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低碳化与动力总成技术创新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骏 张晓艳 +4 位作者 付磊 沈铁军 宫艳峰 杨兴旺 王永军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从全球气候变化入手,分析了中国低碳化发展需求,包括碳排放构成、汽车碳排放占比,基于《巴黎协定》中中国政府的CO_2排放量承诺,预测了2025年和2030年汽车油耗限值,据此分析了中国汽车低碳化技术需求,提出了中国汽车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 从全球气候变化入手,分析了中国低碳化发展需求,包括碳排放构成、汽车碳排放占比,基于《巴黎协定》中中国政府的CO_2排放量承诺,预测了2025年和2030年汽车油耗限值,据此分析了中国汽车低碳化技术需求,提出了中国汽车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从国家、社会、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层面给出了低碳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化 动力总成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技术在橡胶悬置正向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康一坡 霍福祥 +1 位作者 魏德永 叶绍仲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0,47,共6页
通过与经验公式法对比,总结有限元技术辅助进行橡胶悬置正向开发的优势;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基础,阐述如何应用有限元技术进行橡胶悬置正向开发流程;依据流程,介绍了两例橡胶悬置正向开发案例。结果表明,有限元技术辅助设计的橡胶悬置... 通过与经验公式法对比,总结有限元技术辅助进行橡胶悬置正向开发的优势;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基础,阐述如何应用有限元技术进行橡胶悬置正向开发流程;依据流程,介绍了两例橡胶悬置正向开发案例。结果表明,有限元技术辅助设计的橡胶悬置不仅达到了刚度目标要求,而且强度、寿命大幅提高,同时产品开发周期有效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悬置 有限元 刚度 正向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外推技术在汽车热平衡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于翔 苏海龙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53,共4页
为解决由于没有达到汽车道路热平衡状态而无法得出试验结果的实际问题,对温度外推方法在整车道路热平衡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拟定了针对外推计算的整车热平衡试验温度稳定判据。通过对热平衡外推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使用... 为解决由于没有达到汽车道路热平衡状态而无法得出试验结果的实际问题,对温度外推方法在整车道路热平衡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拟定了针对外推计算的整车热平衡试验温度稳定判据。通过对热平衡外推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使用温度外推方法能够验证和预测没有达到标准热平衡状态条件下的整车热平衡试验结果,并能够在准确获得试验结果的同时缩短试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热平衡试验 温度外推方法 温度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声品质的GA-BP神经网络预测与权重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高印寒 唐荣江 +2 位作者 梁杰 赵彤航 张澧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2-468,共7页
为了高效而准确地评价与控制车内噪声品质,以B级车稳态工况下副驾位置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级评分法对采集到的声音样本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同时计算了7个客观参数。以客观参量为输入,声品质主观结果为输出,引入基于遗传算法的B... 为了高效而准确地评价与控制车内噪声品质,以B级车稳态工况下副驾位置的车内噪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级评分法对采集到的声音样本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同时计算了7个客观参数。以客观参量为输入,声品质主观结果为输出,引入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声品质预测模型。实验显示该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评分的相关系数达到0.928,检验组的预测最大误差为±8%。以所建模型的连接权值,分析了客观参数对主观评价结果的贡献度,并以影响系数较大的参数为输入重新构建了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稳态工况下,车内声品质主要受响度、粗糙度和尖锐度的影响,其预测模型可由这3个参数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声品质预测 GA-BP神经网络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活塞裙部-缸套系统摩擦学仿真分析和减摩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武彬 宁李谱 +2 位作者 孟祥慧 李骏 谢友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7-583,共7页
摩擦学在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和提高系统可靠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以汽车发动机活塞裙部-缸套系统为对象,以寻求降低该系统摩擦损失的技术方案为目标,考虑各种因素建立了内燃机活塞裙部混合润滑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活塞裙部型面的改... 摩擦学在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和提高系统可靠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以汽车发动机活塞裙部-缸套系统为对象,以寻求降低该系统摩擦损失的技术方案为目标,考虑各种因素建立了内燃机活塞裙部混合润滑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活塞裙部型面的改进设计进行了探索,并据此确定了某款发动机活塞的改进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案,均能实现显著降低活塞裙部-缸套系统摩擦损失的目标,最大降幅达到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裙部-缸套 摩擦损失 二阶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的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付晓丹 罗禹贡 +2 位作者 韩云武 江发潮 李克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5-919,共5页
为改善智能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时的制动转矩响应,提出了电机与电子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包括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和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基于期望制动转矩预测,建立了融合EVB动态响应特性的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 为改善智能混合动力汽车智能辅助驾驶时的制动转矩响应,提出了电机与电子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包括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和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基于期望制动转矩预测,建立了融合EVB动态响应特性的EVB预测启动控制策略。综合考虑电机动态响应特性、响应裕度、EVB动态响应特性和电池荷电状态,提出了基于电机制动转矩动态补偿的制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制动控制策略可在整个制动过程提高制动转矩响应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电子真空助力器 电机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渐变厚度的汽车吸能盒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涛 刘念 +2 位作者 高伟钊 徐天爽 胡贤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9-274,共6页
