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1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服务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关键技术
1
作者
李懿
谢军
+2 位作者
张弓
聂欣
崔小准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持续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满足用户更加专业和多元的需求,世界各国均在持续开展卫星导航技术的研究,加紧推动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规划部署。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世界各国面向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对空...
为持续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满足用户更加专业和多元的需求,世界各国均在持续开展卫星导航技术的研究,加紧推动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规划部署。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世界各国面向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对空间段技术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基于对系统服务性能贡献度和密切相关度的分析,提出了四大类空间段创新技术,分别为:时空基准技术、高精度高完好信号播发处理技术、可信导航技术、高集成全数字化载荷实现技术,给出了基本要求与关键技术,可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后续研究与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
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NSS)
空间段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卫星通信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凤
李聪
+3 位作者
朱立东
吴琦
乐秀权
戴志坚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227-239,共13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干扰问题以及干扰识别技术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常见的卫星干扰信号样式及卫星干扰信号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基于特征提取的干扰识别方法、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3个方...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干扰问题以及干扰识别技术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常见的卫星干扰信号样式及卫星干扰信号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基于特征提取的干扰识别方法、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3个方面介绍了卫星干扰信号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未来卫星干扰信号分类识别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干扰样式
干扰识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GSO卫星Ka多波束极地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3
作者
庄建楼
侯沁芳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随着极地科考活动的逐年增加,极地用户与境内的卫星通信需求也越加旺盛,但是现有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相比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具有两极覆盖性好的优点...
随着极地科考活动的逐年增加,极地用户与境内的卫星通信需求也越加旺盛,但是现有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相比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具有两极覆盖性好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IGSO卫星的Ka多波束极地通信系统,重点给出了其中Ka多波束天线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系统可在极地形成大范围的多波束覆盖,支持多个散布用户的接入,并具有波束在轨重构能力,通过单波束提供更高的通信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多波束天线
可移波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反射面天线
通信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研究
4
作者
张弓
马福建
+4 位作者
聂欣
陈秋丽
李平
张旭
王腾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段的星座特性和最终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在完全服务能力阶段,PULSAR星座能够提供全球8重以上(95%)覆盖,位置精度因子优于3.5(95%),具备米级独立定位能力,联合GNSS可将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显著缩短约90%,与此同时,在星载导航接收机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对GNSS的时空基准增强、空间天气监测、天基完好性监测等需求。相关结论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娜空间系统
低轨星座
卫星导航
星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聂欣
郑晋军
范本尧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4,共9页
基于GNSS服务能力及低轨卫星导航服务需求,对国内外低轨卫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其技术发展路径及效果,研究了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使能技术,结合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增强、备份、独立”三步走的建议,...
基于GNSS服务能力及低轨卫星导航服务需求,对国内外低轨卫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其技术发展路径及效果,研究了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使能技术,结合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增强、备份、独立”三步走的建议,并给出了地面段、空间段和用户段的相应配置。增强模式采用“信息+信号增强”的模式,多种手段综合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可采用统筹建设的方法,形成增强和备份能力。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导航卫星
增强
备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光通信卫星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分析与探讨
6
作者
鲍莉娜
叶桑
+2 位作者
尹家聪
张金辉
谢伟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激光通信以其高传输速率和强抗干扰性能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激光束的窄散角特性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环境条件要求严苛。文章系统梳理了Artemis、OICETS和EDRS-C三种国外典型激光通信卫星的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基于对振动谱测试...
激光通信以其高传输速率和强抗干扰性能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激光束的窄散角特性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环境条件要求严苛。文章系统梳理了Artemis、OICETS和EDRS-C三种国外典型激光通信卫星的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基于对振动谱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NASDA谱、ESA谱、JBM-EF ICD谱和LCDE谱4条平台微振动谱线;结合激光通信卫星特点,从组件级扰动力测试、有限元模型修正、系统级微振动试验,以及卫星姿态、振动与激光终端一体化仿真等方面总结抗微振动设计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激光通信载荷对卫星平台微振动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重点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卫星
激光通信终端
微振动环境
微振动分析
平台微振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信卫星星箭耦合分析研究进展及建议
7
作者
尹家聪
谢伟华
+3 位作者
周江
姜人伟
邓明乐
李正举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外星箭耦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为实例,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卫星有限元模型缩聚的二次缩聚方法、液体晃动对星箭耦合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依...
