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剖面法的“瓢形”沟谷渣堆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于妍妍 赵毅 +4 位作者 方熠 陆敏凤 祝洁雯 唐朝晖 柴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01,共10页
由于三面环山的基础优势,废弃矿渣大多选择堆积在周围高、中间低的“瓢形”场地。通过对“瓢形”沟谷区域地形及渣堆形态的分析认为,渣堆前缘存在应力集中现象,采用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渣堆稳定性可能存在稳定性系数偏高的问题,因此有必... 由于三面环山的基础优势,废弃矿渣大多选择堆积在周围高、中间低的“瓢形”场地。通过对“瓢形”沟谷区域地形及渣堆形态的分析认为,渣堆前缘存在应力集中现象,采用常规方法计算得到的渣堆稳定性可能存在稳定性系数偏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瓢形”堆渣场地提出一种改进的稳定性计算方法。考虑到“瓢形”场地“大肚子,小收口”的地形特点,基于剩余推力法提出改进的多剖面剩余推力法,并利用煤矸石材料进行不同长宽比和不同谷坡坡度的物理模型堆渣试验,以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沟谷长宽比在1~2之间且谷坡坡度大于材料的内摩擦角时,渣堆前缘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并且渣堆前缘的应力大小随谷坡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采用传统剩余推力法(单剖面法)和多剖面法计算模型渣堆的稳定性系数,多剖面法的计算结果要小于单剖面法的计算结果,且多剖面法计算所得主剖面上剩余下滑力与监测数据基本一致,误差在5%以内。因此,多剖面剩余推力法在计算“瓢形”场地渣堆边坡稳定性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为“瓢形”弃渣场的风险防控和防灾减灾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介质颗粒 沟谷区渣堆稳定性 应力集中 多剖面计算理论 剩余推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输电线路智能选线研究
2
作者 谢枫 孟宪乔 +2 位作者 刘耀中 张家倩 都海波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0-1335,共6页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选线的效率,降低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首先,对规划区域进行栅格化建模,阐述传统蚁群优化算法在输电线路选线中的应用原理;然后,针对传统蚁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选线的效率,降低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改进蚁群优化算法。首先,对规划区域进行栅格化建模,阐述传统蚁群优化算法在输电线路选线中的应用原理;然后,针对传统蚁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到的路径存在较多拐点的问题,提出了信息素浓度自适应更新机制和节点优化机制对其进行改进。实验以安徽省某区域为例进行输电线路选线。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蚁群优化算法相比,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搜索效率更高,搜索到的路径具有更少的拐点,可以有效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模型 蚁群优化算法 节点优化 智能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响应机制下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负荷聚合商用电模型
3
作者 朱虹 孟祥娟 +4 位作者 孙健 傅鹏 吴寅涛 唐昊 方道宏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0-561,共12页
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建立自身用电模型,能有效掌握自身响应电网的能力。鉴于LA内部用户众多,且用户响应具有随机性,难以建立整体的用电模型。因此,针对包含多类用户的LA,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 负荷聚合商(load aggregator,LA)建立自身用电模型,能有效掌握自身响应电网的能力。鉴于LA内部用户众多,且用户响应具有随机性,难以建立整体的用电模型。因此,针对包含多类用户的LA,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LA用电模型搭建方法。首先,根据LA内部用户的响应特性,将用户按其激励方式分类,并将日前温度、光照强度、各用户的激励价格和用户的负荷基线等用户特征数据进行聚合,生成训练样本。然后,根据聚合后的训练样本对LSTM进行训练,建立LA特征数据与其用电曲线的映射关系。最后,以包含居民、商业楼宇、充电站、医院四类用户的LA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表征LA实施用户需求响应(user demand response,UDR)后的用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用户需求响应 长短期记忆网络 用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fficientNet深度学习网络的遥感影像地物分割方法
4
作者 姜克儒 刘军 +3 位作者 谢枫 盛金马 刘耀中 许水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电网工程建设中,自动提取遥感影像中包含的地物信息对实现电力规划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地物分割方法,为解决遥感影像目标丰富、尺度多样的问题,以UNet网络为基本架构,选择EfficientNet网络作为主... 在电网工程建设中,自动提取遥感影像中包含的地物信息对实现电力规划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地物分割方法,为解决遥感影像目标丰富、尺度多样的问题,以UNet网络为基本架构,选择EfficientNet网络作为主干网络,并加入特征融合;为解决遥感影像类别不均衡和泛化能力问题,采用联合损失函数和先进的数据增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遥感图像地物分割精度,对小目标和大目标均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地物分割 深度学习 特征融合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场逆问题的电力电缆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蒋益强 方亚林 +3 位作者 赵文君 杨永明 刘行谋 李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88,共8页
