对公共耦合点负荷曲线削峰填谷为目标,从而优化主网、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的功率调度曲线;交流微网和直流微网以降低各自运行成本为目标、上层调度曲线为约束协调各微源出力,并在下层优化中计及了储能放电深度、荷电状态对运行成本的影响,将镜像转换和自适应惯性权重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对其进行求解。参照浙江某地交直流微网示范工程构建算例,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 交直流混合微网 分层优化 储能损耗 镜像转换 自适应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通信的电力终端数据采集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秋杭 李涛 陈华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79,共6页
衰减及谐波等各种干扰会导致电力数据采集的成功率降低。提出一种基于载波通信的电力终端数据采集检测技术,以提升采集成功率。通过载波技术实现终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功能,根据现有智能电表重新设计硬件结构,增加电力载波模块进行信号放... 衰减及谐波等各种干扰会导致电力数据采集的成功率降低。提出一种基于载波通信的电力终端数据采集检测技术,以提升采集成功率。通过载波技术实现终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功能,根据现有智能电表重新设计硬件结构,增加电力载波模块进行信号放大;同时,通过载波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使终端和采集器、采集器和模拟表、载波表和终端等之间的数据均可互换与采集,结合缩位算法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实现电力终端数据的采集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系统对智能电表的各项检测误差低于1%,提高了准确性,且具备优异的有效性,实现了对不同厂家载波通信模块通信能力的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通信 电力终端 数据采集 智能电表 终端软件 终端硬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米克拉”近登陆点强风特性实测与输电线路设计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邵帅 张宏杰 +2 位作者 潘峰 杨风利 王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698-4709,共12页
为识别台风作用下尤其是近登陆点输电线路沿线强风特性,提高输电线路抗风设计可靠性,开展近台风"米克拉"登陆点某输电线路附近30米高度处强风实测工作,全面研究了平均风速及风向、湍流强度及其尺度、阵风因子、功率谱等台风... 为识别台风作用下尤其是近登陆点输电线路沿线强风特性,提高输电线路抗风设计可靠性,开展近台风"米克拉"登陆点某输电线路附近30米高度处强风实测工作,全面研究了平均风速及风向、湍流强度及其尺度、阵风因子、功率谱等台风风场参数特性,探讨台风作用下输电线路风荷载设计参数取值规律。研究表明,本次台风登陆过程中,水平平均风速从低于20m/s迅速攀升至41.1m/s,伴随风向角完成约160°快速转变;台风登陆后强风阶段,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随平均风速增大而逐渐减小,变化范围分别为0.35~0.15和2.25~1.25;阵风因子与湍流强度、峰值因子存在递增变化规律,其中阵风因子与湍流强度之间关系可由石崎(Ishizaki)模型近似表示;湍流积分尺度随平均风速变化的离散性较大;各方向脉动风速功率谱与冯×卡门(Von-Karman)经验谱均吻合较好。DL/T 5551-2018计算给出的档距折减系数、导地线阵风响应系数可适度包络住台风41.1m/s最大风速对应的最不利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台风风荷载参数 设计风荷载 风场实测 抗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创新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立旺 王莎 戴礼飞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55-57,共3页
山区的风电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当地生态环境景观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从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三同时"制... 山区的风电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当地生态环境景观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从严格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创新意见,以期为今后山区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风电场 水土保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龚健 杨恩杰 +1 位作者 夏念涛 陈晴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9,共8页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及出屋面架构层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119.8 m。经判断主体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偏心布置、局部不规则等多个超限项,属于不规则超限高层建筑,根据...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裙房及出屋面架构层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为119.8 m。经判断主体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偏心布置、局部不规则等多个超限项,属于不规则超限高层建筑,根据高规和抗规等要求需对其进行相关抗震性能设计。设计过程以小震弹性分析为基础,补充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及中、大震下的性能设计,并用PKPM-SAUSAGE软件进行大震下的动力弹塑性验算。对于局部的设计难点,如斜柱、穿层柱等,则通过相应的设计软件及模型进行针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针对性的抗震措施后,结构各部分均能达到预先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构件承载力和位移等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 抗震性能化设计 弹塑性分析 斜柱 穿层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AHP评价的电力线路入廊规划全过程咨询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建达 宁康红 +3 位作者 高强 卢家欢 裴传逊 任娇蓉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目前,对于电力线路入廊规划问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咨询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模糊AHP评价与基于拓扑势优化的模型,作为电力线路入廊的全过程咨询模型.以安全性因素和互适性因素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AHP评价模型对协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利... 目前,对于电力线路入廊规划问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咨询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模糊AHP评价与基于拓扑势优化的模型,作为电力线路入廊的全过程咨询模型.以安全性因素和互适性因素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AHP评价模型对协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利用拓扑势熵最小原理对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化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咨询模型在电力线路入廊规划方案的评价与优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模糊AHP 拓扑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构式钢管输电塔架的体型系数和雷诺数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国辉 李懿鹏 +2 位作者 赵英能 韩康辉 郭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采用天平测力风洞试验获得亚临界范围钢管塔架的体型系数,研究塔架体型系数随密实度的变化特征,基于规范数据拟合体型系数从亚临界到超临界条件下的雷诺数折算系数,基于试验结果开展塔架体型系数与规范值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密实... 采用天平测力风洞试验获得亚临界范围钢管塔架的体型系数,研究塔架体型系数随密实度的变化特征,基于规范数据拟合体型系数从亚临界到超临界条件下的雷诺数折算系数,基于试验结果开展塔架体型系数与规范值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密实度下横担的体型系数大于塔身,其原因为横担杆件长细比以及杆件前后的等效间距比均较大;在亚临界条件下塔身体型系数试验值与JEC-TR-00007—2015、DL/T 5551—2018和GB 50009—2012规范值接近,而横担体型系数大于各国规范值;亚临界和超临界条件下各国规范的钢管塔架体型系数随着密实度ϕ的增加而降低,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雷诺数折算系数为0.63+0.72ϕ;在超临界条件下,塔身的体型系数与DL/T 5551—2018、GB 50009—2012规范结果接近,横担的体型系数与IEC 60826—2017和ASCE MOP 74—2020规范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钢管塔架 体型系数 测力天平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吸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水位与沉降计算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袁帅 王君 +3 位作者 吴朝峰 沈青松 舒俊伟 孙红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18,共11页
软土具有渗透性差、承载力低等特性,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利用虹吸免动力排水的特点,可将虹吸排水法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达到改善土体性质的目的。本文针对虹吸排水法独特的定降深降水模式,先基于离散化的Thei... 软土具有渗透性差、承载力低等特性,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利用虹吸免动力排水的特点,可将虹吸排水法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中,达到改善土体性质的目的。本文针对虹吸排水法独特的定降深降水模式,先基于离散化的Theis井流模型以及非线性的分层总和法,构建了以孔隙率为核心、渗透系数与压缩模量随固结情况改变的水位与沉降动态计算模型,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然后从土体渗透系数、排水板间距以及场地大小3个方面对虹吸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对于浙江沿海不同渗透系数的土体,虹吸排水法均可起到良好的排水固结作用;调整排水板间距可对排水固结时间以及地下水位线起到显著控制作用;排水带来的附加应力随着场地面积的增大向土体深处延伸,对于面积50 m×50 m大小的场地,有效影响深度可达到地表以下27.31 m,远远超出虹吸扬程的极限。在实际的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中,虹吸排水法可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虹吸排水 地基沉降 非稳定流 井群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