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影视基地与课堂”实践互动的影视美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姬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02-106,共5页
一、影视美术人才培养现状(一)影视产业与影视美术人才的关联 中国电影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2017年全年实现票房500多亿元,不仅年年递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与生产基地。在电影行业划分的IP孵化、剧本、主创、投资、制作、... 一、影视美术人才培养现状(一)影视产业与影视美术人才的关联 中国电影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2017年全年实现票房500多亿元,不仅年年递增,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与生产基地。在电影行业划分的IP孵化、剧本、主创、投资、制作、宣发、播出等7个重要环节中,视觉包装更是重中之重,作为视觉造型的把控者,影视美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视觉造型的基础,是电影画面核心创作的集中体现。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带动了对于拍摄场地、美术创作人才的发展。对于电影画面的视觉风格营造与技术创新,更是电影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驱动力的核心要素便是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产业 美术设计 教学模式研究 中国电影市场 实践 课堂 视觉造型 美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美术设计在浙江村落影视产业开发中的创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姬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69-71,共3页
一、影视主题村落的现状分析(一)国外影视村落发展现状20世纪初,美国电影制作中心由纽约逐渐移向阳光明媚的西海岸。1913年西席·地密尔在好莱坞(Hollywood)大规模的拍摄活动和派拉蒙公司建成的第一个名副其实的摄影棚,标志着... 一、影视主题村落的现状分析(一)国外影视村落发展现状20世纪初,美国电影制作中心由纽约逐渐移向阳光明媚的西海岸。1913年西席·地密尔在好莱坞(Hollywood)大规模的拍摄活动和派拉蒙公司建成的第一个名副其实的摄影棚,标志着影视基地的诞生。随后,好莱坞迅速成长为美国和世界电影制片业的中心,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成为美国电影工业体系的代名词。乐安邑城民俗村建在韩国全罗南道顺天市18000多坪的开阔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创新方法 产业开发 村落 美术设计 浙江 美国电影 电影制片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杂糅与样式融合:类型批评视域下的2016年度中国电影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晓云 李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文章拟在类型批评视域下,描绘与分析2016年度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状况。这一年度的中国类型电影逐渐脱离了同质化困境,个人风格的注入与本土文化的发声提升了类型电影的艺术品质,不同类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成为显著的创作特征,推动着类... 文章拟在类型批评视域下,描绘与分析2016年度中国类型电影的创作状况。这一年度的中国类型电影逐渐脱离了同质化困境,个人风格的注入与本土文化的发声提升了类型电影的艺术品质,不同类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成为显著的创作特征,推动着类型电影自身的样式拓展与变化,形成了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多重变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6年 中国电影 类型批评 类型融合 创作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走的风景:沉浸于诗意美学中的中国电影画面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智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3-117,共5页
中国电影在创作模式多元化、类型化与市场化的三重束缚下不断求新突变,试图从画面追根溯源来探索出一条不失本土语言的表达方式,以独有的东方气质与画面美学面向国际观众去讲述属于中国的故事。纵观近几年各大电影节的中国热,两岸三地... 中国电影在创作模式多元化、类型化与市场化的三重束缚下不断求新突变,试图从画面追根溯源来探索出一条不失本土语言的表达方式,以独有的东方气质与画面美学面向国际观众去讲述属于中国的故事。纵观近几年各大电影节的中国热,两岸三地佳作涌现、人才辈出。2016年我国电影《长江图》和《路边野餐》成功展映于各大国际影展,并获得了众多艺术奖项。两部影片均以诗入画、以画咏诗,在现实与记忆之间以独特的东方式画面美学,尤其在镜头语汇及画面设计上颇具匠心,广受中西方观众的赞誉与追捧。两者将诗性语境下的叙事表达、艺术表现凝结于影片画面中,远离喧嚣与浮躁,沉浸于水云之上、山河之间,用诗意的情怀探索着中国电影的独特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艺术作品 诗意 语境 画面美学 艺术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崔晨旸 戴瑞 +1 位作者 罗瑞雪 刁常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3-39,共7页
