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科研创新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研究——以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庆年 姚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广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基于政策成效考核目标,通过高校科研创新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发现,广东高水平大学"双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各参建高校个性问题突出。因此,政府应... 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广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基于政策成效考核目标,通过高校科研创新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发现,广东高水平大学"双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各参建高校个性问题突出。因此,政府应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同时高校应加强特色学科发展引领的错位发展,共同促进广东高水平大学"双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 服务创新 驱动发展 高水平大学 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广东省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范芷蓓 魏婷 熊开容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欧盟立法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对部分进口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以解决“碳泄漏”问题。针对这一机制的实施,在全面分析CBAM法案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欧盟立法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对部分进口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以解决“碳泄漏”问题。针对这一机制的实施,在全面分析CBAM法案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受CBAM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CBAM费用量化测算和关键影响分析。结果显示,CBAM的实施对广东省外贸企业竞争力带来显著影响,预计在2034年:钢铁行业由于出口规模大而需要缴纳约13.08亿元的高额碳关税;化肥行业由于产品碳排放密集度过高,需要缴纳的单位质量产品碳关税与出口价格之比预计达到203.95%,将在对欧出口中丧失竞争优势。基于此,广东省应采用加快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设、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体系、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具体措施,来削弱欧盟CBAM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市场 出口贸易 影响评估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膜材料分子结构设计强化CO_(2)渗透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子佳 仇昕月 +4 位作者 孙翔 罗志斌 罗海中 贺高红 阮雪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7-1152,共16页
膜技术基于渗透性差异实现天然气无相变脱碳,节能优势显著,此外膜装置的模块化制造可以灵活应对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规模的大幅变化。聚酰亚胺(PI)是一种广泛研究的玻璃态聚合物膜材料,脱碳选择性较高、化学稳定性好,近年来在天然气脱碳领... 膜技术基于渗透性差异实现天然气无相变脱碳,节能优势显著,此外膜装置的模块化制造可以灵活应对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规模的大幅变化。聚酰亚胺(PI)是一种广泛研究的玻璃态聚合物膜材料,脱碳选择性较高、化学稳定性好,近年来在天然气脱碳领域已实现工业应用。尽管如此,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提升聚酰亚胺膜的渗透性,从而大幅降低膜装置建设成本和占地面积,仍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从气体在玻璃态聚合物膜中的渗透传质机制出发,归纳总结了芳香族聚酰亚胺在链段构型与柔顺性、大位阻侧基、主链轴节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进展以及膜材料自由体积分数和气体渗透系数随之发生变化的内在规律,对聚酰亚胺膜材料分子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兼顾考虑自由体积分数和自由体积空穴尺寸分布范围是同时提高渗透性和选择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碳 膜分离 聚酰亚胺 分子结构 渗透性 自由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上的极端波浪载荷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金鹏 李争霖 +2 位作者 陈远明 宏波 张运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4,共6页
以畸形波为代表的极端波浪对海上风力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该文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3 MW装机容量的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规则波与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的作用模... 以畸形波为代表的极端波浪对海上风力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该文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3 MW装机容量的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规则波与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的作用模型,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以畸形波作为入射波浪条件模拟其对高承台群桩基础的冲击作用,并与规则波冲击结果进行比较以对比两种入射波条件下的作用异同。