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纱线造成布面横档的原因与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8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了控制布面横档,分析造成布面横档的原因,通过采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对比法或色差仪检测法初步判断布面横档与纱线有关,采用物理试验法检测纱线的质(重)量、条干、捻度和毛羽指标,采用化学溶解法确认纱线的混纺比及纤维混合均匀度指标... 为了控制布面横档,分析造成布面横档的原因,通过采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对比法或色差仪检测法初步判断布面横档与纱线有关,采用物理试验法检测纱线的质(重)量、条干、捻度和毛羽指标,采用化学溶解法确认纱线的混纺比及纤维混合均匀度指标,采用纤维还原法确认纤维物理特性差异,采用剥色还原法确认纤维吸色性能差异或印染不良等,提出控制成纱质(重)量CV值、成纱条干CV值和CVb值、成纱捻度不匀率及成纱毛羽的措施。表明:确保各种纤维混合的均匀性和一致性,是有效控制布面横档的常见措施;布面横档分析与控制是系统工程,应逐步分析排除,针对性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档 溶解法 还原法 色差 条干 捻度不匀率 毛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线波谱图机理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9年第4期49-55,共7页
为了便于理解和用好纱线波谱图,以改善和提高纱线质量,介绍纱线波谱图形成机理和傅里叶波形分解原理,探讨纱线不同类型的周期性疵点所形成波谱图的特点;通过分析波谱图实际案例,阐述波谱图对分析和查找纱线周期性疵点产生原因的指导价值... 为了便于理解和用好纱线波谱图,以改善和提高纱线质量,介绍纱线波谱图形成机理和傅里叶波形分解原理,探讨纱线不同类型的周期性疵点所形成波谱图的特点;通过分析波谱图实际案例,阐述波谱图对分析和查找纱线周期性疵点产生原因的指导价值,以及单纯利用波谱图分析纱疵产生原因存在的不足。指出:纱线的任何周期性疵点都可简化成正弦波频谱;分析波谱图应结合曲线图、DR图、长度-变异曲线图等仔细分辨图形特征,根据有无谐波、谐波类型及谐波包迹线形态等认真辨别疵点类型,并进行生产实践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疵 周期性 波谱图 傅里叶分解 主波 谐波 形态 包迹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纱线强力弱环与细纱断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4年第6期23-26,共4页
为了降低细纱断头,提高生产效率,分析了纱线强力弱环形成的原因及减少原纱强力弱环的措施,指出纱线上的细节、粗细节结合点、弱捻点、结杂包覆点等位置最容易形成纱线上的强力弱环,通过适当的工艺,提高强力弱环处的强力,降低纱线粗细节... 为了降低细纱断头,提高生产效率,分析了纱线强力弱环形成的原因及减少原纱强力弱环的措施,指出纱线上的细节、粗细节结合点、弱捻点、结杂包覆点等位置最容易形成纱线上的强力弱环,通过适当的工艺,提高强力弱环处的强力,降低纱线粗细节疵点及捻度不匀率可减少纱线强力弱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线 强力弱环 断头 高速 原料 工艺 设备 专件 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宣布取消中国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对纺织业有何影响?
4
作者 《福建轻纺》 2020年第3期9-10,共2页
2月18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取消包括中国、香港等25个经济体享有的WTO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公告,这25个经济体包括阿尔巴尼亚、阿根廷、亚美尼亚、巴西、保加利亚、中国... 2月18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取消包括中国、香港等25个经济体享有的WTO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公告,这25个经济体包括阿尔巴尼亚、阿根廷、亚美尼亚、巴西、保加利亚、中国、哥伦比亚、哥斯大黎加、乔治亚、中国香港、印度、印尼、哈萨克、吉尔吉斯、马来西亚、摩尔多瓦、蒙地内哥罗、北马其顿、罗马尼亚、新加坡、南非、韩国、泰国、乌克兰和越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惠待遇 纺织业 WTO 中国香港 摩尔多瓦 亚美尼亚 阿尔巴尼亚 马其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基本原理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学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了探索牵伸工艺方案的优化配置对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通过分析纺纱工艺流程牵伸功能的实现过程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技术特征,认为以高效工艺、陆S工艺... 为了探索牵伸工艺方案的优化配置对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通过分析纺纱工艺流程牵伸功能的实现过程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重定量、大牵伸工艺的技术特征,认为以高效工艺、陆S工艺为代表的重定量、大牵伸工艺,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途径来达到控制纤维运动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目的,其技术措施是符合牵伸工艺基本原理的,可以为纺纱企业通过优化牵伸工艺设计来合理控制产品质量提供新的工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流程 牵伸 高效工艺 陆S工艺 摩擦力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色级指标配棉要求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学元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5期54-58,共5页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新标准是提高纱线品质和质量,提升纺纱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成品性价比的基础性、技术规范性文件。