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外星箭耦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为实例,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卫星有限元模型缩聚的二次缩聚方法、液体晃动对星箭耦合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依据星箭耦合分析结果制定卫星正弦振动试验下凹条件的应用差异;讨论了星箭耦合分析的准确度、敏感度分析等问题;并对后续的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提出若干研究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
星箭耦合分析
液体晃动
正弦振动试验
力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灵巧通信卫星应用的数字多波束成形研究
8
作者
路一凡
黄文乾
+2 位作者
尧如歌
李殷乔
邓长江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7-1146,共10页
围绕灵巧卫星数字多波束相控阵的工程应用,针对通信卫星采用的多波束频分多址通信体制,讨论了基于多相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的数字信道化技术和基于二维FFT的数字波束成形原理,设计了一个20 MHz带宽的阵列接收模...
围绕灵巧卫星数字多波束相控阵的工程应用,针对通信卫星采用的多波束频分多址通信体制,讨论了基于多相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的数字信道化技术和基于二维FFT的数字波束成形原理,设计了一个20 MHz带宽的阵列接收模型,将接收到的不同用户的不同频率信号通过对应的子信道输出,从而实现对多路同时到达信号的实时截获、降速以及变频,并成功集成到一个2×2阵列的数字波束成形(Digital Beamforming, DBF)多波束模块中,达到了时域和空域的双重滤波效果。进一步通过Matlab、SysGen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多平台联合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15 dB信噪比的前提下,生成的波束能够完全覆盖用户终端所在的整个区域,确保了通信的全面覆盖,且传输误码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道化
数字波束成形
相控阵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卫星柔性测试技术
9
作者
侯国帅
黎明
+3 位作者
柴源
刘博远
倪睿
孙华鑫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针对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地面测试系统专用化程度高、人员操作性差、软件兼容性低、迭代更新成本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柔性测试技术,发挥软件无线电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和灵活程度高的特点,将不同通信卫星有效载荷体制...
针对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地面测试系统专用化程度高、人员操作性差、软件兼容性低、迭代更新成本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柔性测试技术,发挥软件无线电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和灵活程度高的特点,将不同通信卫星有效载荷体制以软件自定义实现的方式统型到通用的硬件平台,设计可用于各型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测试的通用化地面测试设备,实现卫星有效载荷测试技术经济一体化。经在卫星移动通信载荷和航空监视载荷中实际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柔性测试设备满足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测试需求,可为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试领域的探索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测试系统
软件无线电
柔性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月球探测月面通信网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0
作者
朱珂
李彦欣
+5 位作者
王丹
黄克武
王小琰
张伟
田嘉
董超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3-1435,共13页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的月面通信网总体架构该如何规划、关键技术该如何部署的问题,调研分析了国际航天强国对地月空间通信系统发展规划趋势。对载人月球探测活动特点和月面多节点间组成月面通信网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的月面通信网总体架构该如何规划、关键技术该如何部署的问题,调研分析了国际航天强国对地月空间通信系统发展规划趋势。对载人月球探测活动特点和月面多节点间组成月面通信网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月面通信网的总体技术架构。在总体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对月面通信网的建设需求进一步细化,并对照地面移动通信技术,分析了相关问题和解决途径,梳理得到了月面通信网建设需要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发展研究建议,提出了基础的通信协议框架,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月面通信网
总体架构
协议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刘天雄
周鸿伟
+2 位作者
聂欣
卢鋆
刘成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7,共12页
系统地解读了GPS、Galileo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在第11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所做的大会报告,包括各大系统的星座部署、系统状态、定位精度、信号精度、星基增强以及系统发展等内容。分析并提出配置激光星间链路、提供安全可信导...