研究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承台波浪载荷比Morison方法更接近真实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在实验组次相同的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误差比规范结果误差最多小39%,说明数值模拟方法结果更加适用;同尺度条件下畸形波产生的峰值波浪载荷可达到规则波力的2.2倍,因而未充分考虑极端波浪载荷的海洋工程基础结构将更具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组 极端波浪 畸形波 波浪载荷 高承台群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俊岭 孙强 范绍有 《广东电力》 2015年第12期89-93,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了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标准研究,介绍了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成果、评价及应用,以及该研究成果在统一变电站设计标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规范变电站工程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了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标准研究,介绍了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成果、评价及应用,以及该研究成果在统一变电站设计标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规范变电站工程的建设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精细化管理 设计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协同的多微电网双层分布式能源调度
6
作者 张仕鹏 聂涌泉 +3 位作者 胡亚平 刘明波 黄楚鸿 左嘉志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8,共12页
随着插入式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动车的快速发展,将混合能源补给站引入到微电网中是实现绿色低碳能源系统的重要方式。混合能源补给站是一种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其不仅可为插入式电动车充电,也可为氢燃料电动车补氢。当前对含混合能源补给... 随着插入式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动车的快速发展,将混合能源补给站引入到微电网中是实现绿色低碳能源系统的重要方式。混合能源补给站是一种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其不仅可为插入式电动车充电,也可为氢燃料电动车补氢。当前对含混合能源补给站的微电网能源调度尚缺乏深入研究。由此,重点研究了多异构设备接入场景下含混合能源补给站的多微电网与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调度问题。首先,构建混合能源补给站的精细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双层分布式能源调度框架,实现对电动车、储能设备和清洁能源等异构设备的优化调度,其中框架的上、下层分别考虑虚拟电厂和各微电网的能源优化调度。然后,运用基于目标级联法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实现上、下层问题的解耦,进而实现虚拟电厂和各微电网的分散自治。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云边协同方法在实现虚拟电厂和多微电网协同分布式层级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目标级联法 混合能源补给站 分散自治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水平约束条件下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
7
作者 许琴 刘一鸣 +3 位作者 陈志刚 庞学跃 盛奥 林济铿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2,共12页
场景序列是场景分析及优化的基础,其精度直接影响相关的分析及优化计算的有效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计及负荷水平约束的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可明显提升所生成场景的精度,并克服调度中心没有有效方法的困难。该新方法... 场景序列是场景分析及优化的基础,其精度直接影响相关的分析及优化计算的有效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计及负荷水平约束的新能源出力场景生成新方法,可明显提升所生成场景的精度,并克服调度中心没有有效方法的困难。该新方法的基本过程为:首先采取基于卡尔曼增益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历史数据扩充,实现了对应历史样本的有效扩充;然后,基于自组织映射网络将历史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得到多个日负荷类型簇,把与每个负荷簇内的日负荷曲线在同一天的新能源出力序列划分为相应的簇,得到了负荷水平约束下的源荷信息;最后,构建基于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MC)日类型转换关系的状态转移矩阵,滚动抽样生成未来一段时间的日类型序列,并结合利用各簇源荷数据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生成对应日类型下的96点源荷序列场景。算例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系列生成 人工智能 数据扩展 负荷水平约束 马尔科夫链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广义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优化
8
作者 潘婷 许彦斌 +2 位作者 王雨晴 蔡瑞宁 曾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的经济性和低碳性是助力能源电力系统清洁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提出一种广义综合需求响应机制(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在源...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运行的经济性和低碳性是助力能源电力系统清洁转型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提出一种广义综合需求响应机制(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在源侧引入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锅炉(waste heat boiler,WHB)设备,在负荷侧利用用户电热IDR,以实现IES中供需双侧的互动响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灵活的碳捕集运行模式,以实现系统碳排放量的降低。最后,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热电耦合IES经济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并基于序列运算的机会约束规划处理风光出力不确定性问题。通过算例仿真表明:相比传统的IES调度模型,所提模型可以显著降低IES的总运行成本及碳排放量,促进系统新能源的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综合需求响应 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碳捕集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优化算法的风光储多能互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9
作者 杨银国 谢平平 +3 位作者 刘洋 陆秋瑜 徐展鹏 黄泽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1,共10页
