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海上风能波动的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量转化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梦杰 刘占斌 +1 位作者 何雅玲 朱曙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为准确揭示海上风能波动性对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先进绝热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考虑风能波动性的海上风电-储能系统热力学模型;接着,提出关键设计参数的设计流程;最后,分析了额定工况与变工况条... 为准确揭示海上风能波动性对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先进绝热水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考虑风能波动性的海上风电-储能系统热力学模型;接着,提出关键设计参数的设计流程;最后,分析了额定工况与变工况条件下储能系统的能量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导热油与空气质量流量之比κ_(o,a)的增加,水下输气管道散热损失与冷油罐散热损失的变化趋势相反,同时存在κ_(o,a)最优值为1.41,使得系统热损失最小,对应的最大系统能量往返效率η_(rt)为60.3%;设计工况下,储热与换热单元的(火用)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的36.6%;稳定风速下,当风速偏离设计基础风速时,压缩机与膨胀机的效率降低,导致η_(rt)降低;扰动风速下,随着扰动风分量最大值v_(d,max)增加,受风机额定风速与切出风速的限制,v_(d,max)对储能系统平均发电功率的影响区域可分为快速增长区、增长减缓区以及降低区,3个区域内的η_(rt)均低于额定稳定工况下的设计值。研究可为水下压缩空气储能与海上风电的集成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压缩空气储能 海上风电 风能波动 能量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模型的直流微电网二次纹波协调控制策略
2
作者 樊斌 李学进 +3 位作者 赫亚鹏 李欣芪 任春光 韩肖清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4-803,共10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接入单相交流负荷引起直流母线产生二倍频电压脉动问题,文章从阻抗建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阻抗模型的直流微电网二次纹波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直流微电网二次纹波电压的起源,建立直流微电网各单元的阻抗模型,比... 针对直流微电网接入单相交流负荷引起直流母线产生二倍频电压脉动问题,文章从阻抗建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阻抗模型的直流微电网二次纹波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直流微电网二次纹波电压的起源,建立直流微电网各单元的阻抗模型,比较分析了传统控制策略下各变换器在100 Hz处的阻抗大小及功率分配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带通和带阻滤波器,重塑各关键变换器在100 Hz处的输入输出阻抗,实现储能变换器对二次纹波电流的有效抑制。为进一步降低二次纹波功率对接入直流母线单元的影响,引入有源电容变换器,通过调节有源电容器虚拟电容实现对二次纹波功率的主动控制,从而达到抑制直流母线二次纹波电压的效果;其次,通过绘制Bode图,分析了基于阻尼阻抗控制的各变换器的稳定性;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文章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二次纹波 有源电容变换器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电站的电压互感器配置和电压切换 被引量:11
3
作者 叶罕罕 许平 +2 位作者 宗洪良 王少伟 叶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93-95,共3页
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中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电压切换。提出了在开发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后,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如何配置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如何进行电压切换等问题。还提出了几种电压互感器的配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数字... 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中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及电压切换。提出了在开发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后,在数字化变电站中如何配置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以及如何进行电压切换等问题。还提出了几种电压互感器的配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中电压切换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合并单元 电压切换 智能控制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短期负荷智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宏义 李存斌 施立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8,共5页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网企业的基本工作,其精度的提高对于电网企业运营管理和调度管理具有较大的意义,然而由于电力负荷受到诸多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得到高精度的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是比较困难的.本文首先利用数据挖掘中的k-means聚...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为电网企业的基本工作,其精度的提高对于电网企业运营管理和调度管理具有较大的意义,然而由于电力负荷受到诸多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得到高精度的电力负荷预测结果是比较困难的.本文首先利用数据挖掘中的k-means聚类技术对训练集的气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提取相似日,在提取相似日的相关历史数据后,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经算例结果证明,由该方法得出的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0.88%,和同结构支持向量机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1.66%)以及ARMA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3.81%)相比,预测精度得到明显的提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负荷预测 聚类 支持向量机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涡自吸泵内部流场压力脉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洋 彭帅 +1 位作者 刘瑞华 刘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3-588,共6页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旋涡自吸泵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利用ANSYS CFX软件并选取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包括叶轮、泵体和支架在内的旋涡自吸泵整机内部流场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将定常数值模拟结果与外特性试验进行对比验证...