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系PU树脂和纺织产品开发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51,55,共7页
水系PU代替溶剂型PU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前景广阔。本文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水系PU树脂的原料、类别和性能;加工生产的工艺和产品;以及国内外目前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国内现状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 聚氨酯 水溶性 纺织品 整理剂 涂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印染用消泡剂(一)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2-34,共3页
消泡剂是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一类重要的助剂。作者对消泡剂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和工艺进行了介绍;对消泡剂的品种、组分、制备和复配进行了说明和论述;对国内外各类产品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目前国内市场经济,参考国内外情况,提... 消泡剂是纺织品加工过程中一类重要的助剂。作者对消泡剂在纺织印染上的应用和工艺进行了介绍;对消泡剂的品种、组分、制备和复配进行了说明和论述;对国内外各类产品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目前国内市场经济,参考国内外情况,提出今后的科研和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泡剂 染色 前处理 印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印染用消泡剂(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8-40,共3页
<正>4 制备和应用4.重 含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4.1.1 硅油直接乳化法以PVA作为增稠剂或稳定剂,在快速搅拌下,徐徐加入硅油,一般硅油含量控制在30%左右,继续快速搅拌,制成分散或乳化液。PVA应先加热溶解,再稀释应用。4.1.2 硅... <正>4 制备和应用4.重 含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4.1.1 硅油直接乳化法以PVA作为增稠剂或稳定剂,在快速搅拌下,徐徐加入硅油,一般硅油含量控制在30%左右,继续快速搅拌,制成分散或乳化液。PVA应先加热溶解,再稀释应用。4.1.2 硅油乳化剂乳化法以低泡乳化剂(司本、吐温等)溶于水中。徐徐加入硅油,用快速搅拌、胶体研磨机或均化器进行乳化,硅油含量控制在30%左右。4.1.3 硅油加入其他填料或添加剂再乳化法该方法适应性比单独硅油好,以硅油加2%SiO_2(气相),高温研磨混和,加入吐温、司本等低泡乳化剂,再徐徐滴加无离子水5%(慢速),继续滴加25%水(中速),再用70%水稀释。最后制成的产品含硅油20%~30%,其余为水和乳化剂等。制备时也有加入异辛醇为添加剂。无机硅的加入,也有先用SiO_210%和硅油90%充分混合制成硅酯,再与硅油共同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泡剂 染色 前处理 印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类纺织助剂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4,共3页
用于纺织印染的季铵盐类助剂具有品种多、用途广、效果好的特点,本文对该类助剂的分离鉴定,从化学方法以及纸层析、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定量分析方面,文章较具体地介绍了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法,可供工厂化... 用于纺织印染的季铵盐类助剂具有品种多、用途广、效果好的特点,本文对该类助剂的分离鉴定,从化学方法以及纸层析、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在定量分析方面,文章较具体地介绍了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法,可供工厂化验室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类 分析方法 紫外光谱法 色谱法 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绿色纺织品(一)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提出了生产绿色纺织品的重要性,认为检测方法和指标的制订是生产绿色纺织品的关键,有关部门可通过颁发环保标签等形式,促进绿色纺织品的生产。作者分析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包括萃取液pH值、牢度、萃取液中有害金属、甲醛、杀虫剂、... 本文提出了生产绿色纺织品的重要性,认为检测方法和指标的制订是生产绿色纺织品的关键,有关部门可通过颁发环保标签等形式,促进绿色纺织品的生产。作者分析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包括萃取液pH值、牢度、萃取液中有害金属、甲醛、杀虫剂、防腐剂和致癌染料等情况,并以检测方法作为重点,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测试 绿色纺织品 有害物质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纺织用布(二)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2,共4页
三、辐射防护 1.原子能射线穿透力强,能量大,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不加防护,危害性很大。防护措施主要为大型安全设备,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也必须使用防护服,以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和穿透。防护服常采用多层织物,外层要求价格低、... 三、辐射防护 1.原子能射线穿透力强,能量大,有很大的杀伤力,如果不加防护,危害性很大。防护措施主要为大型安全设备,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也必须使用防护服,以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和穿透。防护服常采用多层织物,外层要求价格低、制作方便、质轻。作为遮盖或吸收有危害性的放射性微粒(也包括中子和。粒子)防护服,污染以后可以弃去销毁。这些外层织物可采用聚乙烯纤维粘合织物或非纺织物制成。内层主衣也有应用聚丙烯或聚乙烯粘合织物。内层主衣消毒可用干洗方法,干洗剂可用石油醚或四氯乙烯,时间20min,这样可去除90%沾污物,进一步消毒可在干洗后再用洗涤剂洗涤。特制肥皂(油酸钾、油酸钠和油酸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织物 纤维 性能 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绿色纺织品(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0-42,共3页
4.3.2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简称AAS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该方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测定时按各元素的工作条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水调零,分别测定试液中各元素的... 4.3.2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简称AAS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该方法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方法。测定时按各元素的工作条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水调零,分别测定试液中各元素的吸光度,同时测定空白试验。用标准溶液绘制各元素工作曲线,计算样品中元素含量。测定各元素的波长和检测限见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环境保护 测试 绿色纺织品 有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纺织用布(一)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1,共5页