风光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电资源的调度带来了难题,风光储多能互补是应对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可行途径之一。为制定考虑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首先,考虑总运行成本最小、新能源弃电量最... 风光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电资源的调度带来了难题,风光储多能互补是应对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可行途径之一。为制定考虑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首先,考虑总运行成本最小、新能源弃电量最小的目标,构建了风光储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然后,面对庞大的新能源规模和逐步完善的电力系统网架结构所带来的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和近似动态规划理论,将涉及多时段联合求解的优化模型解耦为所有时段单独求解的子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解耦后的子问题进行逐时段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动态规划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优化算法。最后,通过在仿真软件和实际大规模电力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风光新能源 输电网 近似动态规划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集中送电的能源基地运行调度策略
10
作者 刘洋 陆秋瑜 +1 位作者 徐展鹏 谢平平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9,共14页
在有限的火电和储能容量配置情况下,改善大规模海上风电通过风-火-储互补的能源基地向电力系统送电带来的送出受限、备用容量不足难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集中送电的能源基地运行调度策略。首先,... 在有限的火电和储能容量配置情况下,改善大规模海上风电通过风-火-储互补的能源基地向电力系统送电带来的送出受限、备用容量不足难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集中送电的能源基地运行调度策略。首先,综合考虑火电机组的调峰收益与成本,并以海上风电能源基地整体收益最大、净负荷波动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能源基地售电收益与系统调峰的上层调度优化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海上风电能源基地的日前调峰计划;然后,在上层模型求得的计划基础上,基于藤Copula理论对多个海上风电场预测出力偏差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场景生成,并采用条件风险价值衡量海上风电基地的火电备用容量成本、弃风惩罚风险成本、外送功率调整风险成本,进而构建考虑海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能源基地系统备用容量计划优化模型;接着,综合上层模型与下层模型的优化求解,提出适用于大规模海上风电集中送电的能源基地运行调度策略;最后,针对某区域海上风电集群送出系统构建算例模型,对比分析鲁棒优化策略与所提策略在各项成本指标上的优化效果,并分析风电场出力相关性对弃风及外送功率调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使净负荷峰谷差降低了17.5%,显著缓解受端调峰压力;同时,较鲁棒优化策略,所提策略的火电备用容量成本降低5.3%,且外送功率调整成本降低56.3%;另外,考虑风电相关性可使不确定性场景下的外送调整功率降低35%。可知,所提策略在经济性、场景适应性上均优于常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运行调度 藤Copula 条件风险价值 不确定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11
作者 王学军 方水平 池光湧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6,共8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暂态稳定性指标,建立了考虑密集通道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及波动方程;然后提出了一... 为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暂态稳定性指标,建立了考虑密集通道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及波动方程;然后提出了一种深度迁移学习方法,使用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暂态稳定性评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评估效率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深度迁移学习 密集通道 多机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的终端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研究
12
作者 徐良德 郭挺 +6 位作者 卢洵 刘新苗 陈中豪 胡林麟 李诗颖 李沛准 邹符波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在将已有的敞开式站点改建为用户内布置的终端站时,由于站内面积一般比较紧凑,对接地网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接地网的腐蚀状态诊断和评估工作显得愈加重要。目前,接地网不开挖腐蚀诊断的方法以电网络理论分析方法为主,但该方法在诊断中易... 在将已有的敞开式站点改建为用户内布置的终端站时,由于站内面积一般比较紧凑,对接地网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接地网的腐蚀状态诊断和评估工作显得愈加重要。目前,接地网不开挖腐蚀诊断的方法以电网络理论分析方法为主,但该方法在诊断中易出现支路数量超过可观测节点数量,导致高度欠定性问题。由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海鸥优化算法,在传统海鸥算法之上,融合高斯映射和莱维飞行策略,提升了计算稳定性和收敛速度;搭建了模拟接地网模型,通过在多种接地网腐蚀情况下的仿真计算,结合对比分析其他常用优化算法,验证了改进海鸥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融合改进算法的接地网腐蚀支路诊断偏差均低于5%,明显低于其余2种传统优化算法,证明其进一步提高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腐蚀诊断 电网络理论 改进海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核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探讨
13