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旋涡自吸泵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利用ANSYS CFX软件并选取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包括叶轮、泵体和支架在内的旋涡自吸泵整机内部流场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将定常数值模拟结果与外特性试验进行对比验证,并将其作为瞬态非定常计算的初始值,提取了泵内部流动情况和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叶轮接触的环形流道内主频为单边叶频,径向方向叶频也存在较明显的峰值;靠近壁面的环形流道内,能量集中在单边叶片通过频率及其倍频处;在隔板间隙处能量值更大,除低频段有明显的波动外,峰值集中在单边叶频及其倍频段,在间隙处的径向上从边缘至中间部位,单边叶频与叶频的能量值呈此消彼长趋势,中间部位叶频为主频;叶轮上的压力脉动转频为主频,峰值分布在转频及其倍频,随倍数的增加能量值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自吸泵 压力脉动 非定常计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温度历程下高掺粉煤灰砼早期抗裂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志方 陈静 +2 位作者 王卫仑 赵志刚 周厚贵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为综合评价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早龄期的抗裂性,采用温度—应力试验机,研究35%,80%两种粉煤灰掺量的常态大坝混凝土在绝热与温度匹配模式下的综合抗裂性.结果表明:温度匹配模式下混凝土的抗裂性优于绝热温升模式;在两种温度历程养护... 为综合评价高掺量粉煤灰大坝混凝土早龄期的抗裂性,采用温度—应力试验机,研究35%,80%两种粉煤灰掺量的常态大坝混凝土在绝热与温度匹配模式下的综合抗裂性.结果表明:温度匹配模式下混凝土的抗裂性优于绝热温升模式;在两种温度历程养护模式下,80%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相比于35%掺量的混凝土,有较低的温升值、室温应力以及开裂温度,较高的开裂应力和应力储备,并从开裂细化指标、开裂核心指标和开裂综合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早龄期抗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早龄期 抗裂性 温度-应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和湿筛混凝土起裂荷载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赵志方 宋柳林 +1 位作者 周厚贵 王卫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混凝土材料的断裂破坏特征是准脆性的,也就是说裂缝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量,断裂荷载-位移曲线呈现非线性是由断裂过程区的发展所造成的,而对于采用双K断裂模型准则来说,要来预测大坝混凝土的裂缝发展状态,需要实测混凝土的断裂控制参数起... 混凝土材料的断裂破坏特征是准脆性的,也就是说裂缝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量,断裂荷载-位移曲线呈现非线性是由断裂过程区的发展所造成的,而对于采用双K断裂模型准则来说,要来预测大坝混凝土的裂缝发展状态,需要实测混凝土的断裂控制参数起裂韧度KiniIC和失稳断裂韧度KunIC.裂缝在开裂时,裂缝所对应的初始长度记为a0,所对应的荷载称之为起裂荷载Pini.要获得起裂韧度KiniIC的实测值需要测定起裂荷载Pini的值.Pini的试验确定对双K断裂参数的实测值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混凝土 双K断裂参数 起裂荷载 试验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风险方法的含风电系统旋转备用优化调度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任军 张浩 +1 位作者 范文帅 邓学华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共7页
针对风电出力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构建基于条件风险方法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模型。以发电总成本和旋转备用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在常规调度优化约束基础上,增加正、负旋转备用CVaR值的不等式约束,量化风电不确定性因素。采... 针对风电出力波动性和间歇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构建基于条件风险方法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模型。以发电总成本和旋转备用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在常规调度优化约束基础上,增加正、负旋转备用CVaR值的不等式约束,量化风电不确定性因素。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和解析法相结合,解决旋转备用CVaR值解析的难题,将函数离散化,计算方便简捷。仿真结果表明,旋转备用的条件风险方法可获得不同置信水平和不同风电出力情况下的经济成本和备用容量,更大限度利用风电出力,降低常规能源调度成本,有效解决了风电等新能源带来的随机性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出力 条件风险价值 正、负旋转备用 随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大坝加高情况概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博 纪园可 周厚贵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对国内加高大坝的所在地(所属流域)、兴建时间、原大坝坝型及断面尺寸、水库总库容,加高扩建时间,加高后大坝坝型、断面尺寸、水库总库容等进行概述,为科研及施工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管理 大坝加高 概述 扩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志方 王刚 +2 位作者 周厚贵 王卫仑 潘存鸿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59,共5页
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σ—w曲线)是评价混凝土断裂性能的重要指标.由σ—w曲线(简称软化曲线),经数值模拟分析,就可预测混凝土结构的宏观断裂行为.采用三峡大坝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制作不同强度、骨料粒径的5组25个试件进行直拉断裂试验... 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σ—w曲线)是评价混凝土断裂性能的重要指标.由σ—w曲线(简称软化曲线),经数值模拟分析,就可预测混凝土结构的宏观断裂行为.采用三峡大坝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制作不同强度、骨料粒径的5组25个试件进行直拉断裂试验.基于直接拉伸试验结果和混凝土断裂力学分析,由直拉法确定混凝土的软化关系表达式.采用相同的材料和配合比制作5组20个楔入劈拉试件,测试其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P—CMOD)曲线,并基于改进进化算法的逆推法确定混凝土软化曲线.对比分析逆推法和直拉法获得的软化曲线,验证用逆推法确定混凝土软化曲线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拉伸试验 软化曲线 楔入劈拉试验 逆分析 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技术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嵩 赵洁 黄迪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1,共6页
