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画的“善意”“真意”“美意”——从《历代名画记》说起 |
杨丹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2
|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
刘海勇
徐新红
|
《美术大观》
|
2021 |
2
|
|
3
|
缘起“中国画”的问题意识——写意绘画蠡说 |
韩璐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
2021 |
2
|
|
4
|
由改良到复兴--徐悲鸿中国艺术话语模式的思想理路研究 |
杨玉山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2 |
1
|
|
5
|
自由中的秩序——关于“大开通——张爱国书法作品展”的对谈(节录) |
高世名
张爱国
|
《书画世界》
|
2022 |
0 |
|
6
|
“魔法棱镜”: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的艺术与物品 |
陈量
|
《美术大观》
|
2022 |
1
|
|
7
|
艺术需要理性的张力 |
高云(整理)
董诗雨(整理)
林皖
|
《中国美术》
|
2023 |
0 |
|
8
|
朱家济书法及书学理念刍议--以新见书信、课徒手稿、题跋为线索 |
任策
魏书宽
|
《大学书法》
|
2023 |
0 |
|
9
|
书法史研究碎片化与书法学科的独立 |
方波
|
《大学书法》
|
2022 |
0 |
|
10
|
从南洋书画社管窥二十世纪初南洋书法发展 |
温子安
|
《书法教育》
|
2019 |
0 |
|
11
|
浅谈任颐的没骨画艺术风格 |
鲁嘉漪
|
《美术教育研究》
|
2019 |
0 |
|
12
|
韩璐美术作品 |
韩璐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20 |
0 |
|
13
|
创作评述 |
沈乐平
|
《中国美术》
|
2015 |
0 |
|
14
|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道” |
陶洋
李苗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17 |
1
|
|
15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文化特色分析 |
吴邦棋
|
《城市公共交通》
|
2020 |
2
|
|
16
|
浅析恽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受众群体 |
俞凯悦
|
《书画世界》
|
2022 |
1
|
|
17
|
遒逸卓然——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探析 |
张大箴
|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8
|
清初画家王武研究综述 |
俞凯悦
|
《美术大观》
|
2021 |
0 |
|
19
|
黄慎写意花鸟画中“草书入画”的三个方面 |
朱翰石
|
《美术大观》
|
2021 |
0 |
|
20
|
名家评论 |
张捷
孙国良
|
《书画世界》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