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纯钛(TA2)在南海三亚海洋环境试验站海水全浸的生物污损与腐蚀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士德 郭为民 +7 位作者 刘欣 王在东 刘会莲 符策鹄 李科 任海涛 程坤 李文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30,共8页
为探明工业纯钛TA2在热带海域中的腐蚀与污损,在南海三亚海洋环境试验站进行了为期0.5年、1年、2年、3.5年四个周期的全浸试验。对 3.5年周期的试验样品,利用解剖镜鉴定了生物污损群落的组成、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 为探明工业纯钛TA2在热带海域中的腐蚀与污损,在南海三亚海洋环境试验站进行了为期0.5年、1年、2年、3.5年四个周期的全浸试验。对 3.5年周期的试验样品,利用解剖镜鉴定了生物污损群落的组成、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了基体和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确定了钛板表面的元素和产物。结果表明,钛板表面由基底的二氧化钛膜、管栖多毛类、微藻等的微型生物和有机、无机颗粒组成的腐蚀产物皮膜所覆盖。和同纬度热带海域相比生物污损轻微,试板上(可视生物)仅有 3~5个而且种类少、数量少、个体小。钛板基体表面未发生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生物污损 耐蚀性 三亚试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基牺牲阳极的生物污损——“阳极苞”的解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士德 赵生俊 +8 位作者 刘欣 李科 严清冉 李丽娜 韩文 许健平 王启冉 张杰 段继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2,共7页
本文介绍了铝(Al)基牺牲阳极在青岛中港海鸥浮码头超期服役五年半的阴极保护情况。现场勘查结果发现少部分 Al阳极是以"苞"状出现,暂命名为"阳极苞"。其外层为以苔藓虫(Bryozoa/Polyzoa)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的具... 本文介绍了铝(Al)基牺牲阳极在青岛中港海鸥浮码头超期服役五年半的阴极保护情况。现场勘查结果发现少部分 Al阳极是以"苞"状出现,暂命名为"阳极苞"。其外层为以苔藓虫(Bryozoa/Polyzoa)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硬壳,内层为白色膏状物,暂命名为"阳极泥"。对生物硬壳进行了生物鉴定,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试其微观结构,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测定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该生物硬壳由复杂的有机混合物组成,并且具有微米级多孔结构;对"阳极泥"进行了酸碱性测定、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及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结果表明"阳极泥"主要由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污损生物的代谢产物及机体分解产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阳极苞"的形成过程及其对阴极保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基牺牲阳极 阴极保护 生物污损 阳极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