为节约一次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建设了国电泰州电厂二期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示范工程,介绍了机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机组主机参数选择、锅炉与汽... 为节约一次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建设了国电泰州电厂二期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示范工程,介绍了机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机组主机参数选择、锅炉与汽轮机研发,系统优化与节能减排集成,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机组投产后发电效率分别高达47.81%、47.95%,机组供电煤耗分别达到266.57 g/(kW·h)、265.75 g/(kW·h),烟尘、SO_2、NO_x排放浓度在标准状态下分别低于5 mg/m^3、35 mg/m^3、50 mg/m^3,达到并优于超低排放要求。示范工程的成功投产和稳定运行为中国开发更高参数、更高效率、更为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奠定了基础,为建设同类机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幅提高了中国燃煤发电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1000MW 超超临界机组 二次再热循环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公园及公寓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永成 周玉明 +1 位作者 吴永红 吴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3-348,共6页
首先介绍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公园及公寓工程概况和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然后论述了该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及计算,最后阐明了此项支护结构体系实施的效果。实践证明该基坑支护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首先介绍了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公园及公寓工程概况和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然后论述了该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设计及计算,最后阐明了此项支护结构体系实施的效果。实践证明该基坑支护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为其它类似工程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 设计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加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厚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3-29,共7页
在查阅国内外大坝加高混凝土施工资料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典型混凝土坝在加高施工中针对技术难题所开展的各项研究.从老混凝土体拆除、老混凝土面处理、新老混凝土结合、新混凝土浇筑及加高施工与枢纽运行关系的处理等方面... 在查阅国内外大坝加高混凝土施工资料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典型混凝土坝在加高施工中针对技术难题所开展的各项研究.从老混凝土体拆除、老混凝土面处理、新老混凝土结合、新混凝土浇筑及加高施工与枢纽运行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综述了大坝加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大坝加高工程施工的理论体系及施工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加高 混凝土施工 新老混凝土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力链技术在三峡三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博 郜军艳 周厚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131,142,共5页
为介绍接力链技术在三峡三期工程中的应用,通过阐述接力链运行机制的构建,分别从运作机制、保证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及约束机制分析了接力链运行过程,并阐述了接力链技术在三峡三期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实施接力链技术可使工... 为介绍接力链技术在三峡三期工程中的应用,通过阐述接力链运行机制的构建,分别从运作机制、保证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及约束机制分析了接力链运行过程,并阐述了接力链技术在三峡三期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实施接力链技术可使工序交接流畅,资源优化配置,在确保工期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研究结果有利于将接力链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坝的高质量快速施工中,可创造无裂缝大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力链 质量控制 无裂缝大坝 三峡三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加高的模式及类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厚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4-48,共5页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优良的坝址越来越少.实施大坝加高建设,挖掘和扩大已建大坝的潜能,可使已建大坝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大坝加高的模式、类型以及加高方式的选择,并列举了国内外典型的工程实例,可为水...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优良的坝址越来越少.实施大坝加高建设,挖掘和扩大已建大坝的潜能,可使已建大坝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大坝加高的模式、类型以及加高方式的选择,并列举了国内外典型的工程实例,可为水电工程科研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大坝加高 模式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节点类型的节点优化方法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平 刘嘉超 +2 位作者 周欢 韩超 施翔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11期50-54,共5页