系统地解读了GPS、Galileo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在第11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所做的大会报告,包括各大系统的星座部署、系统状态、定位精度、信号精度、星基增强以及系统发展等内容。分析并提出配置激光星间链路、提供安全可信导航服务、细分民用导航信号、导航与通信业务融合以及建设弹性系统是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5项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卫星导航系统的热点,文章还给出了保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先进性的5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链路
安全可信
导航通信业务融合
弹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演进及展望
被引量:
1
12
作者
卢鋆
张弓
+2 位作者
王慧林
李罡
杨宇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6-17,共12页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正式开通服务以来,在国民经济、国防安全、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北斗”系统服务体系构成,围绕路线设计继承发展、服务功能高度集成、增量发展螺旋上升三大特点,总结了...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正式开通服务以来,在国民经济、国防安全、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北斗”系统服务体系构成,围绕路线设计继承发展、服务功能高度集成、增量发展螺旋上升三大特点,总结了“北斗”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报文通信、导航增强与国际搜救四类服务演进,详细论述了各服务的设计特点和性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一轮变革研判了“北斗”系统服务发展趋势,并从系统稳定运行、服务性能提升、多手段融合赋能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服务演进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
13
作者
王峰
李建强
+2 位作者
张国栋
张琦
杨东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27,共10页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MLE)反演算法直接利用两颗及以上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并提出风矢量搜索算法提高反演效率。通过搭建星载GNSS-R仿真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利用非镜向独立观测模式下的多颗导航卫星散射信号反演得到海面风速和风向;多星观测可消除观测几何导致的模糊解从而将海风风向4个模糊解降至2个模糊解,但无法消除海浪谱的对称性导致的海面风向模糊解。在2~25 m/s的风速内,当信噪比(SNR)大于11 dB时,3星观测的风速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2 m/s,风向的均方根误差优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
极大似然估计
海面风矢量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信卫星在轨热控功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绍然
刘正山
+2 位作者
石明
王益红
刘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电加热器是航天器常用的主动热控措施,合理准确的电加热器在轨工作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估热控功率设计的经济性。为了获取通信卫星热控功率准确的使用情况,研究了热控功率的电流评估、开关量评估方法,通过在轨实际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
电加热器是航天器常用的主动热控措施,合理准确的电加热器在轨工作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估热控功率设计的经济性。为了获取通信卫星热控功率准确的使用情况,研究了热控功率的电流评估、开关量评估方法,通过在轨实际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根据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热设计和遥测数据,给出了电加热器在轨使用规律和平均功率,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通信卫星加热器总功率余量大于48%,具有较大的统筹优化空间。该评估方法为在轨热控性能评估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评估结果可作为设计热控功率、制定在轨智能管理策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功率
电加热器
在轨性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轨星座卫星高密度部署支撑技术分析
15
作者
李修峰
姚延风
+1 位作者
裴胜伟
李凤簪
《国际太空》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1概述低轨星座系统具有传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全球无缝覆盖等优势,是卫星通信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低轨星座系统在互联网宽带通信、物联网窄带通信和导航增强、遥感成像方面的应用潜力逐步释放,不断催生新的应用模式,而新应用模式所...
1概述低轨星座系统具有传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全球无缝覆盖等优势,是卫星通信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低轨星座系统在互联网宽带通信、物联网窄带通信和导航增强、遥感成像方面的应用潜力逐步释放,不断催生新的应用模式,而新应用模式所展现的更加灵活、更高弹性、更大承载的需求特征,也进一步推动低轨星座系统朝着多轨协同、规模扩展的巨型复杂系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路损耗
卫星通信
无缝覆盖
窄带通信
物联网
遥感成像
支撑技术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及可用性提升方法
16
作者
袁莉芳
胡雪梅
+2 位作者
张芸香
翁嘉
张翼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建设的首个巨型复杂星座系统,为确保系统高效、健康、稳定运行,其星座运行管理要求极高。为更好地开展在轨管理工作,提升对“北斗”卫星运维的支持能力,强化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手段,加强与运控、测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建设的首个巨型复杂星座系统,为确保系统高效、健康、稳定运行,其星座运行管理要求极高。为更好地开展在轨管理工作,提升对“北斗”卫星运维的支持能力,强化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手段,加强与运控、测控、星间链路管控等各地面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协同,研制并建设了“北斗”卫星在轨技术支持系统,并采取了多种方法有效提升了“北斗”系统可用性。“北斗”卫星在轨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卫星在轨遥测数据、地面测试数据、运行业务数据、第三方在轨服务监测数据等的互联互通,具有导航星座在轨状态管控、健康评估、风险评估、故障诊断及处置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有力保障了“北斗”导航系统的连续、可靠、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卫星
在轨
技术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北斗”系统的高中低轨融合导航性能提升研究
17
作者
聂欣
叶茂伟
+1 位作者
郑晋军
马福建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面向日益增长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需求,本文研究了“北斗”系统与低轨卫星系统融合发展的方案,提出了融合星座系统发展路线。基于“北斗”系统的核心导航星座高精度时空基准、星间互联,实现低轨卫星快速的时空基准溯源以及“北斗”与低...
