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力式升船机整体联通竖井水位同步性研究
1
作者 薛淑 吴洪伏 +2 位作者 李中华 李军 李广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随着水力式升船机提升高度的增加,竖井水位同步问题将更加凸显,竖井水位同步性是升船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对其开展研究非常必要。基于“纵向长廊道输水系统+整体联通竖井”水力驱动系统设计理念,建立了水力式升船机1∶30概化物理... 随着水力式升船机提升高度的增加,竖井水位同步问题将更加凸显,竖井水位同步性是升船机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对其开展研究非常必要。基于“纵向长廊道输水系统+整体联通竖井”水力驱动系统设计理念,建立了水力式升船机1∶30概化物理模型,摸清非恒定流作用下该新型水力驱动系统竖井水位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竖井初始水深、输水流量两项关键因素对竖井水位同步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充水初期,水面在整体连通的竖井内形成纵向坡降,经历往复振荡后衰减;平衡重参与运行后,发挥了整流作用,有利于减小竖井水面坡降、大幅缩短了振荡衰减时间,整个输水过程中竖井水位同步性高,各平衡重受力均匀;在初始水深大于15 m的条件下,新型水力驱动系统能够满足百米级提升高度的水力式升船机竖井水位同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式升船机 联通竖井 水位同步性 水力坡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米尔东北部公格尔拉张系现今构造形变InSAR研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2
作者 陈荣柳 李杰 刘代芹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3,89,共6页
帕米尔构造结断裂发育,强震频繁,一直是大陆动力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区域。位于帕米尔内部的公格尔拉张系是中、东帕米尔内部最重要的张性断层之一,对其现今构造形变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帕米尔内部的现今变形状态、动力学机制、强震活动及灾... 帕米尔构造结断裂发育,强震频繁,一直是大陆动力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区域。位于帕米尔内部的公格尔拉张系是中、东帕米尔内部最重要的张性断层之一,对其现今构造形变进行研究,对于探讨帕米尔内部的现今变形状态、动力学机制、强震活动及灾害防御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处理了2018—2022年2个轨道的Sentinel-1 SAR数据,获取了研究区高密度三维形变速率场,并结合库伦应力讨论了研究区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在东西方向上,公格尔拉张系的木吉断裂存在约10 mm/a的右旋走滑,昆盖山南麓断裂和公格尔山断裂的拉张速率分别约为11和5 mm/a,慕士塔格断裂几乎不作拉张运动;垂直方向上,木吉断层南盘抬升7 mm/a,北盘抬升3 mm/a,昆盖山南麓断裂、公格尔山断裂和慕士塔格断裂的两侧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抬升,约为3 mm/a;静态库伦应力表示,公格尔拉张系北段为未来强震的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格尔拉张系 InSAR 构造形变 库伦应力 地震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鱼类游泳能力试验研究
3
作者 刘晶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16-220,共5页
鱼类游泳能力包括趋流特性和克流能力,是决定鱼类能否成功洄游的关键指标,对仿生态鱼道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鱼类生态学试验,测定主要过鱼种类(长鳍吻鮈、长薄鳅、鲢鱼、草鱼... 鱼类游泳能力包括趋流特性和克流能力,是决定鱼类能否成功洄游的关键指标,对仿生态鱼道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鱼类生态学试验,测定主要过鱼种类(长鳍吻鮈、长薄鳅、鲢鱼、草鱼、南方大口鲶、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瓦氏黄颡、圆口铜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游速、持续游泳时间和突进游速等指标;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过鱼孔流速、过鱼孔尺寸、休息池、进口流速等设计参数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1)过鱼种类的感应流速为0.01~0.26 m/s,各鱼种对水流敏感。(2)过鱼种类的临界游速为0.43~1.04 m/s,鲢鱼、草鱼、中华倒刺鲃、长鳍吻鮈、长薄鳅、圆口铜鱼、岩原鲤、瓦氏黄颡和南方大口鲶的临界游速呈递减趋势。(3)过鱼种类的持续游泳时间为1320~4920 s,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鲢鱼的持续游泳时间较长,而长鳍吻鮈和瓦氏黄颡的持续游泳时间较短。(4)过鱼种类的突进游速为0.84~1.50 m/s,长薄鳅的突进游速最大,南方大口鲶的突进游速最小。(5)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如下过鱼设施设计参数:过鱼孔最大流速为1.20 m/s;竖缝宽度和高度均应不小于0.60 m;鱼道平均流速定为0.60 m/s,至少600 m范围内设置1个休息池;鱼道进口流速范围为0.60~0.85 m/s,在进口通过可调节装置以及相应的补水系统对进口流速进行调节,或设置不同进口流速,即高流速进口0.80~1.10 m/s,低流速进口0.60~0.8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游泳能力 感应流速 临界游速 持续游泳时间 突进游速 过鱼设施 犍为航电枢纽工程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CFRP预应力控制及梁抗剪加固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澍 郑智卿 +2 位作者 李真 周朝阳 贺学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73-3883,共11页
