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预测技术
1
作者 雷继兆 王艳丽 +3 位作者 李殷乔 袁俊刚 张鸿鹏 孙治国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针对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预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几何绕射理论(GT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分析软件,计算了无星体和有星体影响情况下的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通过优化天线布局参数改善了天线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优化通信... 针对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预测问题,提出了采用几何绕射理论(GT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分析软件,计算了无星体和有星体影响情况下的通信卫星天线性能,通过优化天线布局参数改善了天线间的耦合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际应用于优化通信卫星天线设计,达到提前预示整星条件下天线性能的效果,提前规避天线受到星体影响后性能变化较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有效载荷设计 星载天线 电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通信卫星可变大功率器件散热方法研究
2
作者 黄勇 刘正山 +1 位作者 郭亮 魏巍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针对GEO通信卫星某可变大功率器件,提出散热补偿、散热控制和蓄能散热3种热控设计方法,并按器件温度指标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理论估算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满足器件温度指标要求,且仿真计算与理论估算结果偏差在10%以内。此外,... 针对GEO通信卫星某可变大功率器件,提出散热补偿、散热控制和蓄能散热3种热控设计方法,并按器件温度指标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理论估算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满足器件温度指标要求,且仿真计算与理论估算结果偏差在10%以内。此外,基于功率和质量两个方面,通过比较3种方法的优缺点,相关数据表明散热控制方法不仅可减小热控系统质量,且不消耗系统能源,是较为理想的散热方法。实际工程应用时应综合考虑质量、功耗、可靠性、安全性、工艺性等诸多影响因素,合理选择可变大功率器件的散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静止轨道 变功率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卫星转发器备份环开关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强 钟良玉 +2 位作者 柴源 杨博 陈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4,共7页
针对通信卫星装载转发器数量增长迅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备份环开关最短路径搜索算法,以解决传统人工枚举法搜索路径效率低的问题。首先,建立备份环开关的数学模型,将通道、开关和功率放大器作为节点,射频电缆作为边,用邻接矩阵表示备份... 针对通信卫星装载转发器数量增长迅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备份环开关最短路径搜索算法,以解决传统人工枚举法搜索路径效率低的问题。首先,建立备份环开关的数学模型,将通道、开关和功率放大器作为节点,射频电缆作为边,用邻接矩阵表示备份环开关节点间的连接关系。其次,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于每一对节点,寻找是否存在另一个节点使得新路径比已知路径更短,如果存在就更新当前的最短距离,通过迭代得到任意两节点间的最短距离,组成最短距离矩阵。最后,根据最短距离矩阵从终止节点出发反复寻找最短路径中的前一个节点,直至回到起始节点,将各节点逆序排列即为最短路径的通过顺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最优方案,耗时少于人工搜索的1%,可以显著提高转发器测试设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转发器 备份环开关 最短路径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模糊评价模型与通信卫星效能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沈宇飞 王轶博 +2 位作者 矫贺明 邢宇明 王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为解决通信卫星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类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利用模糊理论的思想,通过对评价对象的性质分析,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一类评价对像的非线性评价函数.这类对象的每一个评价指标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 为解决通信卫星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类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利用模糊理论的思想,通过对评价对象的性质分析,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一类评价对像的非线性评价函数.这类对象的每一个评价指标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任意两个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本模型还可以对若干同类型的对象进行分类.最后,基于具体数据,利用本模型给出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的效能评估,东方红3号、4号基本型、4号增强型和5号的评估得分分别为0.230~0.243、0.470~0.536、0.614~0.791和0.855~0.945.评估结果表明,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的整体效能是一直呈上升趋势的,但综合来看东方红5号的整体效能并没有比东方红4号增强型高出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分类 模糊理论 模糊聚类分析 通信卫星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网络互连的可重构卫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超 韩笑冬 +3 位作者 王睿 周晞 杨琳璐 刘亚萍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3-87,共5页
