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赋能数智通信网络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锡娜 乙永伟 易新平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7,共10页
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面对数量激增的通信网络设备,传统的网络管理方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AI技术的应用,其强大的原生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综述了AI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应用,涵盖了网络管理与自动化、智能网络安全... 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面对数量激增的通信网络设备,传统的网络管理方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AI技术的应用,其强大的原生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综述了AI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应用,涵盖了网络管理与自动化、智能网络安全、5G及未来网络等方面,探讨了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具体实现。深入分析了AI在通信网络应用中的主要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与安全性、算法复杂度以及网络架构的兼容性等问题。展望了AI与新兴技术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AI在推动通信网络智能化升级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旨在为通信网络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通信网络 网络管理 业务场景 智能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供需预测研究
2
作者 姚立杰 叶霖青 +2 位作者 姜博文 李妍 王颖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0,F0002,5,共14页
注册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人才是首要驱动力。强化人才建设,是确保该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核心基石。纵观当前研究,较少有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的人才供需态势的量化分析。鉴于此,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2021-2... 注册会计师行业蓬勃发展,人才是首要驱动力。强化人才建设,是确保该行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核心基石。纵观当前研究,较少有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的人才供需态势的量化分析。鉴于此,本文创新性地采用机器学习技术,对2021-2035 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才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情况进行了科学预测和深入分析,预测2035 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供给数量将达到50.74 万人,需求数量在不同情境设定下的预测结果有所差异,但均呈上升趋势。此外,本文还采用2021—2023 年的样本外数据对预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前述预测与实际情况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人才供需预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网络安全架构展望
3
作者 马红兵 姚戈 +1 位作者 张曼君 徐雷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安全是保障网络稳定可靠的基石,在构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设计全面且先进的6G安全架构至关重要。分析了移动通信网安全演进规律和6G网络安全新需求,总结并归纳对于6G网络安全架构设计的启示,系统性设计了6G网络的安全域模型和... 安全是保障网络稳定可靠的基石,在构建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设计全面且先进的6G安全架构至关重要。分析了移动通信网安全演进规律和6G网络安全新需求,总结并归纳对于6G网络安全架构设计的启示,系统性设计了6G网络的安全域模型和安全架构,为后续进一步探讨6G安全关键技术、推动6G安全产业发展提供指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网络 安全域 安全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结构联合L0先验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
4
作者 高如新 朱新柳 +1 位作者 郭凤云 李雪颖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为了解决结构类模糊图像在边缘模糊核估计方法中复原效果较差这一问题,提出突出结构联合L0先验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利用模糊图像的突出结构估计图像边缘,根据模糊核估计的数学模型来恢复中间潜像并代替模糊图像作为新的输入,结合L0... 为了解决结构类模糊图像在边缘模糊核估计方法中复原效果较差这一问题,提出突出结构联合L0先验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利用模糊图像的突出结构估计图像边缘,根据模糊核估计的数学模型来恢复中间潜像并代替模糊图像作为新的输入,结合L0正则化先验约束模型求解得到模糊核和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较好地复原结构类模糊图像和大尺度模糊核运动模糊图像,抑制振铃效果显著,在复原效果上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复原方法 突出结构 L0先验 数学模型 模糊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无人机与智能反射面的隐蔽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学敏 钱玉文 +3 位作者 宋耀良 束锋 陈魁宇 朱捷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6,共11页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 隐蔽通信可以在被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传输数据,是网络安全领域重要分支。然而,实际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环境复杂、覆盖范围广等特点,这使得隐蔽通信很难部署。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IRS)与无人机(UAV)辅助的无线隐蔽通信系统。引入智能反射面作为中继节点转发发送者的信号,使用无人机作为发送者的友元节点,该友元节点通过发送人工噪声来干扰恶意用户对隐蔽通信的检测。在监听者接收噪声不确定的情况下,推导了最小错误检测概率,并与中断概率作为约束,以最大化隐蔽通信速率为目标,建立了系统的优化问题,采用Dinkelbach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当智能反射阵元的相位、干扰无人机的发射能量取得最优时,所提系统的隐蔽通信速率比单独配置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系统平均提高了37.9%,比单独配置无人机的系统评价速率提高了1.