面向日益增长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需求,本文研究了“北斗”系统与低轨卫星系统融合发展的方案,提出了融合星座系统发展路线。基于“北斗”系统的核心导航星座高精度时空基准、星间互联,实现低轨卫星快速的时空基准溯源以及“北斗”与低轨星座间的信息互联,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低轨卫星系统为扩展的融合星座,借助低轨卫星数量多、全球监测、观测几何变化快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导航服务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低轨卫星
融合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技术及应用
18
作者
王海涛
贺治钧
+1 位作者
周天启
马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1,共9页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方法对细粒度遥感船只检测识别精度较低,并且星载计算机算力有限,常用的浮点精度数据类型所带来的大量计算和存储需求使其难以满足模型在轨部署的需求。面向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量化的细粒度遥感船只快速目标...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方法对细粒度遥感船只检测识别精度较低,并且星载计算机算力有限,常用的浮点精度数据类型所带来的大量计算和存储需求使其难以满足模型在轨部署的需求。面向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量化的细粒度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融合智能的检测网络,解决了“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的难题,可有效提高细粒度船只检测识别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模型量化方法对裁剪边界实现了优化,可有效提升在轨遥感图像检测识别速度。在多个数据集上的测试表明,所提出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研究实现了超过5.9%的最大精度提升,同时量化方法可实现1.2%的最大性能提升,可在降低模型计算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精度,可适用于星载计算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船只检测
快速目标检测
CNN模型量化
卫星应用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超高比冲推进技术综述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紫桐
贺亚强
+5 位作者
蒲彦旭
耿海
王珏
温正
陈强强
岳士超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5期535-543,共9页
比冲是衡量空间推进系统效率的核心指标,持续提高比冲是空间推进技术发展的永恒追求,以木星以远行星际探测为代表的复杂宇航任务对空间推进系统提出达到超高比冲的要求。系统梳理了超高比冲空间推进的主流技术路线,从静电加速机制、电...
比冲是衡量空间推进系统效率的核心指标,持续提高比冲是空间推进技术发展的永恒追求,以木星以远行星际探测为代表的复杂宇航任务对空间推进系统提出达到超高比冲的要求。系统梳理了超高比冲空间推进的主流技术路线,从静电加速机制、电磁场加速机制、新型推进剂加速机制以及新能源加速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实现超高比冲的技术途径,分析了提升比冲的关键技术,给出了超高比冲技术发展建议,展望了超高比冲技术的应用前景,为超高比冲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推进
超高比冲
电推进
核推进
反物质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
1
20
作者
鲍莉娜
张千
+2 位作者
周俊伟
赵梓琪
李丽楠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即在商业移动通信的智能手机上可以无缝隙、用户无感地在地面移动通信网与卫星通信网自动切换的卫星通信系统,对航天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巨大带动性。文章基于存量手机直连、定制手机直连、未来天地融合通信...
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即在商业移动通信的智能手机上可以无缝隙、用户无感地在地面移动通信网与卫星通信网自动切换的卫星通信系统,对航天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巨大带动性。文章基于存量手机直连、定制手机直连、未来天地融合通信标准模式手机直连等3种不同发展路线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从卫星研制方角度梳理分析手机直连卫星涉及的通信系统、卫星总体与有效载荷等关键技术,提出对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建设和技术研究的建议,可以为我国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太空移动
星链
卫星通信系统
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服务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关键技术
1
作者
李懿
谢军
张弓
聂欣
崔小准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文摘
为持续提升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满足用户更加专业和多元的需求,世界各国均在持续开展卫星导航技术的研究,加紧推动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规划部署。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世界各国面向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技术最新发展情况,对空间段技术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基于对系统服务性能贡献度和密切相关度的分析,提出了四大类空间段创新技术,分别为:时空基准技术、高精度高完好信号播发处理技术、可信导航技术、高集成全数字化载荷实现技术,给出了基本要求与关键技术,可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后续研究与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面向服务
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NSS)
空间段关键技术
分类号
TN96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卫星通信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凤
李聪
朱立东
吴琦
乐秀权
戴志坚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
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
研究院
出处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227-23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371098)
基础加强资助项目(2020-JCJQ-ZD-119)。