可重构综合卫星平台是一种新的航天器设计理念,通过开展分布式计算在可重构综合卫星平台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各类载荷通过标准的机械接口、电接口与平台主体舱段结合或分离,再次形成一个新的组合体,实现平台功能的拓展和高效利用。围绕支... 可重构综合卫星平台是一种新的航天器设计理念,通过开展分布式计算在可重构综合卫星平台中的应用研究,提出各类载荷通过标准的机械接口、电接口与平台主体舱段结合或分离,再次形成一个新的组合体,实现平台功能的拓展和高效利用。围绕支持网络互连的可重构综合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从安全控制协议、可扩展设计、分布计算与管理模型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能够满足已有的通信、遥感和导航领域需求,将推动航天器设计向综合业务、在轨可重构方向不断发展,提升在轨运行的稳定性、抗毁性以及可维护性,为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连 可重构卫星平台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同步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强 齐维孔 薛永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80,共6页
针对卫星通信中传统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传统方法在解调前端进行初始频偏估计,然后充分利用译码信息对残留频偏进行进一步估计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传统频偏估计... 针对卫星通信中传统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频偏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传统方法在解调前端进行初始频偏估计,然后充分利用译码信息对残留频偏进行进一步估计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传统频偏估计方法带来的残留频偏的波动,减少残留频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译码性能,降低了解调门限,在不占用系统频带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功率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同步 频偏估计 译码信息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装配验证的卫星电缆数字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江永 靖法 +1 位作者 张子亮 张强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80,共6页
针对复杂电缆装配,局促区域电缆装配,高压、刚度大电缆的装配,以及下厂装配模式等存在于通信卫星电缆数字化装配验证的4个方面主要问题。文章提出面向装配与验证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 and Verification,DFAV)的电缆网数字化研制方法... 针对复杂电缆装配,局促区域电缆装配,高压、刚度大电缆的装配,以及下厂装配模式等存在于通信卫星电缆数字化装配验证的4个方面主要问题。文章提出面向装配与验证设计(Design For Assembly and Verification,DFAV)的电缆网数字化研制方法,将装配、验证工作提前,开展协同设计工作。该方法包括四个部分,针对复杂电缆设计装配工作,提出电缆设计后即开展验证工作的方法,从源头优化电缆设计,从而简化电缆;针对局促区域电缆装配问题,采用电气化的电缆来进行电缆仿真;针对高压、刚度大电缆提出基于设计要素的电缆设计来解决此类电缆的装配;针对下厂装配模式问题,明确表达方式,优化下厂模型。通过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卫星电缆数字化研制,可提升通信卫星面向生产装配的设计能力,设计验证效率提升60%以上,软件设计正确率为100%,输出效率提高90%以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装配验证 通信卫星 电缆数字化 装配模式 设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窗口抑制空间激光通信天线在轨热致温度场扰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百麟 胡帼杰 周佐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6-332,共7页
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对温度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要求甚高,GEO星载激光通信,受剧烈交变的太阳外热流影响,引起星外光学天线在轨温度场热扰动失稳而缩减光通信时间。为此提出"太阳窗"作为太阳光谱滤光装置屏蔽太阳辐射,结合光... 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对温度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要求甚高,GEO星载激光通信,受剧烈交变的太阳外热流影响,引起星外光学天线在轨温度场热扰动失稳而缩减光通信时间。为此提出"太阳窗"作为太阳光谱滤光装置屏蔽太阳辐射,结合光学天线系统热设计,基于热仿真分析研究太阳窗抑制光学天线温度场热扰动效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太阳窗的光学天线系统热控优化设计,抑制光学天线温度场热致扰动效果显著:主镜温度场稳定性提高2.2倍,次镜温度场稳定性提高10.6倍,主镜与次镜温度场均匀性提高约10倍,符合光通信天线温度场稳定性与均匀性指标要求的时长可达24h/d,是不采用太阳窗方案的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 太阳窗口 激光通信 光学天线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用户多任务的中继卫星捕获跟踪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苗常青 杨显强 +2 位作者 刘江 经姚翔 侯芬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22,共6页
针对中继卫星用户数量及跟踪任务不断增多,跟踪模式复杂,任务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特点,文章给出了对单个用户星捕获跟踪的典型过程,进而提出多用户多任务捕获跟踪策略,其可根据用户星类型、用户星优先级、任务中继服务时刻、可服务时间窗... 针对中继卫星用户数量及跟踪任务不断增多,跟踪模式复杂,任务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特点,文章给出了对单个用户星捕获跟踪的典型过程,进而提出多用户多任务捕获跟踪策略,其可根据用户星类型、用户星优先级、任务中继服务时刻、可服务时间窗口等条件,经过合理的任务规划,可以同时实现为多个用户服务、优化星地资源配置、简化操控技术。文中应用两副天线跟踪6个目标,验证了中继卫星完成多用户多任务捕获跟踪任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任务规划 捕获跟踪 多用户 多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串行总线在通信卫星转发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楠 李东 +1 位作者 魏强 熊晓将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6期61-68,共8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测控数据传输的5线制同步串行总线,支持30个终端同时接入,改变了通信卫星平台传统的点对点式的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通信舱内电缆数量;并在某通信卫星载荷舱上进行了应用,使卫星载荷舱...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通信卫星转发器分系统测控数据传输的5线制同步串行总线,支持30个终端同时接入,改变了通信卫星平台传统的点对点式的遥测遥控信息传输方式,大大减少了通信舱内电缆数量;并在某通信卫星载荷舱上进行了应用,使卫星载荷舱质量减少几十千克,提升了卫星平台的有效载荷能力。文章设计的串行总线提供标准的接口电路,有利于有效载荷设备的扩容,可以推广至更多的有效载荷设备,构成其之间的测控信息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转发器 同步串行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卫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晨 何善宝 +1 位作者 尹伟臻 李殷乔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2,共5页