目的从文化传播媒介的角度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数字游戏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游戏作为目前流行的、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不仅传播广、传播速度快,而且拥有跨越文化背景... 目的从文化传播媒介的角度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数字游戏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游戏作为目前流行的、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方式,不仅传播广、传播速度快,而且拥有跨越文化背景、种族背景和语言背景等特征。方法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已有游戏中的设计现状,并以云冈石窟第12窟为例,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又不失趣味性地融入游戏。结论指出游戏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不应仅停留在视听层面,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内化到游戏设计中,让观众或玩家自觉、自愿、自发地接受,是未来游戏设计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游戏设计 云冈石窟 传播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小城镇”文化景观研究(1990—2015)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主流的商业电影模式所遮蔽的中国电影,规避了对社会变迁中的小城镇场域的文化关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存在之于影像书写的盲区,却也提供了一个可待挖掘的创作与行动空间。小城镇电影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独特的文化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主流的商业电影模式所遮蔽的中国电影,规避了对社会变迁中的小城镇场域的文化关注,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存在之于影像书写的盲区,却也提供了一个可待挖掘的创作与行动空间。小城镇电影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独特的文化景观,填补了这一人为的社会结构性空白,它所负载的是导演们对中国当前城镇化语境下承担社会转型成本的底层民众,乃至整个国族命运的思考;展现的是以社会体验为基点,对新时期的国家寓言的实践,探索一种合理解释集体和个人历史的形式,提供一条理解自身文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文化景观 城镇化书写 国家寓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绘地缘机体--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小城镇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小城镇”地缘机体的图绘与建构是在电影美学与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下等跨学科的交流中分析电影的文本内外,辨析指意的过程。此类电影是导演们力图以趋近民族志的内在视点来表达“小城镇”世界观的实践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小城镇”地缘机体的图绘与建构是在电影美学与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下等跨学科的交流中分析电影的文本内外,辨析指意的过程。此类电影是导演们力图以趋近民族志的内在视点来表达“小城镇”世界观的实践手段,以对“小城镇”地缘机体的形塑与理解作为体认世界的一种强有力的认知范式,勾勒出小城镇地缘空间的文化构建意义,并形成具有“中国”属性的地缘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地缘机体 景观编码 边缘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时空建构的审美感知——从中国传统绘画的时空意识谈起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0-103,共4页
一、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的典型方式魏晋宗炳的《画山水序》可谓是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理论上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远映法理论构建了中国山水画空间的独特内在蕴涵,观者游畅于画间全身心的空间感知和体悟,是中国特有的"目应""心会""... 一、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的典型方式魏晋宗炳的《画山水序》可谓是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理论上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远映法理论构建了中国山水画空间的独特内在蕴涵,观者游畅于画间全身心的空间感知和体悟,是中国特有的"目应""心会""理得""神思"的集时间性、空间性交融的经验过程。由宗炳的"远映法"始,至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再到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以大观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审美感知 时空意识 时空建构 中国山水画 空间建构 影像 《画山水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小城镇电影中的社群意识研究
9
作者 刘靓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3-9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与新生代导演用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对身处的“小城镇”进行描绘,以“边缘者”抑或是“底层”的姿态进行身份叙事,创作了一系列生动而又典型的“边缘人群”艺术形象。以社群意识关照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与新生代导演用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对身处的“小城镇”进行描绘,以“边缘者”抑或是“底层”的姿态进行身份叙事,创作了一系列生动而又典型的“边缘人群”艺术形象。以社群意识关照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镇电影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以下三个面向:以地缘空间生产作为城镇社群生活特质的再现;以身份认同作为城镇社群情感结构的展现;以共同体作为特定处境之下的社群意识形态建构。并以此为感知中国底层社会发展的历史氛围与在地经验提供了观察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地缘空间 身份认同 共同体 社群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小城镇为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镇电影中的介入性现象研究