文章探讨、研究了新标准下配棉工作应关注的重点和产品质量控制对配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新标准是提高纱线品质和质量,提升纺纱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原料成本,提高成品性价比的基础性、技术规范性文件。文章探讨、研究了新标准下配棉工作应关注的重点和产品质量控制对配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实例介绍了配棉质量控制程序,提供了混棉参考指标,对棉纺企业的质量控制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棉 颜色级 黄度 纺纱均匀指数 内在质量指标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夫转移率简易测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3年第3期39-41,共3页
为了简易地对道夫转移率进行测定估算,从影响道夫转移率的主要因素分析推导出了道夫转移率简易测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道夫转移率的简易测算方法的可行性。指出:影响道夫转移率的因素主要有针布型号规格,锡林与道夫凝聚比、隔距、三... 为了简易地对道夫转移率进行测定估算,从影响道夫转移率的主要因素分析推导出了道夫转移率简易测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道夫转移率的简易测算方法的可行性。指出:影响道夫转移率的因素主要有针布型号规格,锡林与道夫凝聚比、隔距、三角区气流状态,纤维性能等;简易计算方法与复杂测算公式结果基本相同,利于调整工艺,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 道夫 转移率 凝聚比 隔距 估算 调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理度与梳理强度的探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准确地分析、判断梳棉机的梳理质量,介绍了梳理度和梳理强度两个概念、梳理度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针齿锋利度、隔距、锡林速度、附加分梳件等因素对梳棉机梳理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采用仪器分析法和感官分... 为了准确地分析、判断梳棉机的梳理质量,介绍了梳理度和梳理强度两个概念、梳理度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分析了针齿锋利度、隔距、锡林速度、附加分梳件等因素对梳棉机梳理强度的影响,探讨了采用仪器分析法和感官分析法测试梳理强度的具体操作方法。指出:梳理度是参考指标,计算得到的梳理度指标不能真实反映梳棉机的实际梳理质量,必须通过梳理强度的测试分析准确地判断梳理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棉机 梳理度 梳理强度 锡林 道夫 针布 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彩纱质量控制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5年第5期33-37,共5页
为了纺好段彩纱,介绍了段彩纱的纺纱机理及细纱机生产段彩纱时的配套改造方案,阐述了段彩纱工艺参数选择、设备管理要求和操作要点,分析其常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技术措施。指出:段彩纱风格独特、色彩变化丰富、层次感强,具有... 为了纺好段彩纱,介绍了段彩纱的纺纱机理及细纱机生产段彩纱时的配套改造方案,阐述了段彩纱工艺参数选择、设备管理要求和操作要点,分析其常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技术措施。指出:段彩纱风格独特、色彩变化丰富、层次感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当前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加强对段彩纱常见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彩纱 工艺参数 基纱 彩长 彩距 拖尾 疵点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纺纱技术在粗纱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慧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7年第3期59-62,共4页
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介绍赛络纺技术、包芯纱技术、介入纺纱技术、竹节纱技术等新型纺纱技术在粗纱机上的创新应用,并探讨在粗纱机上开发新型纱线对其运转稳定性和控制精确度方面的要求和改进方向。指出:在粗纱机上应... 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介绍赛络纺技术、包芯纱技术、介入纺纱技术、竹节纱技术等新型纺纱技术在粗纱机上的创新应用,并探讨在粗纱机上开发新型纱线对其运转稳定性和控制精确度方面的要求和改进方向。指出:在粗纱机上应用环锭纺纱新技术,可开发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新型纱线;为适应新型纺纱在机品种多,短时间工艺调整频繁,翻改工作量大,生产环境要求差异大,产品下机量精准等问题,粗纱机应采用多电机变频控制,以确保运转稳定性和控制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纱机 赛络纺 仿麻纱 包芯纱 介入纺 竹节纱 锭翼 多电机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针布磨损机理及维护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慧 陈玉峰 《纺织器材》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保证梳理质量,延长金属针布使用周期,从磨损原因、磨损特点方面分析其磨损机理;探讨金属针布维护方法及免维护金属针布机理、使用周期与影响因素;从金属针布使用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确定金属针布使用周期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采取... 为保证梳理质量,延长金属针布使用周期,从磨损原因、磨损特点方面分析其磨损机理;探讨金属针布维护方法及免维护金属针布机理、使用周期与影响因素;从金属针布使用周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确定金属针布使用周期的必要性,详细探讨了采取对普通针布定期少磨、新型针布轻磨勤磨、高效针布在线精磨的原因及操作要点,提出了免维护针布使用注意事项。指出:梳理过程中,针布磨损难以避免,应根据金属针布的磨损机理,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和管理金属针布,是用好金属针布、保证梳理质量长期稳定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梳联 锡林 金属针布 齿条 有形磨损 免维护 定期少磨 在线精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条干仪简便地检测道夫转移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学元 《现代纺织技术》 2020年第6期46-50,共5页