研究了用"均方误差(MSE)准则"将星载放大器的非线性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峰均比,PAPR)结合在一起,代替仅以PAPR作为衡量准则的传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MSE准则"可以有效改善OFDM卫星通信系... 研究了用"均方误差(MSE)准则"将星载放大器的非线性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峰均比,PAPR)结合在一起,代替仅以PAPR作为衡量准则的传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MSE准则"可以有效改善OFDM卫星通信系统性能,在信道条件差改善信号的非线性畸变度的同时,能够对抗多径衰落,MSE准则的选择性映射法比PAPR准则的选择性映射法性能改善2dB。信道条件好时,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C-FDMA)系统性能要比OFDM系统好约0.4dB。OFDM技术的卫星应用为星地融合通信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卫星通信 峰均比 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 均方误差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重覆盖的低轨通信星座设计与部署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彧 黄华 +1 位作者 张浩 吕红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1-48,共8页
以低轨通信星座为研究内容,设计满足一重连续覆盖约束的最小星座。对星座站位精度对覆盖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轨道高度下,满足一重连续覆盖约束的最小星形星座及所允许的最大站位误差。进一步对星座部署策略进行研究,采用Matlab⁃... 以低轨通信星座为研究内容,设计满足一重连续覆盖约束的最小星座。对星座站位精度对覆盖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轨道高度下,满足一重连续覆盖约束的最小星形星座及所允许的最大站位误差。进一步对星座部署策略进行研究,采用Matlab⁃STK联合仿真这一技术手段,利用枚举法求解了轨道高度为1100 km的带有可见性及发射约束的星座最优部署策略,得到了不同发射阶段的星座覆盖性计算结果。为后续低轨星座的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 站位误差 覆盖性 星座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频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体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妍 李亚秋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6,共8页
对地面蜂窝系统通信体制进行了研究,选择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作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参考技术体制,并利用线性预测法和燕尾交织法解决了该体制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存在的功率控制非实时性和时间分集技术的不适应性问题。仿真结... 对地面蜂窝系统通信体制进行了研究,选择宽带码分多址(WCDMA)作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参考技术体制,并利用线性预测法和燕尾交织法解决了该体制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存在的功率控制非实时性和时间分集技术的不适应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WCDMA体制能够用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频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通信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卫星转发器噪声系数测量的修正方法
14
作者 杨博 杨冬雪 +3 位作者 谢华 马强 刘焕生 高鹏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8-122,共5页
针对现有Y因子法无法精确测量镜像抑制非理想通信卫星转发器噪声系数的问题,提出一种测量的修正方法。通过对转发器镜像抑制度的测量,修正Y因子法的测量结果,得出更为精确可信的噪声系数测量结果,从而为星地通信链路设计及卫星通信性能... 针对现有Y因子法无法精确测量镜像抑制非理想通信卫星转发器噪声系数的问题,提出一种测量的修正方法。通过对转发器镜像抑制度的测量,修正Y因子法的测量结果,得出更为精确可信的噪声系数测量结果,从而为星地通信链路设计及卫星通信性能的评估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及实测结果均表明:修正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Y因子法的测量局限性,能大幅提升转发器噪声系数测量的正确性和精确度;而且,被测转发器的镜像抑制度越差,修正方法改善效果越明显,这为整星噪声系数的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转发器 噪声系数 镜像抑制 y因子法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组网构型设计及接入算法技术研究
15
作者 阎凯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54,72,共6页
为了弥补单层卫星网络的缺点,综合各单层卫星网络的优点,形成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混合卫星网络应运而生.针对不同的卫星接入算法对卫星的服务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重点研究设计更好的混合卫星网络和卫星接入算法.在分析GE... 为了弥补单层卫星网络的缺点,综合各单层卫星网络的优点,形成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混合卫星网络应运而生.针对不同的卫星接入算法对卫星的服务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重点研究设计更好的混合卫星网络和卫星接入算法.在分析GEO、MEO、LEO和HEO卫星网络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其性能的好坏和设计实现的难易程度,设计并提出5 GEO+66 LEO的双层卫星网络及多QoS约束的卫星接入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卫星网络 卫星接入算法 多QOS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薄壁式伸展臂的展开仿真与卷曲方式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展智 赵国伟 +1 位作者 焦景勇 黄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9-307,共9页