本文基于不同缺陷状态下电缆径向热导率的分布差异,提出一种电缆局部缺陷检测的温度场逆问题算法。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元算法对典型缺陷下电缆的径向温度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其次建立了由电缆表面温度场求取电缆内部热导率分布的逆问题... 本文基于不同缺陷状态下电缆径向热导率的分布差异,提出一种电缆局部缺陷检测的温度场逆问题算法。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元算法对典型缺陷下电缆的径向温度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其次建立了由电缆表面温度场求取电缆内部热导率分布的逆问题模型,并运用正则化牛顿迭代方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和模拟实验对电缆的水树枝典型缺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温度场逆问题求解得到的热导率分布图像能够反映电缆内部局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缺陷检测 温度场 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敷设条件下超高压电力电缆热-流场耦合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林梓圻 周贺 +3 位作者 牛林华 付晓 刘耀中 孙秋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6-223,共8页
电缆载流量是电力电缆运行中的重要参数。为给敷设于隧道中的超高压电缆运行提供参考,文中根据实际电缆隧道结构和内部电缆排布方式,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电缆隧道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温度场和流体场的耦合仿真计算。采... 电缆载流量是电力电缆运行中的重要参数。为给敷设于隧道中的超高压电缆运行提供参考,文中根据实际电缆隧道结构和内部电缆排布方式,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电缆隧道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温度场和流体场的耦合仿真计算。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运行方式和环境条件下的温度场和流体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计算隧道敷设超高压电力电缆载流量。研究表明:最高温度出现在电缆导体处,温度沿着电缆径向逐渐降低,出口截面处的温度和风速相对入口截面处有所增大;随着电流负载增加,电缆发热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也随之增加;双回路和4回路敷设时电缆稳态载流量高于8回路敷设时电缆稳态载流量;电缆表面温度随着通风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耦合 有限元法 载流量 温度分布 流体场 电缆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激励背景下企业绿色交易策略行为演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晨 牛皓玮 +1 位作者 刘达 吕海涛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54,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绿电交易,但目前绿电市场仍面临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交易量小等问题。因此构建了购电企业和新能源发电企业两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主体交互下策略的稳定性,并应用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模型的演化路径以...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绿电交易,但目前绿电市场仍面临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交易量小等问题。因此构建了购电企业和新能源发电企业两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主体交互下策略的稳定性,并应用数值仿真分析探讨了模型的演化路径以及消纳比、履约率和政策激励3个因素下的策略选择。结果表明,购电企业策略最终会向购买绿电交易演化,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策略最终会向参与绿电交易演化,消纳比、绿电中长期合同履约率和政府激励程度的提高均会对交易双方决策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交易 消纳责任权重 政府激励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变异的变步长天牛须算法及其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锋 谢枫 +3 位作者 王鹏 吴睿 俞波 都海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5-1471,共7页
针对现有遥感技术缺乏光谱信息而导致图像失真度高、成像模糊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提高遥感图像分辨率的方法。传统的天牛须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在处理图像匹配时,虽然具有参数少、收敛速度快、易于... 针对现有遥感技术缺乏光谱信息而导致图像失真度高、成像模糊等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倾斜摄影技术提高遥感图像分辨率的方法。传统的天牛须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BAS)在处理图像匹配时,虽然具有参数少、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精度有限。因此以步长指数衰减的方式进行变步长搜索,同时借鉴粒子群算法寻优策略,引入天牛左右须历史最佳位置作为下一步解的搜索参考位置,以此提高解的搜索速度。与传统的天牛须智能优化算法相比,该文提出的基于自适应变异的变步长天牛须算法求解精度更高,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倾斜摄影图像 改进的天牛须算法(BAS) 图像配准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功微分补偿与虚拟惯量自适应的光储VSG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磊磊 贾凯阳 +4 位作者 朱虹 孙健 金楠 李琰琰 徐海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1,共11页