文摘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干扰问题以及干扰识别技术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常见的卫星干扰信号样式及卫星干扰信号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基于特征提取的干扰识别方法、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以及深度学习方法3个方面介绍了卫星干扰信号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对未来卫星干扰信号分类识别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干扰样式
干扰识别
深度学习
Key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style
interference recognition
deep learning
分类号
TN92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GSO卫星Ka多波束极地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3
作者
庄建楼
侯沁芳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北京
空间
飞行器
总体
设计部
出处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1期88-9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038302)。
文摘
随着极地科考活动的逐年增加,极地用户与境内的卫星通信需求也越加旺盛,但是现有技术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相比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具有两极覆盖性好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IGSO卫星的Ka多波束极地通信系统,重点给出了其中Ka多波束天线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系统可在极地形成大范围的多波束覆盖,支持多个散布用户的接入,并具有波束在轨重构能力,通过单波束提供更高的通信速率。
关键词
极地
多波束天线
可移波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反射面天线
通信载荷
Keywords
polar regions
multi-beam antenna
steerable beam
IGSO satellite
reflector antenna
communication payload
分类号
TN914.5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研究
4
作者
张弓
马福建
聂欣
陈秋丽
李平
张旭
王腾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中国
星网网络系统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摘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是当前卫星导航领域关注热点,文章以美国修娜空间系统公司的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为例,首先介绍了其发展规划和最新进展,然后从对地覆盖特性、GNSS天基监测能力、星间建链情况、掩星事件数目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建设阶段的星座特性和最终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在完全服务能力阶段,PULSAR星座能够提供全球8重以上(95%)覆盖,位置精度因子优于3.5(95%),具备米级独立定位能力,联合GNSS可将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显著缩短约90%,与此同时,在星载导航接收机的支持下,能够满足对GNSS的时空基准增强、空间天气监测、天基完好性监测等需求。相关结论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修娜空间系统
低轨星座
卫星导航
星座特性
Keywords
Xona Space Systems
LEO constellation
satellite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
7
5
作者
聂欣
郑晋军
范本尧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文摘
基于GNSS服务能力及低轨卫星导航服务需求,对国内外低轨卫星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其技术发展路径及效果,研究了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使能技术,结合服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增强、备份、独立”三步走的建议,并给出了地面段、空间段和用户段的相应配置。增强模式采用“信息+信号增强”的模式,多种手段综合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对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可采用统筹建设的方法,形成增强和备份能力。可为我国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轨导航卫星
增强
备份
Keywords
LEO navigation satellite
augmentation
backup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光通信卫星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分析与探讨
6
作者
鲍莉娜
叶桑
尹家聪
张金辉
谢伟华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激光通信以其高传输速率和强抗干扰性能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激光束的窄散角特性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环境条件要求严苛。文章系统梳理了Artemis、OICETS和EDRS-C三种国外典型激光通信卫星的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基于对振动谱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NASDA谱、ESA谱、JBM-EF ICD谱和LCDE谱4条平台微振动谱线;结合激光通信卫星特点,从组件级扰动力测试、有限元模型修正、系统级微振动试验,以及卫星姿态、振动与激光终端一体化仿真等方面总结抗微振动设计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激光通信载荷对卫星平台微振动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重点工作建议。
关键词
激光通信卫星
激光通信终端
微振动环境
微振动分析
平台微振动谱
Keywords
laser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icro-vibration environment
microvibration analysis
platform micro-vibration spectrum
分类号
V474.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414.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信卫星星箭耦合分析研究进展及建议
7
作者
尹家聪
谢伟华
周江
姜人伟
邓明乐
李正举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
研究
所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文摘
文章简要回顾国内外星箭耦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为实例,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卫星有限元模型缩聚的二次缩聚方法、液体晃动对星箭耦合分析结果的影响;对比了国内外依据星箭耦合分析结果制定卫星正弦振动试验下凹条件的应用差异;讨论了星箭耦合分析的准确度、敏感度分析等问题;并对后续的星箭耦合分析工作提出若干研究发展建议。