探索利用道夫转移率进行质量监控管理的途径,解决目前业界无法简便快捷地计算出道夫转移率的现状。通过对道夫转移率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提出了利用条干仪简便地检测道夫转移率的方法,通过实践案例介绍了其具体操作方法。经过实践验证,... 探索利用道夫转移率进行质量监控管理的途径,解决目前业界无法简便快捷地计算出道夫转移率的现状。通过对道夫转移率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提出了利用条干仪简便地检测道夫转移率的方法,通过实践案例介绍了其具体操作方法。经过实践验证,该方法操作方便快捷,测试结果对工艺参数优化、产品质量管理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夫转移率 条干仪 不匀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工艺流程功能解析(上)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了合理控制纱线产品质量和优化纺纱工艺设计,探讨了纺纱工艺流程中各项纺纱功能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将各工序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层(包括松解和集合)、主层(包括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等)、次层(包括除杂、混和、并合和精梳等)和辅层(... 为了合理控制纱线产品质量和优化纺纱工艺设计,探讨了纺纱工艺流程中各项纺纱功能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将各工序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层(包括松解和集合)、主层(包括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等)、次层(包括除杂、混和、并合和精梳等)和辅层(卷绕成型),具体分析每个层次实现各项功能要求的方式与控制措施;重点阐述纤维松解、集合等纺纱主要功能要求、完成方式和相关工艺要求,特别是梳理器材之于松解、集束器材之于集合的影响。指出:在纺纱工艺流程中,所有的工艺技术始终围绕纤维的松解和集合展开;松解是集合的基础和前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流程 功能 松解 集合 混合 开松 梳理 牵伸 加捻 卷绕 棉网 须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点段彩纱的开发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8年第5期43-46,49,共5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生产彩点段彩新型纱线,在应用分析彩点纱与段彩纱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彩点段彩纱专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彩点的生产原理、梳棉机的要求及清梳,并条,粗、细纱等工序的工艺配置及工艺要点进行探讨,根据竹节纱公... 为了更好地开发生产彩点段彩新型纱线,在应用分析彩点纱与段彩纱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彩点段彩纱专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彩点的生产原理、梳棉机的要求及清梳,并条,粗、细纱等工序的工艺配置及工艺要点进行探讨,根据竹节纱公式推导出段彩纱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指出:生产彩点段彩纱需重点研究色彩搭配情况、彩点比例及形态、段彩的线密度和节长节距等,根据原料的适用性、产品的最终用途、生产技术和工艺的适应性、加工成本及产品的附加值等制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并对各工序工艺配置、操作技术以及设备状态进行研究,方能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彩点段彩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点纱 段彩纱 彩点段彩纱 工序 工艺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工艺流程功能解析(中)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7年第5期53-60,共8页
为了合理控制纱线产品质量和优化纺纱工艺设计,探讨了纺纱工艺流程中各项纺纱功能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将各工序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层(包括松解和集合)、主层(包括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等)、次层(包括除杂、混和、并合和精梳等)和辅层(... 为了合理控制纱线产品质量和优化纺纱工艺设计,探讨了纺纱工艺流程中各项纺纱功能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将各工序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层(包括松解和集合)、主层(包括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等)、次层(包括除杂、混和、并合和精梳等)和辅层(卷绕成型),具体分析每个层次实现各项功能要求的方式与控制措施;重点阐述纤维松解、集合等纺纱主要功能要求、完成方式和相关工艺要求,特别是梳理器材之于松解、集束器材之于集合的影响。