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隐蔽通信 智能反射面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的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蕊 刘孟轩 +1 位作者 孟晓曼 武益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8-1537,共10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语义分割时存在部分语义信息丢失、边界定位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联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首先基于注意力机制将网络提取到的多尺度特征进行加权融合,然后采用扩张卷积和全局平均池化聚合多尺...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语义分割时存在部分语义信息丢失、边界定位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联合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首先基于注意力机制将网络提取到的多尺度特征进行加权融合,然后采用扩张卷积和全局平均池化聚合多尺度目标信息,最后采用边界精细粒度特征提取模块对分割边界进行优化.在多尺度PASCAL VOC2012和高分辨率Cityscape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的分割效果显著优于骨干网络ResNet-101,平均交并比分别提高12.2个百分点和9.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联合雷达与通信系统设计
7
作者 黄秀珍 陈淼 +2 位作者 李贝 徐璐 刘宏嘉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48,共7页
联合雷达与通信系统(Joint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RCS)是解决6G网络频谱资源紧缺的有效技术之一。受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研究的启发,提出了一种RIS辅助JRCS的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加权... 联合雷达与通信系统(Joint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RCS)是解决6G网络频谱资源紧缺的有效技术之一。受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研究的启发,提出了一种RIS辅助JRCS的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加权和速率(Weighted Sum Rate, WSR)以及探测性能。利用加权最小均方误差分式规划(Weighted Minimum Mean-Square Error Fractional Programming, WMMSE_FP)算法进行求解,并通过迭代求解找到最优解,构建了用户的WSR以及探测性能最大化的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RIS辅助JRCS较RIS辅助分离雷达与通信系统,在最大化WSR及提高目标探测性能方面表现更佳;系统的最大化WSR提高到8.52 bit/s/Hz,比分离雷达与通信系统提高了2.11 bit/s/Hz,主瓣波峰值可以达到32.04 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6G 联合雷达与通信系统 加权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边缘计算网络中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SFC部署策略
8
作者 王丽艳 郑先锋 杜娅荣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581,共7页
针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的移动性和服务请求的随机性所导致的IoT网络的动态变化,在物联网边缘计算网络(IoT-mobile edge computing,IoT-MEC)中对物联网服务功能链请求流(IoT-service function chain request,IoT-SFCR)... 针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终端的移动性和服务请求的随机性所导致的IoT网络的动态变化,在物联网边缘计算网络(IoT-mobile edge computing,IoT-MEC)中对物联网服务功能链请求流(IoT-service function chain request,IoT-SFCR)进行动态SFC部署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首先将IoT-MEC网络中的动态SFC部署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虚拟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部署子问题和路由路径确定子问题。然后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对其进行建模。为了使IoT-SFCRs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端到端时延的加权和最小,并考虑网络的负载均衡,接着提出了一种采用目标网络和经验重放方法的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对每个到达的IoT-SFCR实现动态SFC部署。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典型网络类型下,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的SFC部署成功率提高了17%,平均奖励提高了23.8%,高效地解决了IoT-MEC网络中SFC的动态部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移动边缘计算 服务功能链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资源预留的网络切片能力验证与分析
9
作者 王志佳 杨剑键 +3 位作者 许建宏 王中琛 潘思宇 郝婧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7,共12页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网络切片成为实现业务独立运营、安全隔离及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障的关键。基于此,聚焦于5G网络中基于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预留的网络切片能力验证与分析。在研究基于RB资源预留切...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网络切片成为实现业务独立运营、安全隔离及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保障的关键。基于此,聚焦于5G网络中基于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资源预留的网络切片能力验证与分析。在研究基于RB资源预留切片的实现机制和功能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现网试验,量化验证了其相较于5G服务质量标识符(5G QoS identifier,5QI)等优先级保障方式的优势,探讨了网络切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潜在价值,为5G网络切片的进一步商业化和行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切片 RB资源预留 硬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智能体赋能网络运营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郑雨婷 程新洲 王静云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4,共6页
智能体深度重塑网络运营体系,推动网络架构从分层解耦向全栈智能驱动的垂直整合演进。围绕智能体的发展现状与技术研究,结合通信网络运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与现网落地情况,重点阐述了智能体在网络运营管理中的赋能作用,包括共享网络融合规... 智能体深度重塑网络运营体系,推动网络架构从分层解耦向全栈智能驱动的垂直整合演进。围绕智能体的发展现状与技术研究,结合通信网络运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与现网落地情况,重点阐述了智能体在网络运营管理中的赋能作用,包括共享网络融合规建及基于意图的网络运营服务等实际案例。结合6G通感算一体化与天地一体网络等前沿趋势,进一步剖析了智能体赋能未来网络运营管理的发展方向,旨在构建意图驱动、闭环自优的智能化网络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体 网络运营 智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赋能6G网络
