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锻件热加工质量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刘洪涛 张睿 胡志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0-218,共19页
锻件热加工产品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工艺窗口窄,成形难度高,导致产品质量波动大。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锻件热加工质量预测是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良品率的有效解决手段。综述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关于机器学习的锻件热加工质量预测研究... 锻件热加工产品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工艺窗口窄,成形难度高,导致产品质量波动大。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锻件热加工质量预测是控制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良品率的有效解决手段。综述了国内外最近几年关于机器学习的锻件热加工质量预测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锻件热加工质量定义,其次列举了应用于锻件热加工质量预测的常见方法。重点论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在锻件热加工工艺参数预测及组织性能预测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关注样本容量、网络拓扑结构、算法特点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及相应解决措施。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机理融合驱动质量预测方法、数字孪生驱动质量预测方法以及工业大模型驱动质量预测方法等3个方面近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工业大模型驱动质量预测方法在未来可能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锻件 质量预测 机器学习 数据机理 数字孪生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GH4706合金微观组织均匀细化的影响
2
作者 郑德宇 夏玉峰 +3 位作者 张森峰 常玥莹 李松林 周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为了通过工艺参数来控制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均匀细化,考察了大范围参数下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在温度950~11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考察了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使用EBSD数据并引入Z参数定量描述了GH4706... 为了通过工艺参数来控制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均匀细化,考察了大范围参数下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在温度950~1150℃和应变速率0.001~1 s^(-1)下考察了GH4706合金微观组织的演化规律。使用EBSD数据并引入Z参数定量描述了GH4706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了Z参数对动态再结晶组织均匀细化和动态再结晶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ln Z参数值并非越小或越大越好,而是在ln Z=32附近可以获得最均匀细化的DRX组织。在低、中和高ln Z参数值的微观组织中都存在两种不同机制的形核,并且非连续动态再结晶机制的形核都占据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06合金 微观组织 工艺参数 均匀细化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调控研究
3
作者 崔明亮 周耀 +3 位作者 幸子涵 汤紫阳 胡建良 张鹏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2,共10页
采用表层增塑累积变形工艺和固溶+回归再时效(RRA)热处理工艺研究了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提高了锻件晶粒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获得了调控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过表层... 采用表层增塑累积变形工艺和固溶+回归再时效(RRA)热处理工艺研究了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提高了锻件晶粒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均匀性,获得了调控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组织性能均匀性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经过表层增塑累积变形实验及固溶处理后,锻件的组织均匀性显著提升,并获得了最优的固溶工艺为470℃/45 min。在470℃/45 min的最优固溶工艺条件下,研究了RRA过程中H形7050铝合金模锻件肋部表层和中心的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了回归制度对锻件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发现锻件肋部与腹部的表层和中心力学性能均在120℃/24 h+190℃/5 min+120℃/24 h的RRA工艺下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模锻件 组织均匀性调控 表层增塑累积变形 回归再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曲轴加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冷真龙 徐斐 邓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分析曲轴的用途及加工要求,针对大重型曲轴的加工,提出利用现有设备与部分专用工艺装备相结合,组成封闭加工系统;合理安排工艺控制曲臂的变形,对关键部位的加工重点控制,保证了大重型曲轴加工质量。
关键词 曲轴 强力车刀座 变形控制 偏心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摩擦系数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海成 昌春艳 周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在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锻件成品率和模具服役寿命有显著影响。为了精确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基于工艺实验结合Deform-3D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摩擦系数标定曲线,测定了TC18钛合金圆环在不同润滑条件下镦... 在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过程中,摩擦系数对锻件成品率和模具服役寿命有显著影响。为了精确测定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基于工艺实验结合Deform-3D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摩擦系数标定曲线,测定了TC18钛合金圆环在不同润滑条件下镦粗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对温度场、应变场及金属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TC18钛合金热锻成形工艺过程中,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最大,为0.70~0.80;复合润滑布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30~0.40;在保温棉+纤维布的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为0.40;保温棉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系数为0.60~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镦粗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起落架用300M超高强度钢的表面脱碳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海成 肖细军 曾德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4,128,共6页