关键词
通信卫星
星箭耦合分析
液体晃动
正弦振动试验
力限控制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coupled load analysis
liquid sloshing
sine vibration test
force limit control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V4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灵巧通信卫星应用的数字多波束成形研究
8
作者
路一凡
黄文乾
尧如歌
李殷乔
邓长江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7-1146,共10页
文摘
围绕灵巧卫星数字多波束相控阵的工程应用,针对通信卫星采用的多波束频分多址通信体制,讨论了基于多相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的数字信道化技术和基于二维FFT的数字波束成形原理,设计了一个20 MHz带宽的阵列接收模型,将接收到的不同用户的不同频率信号通过对应的子信道输出,从而实现对多路同时到达信号的实时截获、降速以及变频,并成功集成到一个2×2阵列的数字波束成形(Digital Beamforming, DBF)多波束模块中,达到了时域和空域的双重滤波效果。进一步通过Matlab、SysGen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多平台联合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15 dB信噪比的前提下,生成的波束能够完全覆盖用户终端所在的整个区域,确保了通信的全面覆盖,且传输误码率为0。
关键词
数字信道化
数字波束成形
相控阵
快速傅里叶变换
Keywords
digital channelization
DBF
phased array
FFT
分类号
TN92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卫星柔性测试技术
9
作者
侯国帅
黎明
柴源
刘博远
倪睿
孙华鑫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文摘
针对通信卫星有效载荷地面测试系统专用化程度高、人员操作性差、软件兼容性低、迭代更新成本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柔性测试技术,发挥软件无线电支持高级语言编程和灵活程度高的特点,将不同通信卫星有效载荷体制以软件自定义实现的方式统型到通用的硬件平台,设计可用于各型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测试的通用化地面测试设备,实现卫星有效载荷测试技术经济一体化。经在卫星移动通信载荷和航空监视载荷中实际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柔性测试设备满足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的测试需求,可为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卫星测试领域的探索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通信卫星测试系统
软件无线电
柔性测试技术
Keywords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testing system
software-defined radio
flexible tes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V5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月球探测月面通信网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0
作者
朱珂
李彦欣
王丹
黄克武
王小琰
张伟
田嘉
董超
机构
北京
空间
飞行器
总体
设计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西安
空间
无线电
技术
研究
所
出处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23-1435,共13页
文摘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的月面通信网总体架构该如何规划、关键技术该如何部署的问题,调研分析了国际航天强国对地月空间通信系统发展规划趋势。对载人月球探测活动特点和月面多节点间组成月面通信网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月面通信网的总体技术架构。在总体架构设计的基础上,对月面通信网的建设需求进一步细化,并对照地面移动通信技术,分析了相关问题和解决途径,梳理得到了月面通信网建设需要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发展研究建议,提出了基础的通信协议框架,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月面通信网
总体架构
协议框架
Keywords
Manned lunar exploration
Lun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rchitecture
Protocol framework
分类号
TN972.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刘天雄
周鸿伟
聂欣
卢鋆
刘成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北京跟踪与
通信
技术
研究
所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7,共12页
文摘
系统地解读了GPS、Galileo和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在第11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所做的大会报告,包括各大系统的星座部署、系统状态、定位精度、信号精度、星基增强以及系统发展等内容。分析并提出配置激光星间链路、提供安全可信导航服务、细分民用导航信号、导航与通信业务融合以及建设弹性系统是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5项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卫星导航系统的热点,文章还给出了保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保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先进性的5点建议。
关键词
星间链路
安全可信
导航通信业务融合
弹性系统
Keywords
inter-satellite links
safe and trustworthy
navig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usion
resilient system
分类号
V474.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演进及展望
被引量:
1
12
作者
卢鋆
张弓
王慧林
李罡
杨宇
机构
北京跟踪与
通信
技术
研究
所
智慧地球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中国
卫星
导航
系统管理办公室
中国
西南电子设备
研究
所
出处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6-17,共12页
文摘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正式开通服务以来,在国民经济、国防安全、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北斗”系统服务体系构成,围绕路线设计继承发展、服务功能高度集成、增量发展螺旋上升三大特点,总结了“北斗”系统定位导航授时、报文通信、导航增强与国际搜救四类服务演进,详细论述了各服务的设计特点和性能,结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一轮变革研判了“北斗”系统服务发展趋势,并从系统稳定运行、服务性能提升、多手段融合赋能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北斗”三号