采用自行开发的自锁锚具,进行17根钢筋混凝土T梁预应力碳纤维布抗剪加固试验以及碳纤维布预应力施加试验,探讨本锚固系统预应力损失以及纤维布应变与扭矩的关系以及不同加固方案下试件的抗剪承载力、挠度变化曲线、碳纤维布各条带的应... 采用自行开发的自锁锚具,进行17根钢筋混凝土T梁预应力碳纤维布抗剪加固试验以及碳纤维布预应力施加试验,探讨本锚固系统预应力损失以及纤维布应变与扭矩的关系以及不同加固方案下试件的抗剪承载力、挠度变化曲线、碳纤维布各条带的应变分布,分析剪跨比、预载水平、预应力水平、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构件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锚固方法能够有效地为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能够解决碳纤维布剥离破坏问题,大幅度提高加固梁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在一定范围内,受剪承载力与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建议预应力范围内,受剪承载力随着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预应力的存在克服了预载对非预应力纤维布抗剪加固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锚固 预应力碳纤维布 抗剪加固 受剪承载力 预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隔震支座应用于村镇低矮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及构造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毅红 靳娜 +2 位作者 孙艺嘉 罗慧 肖华宁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31,共7页
针对橡胶隔震支座在村镇低矮砌体结构中未被广泛应用的现状,设计一种新的安放橡胶隔震支座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采用该设计与采用传统隔震设计的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空间整体性,给出了隔震支座的布置原则和安放方法,设计了门洞口、室内... 针对橡胶隔震支座在村镇低矮砌体结构中未被广泛应用的现状,设计一种新的安放橡胶隔震支座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采用该设计与采用传统隔震设计的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空间整体性,给出了隔震支座的布置原则和安放方法,设计了门洞口、室内外楼梯、管线等特殊部位的构造处理方案,提出了安装橡胶隔震支座的具体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用于低矮房屋中,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且隔震效果好;所提出的隔震设计可应用于村镇低矮砌体结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隔震支座 村镇建筑 低矮砌体结构 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转矩系数的无内环构网变流器低频振荡分析与抑制策略
6
作者 陈雪韬 吴超 +3 位作者 王简 王勇 黄晓芸 刘毅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在电力电子化程度逐渐增加的电力系统中,构网变流器由于能够自主建立机端电压和频率的特性被广泛研究。其中,无内环的构网变流器因其电压源特性较好、控制结构简单而应用较广。然而,无内环变流器在面临系统阻尼较弱情形时容易进入低频... 在电力电子化程度逐渐增加的电力系统中,构网变流器由于能够自主建立机端电压和频率的特性被广泛研究。其中,无内环的构网变流器因其电压源特性较好、控制结构简单而应用较广。然而,无内环变流器在面临系统阻尼较弱情形时容易进入低频振荡。为提高无内环变流器的并网低频稳定性,文中利用复转矩系数分析方法,揭示了无内环构网变流器的低频失稳机理为常值虚拟阻抗在低频区间无滞后特性,故而难以提供系统低频阻尼转矩,且虚拟阻抗增加会引起无功环路的负阻尼增大。针对常值虚拟阻抗策略在面临扰动时所提供低频阻尼转矩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低通滤波器的虚拟阻抗策略以增加阻尼转矩进而抑制低频振荡。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以及StarSim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低通虚拟阻抗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变流器 低频振荡 复转矩系数 阻尼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7
作者 郑述芳 覃伟恒 +2 位作者 吴逸冲 梁莹 陈宗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5,共7页