300M超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系统中各种重要承力锻件的制造。在热加工生产流程中,长时间高温加热和热处理,材料不可避免会发生脱碳现象,脱碳会显著恶化钢质锻件表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是飞机起落架零... 300M超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系统中各种重要承力锻件的制造。在热加工生产流程中,长时间高温加热和热处理,材料不可避免会发生脱碳现象,脱碳会显著恶化钢质锻件表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是飞机起落架零件上不允许出现的一种材料缺陷。通过箱式电阻炉等温加热实验,利用金相法,研究了保温时间、加热温度和热处理工艺等工艺参数对300M超高强度钢脱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1160℃时,在0.5~2 h保温时间范围内,300M超高强度钢的脱碳层深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是脱碳层深度增长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变缓;当保温时间为2 h时,在800~1200℃加热温度范围内,脱碳层深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1100℃时脱碳层深度最大;不同热处理工艺下,不做热处理时300M超高强度钢的表面脱碳深度最小,而加热温度最高的正回火+淬回火热处理工艺的脱碳层深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超高强度钢 脱碳 加热时间 加热温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耐高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7
作者 张鹏 朱强 +1 位作者 秦鹤勇 沈文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1,37,共6页
耐高温材料研究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总结了航空发动机用耐高温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高温合金、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难熔金属材料、金属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耐高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简... 耐高温材料研究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总结了航空发动机用耐高温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高温合金、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难熔金属材料、金属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耐高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金属高温氧化理论及高温合金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今后航空发动机用耐高温材料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高温材料 高温氧化 防护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式热带卷取机夹送辊偏转角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勇勤 刘建业 +1 位作者 严兴春 万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99-1002,共4页
对目前广泛用于热轧带钢车间的三辊地下式热带卷取机上下夹送辊的偏转角大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利用弹塑性弯曲变形理论建立了带钢进入夹送辑后弯曲变形的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为夹送辊的国产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地下卷取机 夹送辊 偏转角 弹塑性弯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2Zr-1Mo-1V合金热变形激活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识别及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权国政 赵磊 +2 位作者 张艳伟 周杰 李蓬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6,230,共6页
热压缩实验获得Ti-6Al-2Zr-1Mo-1V合金在温度1073~1323K,应变速率0.01~10s-1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以此作为识别及表征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底层数据。对比分析流变应力曲线发现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动态回复型软化态势显著;低温、... 热压缩实验获得Ti-6Al-2Zr-1Mo-1V合金在温度1073~1323K,应变速率0.01~10s-1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以此作为识别及表征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底层数据。对比分析流变应力曲线发现高温、低应变速率下动态回复型软化态势显著;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动态再结晶型软化态势显著。引入材料加工硬化率θ,结合θ-σ曲线拐点判据识别了流变应力曲线隐含表征激活动态再结晶的特征参量:临界应变、临界应力。采用含动态再结晶激活能Q的Arrhenius方程求得α、β、n1、n2等材料常数并获得该合金动态再结晶激活能对应变速率及温度的响应图。进一步引入表征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临界应变模型,获得了临界应变与各热力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验证表明该临界模型预测精度最大为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动态再结晶 激活能 临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高强钢高温流变行为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16
10
作者 章晓婷 黄亮 +3 位作者 李建军 张轩越 曾嵘 李蓬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9-1447,共9页