服务演进
发展态势
分类号
TN96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
13
作者
王峰
李建强
张国栋
张琦
杨东凯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上海航天
技术
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8-1427,共10页
基金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200039)
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项目(2021-cyxt2-kj05)。
文摘
该文针对星载全球导航卫星反射计(GNSS-R)镜面反射信号对海面风向不敏感导致海面风向反演难问题,分析非镜向海面散射信号特征,提出星下点非镜向观测模式,定义该模式下海面风矢量敏感特征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星载GNSS-R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MLE)反演算法直接利用两颗及以上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并提出风矢量搜索算法提高反演效率。通过搭建星载GNSS-R仿真平台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评估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直接利用非镜向独立观测模式下的多颗导航卫星散射信号反演得到海面风速和风向;多星观测可消除观测几何导致的模糊解从而将海风风向4个模糊解降至2个模糊解,但无法消除海浪谱的对称性导致的海面风向模糊解。在2~25 m/s的风速内,当信噪比(SNR)大于11 dB时,3星观测的风速均方根误差(RMSE)优于2 m/s,风向的均方根误差优于15°。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计
极大似然估计
海面风矢量
遥感
Keyword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GNSS-R)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
Ocean wind vector
Remote sensing
分类号
TN87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信卫星在轨热控功率评估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绍然
刘正山
石明
王益红
刘洋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北京
卫星
环境工程
研究
所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文摘
电加热器是航天器常用的主动热控措施,合理准确的电加热器在轨工作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估热控功率设计的经济性。为了获取通信卫星热控功率准确的使用情况,研究了热控功率的电流评估、开关量评估方法,通过在轨实际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根据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热设计和遥测数据,给出了电加热器在轨使用规律和平均功率,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通信卫星加热器总功率余量大于48%,具有较大的统筹优化空间。该评估方法为在轨热控性能评估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评估结果可作为设计热控功率、制定在轨智能管理策略的参考。
关键词
热控功率
电加热器
在轨性能
评估
Keywords
thermal control power
electric heater
on-orbi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分类号
V42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轨星座卫星高密度部署支撑技术分析
15
作者
李修峰
姚延风
裴胜伟
李凤簪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国际太空》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文摘
1概述低轨星座系统具有传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全球无缝覆盖等优势,是卫星通信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低轨星座系统在互联网宽带通信、物联网窄带通信和导航增强、遥感成像方面的应用潜力逐步释放,不断催生新的应用模式,而新应用模式所展现的更加灵活、更高弹性、更大承载的需求特征,也进一步推动低轨星座系统朝着多轨协同、规模扩展的巨型复杂系统发展。
关键词
链路损耗
卫星通信
无缝覆盖
窄带通信
物联网
遥感成像
支撑技术
传输时延
分类号
TN927.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及可用性提升方法
16
作者
袁莉芳
胡雪梅
张芸香
翁嘉
张翼
机构
北京
空间
飞行器
总体
设计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文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建设的首个巨型复杂星座系统,为确保系统高效、健康、稳定运行,其星座运行管理要求极高。为更好地开展在轨管理工作,提升对“北斗”卫星运维的支持能力,强化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技术手段,加强与运控、测控、星间链路管控等各地面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协同,研制并建设了“北斗”卫星在轨技术支持系统,并采取了多种方法有效提升了“北斗”系统可用性。“北斗”卫星在轨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卫星在轨遥测数据、地面测试数据、运行业务数据、第三方在轨服务监测数据等的互联互通,具有导航星座在轨状态管控、健康评估、风险评估、故障诊断及处置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有力保障了“北斗”导航系统的连续、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
“北斗”导航卫星
在轨
技术支持
分类号
TN96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北斗”系统的高中低轨融合导航性能提升研究
17
作者
聂欣
叶茂伟
郑晋军
马福建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中国航天》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文摘
面向日益增长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需求,本文研究了“北斗”系统与低轨卫星系统融合发展的方案,提出了融合星座系统发展路线。基于“北斗”系统的核心导航星座高精度时空基准、星间互联,实现低轨卫星快速的时空基准溯源以及“北斗”与低轨星座间的信息互联,构建以“北斗”系统为核心,低轨卫星系统为扩展的融合星座,借助低轨卫星数量多、全球监测、观测几何变化快的特点,进一步提升导航服务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低轨卫星
融合
性能提升
分类号
TN967.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技术及应用
18
作者
王海涛
贺治钧
周天启
马岳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卫星
应用
总体部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1,共9页
文摘