作者 马西军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1年第3期36-38,共3页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核电建设项目土建规模大,在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生态环境、发生水土流失。为了更好地控制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根据近几十年来广东省...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核电建设项目土建规模大,在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破坏生态环境、发生水土流失。为了更好地控制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根据近几十年来广东省内核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监测、验收工作的实践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资料,通过查阅、分析资料和现场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了该类项目的水土流失原因及特点,并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护工作要点。核电项目建设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均类似,通过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量。本文的总结可为今后同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核电项目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工程极导线与接地极线共塔电磁环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倩 廖民传 +4 位作者 王学军 潘春平 汪晶毅 陈云云 刘俊翔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4,共6页
直流输电线路经过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时,将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共塔架设是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紧缺问题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这种塔型的电磁环境鲜有研究。本文对传统电磁环境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以便能够考虑接地极线对极导线电磁... 直流输电线路经过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时,将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共塔架设是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紧缺问题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这种塔型的电磁环境鲜有研究。本文对传统电磁环境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以便能够考虑接地极线对极导线电磁环境的屏蔽作用。以±800 kV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工程为例,分析了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两种共塔架设方式下线路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地面电场和地面离子流密度等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共塔架设线路的地面电场优于独立架设直流线路,采用极导线垂直排列(上层负极导线)的布置型式可将输电线路走廊压缩约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电磁环境 可听噪声 无线电干扰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救灾现场指挥的移动应急通信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杰 祝庆荣 +2 位作者 陈宝仁 梁炯光 萧琨 《广东电力》 2014年第6期52-55,85,共5页
为了快速恢复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电力线行送电,就必须在灾害现场快速建立有效通信的救灾指挥系统。基于此,对现场救灾的业务需求和广域互联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全卫星通信的方式;对现场救灾指挥局域通信方式,以及数字集群通信构... 为了快速恢复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电力线行送电,就必须在灾害现场快速建立有效通信的救灾指挥系统。基于此,对现场救灾的业务需求和广域互联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全卫星通信的方式;对现场救灾指挥局域通信方式,以及数字集群通信构架、手机互通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数字集群通信作为现场局域通信指挥的方案;针对影响无线数字集群通信覆盖的因素,提出覆盖范围扩展方案。采用广域卫星互联与便携式无线数字集群系统相结合的方案展示了实际系统构建案例,该方案经现场实地测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救灾 指挥系统 全卫星通信方式 无线数字集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铁路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晓春 符应文 +2 位作者 李海华 谢腾飞 韦国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体系对大跨铁路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崇凭铁路上金左江双线特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及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半飘浮体系、刚构体系、塔梁固... 为研究不同结构体系对大跨铁路混凝土梁矮塔斜拉桥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优的结构体系,以崇凭铁路上金左江双线特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和ANSYS软件建立主桥有限元模型及车-轨-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半飘浮体系、刚构体系、塔梁固结体系和塔梁固结-刚构组合(高墩塔墩梁固结、矮墩纵向设置双排活动支座)体系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典型工况下主桥的静、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列车活载和温度作用下,采用塔梁固结-刚构组合体系的桥梁受力性能良好,采用较小的梁高即可满足桥梁结构的刚度要求;CRH2列车编组通过时不同结构体系的桥梁结构和列车编组的动力响应值均满足要求,考虑温度变形影响时不同结构体系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较小。基于力学性能计算结果,上金左江双线特大桥主桥最终采用塔梁固结-刚构组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矮塔斜拉桥 结构体系 塔梁固结-刚构组合体系 静力性能 动力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型风机海上风电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及甩负荷电磁暂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爽 陈小月 +5 位作者 郑智慧 李炬添 张振 林睿 王羽 鲁海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7-837,I0033,共12页
