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CEMATEX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CTMA 日本纺织机械协会JTMA的联合声明
1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9-69,共1页
为维护世界纺织机械制造企业及其客户的共同利益,欧洲纺织机械制造商委员会、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日本纺织机械协会就2006年和2007年将于欧洲和亚洲举办的重要纺织机械展览会的有关事宜发表如下声明:
关键词 纺织机械展览会 委员会 制造商 协会 欧洲 日本 工业 器材 中国 机械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维护纺织机械展览市场环境”的决议
2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9-69,共1页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第四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5年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当前国内外纺机企业反映强烈的中国纺机展览市场混乱状况加剧的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与会者认为,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是展示纺织机械科技进步成果...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第四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5年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当前国内外纺机企业反映强烈的中国纺机展览市场混乱状况加剧的问题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与会者认为,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是展示纺织机械科技进步成果,促进纺织工业和纺织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展览会的举办既要充分反映纺织机械生产制浩商的利薷和纺织行业客户的要求.也要符合纺织机械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此,会议做出如下决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 市场环境 维护 行业发展 纺织工业 常务理事会 科技进步 客观规律 纺织行业 机械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礼法 李雪清 +1 位作者 孙志宏 单鸿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0-364,共5页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 针对目前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测试方法单一、整体拉伸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碳纤维管状复合材料试样处理方法,优化改进整体拉伸强度测试方法,设计制备了试样处理模具和整体拉伸专用夹具,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新测试方法的优越性,从而解决了管状复合材料整体拉伸测试中夹持困难、失败率高、耗时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管状复合材料 整体拉伸 强度 灌胶模具 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沟槽旋成体表面减阻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徐继 刘家强 孙志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基于仿生微小非光滑表面具有减黏降阻特性的基本思想,在高速转动旋成体表面布置不同深度和间距的三角形沟槽.采用RNGκ-ε模型对其三维流场进行模拟,分别计算表面光滑旋成体与表面具有三角形沟槽的旋成体壁面阻力系数,对比两者壁面剪应... 基于仿生微小非光滑表面具有减黏降阻特性的基本思想,在高速转动旋成体表面布置不同深度和间距的三角形沟槽.采用RNGκ-ε模型对其三维流场进行模拟,分别计算表面光滑旋成体与表面具有三角形沟槽的旋成体壁面阻力系数,对比两者壁面剪应力大小可知,将三角形沟槽布置于高速旋转的旋成体表面,可降低旋成体在高速转动时壁面的空气阻力,从而降低动力消耗,并且沟槽深度和间距均对旋成体壁面阻力产生不同影响.与光滑旋成体相比,三角形沟槽旋成体最大减阻率为12.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成体 非光滑表面 三角形沟槽 减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锭细纱机电锭电机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家新 张登明 +1 位作者 杨达勇 段凤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由于细纱机电锭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使得电锭电机内部磁场分布不均匀,产生了不平衡磁拉力;在电锭高速运转过程中,不平衡磁拉力会引起锭杆振动,从而导致纱线断开。为了减少纱线的断头率,给出了不平衡磁拉力和弹性转轴临界转速的计算... 由于细纱机电锭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使得电锭电机内部磁场分布不均匀,产生了不平衡磁拉力;在电锭高速运转过程中,不平衡磁拉力会引起锭杆振动,从而导致纱线断开。为了减少纱线的断头率,给出了不平衡磁拉力和弹性转轴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电主轴临界转速的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一台实际的电锭。得出了电主轴的临界转速,结合MATLAB绘制出了不平衡磁拉力与偏心量及电角度之间的关系图,研究了电锭振动特性。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细纱机电锭开发上,可大大减少纱线的断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法 不平衡磁拉力 电锭振动 纱线断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速大惯量筒纱脱液转笼的设计与分析
6
作者 朱姿娜 位迎光 +2 位作者 孟婥 孙以泽 朱荷蕾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5-1458,共4页
针对纺织工艺对筒纱改性和染整中遇到筒纱脱液甩干的问题,设计了可用于高转速大惯量环境的脱液转笼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剪切力、弯矩校核分析。依据材料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后的转笼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改进前后的转笼结... 针对纺织工艺对筒纱改性和染整中遇到筒纱脱液甩干的问题,设计了可用于高转速大惯量环境的脱液转笼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剪切力、弯矩校核分析。依据材料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后的转笼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改进前后的转笼结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转笼结构有效控制了变形量,大幅度降低了所承受的最大应力,改善了疲劳安全系数。数值模拟结果给高转速大惯量脱液转笼的结构设计和使用工况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转速 大惯量 脱液转笼 材料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微幅波对纤维束纤维间摩擦因数的影响