针对传统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存在并网有功稳态偏差与系统动态振荡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功微分补偿(active power differential compensation, APDC)与虚拟惯量自适应的光储VSG控制策略。... 针对传统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存在并网有功稳态偏差与系统动态振荡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功微分补偿(active power differential compensation, APDC)与虚拟惯量自适应的光储VSG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基于APDC算法的光储VSG并网有功闭环小信号模型,并通过极点分布图与伯德图的分析,讨论了APDC算法对系统暂态振荡与有功稳态偏差的抑制效果,给出了相关系数的整定方法。然后,为改善频率响应并避免有功超调量的增加,设计了一种基于APDC算法的改进型虚拟惯量自适应策略,同时给出其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消除VSG并网有功的动态振荡与稳态偏差,具有更小的频率偏差与频率变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VSG 稳态偏差 小信号模型 有功功率振荡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磊磊 靳雪妍 +3 位作者 朱虹 李琰琰 王帅 金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87,共10页
针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由于估计转子磁链不准确导致控制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常规的异步电机磁链观测方法,并借助异步电机的复矢量模型和特征函数详细分析了常规Gopinat... 针对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由于估计转子磁链不准确导致控制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常规的异步电机磁链观测方法,并借助异步电机的复矢量模型和特征函数详细分析了常规Gopinath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为了解决常规磁链观测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特征函数设计方法,进而得到了一种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再次,基于特征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进一步对比研究了常规Gopinath型转子磁链观测器和所提改进的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参数灵敏性。最后,利用所提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磁链观测结果和锁相环,实现了异步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基于StarSim和YXSPACE-SP2000平台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混合模型转子磁链观测器的参数鲁棒性,同时也验证了所提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混合模型磁链观测器 特征函数 参数灵敏性 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腔结构对正丁烷部分预混火焰可燃极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 张方芳 +2 位作者 王帅帅 徐建华 张朋远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81-2090,共10页
部分预混火焰的稳定性对燃烧装置的安全、高效、低排放运行影响重大。以带有凹腔/无凹腔的微型圆柱燃烧器为目标模型,以正丁烷为目标燃料,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典型一次空气系数条件下,部分预混火焰在这两种燃烧器... 部分预混火焰的稳定性对燃烧装置的安全、高效、低排放运行影响重大。以带有凹腔/无凹腔的微型圆柱燃烧器为目标模型,以正丁烷为目标燃料,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典型一次空气系数条件下,部分预混火焰在这两种燃烧器中的可燃极限范围。结果表明,第一,凹腔燃烧器的火焰稳定范围要远大于无凹腔燃烧器(相差约2个数量级),特别是对于吹熄极限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主要得益于凹腔燃烧器特有的双火焰结构(驻涡火焰+外火焰);第二,凹腔燃烧器在外火焰发生回火或脱火后,凹腔内的驻涡火焰仍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继续存在;第三,驻涡火焰对壁面的加热是外火焰稳定的关键。上述结论对部分预混燃烧装置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燃料 可燃极限 双火焰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海洋捕食者算法的输电塔结构优化
12
作者 周庆丰 余宗斌 +2 位作者 张树林 鲁杭 周焕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47,共9页
为确保输电塔架线施工时取消临时拉线工况下输电塔架线施工安全,需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文章建立输电塔结构的计算模型,采用罚函数法确定海洋捕食者算法(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MPA)的目标函数;考虑到MP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 为确保输电塔架线施工时取消临时拉线工况下输电塔架线施工安全,需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文章建立输电塔结构的计算模型,采用罚函数法确定海洋捕食者算法(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MPA)的目标函数;考虑到MPA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融合折射反向学习策略和黄金正弦算法的改进海洋捕食者算法(improved marine predators algorithm,IMPA),并将其在6个基准测试函数数值实验中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MPA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求解精度。利用IMPA对输电塔结构在特殊工况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IMPA可以对三维杆系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输电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海洋捕食者算法(MPA) 结构优化 离散化变量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邓磊 何志江 +3 位作者 殷成凤 王虹 高国强 王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168,共7页