为明确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系统过电压的特征与水平,需考虑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特性。该文结合永磁直驱风机变流器的控制原理,提出海上风电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过电压的解析计算方法。基于PSCAD对风电机组进行精确电磁暂态建模与故障电压穿... 为明确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系统过电压的特征与水平,需考虑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特性。该文结合永磁直驱风机变流器的控制原理,提出海上风电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过电压的解析计算方法。基于PSCAD对风电机组进行精确电磁暂态建模与故障电压穿越测试,以国内某500 kV大规模海上风电工程为背景,仿真计算送出系统不对称接地及甩负荷过电压。结果表明:系统不对称接地过电压大小与风机正负序控制策略有关;海缆电网侧甩负荷将产生持续百ms的1.3 pu以上的暂态过电压,风机过电压保护动作延时越长,暂态过电压越严重。实际海上风电工程计算需紧密联系风机控制保护策略及其参数,并综合关键设备耐压水平进行评估,通过风机控制策略优化可以降低系统过电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永磁直驱风机 控制保护策略 不对称接地 甩负荷 暂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西地区风电特性的CAES电站的设计与研究
18
作者 楚攀 贾斌 +1 位作者 王蕊 樊泽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535-542,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陆上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了1380 GW,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380 GW,几乎占全国风电资源的一半。风力发电负荷已经占到内蒙古电网负荷的2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对大规模风电并入内蒙古电网进行了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之上,为了更有... 内蒙古自治区陆上风能资源总储量达到了1380 GW,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380 GW,几乎占全国风电资源的一半。风力发电负荷已经占到内蒙古电网负荷的2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对大规模风电并入内蒙古电网进行了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之上,为了更有效的利用风电资源,设计了一台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该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可以利用风电场夜晚的弃风电量进行储热,为白天的运行提供部分热源。最后,从热耗率、充电比与发电效率三方面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更高的储气压力和更大的储气容量能够得到更好的发电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压缩空气 储热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不确定性输入下电力系统仿真的区间仿射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方能 梅勇 +2 位作者 周剑 庞学跃 许琴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80,共7页
大规模的风电机组并网改变了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的暂态特性,此外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仿射算术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时域仿真算法,以考虑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在双馈风电机组机电... 大规模的风电机组并网改变了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的暂态特性,此外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仿射算术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时域仿真算法,以考虑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在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的基础上,扩展电力系统机电暂态模型,建立考虑双馈风电机组输入功率波动下的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射模型,通过隐式梯形积分法将仿射模型转化为的仿射雅克比矩阵方程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仿射方法在不假设输入不确定量概率分布的情况下,能够较蒙特卡洛仿真更快地获得电力系统暂态响应的区间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不确定性 区间 暂态稳定性 时域仿真 仿射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流化床内静电效应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斌 范林达 +1 位作者 王太 刘鹏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28-435,共8页
气固流化床由于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煤化工、煤燃烧和煤炭分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流化过程中,颗粒与颗粒或壁面间频繁接触、碰撞,导致颗粒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发生颗粒黏附到反应器壁、颗粒团聚和静电放电等现象,影响... 气固流化床由于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煤化工、煤燃烧和煤炭分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流化过程中,颗粒与颗粒或壁面间频繁接触、碰撞,导致颗粒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发生颗粒黏附到反应器壁、颗粒团聚和静电放电等现象,影响颗粒运动状态、空隙率、混合程度等特性,甚至引发生产事故。为探究静电效应对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基于开发的双网格CFD-DEM模拟程序,耦合静电力模型,对单孔射流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从床层整体和典型区域示踪颗粒2种角度对考虑静电力前后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静电力后,颗粒分布更加分散,床层空隙率增大,床层膨胀高度增加,相同初始位置颗粒的运动轨迹发生改变;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及速度分布近似呈轴对称分布,滞止区颗粒竖直和水平速度始终接近于零;随着颗粒携带电荷量升高,流化床内喷泉区颗粒速度矢量逐渐稀疏,喷射区颗粒速度矢量逐渐密集,Lacey混合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减缓。以上研究结果及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两相流 CFD-DEM 静电效应 双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