为了研究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力学性能演变规律,以历经最高温度T和恒温时长t为变化参数,对11个试件进行了单调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获取了应力-应变(σ-ε)曲线,分析了试件轴压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 为了研究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力学性能演变规律,以历经最高温度T和恒温时长t为变化参数,对11个试件进行了单调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破坏过程,获取了应力-应变(σ-ε)曲线,分析了试件轴压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和σ-ε曲线有两种类型,在T<400℃时,σ-ε曲线拥有强化段,试件产生CFRP拉断混凝土压碎破坏,在T≥400℃时,σ-ε曲线无强化段,试件产生CFRP搭接剥离混凝土压碎破坏;随着T的升高,试件的峰值应力和初始刚度呈现下降趋势,极限压应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延性则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趋势,CFRP和结构胶整体力学性能在100℃内较好,在400℃时达到失效状态,当100℃≤T≤300℃时,t对试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最后提出高温后CFRP混凝土圆柱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CFRP 混凝土圆柱 轴压性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承载桩的静载试验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秋雁 李梅 +1 位作者 韦子俊 梁金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89,共7页
为了研究坡度角和桩间距对试验的影响,结合水平静载试验的工程实例,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原型水平静载试验模拟。并依据坡度角影响临界值和桩间距影响临界值将水平承载桩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地形平缓地段大间距埋入式抗滑桩,第二类为地... 为了研究坡度角和桩间距对试验的影响,结合水平静载试验的工程实例,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原型水平静载试验模拟。并依据坡度角影响临界值和桩间距影响临界值将水平承载桩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地形平缓地段大间距埋入式抗滑桩,第二类为地形陡峭地段小间距支护桩和抗滑桩。满足小于坡度角影响临界值且大于桩间距影响临界值的第一类水平承载桩桩,可利用相邻桩提供试验反力进行水平静载试验。除了第一类桩外,其余的支护桩和抗滑桩都属于第二类,可用新型反力装置—相邻桩上架设反力钢梁进行水平静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静载试验 坡度角 桩间距 新型反力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预制单裂隙花岗岩的真三轴单面临空岩爆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罗丹旎 卢思航 +1 位作者 苏国韶 陶洪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7,共13页
通过开展含预制单裂隙花岗岩的真三轴单面临空岩爆试验,并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和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系统监测岩爆过程,探究了不同产状裂隙岩石的破坏模式、强度变形和声发射演化特性,分析了裂隙产状与岩爆过程及弹射动能之... 通过开展含预制单裂隙花岗岩的真三轴单面临空岩爆试验,并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和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系统监测岩爆过程,探究了不同产状裂隙岩石的破坏模式、强度变形和声发射演化特性,分析了裂隙产状与岩爆过程及弹射动能之间的关系,对比了含裂隙岩石岩爆发生机制与无裂隙完整岩石的差异。有关力学特性的分析表明,随着裂隙倾角的减小,岩样破坏模式大体呈现由“内剪外劈”向“Z型斜剪”变化的趋势,裂隙对岩石强度的削弱作用不断增大。当裂隙倾角小于30°时,岩石峰值应力普遍仅为完整岩样的一半左右;小倾角裂隙的长度越大,岩样岩板劈裂现象变得显著,形成岩爆坑略微变大,且强度折减幅度越大,峰值轴向应变相应变小;裂隙位置向临空面靠近会加剧岩板的劈裂效应,塑性阶段普遍会产生较大变形并萌生大量裂纹,当裂隙已出露且切断临空面将不易形成岩爆坑。有关岩爆过程及弹射动能的分析表明,随着裂隙倾角的减小,岩样弹射动能呈现先显著降低后小幅回升的变化规律,30°倾角为转变拐点;岩样内部裂隙距临空面越近,裂隙岩样的弹射动能越小;树脂填充裂隙使得岩样弹射动能极大提升,而水泥填充的则无明显提升。有关声发射特征的分析表明,裂隙长度越长,裂隙倾角越小,“平静期”相对岩爆过程的时间占比越大,峰后阶段岩爆瞬间的绝对能量占比越小;若裂隙位置靠近临空面,普遍会形成两个“平静期”,AE绝对能量演化曲线也会额外多一次突增;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裂隙岩样b值初期波动阶段的持续时间变长,下降阶段的速率变大,最小b值点与岩爆时刻越相近。大体看来,含裂隙岩石的应变型岩爆发生机制与无裂隙完整岩石是有区别的,其岩爆发生机制主要有剪切破裂型和张拉板裂型两大类。研究成果为裂隙岩石的岩爆灾害发生机制分析、利用声发射手段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岩石 裂隙 声发射 弹射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隐伏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以大雪山水库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代志宏 朱银红 +2 位作者 卢鹏 李正顺 赵锡荣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8-524,共7页