10
作者 刘靓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小城镇电影负载着电影艺术家们从人类维度对城镇变迁的忧患意识与自我觉醒的思考,通过对现实以总体化的叙事能力,重组日常的零散化体验。这些再现的电影符号及意象作为人们构建现实、思考未来的参照物,成为一种文化的能指。本文的研究... 小城镇电影负载着电影艺术家们从人类维度对城镇变迁的忧患意识与自我觉醒的思考,通过对现实以总体化的叙事能力,重组日常的零散化体验。这些再现的电影符号及意象作为人们构建现实、思考未来的参照物,成为一种文化的能指。本文的研究重心放在有关小城镇电影的“介入性”现象的研究叙述上,将电影作为媒介,放置于“小城镇”空间之下的现代化进程中来审视,再现社会变革,同时探寻此类题材之于人物意识的现代性演进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乡愁体验,从而延伸至电影背后的文化、历史、审美维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电影 介入性 文化坐标 身份意识 文化乡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步到绽放——谈上海美影厂美术造型设计之演变
11
作者 杨晨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1,106,共3页
回顾上海美影厂的动画片,美术造型设计是其一大亮点,这也是动画片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美术片”的重要原因.客观地说,今天很多动画片中的造型设计还隐约能看见美影厂经典造型的影子,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当我们缓缓展开美影厂... 回顾上海美影厂的动画片,美术造型设计是其一大亮点,这也是动画片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称为“美术片”的重要原因.客观地说,今天很多动画片中的造型设计还隐约能看见美影厂经典造型的影子,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当我们缓缓展开美影厂的历史画卷,其美术造型设计的发展历程值得我们细细研读并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设计 美术 上海 演变 动画片 历史画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语境下的影展策略重构——以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节策划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智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0,共3页
纪录片是以非虚构的影像语言纪录世界的方式。目前纪录片已经是近代史的重要再现资料,成为记载历史、纪录时代的书写手段。很多国家对纪录片的发展十分重视,在政策和环境上予以扶持,各具特色的纪录片展映活动、纪录片奖项与学术活动应... 纪录片是以非虚构的影像语言纪录世界的方式。目前纪录片已经是近代史的重要再现资料,成为记载历史、纪录时代的书写手段。很多国家对纪录片的发展十分重视,在政策和环境上予以扶持,各具特色的纪录片展映活动、纪录片奖项与学术活动应运而生。而相较于国际纪录片节的规模性与主题性,我国的纪录片节从规模和形式上较为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影像语言 影像媒介 剧情片 学术活动 侯孝贤 陈晓卿 影像手段 创作领域 世界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与自我的无人场域——玛雅·黛伦的实验影像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佳鹂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82-85,共4页
在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玛雅·黛伦用着"好莱坞花在唇膏上的经费",以完全独立于主流电影工业之外的姿态,创作了今天看来仍具有强烈先锋意识的6部实验作品。其作品在形式上大胆探索了影像表现的可能性,粉碎了传统电影语... 在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玛雅·黛伦用着"好莱坞花在唇膏上的经费",以完全独立于主流电影工业之外的姿态,创作了今天看来仍具有强烈先锋意识的6部实验作品。其作品在形式上大胆探索了影像表现的可能性,粉碎了传统电影语言体系建立的理性思维逻辑,将作者知觉作为串联影像结构的主要线索。在内容上,她侧重表现梦境与现实,潜意识与性心理,空间与时间等微妙而又紧密的关联,与当时西方哲学思潮一脉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化 主流电影 精神分析学 语言体系 影像结构 哲学思潮 影像语言 思维逻辑 一个女性 电影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老奇事》与当代国产爱情片娱乐意态审度
14
作者 栗建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119,共4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爱情电影获得了一个包容的,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电影人全方位地探求电影的娱乐性,这对增强国产爱情片的海内外市场竞争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近年来,国产爱情电影更是呈现出空前多元的,值得总结的娱乐意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爱情电影获得了一个包容的,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电影人全方位地探求电影的娱乐性,这对增强国产爱情片的海内外市场竞争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近年来,国产爱情电影更是呈现出空前多元的,值得总结的娱乐意态。以徐超执导的《不老奇事》为例,电影中融合了科幻想象、情爱纠葛、生离死别、幽默桥段和人文思考等多种娱乐意态,构思可谓新颖独特,对于其后的同类电影创作也富有启发与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爱情片 《不老奇事》 娱乐意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