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径率与入岩深度对岩基挖孔基础抗拔承载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强 孟宪乔 杨少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95-202,共8页
扩径率和入岩深度是影响岩基挖孔基础抗拔承载特性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开展8个不同扩径率、不同入岩深度挖孔基础的现场真型上拔静载试验,从荷载位移变化规律、抗拔承载力和地基岩体破坏模式三方面分析了扩径率与入岩深度对基础抗拔承... 扩径率和入岩深度是影响岩基挖孔基础抗拔承载特性的两个重要因素。通过开展8个不同扩径率、不同入岩深度挖孔基础的现场真型上拔静载试验,从荷载位移变化规律、抗拔承载力和地基岩体破坏模式三方面分析了扩径率与入岩深度对基础抗拔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扩径率对荷载位移曲线初始线性阶段影响显著。采用图解法分别获得代表基础低、中、高3种承载能力的抗拔承载力Q_(L1)、Q_(DLI)、Q_(L2),分析表明,随着扩径率与入岩深度的增加,基础抗拔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两种因素对基础承载力影响机制不同,扩径率可明显提高初始弹性阶段的承载力Q_(L1),而入岩深度可明显提高塑性阶段的承载力Q_(DLI)和Q_(L2)。通过分析地基破坏时地表岩体裂缝的分布特征,得出岩基中上拔岩体的破坏模式与基础结构型式无关,均是从基底开始出现裂缝,沿着一定角度的开口延伸至地面,直至地基发生破坏,并且破坏范围随着入岩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基础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和机械化程度,建议优先选择加深入岩深度的措施来提高基础抗拔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径率 入岩深度 岩基挖孔基础 抗拔承载力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