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不会出现大萧条--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1
作者 樊纲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1期22-23,共2页
这次的危机从性质来说,从深度来说,应该说可以和大萧条相比,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比大萧条大,这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控制,可以把它的影响降低到比较小的程度。虽然仍然不可避免经济衰退、全球的经济下滑,但是像大萧条那样的危机可能... 这次的危机从性质来说,从深度来说,应该说可以和大萧条相比,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比大萧条大,这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控制,可以把它的影响降低到比较小的程度。虽然仍然不可避免经济衰退、全球的经济下滑,但是像大萧条那样的危机可能能够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萧条 中国经济改革 经济研究所 基金会 樊纲 所长 国民 经济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樊纲 张泓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4,共15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两大区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在于比较两个三角洲在经济体制... 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两大区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个三角洲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两个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在于比较两个三角洲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市场化进程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体制改革 市场化进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溃论”与中国经济 被引量:5
3
作者 樊纲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7,共5页
本文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 ,全面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与转轨经济问题 ,并从收入差距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金融四个视角进行了总结 ,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问题增长 ,在增长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 崩溃论 中国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应对的经济学原理 被引量:24
4
作者 樊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3-6,26,共5页
20 0 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 ,引发了人们对危机应对机制的进一步思考。本文阐述了应对危机的经济学原理 ,并分析了三方面的问题 :危机的不确定性与应对危机的信息机制 ;及时采取公共卫生政策 ,提供公共物品 ;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和特点 ... 20 0 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 ,引发了人们对危机应对机制的进一步思考。本文阐述了应对危机的经济学原理 ,并分析了三方面的问题 :危机的不确定性与应对危机的信息机制 ;及时采取公共卫生政策 ,提供公共物品 ;根据危机的不同性质和特点 ,及时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以稳定局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危机 经济学原理 公共危机 危机应对机制 信息机制 公共卫生政策 公共物品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放缓的根本原因是结构失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小鲁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0,共2页
经济学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力的理论解释,即经济增长。从西方政治经济学诞生之始,以威廉·配第、约翰·洛克以及大卫·休谟等为代表的早期思想家,就在各自的著作中对经济增长... 经济学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推动力的理论解释,即经济增长。从西方政治经济学诞生之始,以威廉·配第、约翰·洛克以及大卫·休谟等为代表的早期思想家,就在各自的著作中对经济增长或多或少地进行了探讨。自亚当·斯密始,经济增长正式成为各个经济流派、不同经济学者所醉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凯恩斯学派,从奥地利学派到新自由主义,亚当·斯密、马尔萨斯、萨伊、西斯蒙第、边沁、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门格尔、哈耶克、马歇尔、凯恩斯、熊彼得、斯拉法等等,一个又一个思想家在研究经济增长的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发展到当代,"经济学科学的中心问题不再是解释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市场化社会如何运作,而是解释理性行为人如何在其他个人遵循与自己类似行为规则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在交易中作出选择"(荣卡格利亚),也就是说,经济学理论开始从一般到具体、由规则至行为进行演进。由此也使得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从一般的、静止的、微观的分析,转向动态的、综合的、人性的社会整体分析。经济增长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组成,也是各国最为关注的社会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从方式、速度、内容以及性质等方面,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同解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命题之后,关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就成为学界、实务界以及其他社会群体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的变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阵痛等,都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本期经济新常态专题,特别获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独家授权,在纸面媒体发表林毅夫、姚洋、周其仁、宋国青、卢锋等教授的真知灼见,同时也有王小鲁、魏加宁等著名专家的独特见解。我们谈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是基于中国国情,结合理论发展做出的有针对性的判断。如林毅夫教授提出,中国经济仍然存在十几年年均8%的增长潜力,由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克服存在的种种误区。姚洋教授认为,新常态下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创新思维运用于制造业。简单来说,走德国式创新之路,抓住可能的新科技革命的机会,推动中国制造业步入世界前端。周其仁教授提出,要用创新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而创新体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魏加宁教授提出,中国经济存在三种可能的预期,而要实现新常态下的经济长期增长,抓紧时间进行改革是不二法门。王小鲁教授提出,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解决失衡有助于推动经济长期内的增长。卢峰教授提出,"一带一路"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然产物,将对全球治理产生积极意义。宋国青教授分析了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认为将会有7%以上的增长率。本次专题由各位专家学者在中国宏观经济(上海)论坛、深化改革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论坛以及全球创新论坛的发言组成,非常感谢上述论坛组织方对本次专题研究的支持。各位专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本组文章版权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我们希望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解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讨论参与到本栏目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宏观经济变化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樊纲 《人民论坛》 2006年第02A期9-10,共2页
2006年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会比2005年更加严重,2006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扩大内需,这是一个长期的国策。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着重要做的是如何扩大公共基础设施,也就是通过政府投资的增长,至少不能让政府投资下降,来保持投资一定规模的增... 2006年产能过剩这个问题会比2005年更加严重,2006年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扩大内需,这是一个长期的国策。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着重要做的是如何扩大公共基础设施,也就是通过政府投资的增长,至少不能让政府投资下降,来保持投资一定规模的增长,来保持整个总需求一定幅度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政策 经济变化 公共基础设施 政府投资 产能过剩 通货紧缩 扩大内需 总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
回顾经济学对技术的认识,阐明技术如何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及在新的增长理论中,技术这一解释因子的重要性。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指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技术赶超。中国实施技术赶超战略要注意以下... 回顾经济学对技术的认识,阐明技术如何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及在新的增长理论中,技术这一解释因子的重要性。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指出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技术赶超。中国实施技术赶超战略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进一步对外开放;二、注重国内的人力资本积累;三、加强国内的R&D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经济增长 赶超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企业产权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樊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共7页
1992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50%;同年年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内容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在1992—1993年,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实现了一定的突破。接着,从1994年开始,... 1992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50%;同年年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将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内容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在1992—1993年,股份制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实现了一定的突破。接着,从1994年开始,一些地方开始自发地尝试通过产权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企业 产权改革 资本市场 小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小企业 非国有经济 股票市场 非国有企业 大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合作制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樊纲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4期13-16,共4页
股份合作制是目前多数国有小企业最可行、最易行的改革方式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持股的最大问题是股权的不可交易、不可转让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地方性小市场”的重要性1。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改造 中国资本市场 国有小企业 地方政府 产权交易 企业职工持股 改革方式 地方性 不可转让 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要努力发展重化工业 被引量:5
10
作者 樊纲 《人民论坛》 2005年第10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重化工业 工业经济 能源利用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进财税体制、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建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鲁 《行政管理改革》 2013年第7期12-20,共9页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未来发展也构成严重威胁。这一状况的形成,与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许多弊病相关。不解决这些体制问题,...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未来发展也构成严重威胁。这一状况的形成,与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土地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许多弊病相关。不解决这些体制问题,社会两极分化、腐败和收入不公平分配、内需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都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财税体制 土地制度 城乡户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陷阱迷思 被引量:17
12
作者 樊纲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0,共7页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力的提高,拉美和欧洲的问题也都缘于此。中等收入阶段不应推行高福利,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得过低收入国家的苦日子。我国的特殊问题在于非城市化陷阱,即农民工不能城市化、人不能城市化的陷阱。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保持几十年正常的高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 陷阱 高福利 生产力提高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