提出了“非典型隐伏岩溶”的概念,其特征为:位于高原山区,库区碳酸盐岩地层所占面积及规模小,夹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地表很难发现其迹象;由于岩溶体破碎、透水性强、地下水侵蚀基准面低、水力坡度大、上覆地层厚薄不一等因素,上部隔水层... 提出了“非典型隐伏岩溶”的概念,其特征为:位于高原山区,库区碳酸盐岩地层所占面积及规模小,夹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地表很难发现其迹象;由于岩溶体破碎、透水性强、地下水侵蚀基准面低、水力坡度大、上覆地层厚薄不一等因素,上部隔水层易被库水击穿。以云南大雪山水库为例,通过地质资料分析、水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区域水化学试验、同位素试验和示踪试验等手段,查明了渗漏发生的原因。该库区岩溶地质体岩性为石炭系下统平掌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等,上下隔水层分别为平掌组安山玄武岩和泥盆系下统温泉组砂、泥岩;水平向上,岩溶地质体夹在F_(3)断层和温泉组砂、泥岩之间,或与F_(3)断裂伴生;库水沿着地下岩溶管道由北向南直接穿过地表分水岭向南部泄露。由于库区碳酸盐岩破碎、透水性强、岩溶地下河管道复杂、深度超过100 m,因此建议采用水平铺盖方案或南北两侧的悬挂式防渗帷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隐伏岩溶 水库 岩溶渗漏 断裂 综合水文地质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水电站断裂构造和层间溶蚀带组合岩溶渗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志刚 韦国建 +1 位作者 张汉猛 许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735,共8页
西南某水电站坝址基岩为碳酸盐岩,坝区断层构造和岩溶较发育。水库蓄水后,坝址右岸抗力体1315m排水洞出现持续渗漏。随库区水位升高,涌水量逐渐加大至约1.9m^(3)·s^(-1)水库无法正常蓄水。为查明库水渗漏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西南某水电站坝址基岩为碳酸盐岩,坝区断层构造和岩溶较发育。水库蓄水后,坝址右岸抗力体1315m排水洞出现持续渗漏。随库区水位升高,涌水量逐渐加大至约1.9m^(3)·s^(-1)水库无法正常蓄水。为查明库水渗漏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渗漏量,开展了岩溶渗漏研究。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压水试验、孔内电视、孔内电磁波CT等勘察手段,结合前期平硐、基坑开挖和物探等勘查成果,并利用灌浆孔灌浆过程试验数据,最终查明库水渗漏通道:在水压力作用下,库水沿断裂构造F_(12)下渗,在深部沿层间溶蚀带绕过防渗帷幕,呈30°倾角向下游逐步抬升,最终通过竖向岩溶发育带,从1315 m排水洞地质薄弱点涌出。通过对灌浆帷幕采取补强措施,封堵了主要渗漏通道,库水渗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断裂构造 溶蚀带 补强灌浆 碳酸盐岩 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前溶洞对抗滑桩嵌固端稳定性影响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孟瀚 范秋雁 +3 位作者 李天雨 李武奇 梁家珲 韩进仕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随着抗滑桩在工程中的大量运用,岩溶区抗滑桩嵌固端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当抗滑桩桩前存在溶洞时,溶洞在水平荷载下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抗滑桩嵌固端失去稳定性。本文基于相似模型理论,建立了抗滑桩嵌岩段桩前存在两种不同形状溶洞(长... 随着抗滑桩在工程中的大量运用,岩溶区抗滑桩嵌固端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当抗滑桩桩前存在溶洞时,溶洞在水平荷载下可能会发生变形,导致抗滑桩嵌固端失去稳定性。本文基于相似模型理论,建立了抗滑桩嵌岩段桩前存在两种不同形状溶洞(长轴方向水平和长轴方向竖直)试验模型。利用水平加载试验,针对椭圆形桩前溶洞对抗滑桩嵌固端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相关结论:溶洞长轴方向为竖直的试验模型嵌岩体变形分为弹性变形、裂纹稳定扩展及加速扩展三个阶段,加载到破坏荷载时溶洞顶板产生隆起破坏,最终形成的顶板处破坏断面与水平方向成45°左右;桩前溶洞长轴方向为水平的试验模型在达到溶洞长轴方向为竖直的模型破坏荷载增大一级荷载时,嵌固端保持整体稳定;相比于横长轴溶洞,纵长轴溶洞的存在更显著的降低了抗滑桩嵌固端的承载力,且溶洞顶板厚度越小,对抗滑桩嵌固端承载力影响越大,破坏形式为溶洞顶板受压破坏;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了桩前存在溶洞时嵌固端承载力验算方法,并对验算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抗滑桩 相似模型 极限平衡法 桩嵌固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纹压缩和代价敏感的变压器状态检测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赵宇 李喆 +1 位作者 陈海威 陆忻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16,共8页
声纹检测技术可以助力巡检人员对变压器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声纹压缩和代价敏感的变压器状态检测和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变压器音频的声纹特征,然后在频率维度上对声纹特征进行筛选和压缩,最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评... 声纹检测技术可以助力巡检人员对变压器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声纹压缩和代价敏感的变压器状态检测和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变压器音频的声纹特征,然后在频率维度上对声纹特征进行筛选和压缩,最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评估变压器状态,并引入代价敏感损失函数以提高对难检出样本的关注度。以某35 kV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现场音频、模拟实验和样本扩充得到变压器音频数据集。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将声纹维度从1 025维降低到80维,计算量和显存分别降低到1 025维的8.1%和7.7%。同时,所提方法的声纹识别准确率高达83.5%,并将最难检出的短路电流异常状态的召回率从48.2%提升至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检测 声纹识别 声纹压缩 代价敏感 卷积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从博弈的微电网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苗苗 王浩 +1 位作者 董利鹏 刘向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4-843,共10页
