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工作策略与实践——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例
1
作者 宋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1,共2页
档案数字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民生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国家对档案数据安全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均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为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 档案数字资源是国家和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社会发展、民生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国家对档案数据安全高度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均要求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为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保存提供保障。2024年1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行业标准《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规范》(DA/T 99—2024),提出档案数字资源备份实施的相关要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作为国家级档案馆,经过10余年大规模档案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形成800余万件档案数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数字资源 国家档案局 档案数字化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民族记忆 民生服务 数据安全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修复中照明光源的创新应用——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例
2
作者 邢洲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7,共2页
档案修复工作过程中自然光源和照明光源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然而,长期的光照会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纤维机械强度降低,纸张变黄发脆,同时影响字迹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字迹变浅、褪色。特别是光对档案的作用具有积累效应和后效应,短... 档案修复工作过程中自然光源和照明光源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然而,长期的光照会使纸张纤维受到破坏,纤维机械强度降低,纸张变黄发脆,同时影响字迹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造成字迹变浅、褪色。特别是光对档案的作用具有积累效应和后效应,短时间内虽不明显,长期则会对档案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打造科学舒适安全的修复照明环境是开展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修复 照明光源 照明环境 纸张纤维 积累效应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修复工作 自然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档案编纂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刚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1,共2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有满文档案200余万件,约占全世界满文档案总数(300余万件)的2/3。满文档案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独树一帜,是解读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钥匙,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珍贵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有满文档案200余万件,约占全世界满文档案总数(300余万件)的2/3。满文档案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独树一帜,是解读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钥匙,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珍贵的价值,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一史馆及其前身故宫文献馆围绕满文档案开展编纂工作已有87年,历经多个时期,依靠不同手段,采用多种形式,取得可喜成果,并在新时代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加深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 满文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编纂工作 采用多种形式 文化遗产 一史馆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健存雄 岁华可读——新加坡总统纳丹参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侧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光越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5,共2页
201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建交二十周年。8月中旬,新加坡总统塞拉潘·R·纳丹(Seltapan Rama Nathan)先生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将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参观。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新加坡 总统 侧记 丹参 2010年 档案馆参观 国事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军机处上谕档实现全文数字化
5
作者 王光越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59,共2页
2009年9月12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清代军机处上谕档全文数字化项目在京通过验收。这是继该馆全文数字化《大清历朝实录》和《大清五部会典》之后的又一全文数字化成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历史档案全文数字化成果。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数字化 军机处 清代 成果 大清 馆藏 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文化的可视化形象塑造-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标志设计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丁威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2-44,共3页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新馆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一项国家级的文化建设工程,一史馆新馆开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新馆将成为明清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平台,更好地...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新馆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作为一项国家级的文化建设工程,一史馆新馆开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新馆将成为明清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平台,更好地践行存史资政育人的历史使命。2021年8月,一史馆发布文章《一史馆新标志诞生记》,新标志正式在社会公众面前亮相。新标志的启用与一史馆新馆开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相呼应,是一史馆在自身档案文化宣传和建设上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化 文化建设工程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标志设计 形象塑造 诞生记 档案事业发展 资政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加深交流与合作
7
作者 高建平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0,共1页
1月2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率团访问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一史馆馆长胡旺林与客人进行了友好会谈,并陪同客人在馆内参观。一史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保持着长期友好关系,双方在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明清... 1月2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率团访问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一史馆馆长胡旺林与客人进行了友好会谈,并陪同客人在馆内参观。一史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保持着长期友好关系,双方在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明清档案方面多次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会谈中,胡旺林馆长介绍了一史馆近期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 合作 交流 友好关系 明清档案 史馆 客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档案类短视频创作运营的“三重维度”——以“皇史”微信视频号为例
8
作者 党辙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1,共2页
当下,短视频已深度融入公众日常生活。据CN N 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在这一传播形势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当下,短视频已深度融入公众日常生活。据CN N 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在这一传播形势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运营的“皇史宬”微信视频号聚焦明清历史档案文化,讲述明清历史档案故事,让公众便捷深入地了解馆藏档案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该账号自2024年10月开通,截至2025年8月,在已发布的19条视频中有过半数单条播放量突破5000次,8条视频单条播放量破万,视频内容展现出较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 公众日常生活 明清历史 传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档案部门的第一本纪念刊物——《文献特刊》
9
作者 丁好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3,共2页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专业档案机构诞生。逢10年纪念是中华文化中一项内容与形式兼具的重要传统,1935年10月10日,在成立1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由文献部改组升格而来)首次编...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专业档案机构诞生。逢10年纪念是中华文化中一项内容与形式兼具的重要传统,1935年10月10日,在成立1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由文献部改组升格而来)首次编印了专门纪念刊物《文献特刊》,以其丰富内容和鲜明特点,开启了档案部门编印出版纪念刊物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部门 专业档案 内容与形式 故宫博物院 特刊 中华文化 升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杰 杨永 张颖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3,共2页