高速列车通过弓网系统获取能量,弓网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列车正常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接触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界面氧化程度下滑板材料的损伤特性尚不明确。基于往... 高速列车通过弓网系统获取能量,弓网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对列车正常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接触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界面氧化程度下滑板材料的损伤特性尚不明确。基于往复式弓网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台,通过在接触界面加入氧化铜粉末,定量研究界面氧化对弓网接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不载流与载流条件下的试验,分析界面氧化时机械磨损与电气磨损的竞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载流时,界面氧化能有效减小滑板磨损率和摩擦系数;载流时,摩擦系数及滑板磨损率随氧化膜厚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适当厚度的氧化膜能够降低接触副材料的机械磨损,改善弓网接触副的接触状态,氧化膜厚度继续增加会使电气磨损占主导地位,加剧接触副材料损失。观察滑板磨损形貌发现:无电流时,氧化膜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滑板与接触线间的黏着;载流条件下,当氧化膜厚度为4.6μm时,滑板表面较为平整光滑并存在大片铜转移层,随着氧化膜厚度继续增加,滑板表面烧蚀痕迹加剧。研究结果对认识弓网接触副损伤机理,提升弓网系统接触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弓网系统 界面氧化 摩擦磨损 表面形貌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变电站辅助用房钢框架结构侧向静力性能研究
14
作者 郑跃 曾志豪 冯玉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69,共8页
文章针对某变电站工程中单层模块化变电站辅助用房钢框架结构的侧向静力性能进行研究,该辅助用房模块单元与基础之间采用地脚螺栓底板连接,模块单元之间采用翼缘高强螺栓和腹板对穿螺栓进行连接,施工简便且具有很好的施工空间;通过ABAQU... 文章针对某变电站工程中单层模块化变电站辅助用房钢框架结构的侧向静力性能进行研究,该辅助用房模块单元与基础之间采用地脚螺栓底板连接,模块单元之间采用翼缘高强螺栓和腹板对穿螺栓进行连接,施工简便且具有很好的施工空间;通过ABAQUS软件对模块化变电站辅助用房钢框架结构进行非线性推覆分析,考察结构及其节点的静力性能,给出一些连接构造的性能提升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模块化辅助用房 连接节点 有限元模拟 静力性能 连接构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冠体积自动求算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祺 胡洪 +3 位作者 吴艳兰 亢瑞红 许邦鑫 梁泽毓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2-246,共5页
树冠体积是生物量、三维绿量测算的重要参数。针对树冠拓扑结构复杂,现有方法提取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激光点云数据自动获取树冠体积的新方法。以树木点云数据为基础,运用扇形面积逼近和不规则体切片分割累加算法,... 树冠体积是生物量、三维绿量测算的重要参数。针对树冠拓扑结构复杂,现有方法提取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激光点云数据自动获取树冠体积的新方法。以树木点云数据为基础,运用扇形面积逼近和不规则体切片分割累加算法,实现树冠体积的自动计算。对试验区树木进行测量计算,并与传统方法、基于点云的手动测量法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点云数据自动计算树冠体积的方法实现了单木树冠的无损自动计算,不但节省了人力,而且在计算精度方面提高了6.17%,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为树冠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体积 点云数据 三维激光扫描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莉 叶涛焱 +2 位作者 张璐 姚炎明 夏乐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70-1875,共6页
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三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 针对围垦工程地理位置对河口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杭州湾三维水沙耦合数值模型,分析杭州湾邻近海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围垦工程,对局地和全湾的潮差、流速、悬沙浓度等水沙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杭州湾湾顶(澉浦)以上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水动力、悬沙浓度的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自湾顶至湾口逐渐降低;M 2、M 4分潮振幅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15%、-37%,M 2、M 4分潮最大流速在湾顶的局地变幅分别高达-39%、44%,对应的悬沙浓度减幅高达40%。其他区域围垦工程实施后,全湾的潮差、流速及悬沙浓度变化较为均匀,且变幅较小。不同区域的围垦对杭州湾悬沙净通量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其中湾顶以上区域的围垦工程影响最为显著。各区域围垦工程对杭州湾水沙环境特征参数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变化 围垦位置 悬沙通量 水沙耦合数值模型 杭州湾 悬沙浓度 净输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耐张串效应的特高压线路导线弧垂的理论解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腾飞 包华 +3 位作者 张雷 杨垂玮 周贺 黄模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512-12519,共8页