针对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下,新能源微电网的整体优化运行与多方投资者的最大利益化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层主从博弈的微电网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为充分考虑能源供需两侧的平衡,引入了电力交易代理商的概念,在用户侧提出基于消费者... 针对电力市场运营模式下,新能源微电网的整体优化运行与多方投资者的最大利益化之间的冲突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层主从博弈的微电网分布式能量管理策略。为充分考虑能源供需两侧的平衡,引入了电力交易代理商的概念,在用户侧提出基于消费者满意度和可调节负荷的综合需求响应策略;考虑源-荷双方的主动性和决策能力,建立了以电力交易代理商为领导者,分布式电源代理商和负荷代理商为追随者的交易决策博弈模型,证明了stackelberg均衡解存在唯一性,采用结合二次规划的差分进化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包含分布式电源和社区用户的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策略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 主从博弈 微电网 电价策略 STACKELBERG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酸对柳州红黏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海波 季春生 +3 位作者 谢超 曾召田 王勇 徐云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5-1471,共7页
为了确定酸污染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使用盐酸溶液对柳州地区红黏土进行浸泡,分析浸泡后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泡的时间及浓度的增加,土中黏粒百分含量和液塑限增大,而比表面积和游离氧化铁含量降低;... 为了确定酸污染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使用盐酸溶液对柳州地区红黏土进行浸泡,分析浸泡后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泡的时间及浓度的增加,土中黏粒百分含量和液塑限增大,而比表面积和游离氧化铁含量降低;由于浸泡后柳州土的孔隙比有较大增加,压缩系数和渗透系数增大。对试验结果分析后认为,土性的变化源于强酸环境中游离氧化铁等物质发生溶解引起土体团粒崩解,黏粒的双电层及微观组构类型均发生了显著改变,各种物理力学指标是微观变化的宏观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酸污染 物理力学性质 游离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万冠军 马全明 丁林磊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4,共5页
地铁隧道土建施工完成后为了对线路进行调线调坡,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可高密度采集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等特点,为地铁断面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 地铁隧道土建施工完成后为了对线路进行调线调坡,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可高密度采集空间三维点云数据等特点,为地铁断面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地铁隧道断面测量中的方法,并结合南宁地铁1号线隧道断面测量工程实例,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断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断面测量成果不仅为线路进行调线调坡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为后续的隧道模型构建、隧道变形分析以及铺轨和设备安装等工作提供相关应用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隧道断面测量 点云数据 调线调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PCA与BP神经网络的石羊河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公博 农振学 +2 位作者 王超 宋培兵 雷晓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6-69,共4页