研究基于差厚技术的汽车吸能盒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解决差厚板的厚度渐变特性和材料力学性能渐变特性的仿真建模方法,推导了综合考虑厚度分布、吸能盒重量、吸能量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获得了差厚吸能盒结构最... 研究基于差厚技术的汽车吸能盒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解决差厚板的厚度渐变特性和材料力学性能渐变特性的仿真建模方法,推导了综合考虑厚度分布、吸能盒重量、吸能量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获得了差厚吸能盒结构最优设计参数,并实现了样件试制。试制的差厚吸能盒样件在准静态压溃过程中出现充分且对称的褶皱,且褶皱次序与厚度分布特征一致,变形模式稳定,在保持吸能水平提升的同时,与原冲压等厚吸能盒相比降重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厚板 吸能盒 压溃性能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松弛技术的重频密频结构模态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淼 于澜 鞠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05-1609,共5页
文章提出了可以避免重频影响的模态灵敏度算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精确解,对于需要近似的部分,给出了一种数值处理技术及其误差估计方法;通过引入带有明显物理意义的松弛因子,讨论了重频模态对灵敏度的贡献,并阐明了重频子... 文章提出了可以避免重频影响的模态灵敏度算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绝大部分的精确解,对于需要近似的部分,给出了一种数值处理技术及其误差估计方法;通过引入带有明显物理意义的松弛因子,讨论了重频模态对灵敏度的贡献,并阐明了重频子空间模态选取的敏感性问题,为密频结构的振动控制等研究提供易于操作的可行算法及理论模型;数值算例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频结构 密集模态 灵敏度分析 松弛因子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磊 马伯祥 宗长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7-330,345,共5页
以多维高斯隐式马尔可夫模型为基础,采用软硬件冗余技术,提出了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策略,并通过硬件在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应用于线控转向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的容错控制,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汽车 线控转向 转角传感器 容错控制 隐式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传动系高速变速耐久性断裂部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门玉琢 于海波 +1 位作者 刘博 李明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95-99,共5页
为研究某载货汽车高速路耐久性变速强化试验阶段出现的传动系部件断裂问题。利用非接触式转矩遥测仪实车测试了传动轴转矩、车速等相关数据,应用LMS-TecWare疲劳载荷处理软件计算传动轴正负转矩产生的疲劳损伤分布载荷谱,并据此分析断... 为研究某载货汽车高速路耐久性变速强化试验阶段出现的传动系部件断裂问题。利用非接触式转矩遥测仪实车测试了传动轴转矩、车速等相关数据,应用LMS-TecWare疲劳载荷处理软件计算传动轴正负转矩产生的疲劳损伤分布载荷谱,并据此分析断裂故障产生机理。高速路五种工况循环变速试验结果表明,奇数升降挡工况三中,3挡减1挡时出现了所有工况最大"反拖"负向冲击转矩,由此产生的扭转应力超过了部件屈服极限而发生局部塑性变形,引起永久性损伤和裂纹扩展,试验每循环一次产生的疲劳损伤为2.356 5×10^(-7),随着试验循环次数的增加累积损伤也随之增大,经一定次数循环变速试验传动系部件最终发生低周疲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传动系 变速试验 断裂 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意图辨识的线控汽车紧急转向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磊 马伯祥 +1 位作者 宗长富 郑宏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6,共6页
针对线控转向汽车在紧急转向时,按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得到的横摆角速度动态响应慢、超调量大、稳定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转向意图辨识的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正常转向时,车辆按照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在紧急转向... 针对线控转向汽车在紧急转向时,按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得到的横摆角速度动态响应慢、超调量大、稳定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转向意图辨识的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正常转向时,车辆按照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在紧急转向时,在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基础上,叠加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车辆紧急转向引入驾驶员转向意图辨识环节,以判定何时叠加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转向意图辨识利用多维高斯隐马尔可夫模型建模,通过离线训练参数、在线辨识识别的方式实现.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线控汽车瞬态转向响应的超调量、减少稳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线控转向 意图辨识 隐马尔可夫模型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滑移率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井后华 刘志远 刘吉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以不改变电动汽车原有机械制动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为前提,提出一种并联式混合制动滑移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明确划分了再生制动控制和原有机械制动控制的作用工况,将再生制动控制转化为滑移率规划和控制两个问题,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分... 以不改变电动汽车原有机械制动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为前提,提出一种并联式混合制动滑移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明确划分了再生制动控制和原有机械制动控制的作用工况,将再生制动控制转化为滑移率规划和控制两个问题,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及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下制动,该方法都可以实现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准确控制及平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式混合制动 再生制动 滑移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T电控单元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雨龙 曾华兵 蒋鑫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67-870,893,共5页