11
作者 邢天齐 任驰 +1 位作者 魏群 穆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7,共12页
6G网络将会带来空前的连接性能,并通过设计多种新技术融合的网络架构,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然而,6G网络的普适性与灵活性,为网络的性能保障以及运营维护带来诸多挑战。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生成6G网络的数字孪生体,并结合... 6G网络将会带来空前的连接性能,并通过设计多种新技术融合的网络架构,满足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然而,6G网络的普适性与灵活性,为网络的性能保障以及运营维护带来诸多挑战。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生成6G网络的数字孪生体,并结合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数据分析技术,深入分析网络数据并预测网络未来行为,在虚拟与现实的相互配合下,保障6G网络的性能并赋能网络运维。基于此,从数字孪生技术赋能6G网络的角度入手,分析数字孪生技术与6G网络结合的需求场景、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以及机遇与挑战,探索一条6G网络与数字孪生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6G网络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算中心网络的亚毫秒级网络监控系统
12
作者 张冬月 辛奇 +3 位作者 韩博文 徐博华 曹畅 顾茹雅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5,共11页
随着智算中心成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对网络性能提出严苛要求,传统监控手段因采样精度不足、缺乏细粒度观测难以应对万卡集群的通信瓶颈。提出了亚毫秒级网络监控系统(sub-millisecond-level netw... 随着智算中心成为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对网络性能提出严苛要求,传统监控手段因采样精度不足、缺乏细粒度观测难以应对万卡集群的通信瓶颈。提出了亚毫秒级网络监控系统(sub-millisecond-level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sMon),通过在工作请求处理流水线中集成智能计数器与动态带宽分析模块,实时追踪网卡端口队列深度及流量波动。基于滑动窗口算法实现带宽吞吐的动态计算,在保持亚毫秒级时序精度的同时,采用异步日志采集机制将系统开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占用率降低至0.8%。在128节点A100集群的测试中,系统成功捕获了网络端口的亚毫秒级流量细节。实验证明该系统较传统监控方案在数据粒度上提升2个数量级。该方案通过高精度网络状态感知能力,为构建“超大规模、超高带宽、超强可靠”的智算中心网络提供了实时监控与性能保障,有效支撑大规模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训练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算中心网络 网络监控 亚毫秒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信云和承载网协同的算力网络编排技术 被引量:25
13
作者 曹畅 张帅 +1 位作者 刘莹 唐雄燕 《电信科学》 2020年第7期55-62,共8页
面向未来网络中计算与网络紧密结合、"算网一体"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控制方案的算力网络编排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实现过程的关键技术。从方案与技术分析来看,基于电信运营商通信云和承载网协同的算力... 面向未来网络中计算与网络紧密结合、"算网一体"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控制方案的算力网络编排模型,并分别介绍了实现过程的关键技术。从方案与技术分析来看,基于电信运营商通信云和承载网协同的算力网络编排方案可以较好地适应未来移动边缘计算(MEC)站点成网后边边协同与云边协同的业务需求,增强了网络对业务的感知与调度能力,而集中式或分布式控制方案的具体选择与运营商通信云能力和承载网的演进阶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网络功能虚拟化 算力网络 网络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面向短波通信的LHOG话音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洁 田瑞丽 +1 位作者 任一夫 员建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44-1148,共5页
噪声环境下语音检测准确率偏低是短波通话面临的公开挑战。当前已有方法应用有限,其根源在于难以可靠地在噪音环境下提取准确且高效的语音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短波通信的低秩方向梯度直方图(Low-rank Histogram of Orient... 噪声环境下语音检测准确率偏低是短波通话面临的公开挑战。当前已有方法应用有限,其根源在于难以可靠地在噪音环境下提取准确且高效的语音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短波通信的低秩方向梯度直方图(Low-rank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LHOG)话音检测方法。首先,对目标音频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噪声环境下语音信息的可视化表征;然后,在HOG特征提取器中嵌入低秩化结构,缓解特征中的冗余信息,并降低噪声干扰,从而获得准确且高效的特征;最后,通过常用的SVM分类模型便可在噪声环境中准确快速地区分话音和噪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达到了95.12%,误报率仅为0.96%,漏报率为13.14%。与现有主流方法的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话音检测准确率高,资源占用少,能够有效提高短波通信侦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语谱图 方向梯度直方图 低秩结构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网络中基于D2D位置的联合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骏 黄清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83,92,共6页
蜂窝网络中的D2D(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技术可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用户的吞吐量,然而,D2D通信会对蜂窝用户和其他D2D用户产生干扰,合适的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案就变得相当重要。研究了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干扰情况,并提出了... 蜂窝网络中的D2D(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技术可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用户的吞吐量,然而,D2D通信会对蜂窝用户和其他D2D用户产生干扰,合适的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案就变得相当重要。研究了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干扰情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D2D位置的联合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根据D2D用户在小区中的位置和终端的干扰情况对D2D用户的通信模式和资源的复用方式进行了优化,从而提升系统下行链路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方案和纯蜂窝方案,采用基于位置的联合模式选择与资源分配方案能得到更高的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D通信 蜂窝网络 模式选择 资源分配 干扰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联通通信物资采购投资计划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众 蒋贵明 +1 位作者 胡泊 高月娥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期74-78,共5页