随着国内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蓬勃开展,对数字化质量控制的研究已越来越深入。历史档案形制复杂多样,数字化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入手,多角度考虑,系统制定解决方案,才能做到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以达到数字化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全过程质量控制 档案数字化 历史档案 数字化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档案编纂体例的影响因子及其分类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琪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39,共2页
档案文献编纂属于档案编研工作下的分支工作,指"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查找和挑选档案材料,将档案原文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的加工编排,附以编纂者对档案材料的校勘考证、注释评介等研究成果的档案文献整理出版活动"。... 档案文献编纂属于档案编研工作下的分支工作,指"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查找和挑选档案材料,将档案原文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的加工编排,附以编纂者对档案材料的校勘考证、注释评介等研究成果的档案文献整理出版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把选编加工的各部分材料按一定的体系编排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完整的成果材料",这里所说的"一定的体系"便是"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目要求 历史档案 档案文献编纂 档案编研工作 编纂体例 档案材料 影响因子 编纂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院联手推进明清“一带一路”历史档案开发利用
12
作者 王征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0,共1页
10月14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京签署《明清时期“一带一路”编研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一史瞎馆长胡旺林,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卜宪群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关键词 历史研究所 明清时期 档案开发利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档案局 签约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瑟万里,虹贯东西——‘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亮相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忠良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19,共1页
4月25日—27日,国家档案局主办的“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7世纪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会场休息区展出,这是档案部门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为优质高效做好这次... 4月25日—27日,国家档案局主办的“锦瑟万里,虹贯东西——17世纪至20世纪初‘丝绸之路’历史档案文献展”,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会场休息区展出,这是档案部门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为优质高效做好这次展览工作,国家档案局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 国际合作 档案文献 丝绸之路 万里 锦瑟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档案展览的社会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德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2-23,共2页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宣传、教育作用。本人多年从事档案展览工作,拟以一史馆举办的档案展览为例,从五个方面揭示档案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使尘封库房的历史档案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积...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宣传、教育作用。本人多年从事档案展览工作,拟以一史馆举办的档案展览为例,从五个方面揭示档案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使尘封库房的历史档案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展览 历史档案 社会作用 档案信息资源 服务社会 开发利用 教育作用 展览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到视觉:档案馆吉祥物IP视觉策略研究
15
作者 刘菁茹 丁威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
在网络与媒体飞速发展的传播环境下,以吉祥物为核心的IP已成为机构或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现象级“顶流”。吉祥物作为中国古代图腾的延伸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随着现代品牌文化建设理念的深入发展,吉祥... 在网络与媒体飞速发展的传播环境下,以吉祥物为核心的IP已成为机构或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现象级“顶流”。吉祥物作为中国古代图腾的延伸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随着现代品牌文化建设理念的深入发展,吉祥物作为智慧资产逐渐演变成为代表机构或组织开展品牌传播的视觉符号,并因其形象独特、易于记忆和辨识度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成为助推各领域品牌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文化建设 组织文化建设 品牌传播 现代品牌 辨识度 吉祥物 档案馆 视觉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档案要进一步为改革开放服务
16
《中国档案》 CSSCI 1992年第6期13-13,共1页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馆各级干部和全体职工深入、反复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并决心趁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把明清历史档案工作再推向...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馆各级干部和全体职工深入、反复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并决心趁着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把明清历史档案工作再推向一个新台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外文化交流服务。我馆于1925年成立,至今已有六十七年的历史,现在保存着一千多万卷明清档案。这些档案的内容有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农业、手工业、工程、建筑、水文、气象、皇室事务等各方面珍贵的历史材料,不仅对研究明清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档案 改革开放 档案工作 明清历史 中外文化交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 明清档案 档案史料 十七年 会议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档案馆的建设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海欧 张萍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3,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欧美各国档案专家对档案服务与互联网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入,崮外档案界开始大规模在因特网上建立档案网站,发布档案信息,由此掀起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高潮。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2000余个档案机构、档案学(...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欧美各国档案专家对档案服务与互联网关系认识的逐渐深入,崮外档案界开始大规模在因特网上建立档案网站,发布档案信息,由此掀起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高潮。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2000余个档案机构、档案学(协)会在因特网上建立了网站.英国国家档案馆就是在这一大环境中建立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档案馆 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 英国 20世纪90年代 档案网站 档案服务 档案机构 因特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档案管理机构与国家档案馆建设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欧 周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35,共3页
法国是近代意义档案事业开创者,作为档案工作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法国实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其国家档案馆及其四大档案管理中心各具特色。从1790年法国国家档案馆的成立到后来各行政区档案馆的不断设立,法国形成了从国家到地... 法国是近代意义档案事业开创者,作为档案工作历史悠久的欧洲国家,法国实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其国家档案馆及其四大档案管理中心各具特色。从1790年法国国家档案馆的成立到后来各行政区档案馆的不断设立,法国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的档案馆工作运行体系,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国家 档案管理机构 档案馆建设 法国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国家档案馆 档案管理中心 档案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组织”视角看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宁 田呈彬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1,75,共4页
殷钟麒所著《中国档案管理新论》,其视角主要聚焦机关档案工作,尤其重视行政组织与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组织"思想贯穿于著作始终。著作阐明了组织与档案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包括建立独立的档案组织体系、根据组织... 殷钟麒所著《中国档案管理新论》,其视角主要聚焦机关档案工作,尤其重视行政组织与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组织"思想贯穿于著作始终。著作阐明了组织与档案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包括建立独立的档案组织体系、根据组织有机整体性开展档案工作和基于不同层次组织构建不同档案制度在内的档案管理理念。该著作以组织为核心视角的档案管理思想在当前的文件、档案工作实践中仍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档案管理 独立组织体系 有机整体 分工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20
作者 李展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0,共1页
3月30日,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章程》《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办法》以及《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与程序》等。国家档案局副局长胡旺林代表... 3月30日,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章程》《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办法》以及《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与程序》等。国家档案局副局长胡旺林代表国家档案局向与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档案 第一次会议 价值评定 委员会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国家档案局 工作职责 评定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