通过Gleeble 3500高温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300M高强钢在变形温度900~1 15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建立高温热变形材料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300M钢材料流变... 通过Gleeble 3500高温热模拟压缩实验,研究300M高强钢在变形温度900~1 15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流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建立高温热变形材料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300M钢材料流变应力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材料流动应力增加;建立了材料常数α,n,ln A和激活能Q与真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四项式函数关系;所建立材料本构方程预测值与实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本构方程能够准确地描述300M钢热变形条件下的材料流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M高强钢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应变速率对7075铝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权国政 王熠昕 +2 位作者 张艳伟 王凤彪 高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56,共6页
解析Cockroft-Lathem韧性累积损伤计算原理,提出'基于损伤敏感率演变规律求解临界损伤因子'的方法。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7075铝合金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以采集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作为数值计算损伤值的底... 解析Cockroft-Lathem韧性累积损伤计算原理,提出'基于损伤敏感率演变规律求解临界损伤因子'的方法。完成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多组7075铝合金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以采集到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作为数值计算损伤值的底层材料模型,以最大损伤值出现的镦粗鼓外缘部位为研究区域,获得'损伤敏感率在变形初期快速下降至后期逐步趋于0'的损伤软化规律,而损伤软化现象对应变速率较为敏感。以损伤敏感率为0作为临界损伤因子出现的时机,获得7075铝合金在温度573~723K、应变速率0.01~10s-1下的临界损伤因子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其不是常数,而是为在0.255~0.453范围内变化的变量,其在高的温度下对应变速率更为敏感,在高的应变速率下对温度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理模拟 损伤 变量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主机装置真空靶室组件研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元利 陈学前 +5 位作者 高海鹰 阙兴华 吴文凯 刘慧琳 向勇 朱明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3-2626,共4页
针对神光Ⅲ主机装置真空靶室系统横向刚度较弱、必须进行现场精密加工和安装等研制中的技术难题,对真空靶室组件的结构和整体加工工艺进行了设计。结合靶场总体稳定性设计思路,设计了垂直支撑结构和能提供摩擦阻尼耗能的横向支撑结构,... 针对神光Ⅲ主机装置真空靶室系统横向刚度较弱、必须进行现场精密加工和安装等研制中的技术难题,对真空靶室组件的结构和整体加工工艺进行了设计。结合靶场总体稳定性设计思路,设计了垂直支撑结构和能提供摩擦阻尼耗能的横向支撑结构,并对壁厚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使用开孔器、六维调节结构和激光跟踪仪,设计修配调整垫等,解决了现场精密加工问题,实现了靶室与靶场基准体系的精密对接。计算结果表明,48束打靶透镜平均平动位移均方根值为2.8μm。建成后,靶室中心高度偏差为±0.12mm,水平偏差达到±0.18mm,各重要联接法兰对心偏差达到0.35~0.4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Ⅲ主机装置 真空靶室 稳定性设计 现场精密加工 支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检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桂平 王伟峰 +1 位作者 轩亚兵 段玲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5,共6页
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引入我国已有近十年,由于其高准确度、高速度、无接触、适于动态测量及能在恶劣条件下测量等优点,已为我国精密工业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方法来评价其测量准确度。该文总结德国VDI/VDE 2634... 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引入我国已有近十年,由于其高准确度、高速度、无接触、适于动态测量及能在恶劣条件下测量等优点,已为我国精密工业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方法来评价其测量准确度。该文总结德国VDI/VDE 2634和美国GSI公司内部检定工业摄影测量系统的规范和准则;介绍法国计量院和法国GMS公司标定基准尺长度的方法;论述我国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检定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摄影测量 检定方法 相机 测量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8钛合金模锻件低倍组织分层机理及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雷 张禹森 +4 位作者 张启飞 胡峻华 薛明达 郭晓敏 金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3-352,共10页
TC18钛合金模锻件低倍组织显现出分层现象。通过热模拟试验,利用金相统计并结合微拉伸、SEM等手段,分析对比了近表层表现出的“冷模组织”及近中心层的网篮组织的显微特点及力学性能,探讨了经β锻造及热处理后TC18模锻件由表及里显现出... TC18钛合金模锻件低倍组织显现出分层现象。通过热模拟试验,利用金相统计并结合微拉伸、SEM等手段,分析对比了近表层表现出的“冷模组织”及近中心层的网篮组织的显微特点及力学性能,探讨了经β锻造及热处理后TC18模锻件由表及里显现出的低倍组织分层机理,提出了低倍分层出现的工艺条件判据并建立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经单相区加热后,锻件表层变形温度降低(处于双相区)且变形程度小,这使得变形前粗大晶粒的破碎程度降低,难以形成网篮组织,而以“冷模组织”的特征存在,导致了明显的分层现象。特别是“冷模组织”对应的伸长率明显降低,难以达标。随着变形温度(t)的降低,获得网篮组织的临界应变量(εf)增大,根据热模拟试验的系统数据对εf与t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表达;以εf为判据,通过二次开发建立了有限元子程序,实现了锻件低倍组织分层的可视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Β钛合金 冷模组织 低倍分层 网篮组织 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DT钛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建辉 张鹏 赵升吨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TC4-DT钛合金在温度1163K^1293K、应变速率为0.005s^(-1)~0.5s^(-1)、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该合金的流变应力变化特点,建立该合金的Arrhenius双曲...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了TC4-DT钛合金在温度1163K^1293K、应变速率为0.005s^(-1)~0.5s^(-1)、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分析该合金的流变应力变化特点,建立该合金的Arrhenius双曲正弦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本构方程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高,为制定TC4-DT钛合金热加工工艺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DT钛合金 热变形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5Cr-1Mo-0.25V纯净钢筒体锻件的工艺与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林涛 刘志颖 +2 位作者 王庆光 杜军毅 张明康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8,共9页