防护服纺织用布是纺织工业产品向高附加值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来解决。作者从六个重要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对国内今后调整产品结构,开发这类产品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防辐射整理 防护织物 化学整理 防火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纤维碱减量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6-41,共6页
本文详述了对涤纶纤维碱减量的作用,并分析了减量后涤纶的性能;对碱减量加工工艺的各种设备和助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具体的评述;对今后工作,作者认为要开发以涤纶仿真丝绸为重点的碱减量加工产品;要研究有关工艺和设备,使碱减量技术得... 本文详述了对涤纶纤维碱减量的作用,并分析了减量后涤纶的性能;对碱减量加工工艺的各种设备和助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具体的评述;对今后工作,作者认为要开发以涤纶仿真丝绸为重点的碱减量加工产品;要研究有关工艺和设备,使碱减量技术得以配套。文中还介绍了国外在碱减量加工的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 整理 工艺过程 染整设备 助剂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柔软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一)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36,共3页
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机硅柔软剂的情况,对国内近年来进行的工作,从科研、合成、产品和应用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文章对新一代有机硅柔软剂分别进行了评述,并结合国内具体情况,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柔软剂 有机硅聚合物 整理剂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紫外线织物(二)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37,共3页
3 加工技术 主要采用各种方法将紫外吸收剂和陶瓷或金属氧化物(粉末或分散液)分别或共同对纤维和织物进行处理,并能牢固结合。加工方式有纺丝法、后整理法和涂层法。 3.1 纺丝法 选用适当的紫外吸收剂以及陶瓷细粉或金属氧化物与纤维共... 3 加工技术 主要采用各种方法将紫外吸收剂和陶瓷或金属氧化物(粉末或分散液)分别或共同对纤维和织物进行处理,并能牢固结合。加工方式有纺丝法、后整理法和涂层法。 3.1 纺丝法 选用适当的紫外吸收剂以及陶瓷细粉或金属氧化物与纤维共同纺丝,制成紫外屏蔽纤维。紫外吸收剂必须与纤维有较好的相容性;要求仿丝工艺不使添加剂起分解、升华等不良影响;陶瓷细粉或金属氧化物有较高细度,符合纺丝工艺要求。有时这两者同时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防紫外线织物 防紫外线整理 整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PU)涂层剂和产品(一)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7-41,共5页
木文较系统地论述分析了聚氨酯(PU)涂层中有关PU涂层剂的原料类别和性能;加工生产中的工艺设备和产品,以及国内目前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 整理剂 涂层整理 聚氨酯 品种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柔软剂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二)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6-39,共4页
4 新一代有机硅柔软剂 70年代后期,国外开始研究和开发新一代有机硅柔软剂,即各种改性聚硅氧烷,很多产品现已用于织物后整理。目前国内外正在继续研究和竞相开发的新产品一般分三大类: (1)反应型 包括氨基、环氧基、羧基、甲基丙烯... 4 新一代有机硅柔软剂 70年代后期,国外开始研究和开发新一代有机硅柔软剂,即各种改性聚硅氧烷,很多产品现已用于织物后整理。目前国内外正在继续研究和竞相开发的新产品一般分三大类: (1)反应型 包括氨基、环氧基、羧基、甲基丙烯基和氟烷基等改性。 (2)非反应型 主要为单纯的聚醚改性。 (3)混合型 如聚醚氨基和环氧基改性。 在纺织上应用最多的是聚醚改性,而柔软剂以氨基改性较多,产品大多为混合改性,也包括少量单纯的氨基、环氧基、羧基和氟烷基等活性基团的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剂 有机硅柔软剂 柔软剂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紫外线织物(一)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9-43,共5页
本文分析了防紫外线织物的情况,对紫外吸收剂和反射剂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对加工技术进行了归纳。作者在总结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具体条件,从防护剂、加工技术、产品和测试等方面,提出了这类整理织物今后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 织物 防紫外线辐射 整理 织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PU)涂层剂和产品(二)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1-45,34,共6页
三、工艺设备和产品 PU涂层剂主要用于转移涂层、湿法涂层和干法直接涂层三种工艺。产品主要为仿皮革和功能性薄涂层。由于PU性能独特,光滑耐磨耐寒,一般湿法涂层和转移涂层的面层,必须采用PU涂层剂。干法直接涂层以PU作为涂层剂,产品... 三、工艺设备和产品 PU涂层剂主要用于转移涂层、湿法涂层和干法直接涂层三种工艺。产品主要为仿皮革和功能性薄涂层。由于PU性能独特,光滑耐磨耐寒,一般湿法涂层和转移涂层的面层,必须采用PU涂层剂。干法直接涂层以PU作为涂层剂,产品柔软,防水透湿,耐低温,穿着舒适,为高档服装面料。 (一)转移涂层 将涂层剂涂于转移纸上,烘干后涂粘结层;然后与基布面对面叠合,经轧压转移到基布上;烘干、固化、冷却后,将转移纸和加工织物分离即成。主要产品为仿皮革。具体工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氨酯 涂层剂 产品应用 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涂层剂测试方法
16
作者 张济邦 《印染》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32-33,2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溶剂型和乳液型聚氨酯(PU)涂层剂的红外分析法,对红外谱带与基团振动列表对照,有利于区分异氰酸酯类别。文章重点介绍了PU涂层剂的一般和专项性能测试,对提高和稳定涂层剂和涂层产品质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涂层整理 助剂 聚氨酯 测试 涂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