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中的审美突破与文化穿越——中国美术改革发展30年 被引量:5
1
作者 尚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6,共9页
新时期美术30年审美历程的演变正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一样,来自于艺术思想解放的力量。正是思想的动力,不断突破和穿越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重围,从而推进了这30年间中国美术的剧烈运动。这种审美的运动因不同阶段的审... 新时期美术30年审美历程的演变正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一样,来自于艺术思想解放的力量。正是思想的动力,不断突破和穿越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重围,从而推进了这30年间中国美术的剧烈运动。这种审美的运动因不同阶段的审美突破与文化穿越而呈现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即从1978年至1984年的"反思与启蒙"阶段,从1985年至1989年的"引进与冲击"阶段,从1990年至1999年的"多元与回归"阶段和从2000年至今的"自觉与建构"阶段。建基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流美术价值观,是在中国文化现实中生成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判断。没有对这一审美判断的信念坚定、理论升华、体系完善和特征凸显,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21世纪中国美术的自觉与构建。塑造国家的美术形象、提高中国主流美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已成为新时期美术演进更为深入也更为深刻的文化使命。新时期美术历史发展的必然,就是在思想动力的驱动下突破和穿越的原有价值观与文化重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美术 发展 审美 文化 突破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 被引量:4
2
作者 尚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8,共5页
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呈现的诸多兴变与重要的新特征都值得关注与深究。新世纪中国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从传统切入当代中国现实的当代性探索、整体创作实力与水准的"高原"式构成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 行进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呈现的诸多兴变与重要的新特征都值得关注与深究。新世纪中国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从传统切入当代中国现实的当代性探索、整体创作实力与水准的"高原"式构成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形成的富有新的创造活力的绘画种类这三个方面。新世纪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已穿越歧路彷徨、剧烈冲突和激烈论辩的历史过程,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构建中国油画的审美价值,续写世界油画史的中国篇章。新现实中中国美术的其他媒介也实现了当代性转换。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版画已和上世纪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开始转换到主体精神的自觉、观念形态的创造和新媒材的试验这个当代性审美品格的确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史 新世纪 中国美术 文化视点 本土意蕴 当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美术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十年艺术成就与影响
3
作者 尚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7,共4页
崛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金陵画派,是将现实主义精神植入传统绘画而斩获新生的典型案例。创立百家金陵画展的文化策略,既在于沿用新金陵画派的影响而创立品牌,也在于继承这个画派崛起的艺术思想——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过程中... 崛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金陵画派,是将现实主义精神植入传统绘画而斩获新生的典型案例。创立百家金陵画展的文化策略,既在于沿用新金陵画派的影响而创立品牌,也在于继承这个画派崛起的艺术思想——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过程中推动艺术变革与艺术发展。这种对于艺术"当代性"演变逻辑的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基本价值观。首先,它坚持的是绘画艺术存在的永恒性,而不是因新媒体艺术的新兴而丧失在艺术史存活的空间;其次,则是绘画艺术只有不断回到现实生活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与语言创造的活力,而不是单纯地在艺术语言或艺术品类之间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或替换取代;三是艺术的民族性文化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脱离民族性文化的所谓抽象的全球性艺术,因为没有抽象的艺术家个体,但凡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艺术家总是归于某个群体、某个民族和某个国家,艺术创作只是他民族身份、文化血脉在其个体经历中的审美显现。也因此,百家金陵画展也浓缩了当代中国的审美哲学,探索中国美术自主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百家金陵画展 现实主义 美术创作 中国道路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中国美术精品走向世界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希源 李祥峰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54,共1页
中国画是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也是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当代中国美术家的历史责任。第一,要旗帜鲜明地推进以新时代为主题的美术精品创作工程。集中... 中国画是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也是世界共通的艺术语言。创作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的优秀作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当代中国美术家的历史责任。第一,要旗帜鲜明地推进以新时代为主题的美术精品创作工程。集中创作出一批反映新时代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反映中国青山绿水河山壮丽的优美生态,反映中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取得辉煌业绩的美术作品,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自信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精品创作 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 艺术形式 艺术语言 优秀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国文化诠释奥运精神--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著名工笔人物画家孙玉敏