指出:在纺纱工艺流程中,所有的工艺技术始终围绕纤维的松解和集合展开;松解是集合的基础和前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流程 功能 松解 集合 混合 开松 梳理 牵伸 加捻 卷绕 棉网 须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G自调匀整并条机的使用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学元 沈慧 《纺织器材》 2016年第4期42-44,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并条机USG自调匀整系统能效,分析了其构成、功能和技术参数,重点阐述死区长度和线性因数的设置;探讨了正确使用、设置USG自调匀整参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出:USG自调匀整系统对控制并条质(重)量不匀率等指标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并条机USG自调匀整系统能效,分析了其构成、功能和技术参数,重点阐述死区长度和线性因数的设置;探讨了正确使用、设置USG自调匀整参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出:USG自调匀整系统对控制并条质(重)量不匀率等指标具有重要作用,正确设置相关参数是用好自调匀整并条机的前提;正确理解参数含义,根据生产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加强对自调匀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才能发挥自调匀整并条机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条机 USG自调匀整 凹凸罗拉 FP传感器 开环控制 死区长度 线性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钢丝圈改善产品质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学元 王爱焕 《纺织器材》 2020年第5期19-21,共3页
为避免钢丝圈选用不当而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交货进度,对纺差别化纤维纱用钢丝圈提出选用程序,分析生产差别化纱线时合理选择钢丝圈的重要性,并根据差别化纤维的性能特点探讨生产不同差别化纱线品种对钢丝圈的选择要求;结合生产实... 为避免钢丝圈选用不当而影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交货进度,对纺差别化纤维纱用钢丝圈提出选用程序,分析生产差别化纱线时合理选择钢丝圈的重要性,并根据差别化纤维的性能特点探讨生产不同差别化纱线品种对钢丝圈的选择要求;结合生产实际表明:钢丝圈选型对产品质量和生活状态影响较大,应认真选择并重视对钢丝圈系列化、周期化的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圈 圈形 截面形状 选择 差别化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锥轮粗纱机卷绕参数计算公式的推导
18
作者 王学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探索快速选定无锥轮粗纱机卷绕参数的方法,以提高工艺翻改的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的方法,推导出了无锥轮粗纱轴向卷绕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生产实践验证检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无锥轮粗纱机快速、准... 为探索快速选定无锥轮粗纱机卷绕参数的方法,以提高工艺翻改的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的方法,推导出了无锥轮粗纱轴向卷绕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生产实践验证检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无锥轮粗纱机快速、准确地设定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纱机 卷绕系数 推导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工艺流程功能解析(下)
19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17年第6期59-62,共4页
为了合理控制纱线产品质量和优化纺纱工艺设计,探讨纺纱工艺流程中各项纺纱功能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将各工序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层(包括松解和集合)、主层(包括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等)、次层(包括除杂、混和、并合和精梳等)和辅层(卷... 为了合理控制纱线产品质量和优化纺纱工艺设计,探讨纺纱工艺流程中各项纺纱功能的构成及相互关系,将各工序从功能上划分为基础层(包括松解和集合)、主层(包括开松、梳理、牵伸和加捻等)、次层(包括除杂、混和、并合和精梳等)和辅层(卷绕成型),具体分析每个层次实现各项功能要求的方式与控制措施;重点阐述纤维松解、集合等纺纱主要功能要求、完成方式和相关工艺要求,特别是梳理器材之于松解、集束器材之于集合的影响。指出:在纺纱工艺流程中,所有的工艺技术始终围绕纤维的松解和集合展开;松解是集合的基础和前提,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流程 功能 松解 集合 混合 开松 梳理 牵伸 加捻 卷绕 棉网 须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小纱疵的控制措施
20
作者 王学元 《纺织器材》 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
为满足客户对织物的高质量要求,有效减少细小纱疵并提高产品质量,详述细小纱疵的分类及特点,探讨形成纱疵的根本原因,在分析细小纱疵形成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控制措施。指出:细小纱疵分为常发性和偶发性纱疵,且具有长度短、体积小、影响... 为满足客户对织物的高质量要求,有效减少细小纱疵并提高产品质量,详述细小纱疵的分类及特点,探讨形成纱疵的根本原因,在分析细小纱疵形成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控制措施。指出:细小纱疵分为常发性和偶发性纱疵,且具有长度短、体积小、影响因素多、控制难度大、易反复及滞后的特点,说明须条不同部位纤维的“三度”、根数排列、纤维成分比例存在差异或存在非预期成分是纱疵形成的根本原因;纤维“短、杂、伤、乱、失、游、刮”是其形成细小纱疵的机理;为控制细小纱疵,须全方位从原料、工艺配置、设备状态、操作及空调使用5大基础管理细节采取措施,并应根据企业实际和客户要求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标准,针对性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纱疵 常发性 偶发性 三度 原料 工艺 影响 温湿度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