针对一种完全依靠自身弹性展开的空间柔性薄壁式伸展臂的展开动力学问题,基于Kirchhoff-Love基本假设和广义胡克定律推导了伸展臂各部分壳体在展开前的应力计算公式,使用该公式对伸展臂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预应力初始化,并采用显式时间积... 针对一种完全依靠自身弹性展开的空间柔性薄壁式伸展臂的展开动力学问题,基于Kirchhoff-Love基本假设和广义胡克定律推导了伸展臂各部分壳体在展开前的应力计算公式,使用该公式对伸展臂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预应力初始化,并采用显式时间积分方法对正向卷曲、反向卷曲和不紧密卷曲的空间薄壁式伸展臂的展开过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力计算公式可以正确地计算薄壁式伸展臂在展开前的应力状态,基于预应力初始化方法的显式动力学仿真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空间薄壁式伸展臂的展开过程;反向卷曲的伸展臂在展开过程中出现了向固定段展开的现象,并且具有较高的初始应变能,不利于薄壁式伸展臂的空间应用,在设计中应选择正向卷曲的方式;不紧密卷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卷曲段内层壳体易于从卷曲段侧边缘滑出,使伸展臂在展开过程中产生较大幅度扭转,而增大壳体材料的摩擦系数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预应力 展开 动力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FDIR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乐浪 李明峰 +1 位作者 王君 周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07-2611,共5页
为提高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可靠性,介绍了一种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FDIR(fault detection,isolation and recovery)设计与实现方法。根据容错理论与方法,从系统容错结构、故障建模、故障测试算法、故障诊断、故障处理恢复等几方面进行了全... 为提高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可靠性,介绍了一种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FDIR(fault detection,isolation and recovery)设计与实现方法。根据容错理论与方法,从系统容错结构、故障建模、故障测试算法、故障诊断、故障处理恢复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描述,重点介绍了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故障检测、故障隔离以及故障重组的工程化实现,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发生故障后系统可自动重组,提高了综合电子系统的容错能力,为卫星综合电子系统FDIR设计提供技术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综合电子系统 容错理论 可靠性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近距离操作的机械臂与服务卫星协同控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兴龙 周志成 +1 位作者 王典军 陈士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中涉及的空间近距离操作需求,提出一种机械臂与服务卫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机械臂和服务卫星组合体动力学模型以及服务卫星和目标卫星相对位姿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全局终端滑模控制设计了机械臂轨迹... 针对航天器在轨服务任务中涉及的空间近距离操作需求,提出一种机械臂与服务卫星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机械臂和服务卫星组合体动力学模型以及服务卫星和目标卫星相对位姿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全局终端滑模控制设计了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采用PD控制设计了服务卫星相对位姿耦合控制方法,并将机械臂反作用力和力矩作为前馈补偿叠加到服务卫星控制系统中,实现了两者的协同控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空间近距离操作任务对机械臂和服务卫星的控制精度、稳定性和误差收敛时间的要求,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近距离操作 机械臂 服务卫星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拓扑卫星环形桁架天线展开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强 刘铖 +1 位作者 刘丽坤 李新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1358,共8页
卫星环形桁架天线展开动力学问题一直被众多学者所关注。但是,以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桁架天线本身的展开动力学问题,因此无法得到伸展臂与桁架天线展开、锁定过程中与卫星本体姿态的耦合动力学特性。鉴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自... 卫星环形桁架天线展开动力学问题一直被众多学者所关注。但是,以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桁架天线本身的展开动力学问题,因此无法得到伸展臂与桁架天线展开、锁定过程中与卫星本体姿态的耦合动力学特性。鉴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自然坐标方法能得到常数系统质量矩阵,便于高效计算。采用自然坐标方法利用约束切换技术建立了变拓扑星体-伸展臂-环形桁架天线的参数化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展开动力学仿真研究,获得了伸展臂与桁架展开、锁死过程中对星体质心的反力变化规律。部分仿真结果采用商业软件MSC.ADAMS进行了验证。仿真流程及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拓扑 伸展臂 桁架 多刚体动力学仿真 自然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D模型本体建模及检索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勇 顾黎 +1 位作者 印璞 赵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0-269,共10页
针对产品全三维数字化研制中产生的MBD历史建模数据重用性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技术的MBD模型知识表达与管理方法,综合考虑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进行检索应用。首先,根据MBD数据集规范性要求,以模型检索为目的,构建本体结构,分为几... 针对产品全三维数字化研制中产生的MBD历史建模数据重用性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技术的MBD模型知识表达与管理方法,综合考虑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进行检索应用。首先,根据MBD数据集规范性要求,以模型检索为目的,构建本体结构,分为几何信息层与非几何信息层进行具体阐述;其次,根据已构建本体结构,给出几何信息层与非几何信息层相似性对比方法;最终,综合几何信息与非几何信息,实现MBD模型检索。本文方法通过本体技术,将MBD模型数据进行结构化、语义化表达和存储,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几何信息相似度及非几何信息相似度,进行相似模型检索,实现MBD模型信息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模型 本体 几何 非几何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