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致液晶聚合物/热塑性柔性聚合物原位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潘利华 梁伯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综述了热致液晶聚合物 ( L CP)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 ,评述了含有 L CP的共混物中微纤形成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分析了组分高聚物的流变性能与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关系。阐明了热致液晶原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该类材料加工成... 综述了热致液晶聚合物 ( L CP)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 ,评述了含有 L CP的共混物中微纤形成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分析了组分高聚物的流变性能与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关系。阐明了热致液晶原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该类材料加工成型的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液晶聚合物 原位复合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材料的制备以及制备工艺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邹黎明 李艳 王依民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工业废胶(如聚丙烯腈废胶)为原料,通过研究交联反应时交联剂的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及水解反应时碱溶液的质量分数、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制备出交联的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材料,通过测定高吸水材料的吸水倍率揭示出制备工艺对高吸水... 以工业废胶(如聚丙烯腈废胶)为原料,通过研究交联反应时交联剂的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及水解反应时碱溶液的质量分数、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制备出交联的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材料,通过测定高吸水材料的吸水倍率揭示出制备工艺对高吸水材料吸水倍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胶 高吸水材料 水解 吸水倍率 聚丙烯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单纤维拉出试验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廖宪廷 高德川 +1 位作者 杨序纲 王依民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87-89,共3页
通过普通圆截面PP、改性圆截面PP和三叶PP短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拉出试验,获得了最大载荷-纤维埋入长度曲线和载荷—拉出长度曲线,并据此讨论了这类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关键词 水泥 复合材料 PP纤维 界面行为 单纤维拉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基碳纤维连续式电化学氧化表面处理(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木火 赵世平 +3 位作者 滕翠青 韩克清 余奇平 顾丽霞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13,共5页
本文用短支梁三点弯曲法及Fragment法测定了连续式电氧化处理粘胶基碳纤维与酚醛树脂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 ,并用SEM观察了其界面的形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范围内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可以使粘胶基碳纤维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界面... 本文用短支梁三点弯曲法及Fragment法测定了连续式电氧化处理粘胶基碳纤维与酚醛树脂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 ,并用SEM观察了其界面的形貌。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范围内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可以使粘胶基碳纤维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粘合强度提高25 % ,而粘胶基碳纤维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的粘合强度可提高100 %。这可能是由于环氧树脂可与碳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形成化学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基碳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 电化学氧化 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三元共混材料聚乳酸/淀粉/聚乙烯的研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章悦庭 眭伟民 俞显芳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34-38,共5页
采用具有优异降解性能的聚乳酸与淀粉、聚乙烯进行共混复合,以期得到加工性、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优良的生物降解塑料、同时对其共混均匀性,熔体流动性,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降解 淀粉 聚乙烯 共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胜兰 沈新元 +1 位作者 杨庆 张汉喜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对智能材料和智能体系的概念、智能材料的种类及主要智能材料的开发现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智能体系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芳香纤维皮芯层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象安 李文刚 黄希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79-83,共5页
报导了用HAAKE流变仪对芳香纤维皮层和芯层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皮芯层材料熔体均呈现切力变稀特性,而芯层非牛顿指数n值较小且随香料含量增加其粘度下降明显.研究结果为确定合理的芯层组成比和纺丝加工工艺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芳香纤维 流变性能 皮层 芯层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增强材料的非破坏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厉雷 叶益红 俞成丙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115-117,共3页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复合材料非破坏检测方面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方法,并介绍了其中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及适用领域.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非破坏检测 复合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PET复合材料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森林 梁伯润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1-5,共5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玻璃纤维、碳纤维、Kevlar 浆粕等增强纤维对PET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发现增强纤维的引入能促进PET的结晶,其效果与纤维种类有关,以碳纤维最好,Kevlar浆粕次之;玻璃纤维最差.同时还比较了等离子处理增强纤...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玻璃纤维、碳纤维、Kevlar 浆粕等增强纤维对PET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发现增强纤维的引入能促进PET的结晶,其效果与纤维种类有关,以碳纤维最好,Kevlar浆粕次之;玻璃纤维最差.同时还比较了等离子处理增强纤维及成核剂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对体系的结晶形态研究发现,增强纤维的引入没有改变PET的结晶形态,但纤维表面的晶核密度比基体大而形成一层柱状的微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等温结晶 工程塑料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Ⅱ碳化硅纤维的结构和形变行为
10
作者 杨序纲 王依民 谢涵坤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15-20,共6页
所研究的碳化硅纤维具有多晶结构,主要含有结晶态的SiC,石墨态的碳和无定形的SiO_2。来自石墨的两个拉曼(Raman)峰(1600cm~(-1)和 1350cm~(-1))和来自 SiC的拉曼峰(835cm~(-1))的位置都时纤维形变役感。1600 cm~(-1)和1350cm~(-1)... 所研究的碳化硅纤维具有多晶结构,主要含有结晶态的SiC,石墨态的碳和无定形的SiO_2。来自石墨的两个拉曼(Raman)峰(1600cm~(-1)和 1350cm~(-1))和来自 SiC的拉曼峰(835cm~(-1))的位置都时纤维形变役感。1600 cm~(-1)和1350cm~(-1)峰位置的偏移与纤维拉伸应变有近似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纤维 结构 形变 陶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敏材料用聚合物凝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珏 沈新元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117-121,共5页