5
作者 王慧 孙玉敏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3期56-58,共3页
孙玉敏,著名女画家,1954年出生于吉林四平,1977年就学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9年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关键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画 研究员 女画家 奥运精神 文化诠释 工笔人物 鲁迅美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作选登——王海滨作品
6
作者 王海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栖居:从物性到灵性的未来家居生活设计范式研究》序言
7
作者 王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8-I0008,共1页
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正在重构家居空间的物质形态与社会意义。传统设计范式对“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功能与形式的层面,难以回应人们“诗意地栖居”的精神需求,这映射出智能时代设计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技术赋能,突破工业文明时期的效率... 智能技术的广泛渗透正在重构家居空间的物质形态与社会意义。传统设计范式对“物”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功能与形式的层面,难以回应人们“诗意地栖居”的精神需求,这映射出智能时代设计的核心命题:如何通过技术赋能,突破工业文明时期的效率逻辑,重构人与空间的灵性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居空间 物性 智能技术 灵性 设计范式 诗意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茂琨作品
8
作者 庞茂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09,F0003,共10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赤壁赋》
9
作者 贾明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四节气·谷雨》
10
作者 贾明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11
11
作者 翁震宇 刘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目标与价值,对美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了价值层面的解读。美术类专业"国标"在国家层面认定了美术创作为教学成果,为全国开设相关专业的349所院校提供了... 本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目标与价值,对美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了价值层面的解读。美术类专业"国标"在国家层面认定了美术创作为教学成果,为全国开设相关专业的349所院校提供了办学的标准化参考框架和特色化发展空间,凸显了美术学类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等方面专项认定和评价具有标志性和导向性价值,并对在新"国标"背景下构建美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基本逻辑与核心要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提出了前瞻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类专业 教学质量 国家标准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为山:创作与传播贵在中国精神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为山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8-29,共2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倡导新兴木刻开始,大众文艺成为许多进步知识分子的追求。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72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倡导新兴木刻开始,大众文艺成为许多进步知识分子的追求。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72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文艺路线方针,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理论指南,体现了一个执政党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路线 吴为山 理论指南 大众文艺 哲学意义 大型雕塑 向善 文艺作品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冠华作品
13
作者 孟冠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作品说明:作品素材来源于山西左权太行山脚下麻田镇上口村樱桃园。《左权樱桃园》正值早春,樱桃花开一树烂漫,泛白中隐隐透着粉绿。两位农妇正边拉家常边用一圈铁丝绑压枝条,地上散放各种工具。《樱桃熟了》时值仲夏,熟后的红红樱桃挂... 作品说明:作品素材来源于山西左权太行山脚下麻田镇上口村樱桃园。《左权樱桃园》正值早春,樱桃花开一树烂漫,泛白中隐隐透着粉绿。两位农妇正边拉家常边用一圈铁丝绑压枝条,地上散放各种工具。《樱桃熟了》时值仲夏,熟后的红红樱桃挂满枝头,城里女子前来采摘,下面挂了摘满樱桃的篮子。树叶中透出阳光,似乎闻到鸟语,嗅到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夏 铁丝 樱桃园 红樱桃 樱桃花 早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悲鸿艺术精神在当代中国画中的新型演绎
14
作者 邵晓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5-276,I0003-I0008,共8页
当今世界.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是一股洪流,徐悲鸿艺术思想与精神在当代中国仍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对现实主义艺术精神进行时代诠释,海纳百川,为将中国艺术推向世界而努力。
关键词 艺术精神 当代中国 徐悲鸿 中国画 演绎 多元化发展 艺术思想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作选登——刘孔喜作品
15
作者 刘孔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
作者 陈光龙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平乐
17
作者 陈光龙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平作品
18
作者 高海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张充吕·作品选
19
作者 张充吕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董枫作品
20
作者 董枫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