在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弧垂的计算必须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影响。随着耐张绝缘子串的串长和串重的增大,传统的抛物线法和力矩平衡法计算导线弧垂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为了得到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悬链... 在特高压(ultra high voltage,UHV)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弧垂的计算必须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影响。随着耐张绝缘子串的串长和串重的增大,传统的抛物线法和力矩平衡法计算导线弧垂的准确性将大大降低。为了得到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悬链线弧垂的计算方法,建立包含耐张绝缘子串导线弧垂的悬链线方程,该方程为精确理论方程,精确度高;并与传统的简支梁法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工程现场实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相差1.97%,验证了悬链线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耐张绝缘子串 弧垂 力矩平衡法 悬链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氧化对碳–铜接触副电接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国强 王青松 +5 位作者 何志江 肖嵩 王虹 钱鹏宇 彭伟 吴广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502-8510,共9页
弓网系统滑动电接触是列车能量传递的唯一途径。且界面氧化程度对C/Cu接触副载流摩擦磨损影响显著。文中设计直线往复式载流摩擦试验台,提出一种通过定量控制碳滑板表面氧化膜厚度来模拟不同氧化状态的方法,研究不同氧化程度下C/Cu接触... 弓网系统滑动电接触是列车能量传递的唯一途径。且界面氧化程度对C/Cu接触副载流摩擦磨损影响显著。文中设计直线往复式载流摩擦试验台,提出一种通过定量控制碳滑板表面氧化膜厚度来模拟不同氧化状态的方法,研究不同氧化程度下C/Cu接触副的电接触特性,探究界面氧化对载流摩擦副电接触性能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氧化膜厚度有助于获得更低的接触电阻,较初值降低了17.9%,提升C/Cu接触副的电接触性能,有利于能量传输;但过厚的氧化膜会增大接触电阻,导致接触界面放电频发,放电总能量较初值提升了104.4%,劣化其电接触性能。所得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碳/铜接触副在低氧环境的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接触副 载流摩擦磨损 电接触特性 界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流量调节对长江口潮汐不对称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蔚 郁夏琰 +3 位作者 徐怡 杨晨 唐明昊 方拥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利用非平稳调和分析方法(NS_TIDE)对长江口内6个水文测站的长周期水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同时引入偏度指标刻画不同分潮组合产生的潮汐不对称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潮波向河口内传播,潮汐不对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流量的季... 利用非平稳调和分析方法(NS_TIDE)对长江口内6个水文测站的长周期水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同时引入偏度指标刻画不同分潮组合产生的潮汐不对称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潮波向河口内传播,潮汐不对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流量的季节性变化使得潮汐不对称特征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潮汐不对称对径流变化的响应,具体表现为流量增大会导致上游潮汐不对称性减弱,而下游的潮汐不对称性会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强;三峡大坝在洪季时的蓄水使大通站洪季流量显著减小,从而导致长江口上游地区的潮汐不对称现象更加显著,而下游地区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不对称 非平稳调和分析 径流 季节性变化 流量调节 三峡大坝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的梁柱式木框架受火后剩余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晋 廖家男 +1 位作者 许清风 张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56,共12页
为利用无损检测评估木框架受火后剩余承载力,进行了两榀梁柱式木框架受火试验、阻抗仪无损检测试验以及火灾后剩余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解不同受火时间下木框架炭化速度、破坏形态和剩余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并采用ABAQUS软件对受火后木框架... 为利用无损检测评估木框架受火后剩余承载力,进行了两榀梁柱式木框架受火试验、阻抗仪无损检测试验以及火灾后剩余承载力试验研究,了解不同受火时间下木框架炭化速度、破坏形态和剩余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并采用ABAQUS软件对受火后木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其极限承载力及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火后木框架构件梁柱炭化速度相差不大,其炭化速度随受火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受火后木材材性参数与阻抗值存在一定的线性回归关系;考虑小试件强度转化为构件强度的影响因素后,受火后木框架构件材性参数亦可通过阻抗值获得;受火后木框架极限承载力明显降低,最终为梁跨中底部拉裂破坏;结合无损检测手段获得的受火后木框架构件材性参数,进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与试验吻合,因此采用无损检测对受火后木框架剩余承载力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试验 炭化速度 无损检测 剩余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