建立了重型商用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模型,提出了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底层和控制层的测试方法,并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相应的测试用例,为TCU程序设计人员修改控制策略等提供有效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电控单元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相关汽车动力传动系可靠性试验新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门玉琢 于海波 韩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29,34,共6页
为研究某重型载货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可靠性,提出基于山区典型公路与用户实际使用工况累积能量相关联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强化试验新方法。该方法能将用户对车辆的实际使用工况与山区典型公路强化试验相结合,可避免传动系可靠性试验的盲目性... 为研究某重型载货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可靠性,提出基于山区典型公路与用户实际使用工况累积能量相关联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强化试验新方法。该方法能将用户对车辆的实际使用工况与山区典型公路强化试验相结合,可避免传动系可靠性试验的盲目性。采集山区典型公路与用户真实用法的试验数据,通过传动轴扭矩对转速的联合分级矩阵获得输出累积能量分布载荷谱。结合用户实际调查的路面比例与车辆载重数据,据Weibull分布概率直线方程及动力传动系累积能量数学模型,计算失效概率为90%条件下的四种用户典型路面及每个用户总累积能量,并对分布函数进行K-S检验;利用Monte-Carlo方法仿真模拟90%用户的动力传动系输出总能量。通过山区典型公路与90%用户累积能量的相关性计算,获得山区公路强化系数与可靠性试验规范,为科学评价及考核汽车动力传动系可靠性试验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典型公路 可靠性 累积能量 90%用户 动力传动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试车场动力学轮胎模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正林 李骏 郭孔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以P205/55R16轮胎为对象,建立了虚拟试车场动力学轮胎模型,进行了轮胎径向刚度、扭转特性和侧偏特性的仿真分析。通过与相同工况下的轮胎试验台架测试结果对比可知,所建立的虚拟试车场动力学轮胎模型有效,可以满足虚拟试车场仿真需要。
关键词 虚拟试车场 轮胎模型 轮胎试验 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驻车制动用拉索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应国 梅宗信 +3 位作者 夏柏林 童正兆 谢来恩 何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22-28,共7页
分析了汽车驻车制动用拉索总成的工作状况和整车基本要求,介绍了台架试验的项目设置理由和试验方法,列出了作为汽车行业标准重要内容的某些考核评价指标,可为驻车用拉索总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汽车 驻车制动 拉索总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修复技术的应用
17
作者 徐鑫莉 蔡鹏 +1 位作者 徐文 支兴伟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介绍了激光沉积修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将试件典型的损伤形式分为孔、面和槽损伤,预制了具备相应损伤形式的待修复件,采用固定部分工艺参数,通过改变功率、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Z轴单向行程分析其对沉积修复层的形貌和组织影响,给出了试... 介绍了激光沉积修复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将试件典型的损伤形式分为孔、面和槽损伤,预制了具备相应损伤形式的待修复件,采用固定部分工艺参数,通过改变功率、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Z轴单向行程分析其对沉积修复层的形貌和组织影响,给出了试验中避免缺陷出现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修复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架液压衬套液固耦合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民 蒋永峰 +2 位作者 马天飞 刘亚川 张敏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5-10,共6页
液压衬套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隔振元件,其静、动特性分析和隔振性能匹配在其研究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液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对液压衬套进行建模分析,通过静态和动态仿真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计算衬套关键参数,为... 液压衬套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隔振元件,其静、动特性分析和隔振性能匹配在其研究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液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对液压衬套进行建模分析,通过静态和动态仿真与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计算衬套关键参数,为后期的试验和参数化分析提供指导,并利用该方法对参数化分析结果进行了结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衬套 液固耦合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载货汽车AMT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彦颖 卢新田 +2 位作者 孙中辉 秦敬媛 张国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8,共5页
建立了某重型载货汽车的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数学模型,并分别设置了分离和接合过程中的离合器缸活塞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小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活塞基本可以停在预定位置;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大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 建立了某重型载货汽车的离合器气动执行机构数学模型,并分别设置了分离和接合过程中的离合器缸活塞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小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活塞基本可以停在预定位置;当目标位置设置较大时,单独控制相应电磁阀,系统超调量较大,增加了离合器控制的难度。利用离合器执行机构台架进行了静态试验,所得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设计的分段动态控制器控制离合器的仿真结果表明,能够使分离轴承实际位移很好地跟随理想位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载货汽车 AMT 离合器 气动执行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动压力的切换PI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家栋 刘志远 +1 位作者 魏文若 张永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0,共7页
针对应用流量阀的汽车制动压力系统液压控制精度问题,建立了流量阀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切换PI控制器,并采用相平面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收敛性和控制参数对压力调节性能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切换PI控... 针对应用流量阀的汽车制动压力系统液压控制精度问题,建立了流量阀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切换PI控制器,并采用相平面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收敛性和控制参数对压力调节性能的影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切换PI控制器能够满足液压压力的跟踪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制动 流量阀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