文章从中国联通实际运营角度出发,在对通信物资采购计划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供应链集成优化与协同管理理论,构建了中国联通通信物资采购投资计划模型,并在LN联通公司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有效,具有较高的... 文章从中国联通实际运营角度出发,在对通信物资采购计划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供应链集成优化与协同管理理论,构建了中国联通通信物资采购投资计划模型,并在LN联通公司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科学有效,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联通 通信物资 采购投资计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二分网络识别通信系统流量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桂敏 汪丽娜 臧臣瑞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9,共9页
为识别通信系统流量的时空特征,利用网络建模与核心—边缘模型分析移动通信流量数据。综合考虑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构建吞吐量—话务量耦合二分网络。时间单分网络边权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空间单分网络的最大连通子图S网络为小世界网... 为识别通信系统流量的时空特征,利用网络建模与核心—边缘模型分析移动通信流量数据。综合考虑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构建吞吐量—话务量耦合二分网络。时间单分网络边权分布为对数正态分布。空间单分网络的最大连通子图S网络为小世界网络;S网络的边权分布为幂律分布。核心区节点上耦合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于边缘区节点上耦合事件的发生频率。核心—边缘模型能有效识别出吞吐量—话务量耦合事件的群聚群发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网络 时空聚类 幂律分布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策略优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神经网络架构搜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金芮 金瑾 +3 位作者 张朝龙 孔超 何嘉 张鑫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0-64,共5页
针对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任务,提出一种自适应重启策略驱动的协作学习粒子群优化(ARCLPSO)算法。算法核心流程包括协作学习与信息共享、策略切换和参数自适应,以改进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NAS中的性能。ARCLPSO算法结合了全局与... 针对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任务,提出一种自适应重启策略驱动的协作学习粒子群优化(ARCLPSO)算法。算法核心流程包括协作学习与信息共享、策略切换和参数自适应,以改进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NAS中的性能。ARCLPSO算法结合了全局与局部信息的协同作用和智能切换学习策略。具体地,ARCLPSO利用全局和局部信息的协同作用令粒子向更优的方向移动,通过智能的切换粒子学习策略平衡粒子的搜索性能和收敛速度,提高搜索速度和搜索质量。在NAS-Bench-10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ARCLPSO的收敛时间相较于传统进化算法(REA)和随机搜索(RS),分别减少了40.9%和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架构搜索 粒子群优化 进化算法 NAS-Bench-101 自适应的协作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市场竞争与网络投资──基于非主导运营商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良 吴伟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4,共8页
本文通过采集企业层面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非主导运营商视角下市场竞争强度与网络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强度与非主导运营商的网络投资呈单调正相关关系。这与早前... 本文通过采集企业层面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非主导运营商视角下市场竞争强度与网络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强度与非主导运营商的网络投资呈单调正相关关系。这与早前的国有产权下国内电信运营商存在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使得市场集中度与行业网络投资正相关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而国有产权体制下,非主导运营商的投资行为依然满足市场化竞争主体理性行为的内在要求。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国政府推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一流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行业 竞争强度 网络投资 非主导运营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技术的网络安全运营自动化实践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映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4-174,共11页
研究了围绕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面向网络安全运营全流程场景,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术和自适应网络安全技术建立能力框架,以期解决网络安全运营工作人工依赖性高、网络安全能力平台相对割裂、... 研究了围绕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面向网络安全运营全流程场景,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术和自适应网络安全技术建立能力框架,以期解决网络安全运营工作人工依赖性高、网络安全能力平台相对割裂、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要点缺失等普适性痛点问题。构建了基于RPA技术的网络安全运营自动化平台,实现主要日常性网络安全工作的自动化转型,并将剩余人力资源配置到暂时不能自动化的领域,如业务层网络安全分析、业务网络安全渗透、漏洞挖掘、自动化运营脚本编制等方面,最终达到缓解人力不足,解决人员缺失,避免网络安全工作覆盖面不全、效能不高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网络安全运营自动化平台 网络安全策略管理 网络安全运营体系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