简单介绍了机敏材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用途,并对各种聚合物凝胶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 机敏材料 聚合物凝胶 伸缩响应性 离子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轻质非织造布材料的剖析
12
作者 宣亮 王曙中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5期77-81,共5页
本文通过热台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以及DSC,TGA等分析手段,剖析了一种轻质非织造布材料(136.03g/m^2,ρ=0.034g/cm^3)的化学成份组成结构。通过分析表明,这种轻质非织造布材料是以聚酯纤维为基质,以聚酰胺类化合物为粘合剂,用丙烯酸酯... 本文通过热台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以及DSC,TGA等分析手段,剖析了一种轻质非织造布材料(136.03g/m^2,ρ=0.034g/cm^3)的化学成份组成结构。通过分析表明,这种轻质非织造布材料是以聚酯纤维为基质,以聚酰胺类化合物为粘合剂,用丙烯酸酯和丙烯腈共聚物制备的空心微状球粒作为填充剂粘合而成。并提出对粘合型非织造布材料,用空心微状球粒作为填充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降低材料密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轻质非织造布材料 空心微状球粒填充剂 溶解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热致液晶聚合物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小军 梁伯润 +2 位作者 陈稀 屈凤珍 潘利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3-78,共6页
热致性液晶共聚酯PET/60PHB组分对PET及PBT在两种共混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DSC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Ozawa方法处理了动力学数据。随共混体系中LCP含量的增加,PET的Avrami指数n趋于降低... 热致性液晶共聚酯PET/60PHB组分对PET及PBT在两种共混体系中的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用DSC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Ozawa方法处理了动力学数据。随共混体系中LCP含量的增加,PET的Avrami指数n趋于降低而PBT的n值趋于增加,表明在非等温结晶条件下,对不同组成的共混物体系有着不同的成核和晶体生长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聚酯 共混 结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磺酸基聚酯类液晶离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汉宏 梁伯润 王庆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4-77,共4页
对乙酰氧基苯甲酸与含磺酸基 PET离聚物通过熔融共缩聚反应 ,获得一系列不同离子含量的液晶离聚物。对产物中可溶部分和不溶部分进行了分离 ,并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合成物中离子基团予以定性和定量表征 ;并通过 DSC和 TGA分析... 对乙酰氧基苯甲酸与含磺酸基 PET离聚物通过熔融共缩聚反应 ,获得一系列不同离子含量的液晶离聚物。对产物中可溶部分和不溶部分进行了分离 ,并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合成物中离子基团予以定性和定量表征 ;并通过 DSC和 TGA分析对其热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产物的偏光显微照相结果表明其为向列型液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共缩聚 液晶离聚物 磺酸基 聚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素在NMMO中溶解前后结晶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8
15
作者 刘瑞刚 胡学超 章潭莉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7-10,共4页
采用X-光衍射和PEAKFIT分峰技术,对纤维素原料浆粕在NMMO·H_2O中溶解前后结晶变体的转化和结晶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本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处理后,只能得到纤维素Ⅱ,而不能得到纤维素Ⅰ制品,且处理后的纤维素的结晶度、... 采用X-光衍射和PEAKFIT分峰技术,对纤维素原料浆粕在NMMO·H_2O中溶解前后结晶变体的转化和结晶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本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处理后,只能得到纤维素Ⅱ,而不能得到纤维素Ⅰ制品,且处理后的纤维素的结晶度、结晶指数和晶粒尺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结构 棉纤维素 溶解 LYOCELL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料分散及超分散剂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红 刘凌云 +1 位作者 李光 江建明 《印染》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0-53,共4页
1 简要介绍了颜料粒子分散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超分散剂的结构特征和机理,及其在颜料分散中的应用。应用超分散剂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颜料粒子分散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提高颜料粒子的着色强度,降低能耗和产品成本。
关键词 颜料 分散剂 应用 超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化法的湿法成膜机理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立新 沈新元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6,18,共7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国际上较流行的由A.J.Reuvers和C.A.Smolders等提出的有关相转化法的湿法成膜新机理.该理论从高聚物溶液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出发,通过建立起成形过程中多组分传质扩散的唯象方程,定量地计算出...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国际上较流行的由A.J.Reuvers和C.A.Smolders等提出的有关相转化法的湿法成膜新机理.该理论从高聚物溶液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出发,通过建立起成形过程中多组分传质扩散的唯象方程,定量地计算出组分的变化轨迹,同时结合膜断面及表面的电镜照片,从相态变化的角度上提出了膜结构及大孔形成的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结构 相转化法 热力学 湿法成膜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的氢键作用──动态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大俊 李瑶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4-846,共3页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一系列由聚四氢呋喃 (Mn=2 0 0 0 )、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 1 ,4 -丁二醇和 1 ,2 -丙二胺三种不同的扩链剂合成的 TPU中的氢键作用 .发现这种氢键作用符合 Arrhenius型的温度依赖性 .从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氢键作用 物理交联 温度依赖性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国康 扬佳庆 顾利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直接酯化缩聚合成工艺自制新型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详细讨论了聚合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PTT 的结构,并将结果同PBT和PET 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酯化反应转化率... 采用直接酯化缩聚合成工艺自制新型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详细讨论了聚合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分析表征了PTT 的结构,并将结果同PBT和PET 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酯化反应转化率达到80 % 左右开始进行缩聚反应有利于减少副产物,同时也不会影响制得合格的PTT 树脂:在PBT 大分子链节中的( - CH2) 数是PET 的2 .04 倍,是PTT 的1.34 倍;PTT 大分子链节中的( - CH2) 数是PET 的1 .52 倍。因此PTT 大分子链的柔顺性在PBT 和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 丙二醇酯 合成 结构 表征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在保健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郑晓广 沈新元 杨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甲壳质及壳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物合成、分解方法。
关键词 甲壳质 壳聚糖 衍生物 保健功能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