为了制造千吨级煤液化反应容器 ,满足更高温度 (482℃ )和更高的强度等级 (σ0 2 ≥ 4 15MPa) ,减少筒体锻件的重量 ,在原采用的 2 2 5Cr - 1Mo钢的基础上 ,开发出了加V钢。针对煤液化装置 (或大型热壁加氢反应器 )用 2 2 5Cr - 1Mo ... 为了制造千吨级煤液化反应容器 ,满足更高温度 (482℃ )和更高的强度等级 (σ0 2 ≥ 4 15MPa) ,减少筒体锻件的重量 ,在原采用的 2 2 5Cr - 1Mo钢的基础上 ,开发出了加V钢。针对煤液化装置 (或大型热壁加氢反应器 )用 2 2 5Cr - 1Mo - 0 2 5V纯净钢筒体锻件的特点及理化性能要求 ,分析了冶炼、锻造、热处理等工序的难点 ,在进行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查寻以及材料和工艺试验的基础上 ,制定出并实施了制造工艺 ,经过筒体锻件的解剖及理化检验 ,证明所采用的工艺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完全满足煤液化装置用钢 2 2 5Cr- 1Mo - 0 2 5V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5CR-1MO-0.25V 煤液化装置 筒体锻件 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落架外筒锻件局部控流模锻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静 王新云 +2 位作者 邓磊 李建军 李蓬川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43,260,共6页
针对起落架外筒锻件头部凸起高又窄、不易充满的特点,提出调节局部飞边桥部尺寸以控制局部金属流动的方案,基于主应力法和体积相等原则建立了飞边尺寸求解模型,确定了终锻件局部飞边桥部尺寸。同时,对起落架外筒锻件的锻造工艺方案进行... 针对起落架外筒锻件头部凸起高又窄、不易充满的特点,提出调节局部飞边桥部尺寸以控制局部金属流动的方案,基于主应力法和体积相等原则建立了飞边尺寸求解模型,确定了终锻件局部飞边桥部尺寸。同时,对起落架外筒锻件的锻造工艺方案进行设计,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对起落架外筒锻件热模锻全流程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飞边局部控流获得了形状合格、表面无缺陷的终锻件,降低了成形载荷,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物理实验,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飞边局部控流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模锻 主应力法 局部控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钛合金流变行为的一种本构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权国政 石彧 +1 位作者 周杰 熊运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3-35,共3页
在Gleeble-1500热物理模拟机上对多组TA15钛合金试样进行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应力迅速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引入包含软... 在Gleeble-1500热物理模拟机上对多组TA15钛合金试样进行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应力迅速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引入包含软化因子的本构模型,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可求解相应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应变速率 本构模型 流变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应变速率敏感指数对变形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的响应规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权国政 王阳 +1 位作者 周杰 熊运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8-49,53,共3页
通过TA15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获得了温度1073~1323 K、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以此作为计算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的底层材料模型。以一组拟合图和3-D曲面揭示了应力、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共同作用诱... 通过TA15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获得了温度1073~1323 K、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数据,以此作为计算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的底层材料模型。以一组拟合图和3-D曲面揭示了应力、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共同作用诱导多种变形机制变化及同时存在将引起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值的剧烈响应。通过m值的正负判断了变形稳定区与失稳区,为建立TA15合金高温变形时的加工图并合理制定锻造工艺,为有效控制及提高构件性能和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合金 热模拟试验 流动应力模型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M加工图的Ti-6Al-2Zr-1Mo-1V合金热塑性变形参数优化识别 被引量:4
20
作者 权国政 王阳 +3 位作者 张艳伟 王熠昕 王月乔 周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01-2306,共6页
通过Ti-6Al-2Zr-1Mo-1V(TA15)合金多组试样热物理模拟压缩实验获得温度1073~1323K、应变速率0.01~10s-1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以此作为计算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功率耗散系数η、失稳判据ξ三重指标的底层材料模型。以一组3D曲面形式... 通过Ti-6Al-2Zr-1Mo-1V(TA15)合金多组试样热物理模拟压缩实验获得温度1073~1323K、应变速率0.01~10s-1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以此作为计算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功率耗散系数η、失稳判据ξ三重指标的底层材料模型。以一组3D曲面形式揭示了应力、应变速率、温度、应变量的共同作用诱导的多种变形机制的转化及同时存在所引起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的剧烈响应,并通过m值的正负初步识别变形稳定区和失稳区。进一步绘制能量耗散图并识别出η值为负的不稳定变形区,以及η值为正的稳态变形区。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失稳判据分布图识别出ξ>0的稳定变形区、ξ≤0的失稳变形区。最后将不同应变下的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叠加以构造最终所需的含应变影响的系列加工图。综合识别后,具有较高m值水平、较高η值水平、较高ξ值水平的稳定变形参数区间为优先推荐,具有负m值水平、负η值水平、负ξ值水平的失稳变形参数区间为避免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压缩 动态材料模型 应变速率敏感指数 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