在潮流计算的节点优化方法中,传统的节点优化方法并未考虑各类型节点在形成修正方程时的不同作用。在分析PQ节点、平衡节点和PV节点在形成修正方程过程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半动态节点优化过程中针对各类型节点的特点进行区别处理的改... 在潮流计算的节点优化方法中,传统的节点优化方法并未考虑各类型节点在形成修正方程时的不同作用。在分析PQ节点、平衡节点和PV节点在形成修正方程过程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半动态节点优化过程中针对各类型节点的特点进行区别处理的改进方法,经对算例进行节点编号优化试验,证明本方法可增强节点优化效果,并且不增加节点优化的工作量,进而加快潮流计算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潮流计算 节点优化 半动态节点优化 节点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KELM的风功率预测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鹏 涂菁菁 杨锡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29,共6页
风功率预测能够为电网规划设计提供一项重要依据,因而研究如何精准进行风功率预测对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正则化系数C和核参数λ作为模型参数,对核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精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运用PSO对核极限学... 风功率预测能够为电网规划设计提供一项重要依据,因而研究如何精准进行风功率预测对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正则化系数C和核参数λ作为模型参数,对核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精度产生影响的问题,提出了运用PSO对核极限学习机进行参数优化的PSO-KELM预测方法。将正则化系数C和核参数λ作为优化对象,利用PSO方法对参数共同优化,建立PSO-KELM风功率预测模型。对3组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引入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差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该方法预测误差好于直接应用KELM方法,并进一步将结果与常用的SVM以及PSO-SVM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SO-KELM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能够作为提高风功率预测准确性以及风电并网安全性方面的一种科学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功率预测 粒子群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均方根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 相对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军 许继刚 +4 位作者 储顺周 张喜良 白凤武 刘伟军 徐世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0-1286,共7页
对内径为6 mm,壁厚为2 mm的太阳能热发电用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太阳法向直接辐照度(DNI),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内空气质量流量对该吸热器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质量流量相同的条件... 对内径为6 mm,壁厚为2 mm的太阳能热发电用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的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太阳法向直接辐照度(DNI),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内空气质量流量对该吸热器出口空气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空气质量流量相同的条件下,DNI越高,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出口空气温度越高,该吸热器获得的热功率越大,吸热器内空气粘性越高,吸热器内空气压力损失也越大;随着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内空气质量流量逐渐减小,该吸热器出口空气温度逐渐升高;随着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内空气质量流量逐渐增大,该吸热器内空气压力损失逐渐增大;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热效率受DNI和空气质量流量的综合作用,且该吸热器热效率的最大值出现在DNI较低处;当金属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内空气压力损失较大时,应增大吸热管的管径或缩小吸热管单管的管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吸热器 太阳能热发电 热性能 管式 承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城市配电网可靠性基础参数预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鹏飞 何江 马岩 《广东电力》 2014年第8期94-97,101,共5页
介绍了灰色模型预测法和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这两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历史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各种配电网可靠性基础参数的预测手段。以某地区配电网设备的故障率和预安排停电率为算例,阐述了各种... 介绍了灰色模型预测法和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的预测模型,分析了这两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根据历史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各种配电网可靠性基础参数的预测手段。以某地区配电网设备的故障率和预安排停电率为算例,阐述了各种预测方法的具体运用。算例预测结果表明:在样本容量小的情况下,当历史数据较平滑时灰色模型预测法有较大的优势;在存在不准确历史数据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基础参数预测 灰色模型预测法 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相关性的光辐照度序列估计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兢 乔颖 龚莺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6-101,共6页
完整可靠的太阳光辐照度数据是光伏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文中提出了如何在测光站布点稀疏、异常数据比例高等不利条件下估计或重构辐照度序列的方法。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甘肃河西走廊多个测光站的光辐照度在晴空和云层运动时的时空相关... 完整可靠的太阳光辐照度数据是光伏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文中提出了如何在测光站布点稀疏、异常数据比例高等不利条件下估计或重构辐照度序列的方法。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了甘肃河西走廊多个测光站的光辐照度在晴空和云层运动时的时空相关性规律。考虑盛行风影响,利用Voronoi多边形法建立了全区域相关系数模型。引入时间相位延时,建立了基于异步序列的数据重构模型。选择相关性最强的测光站数据作为输入,折算盛行风下的延时参数,估算待求位置的辐照度序列。数据检验表明,区域相关系数模型和重构方法的精度都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光辐照度 相关性分析 数据重构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