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水文预报的关键之一是预报因子(输入变量)的筛选。鉴于现有方法对预报中因子与径流间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考虑不充分以及因子间信息重叠导致的算法“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熵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预... 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水文预报的关键之一是预报因子(输入变量)的筛选。鉴于现有方法对预报中因子与径流间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考虑不充分以及因子间信息重叠导致的算法“过拟合”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熵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预报因子筛选方法,并应用至石羊河流域的中长期径流预报中。实例研究表明:运用基于MI-PCA的预报因子筛选方法构建的石羊河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BP神经网络模型检验期预报合格率为91.67%,优于单独基于互信息法(83.33%)和主成分分析法(75.00%)的合格率,预报精度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可为石羊河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提供实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主成分分析 互信息和主成分分析法 BP神经网络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戽流消能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小军 魏文礼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3,78,共5页
采用RNGκ-ε紊流模型,结合气液两相流VOF模型以及标准壁面函数法对干捞水电站戽流消能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溢流坝下游河床自由水面、压强、流场分布以及消能影响范围等水力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结果与... 采用RNGκ-ε紊流模型,结合气液两相流VOF模型以及标准壁面函数法对干捞水电站戽流消能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溢流坝下游河床自由水面、压强、流场分布以及消能影响范围等水力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结果与电站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本方法能够准确模拟出戽流消能的各项水力特性,并且为消能工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戽流 数值模拟 VOF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与不确定方法组合下的玉林市农业需水量区间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彦欣 钟献词 刘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06,共6页
需水预测是进行有效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基础,结合确定和不确定方法对玉林市2030年的农业需水量进行区间预测。基于定额法、趋势分析法、BP神经网络、ARIMA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随机生成数据推求正态分布以及置信区间,确定玉林市规划水平年... 需水预测是进行有效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基础,结合确定和不确定方法对玉林市2030年的农业需水量进行区间预测。基于定额法、趋势分析法、BP神经网络、ARIMA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随机生成数据推求正态分布以及置信区间,确定玉林市规划水平年的需水量,计算得出玉林市2030年农业需水量的95%置信区间为17.84亿-18.37亿m^(3)。将本文方法与已有组合方法需水量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及优越性,为玉林市进一步的水资源配置研究提供了可信的农业需水量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需水量 区间预测 组合方法 置信区间 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生物质化学组分的碳释放产物特征和反硝化利用程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祖凌鑫 胡荣庭 +2 位作者 李鑫 陈余道 陈广林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2-1342,共11页
木质生物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用作硝酸盐污染治理的碳源时,常出现反硝化速率缓慢和有机物残留。选择碎木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逐级去除主要组分木质素(RL)和半纤维素(AF),获取的组分进行碳释放,释放溶液用于反硝化,拟合了碳释放... 木质生物质具有复杂的化学组分和结构,用作硝酸盐污染治理的碳源时,常出现反硝化速率缓慢和有机物残留。选择碎木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法逐级去除主要组分木质素(RL)和半纤维素(AF),获取的组分进行碳释放,释放溶液用于反硝化,拟合了碳释放动力学特征,测定了碳释放和反硝化产物的碳、氮类指标和光谱特征值。结果表明,碎木去除木质素后在1732和1251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消失。RL和AF的释碳速率分别为天然碎木(NW)的1.8倍和1.2倍,NW的速率为0.11 mg·g^(-1)·d^(-1)。碳释放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相关系数R2>0.90)和Ritger-Peppas动力学(R2>0.98)特征。碳释放产物可被反硝化利用的效率为26.5%~49.7%,其中NW组最低,去除硝酸盐的碳氮比为1.0~1.5,残留有机物的腐殖化程度较低,主要为类酪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生物质 动力学 反硝化 化学组分 碳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