7
作者 刘家强 吴兴宽 +1 位作者 陈革 陈少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4,共6页
基于采用高频微幅波消除短纤维束牵伸波的设想,对高频微幅波改变纤维束纤维间摩擦因数的机制做了理论分析。高频微幅波的高频线性交变振动不仅改变纤维之间相对静止的状态,使纤维由静摩擦变成动摩擦状态(或动摩擦占优),还使纤维相互分... 基于采用高频微幅波消除短纤维束牵伸波的设想,对高频微幅波改变纤维束纤维间摩擦因数的机制做了理论分析。高频微幅波的高频线性交变振动不仅改变纤维之间相对静止的状态,使纤维由静摩擦变成动摩擦状态(或动摩擦占优),还使纤维相互分离并形成了高压气膜,纤维间实际接触面积减少,从而使纤维束间的摩擦因数减小。通过对游浮纤维的受力和运动分析,引入摩擦因数的速度影响公式,建立了高频微幅波作用下纤维的摩擦因数模型,分析了影响摩擦因数的因素,得出纤维长度、纤维嵌入不同速度纤维的长度、纤维的截面半径、纤维密度、纤维模量、纤维间的相对速度、纤维束横截面的纤维平均数、高频微幅波的频率和振幅等都与纤维间摩擦因数有关。理论分析表明,高频微幅波能使纤维束中纤维的摩擦因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高频微幅波 静摩擦 动摩擦 摩擦因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管状立体织物组织研究方法——基相生成法
8
作者 李志瑶 刘家强 +3 位作者 周其洪 苏继伟 周申华 孙志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针对三维圆织法成形的管状立体织物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管状立体织物组织结构的表达方法——基相生成法,该方法将织物的完全组织分解成若干个组织基,并将这些组织基以矩阵形式表达.该方法可以实现管状立体织物所有类型组织的统... 针对三维圆织法成形的管状立体织物组织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管状立体织物组织结构的表达方法——基相生成法,该方法将织物的完全组织分解成若干个组织基,并将这些组织基以矩阵形式表达.该方法可以实现管状立体织物所有类型组织的统一表达,以精确的数学语言从微观角度揭示管状立体织物组织结构的规律与本质,同时,其为经纱开口运动的计算机控制提供了方便,使研究者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织造数据和制定控制策略,提高控制程序的通用性和编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立体织物 组织结构 基相生成法 基相矩阵 全相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状三维机织物的交织方法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冉丹 刘家强 +5 位作者 周申华 孙志宏 苏继伟 袁建润 李志瑶 唐菲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6-389,434,共5页
基于对典型三维织物织造方法以及二维圆织成型方法的分析,提出两种织造管状三维织物的方法,即经向垂纱法和纬向垂纱法,并具体阐述了两种方法的成型原理和成型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连接各层的垂纱的引入方式不同:纬向垂纱法中,... 基于对典型三维织物织造方法以及二维圆织成型方法的分析,提出两种织造管状三维织物的方法,即经向垂纱法和纬向垂纱法,并具体阐述了两种方法的成型原理和成型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连接各层的垂纱的引入方式不同:纬向垂纱法中,垂纱与纬纱的引入方式相同;经向垂纱法中,垂纱与经纱的引入方式相同.两种方法的提出为管状三维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及圆织设备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圆织 管状三维织物 纬向垂纱法 经向垂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机 单面圆型纬编机》新标准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海平 李岱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共3页
围绕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国家纺织行业FZ/T 97003-2012《纬编机单面圆型纬编机》新标准,详细解读分析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产品的分类及主要参数、质量要求等,并指出了新旧行业标准的主要差异及新标准使用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关于新标准的... 围绕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国家纺织行业FZ/T 97003-2012《纬编机单面圆型纬编机》新标准,详细解读分析了该标准的适用范围、产品的分类及主要参数、质量要求等,并指出了新旧行业标准的主要差异及新标准使用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关于新标准的解析为正确理解和区分新旧行业标准提供参考,为广大生产、用户企业及检测鉴定机构鉴别判断单面圆型纬编机质量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Z T 97003--2012 单面圆型纬编机 行业新标准 解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横机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海平 李岱 徐家华 《针织工业》 2011年第1期15-17,73,共3页
将电脑横机机械部件按照使用功能分为6类,其中每个零件的制造质量,每种组件、部件的装配质量都将影响电脑横机整机的质量和性能。重点分析编织部件中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三角底板组件、各类三角、顶针三角座、选针器等,重要... 将电脑横机机械部件按照使用功能分为6类,其中每个零件的制造质量,每种组件、部件的装配质量都将影响电脑横机整机的质量和性能。重点分析编织部件中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三角底板组件、各类三角、顶针三角座、选针器等,重要组件的装配原则及要求,如机座、针床、换色体组件等。并提出几个重要器材的检查及注意事项,为电脑横机如何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和使用要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编 电脑横机 编织部件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针织横机》行业标准的解读分析
12
作者 李岱 徐海平 徐家华 《针织工业》 2011年第5期26-28,共3页
围绕2010年4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97020—2009《电脑针织横机》,介绍其制定的背景历程、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并详细解读分析该标准的第3章基本参数及技术特性、第4章机器外观及针床等指标和第5章试验方法等章节。为... 围绕2010年4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97020—2009《电脑针织横机》,介绍其制定的背景历程、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并详细解读分析该标准的第3章基本参数及技术特性、第4章机器外观及针床等指标和第5章试验方法等章节。为正确理解这一行业标准提供参考,为广大用户了解、鉴别和使用电脑针织横机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Z/T 97020—2009 电脑针织横机 行业标准 解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