目前现有的大部分方法对细粒度遥感船只检测识别精度较低,并且星载计算机算力有限,常用的浮点精度数据类型所带来的大量计算和存储需求使其难以满足模型在轨部署的需求。面向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量化的细粒度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融合智能的检测网络,解决了“类内差异大、类间差异小”的难题,可有效提高细粒度船只检测识别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模型量化方法对裁剪边界实现了优化,可有效提升在轨遥感图像检测识别速度。在多个数据集上的测试表明,所提出检测方法相比于现有研究实现了超过5.9%的最大精度提升,同时量化方法可实现1.2%的最大性能提升,可在降低模型计算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精度,可适用于星载计算机的应用。
关键词
卫星遥感船只检测
快速目标检测
CNN模型量化
卫星应用
深度神经网络
Keywords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vessel detection
fast target detection
CNN model quantification
satellite applications
deep neural networks
分类号
P407.8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超高比冲推进技术综述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紫桐
贺亚强
蒲彦旭
耿海
王珏
温正
陈强强
岳士超
机构
兰州
空间技术
物理
研究
所真空
技术
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5期535-54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40350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钱学森青年创新基金。
文摘
比冲是衡量空间推进系统效率的核心指标,持续提高比冲是空间推进技术发展的永恒追求,以木星以远行星际探测为代表的复杂宇航任务对空间推进系统提出达到超高比冲的要求。系统梳理了超高比冲空间推进的主流技术路线,从静电加速机制、电磁场加速机制、新型推进剂加速机制以及新能源加速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实现超高比冲的技术途径,分析了提升比冲的关键技术,给出了超高比冲技术发展建议,展望了超高比冲技术的应用前景,为超高比冲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空间推进
超高比冲
电推进
核推进
反物质推进
Keywords
space propulsion
ultra-high specific impulse
electric propulsion
nuclear propulsion
antimatter propulsion
分类号
V43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
1
20
作者
鲍莉娜
张千
周俊伟
赵梓琪
李丽楠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出处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文摘
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即在商业移动通信的智能手机上可以无缝隙、用户无感地在地面移动通信网与卫星通信网自动切换的卫星通信系统,对航天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巨大带动性。文章基于存量手机直连、定制手机直连、未来天地融合通信标准模式手机直连等3种不同发展路线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手机直连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从卫星研制方角度梳理分析手机直连卫星涉及的通信系统、卫星总体与有效载荷等关键技术,提出对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建设和技术研究的建议,可以为我国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太空移动
星链
卫星通信系统
有效载荷
Keywords
direct-to-cellular satellite
spacemobile
starlink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yload
分类号
TN97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服务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关键技术
李懿
谢军
张弓
聂欣
崔小准
《中国航天》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卫星通信干扰信号识别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陈凤
李聪
朱立东
吴琦
乐秀权
戴志坚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IGSO卫星Ka多波束极地卫星通信系统设计
庄建楼
侯沁芳
《无线电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PULSAR低轨卫星导航星座性能分析研究
张弓
马福建
聂欣
陈秋丽
李平
张旭
王腾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低轨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聂欣
郑晋军
范本尧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激光通信卫星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分析与探讨
鲍莉娜
叶桑
尹家聪
张金辉
谢伟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通信卫星星箭耦合分析研究进展及建议
尹家聪
谢伟华
周江
姜人伟
邓明乐
李正举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面向灵巧通信卫星应用的数字多波束成形研究
路一凡
黄文乾
尧如歌
李殷乔
邓长江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卫星柔性测试技术
侯国帅
黎明
柴源
刘博远
倪睿
孙华鑫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载人月球探测月面通信网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珂
李彦欣
王丹
黄克武
王小琰
张伟
田嘉
董超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方向研究
刘天雄
周鸿伟
聂欣
卢鋆
刘成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演进及展望
卢鋆
张弓
王慧林
李罡
杨宇
《中国航天》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卫星导航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极大似然估计
王峰
李建强
张国栋
张琦
杨东凯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通信卫星在轨热控功率评估研究
刘绍然
刘正山
石明
王益红
刘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低轨星座卫星高密度部署支撑技术分析
李修峰
姚延风
裴胜伟
李凤簪
《国际太空》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稳定运行及可用性提升方法
袁莉芳
胡雪梅
张芸香
翁嘉
张翼
《中国航天》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基于“北斗”系统的高中低轨融合导航性能提升研究
聂欣
叶茂伟
郑晋军
马福建
《中国航天》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遥感船只快速目标检测技术及应用
王海涛
贺治钧
周天启
马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空间超高比冲推进技术综述
王紫桐
贺亚强
蒲彦旭
耿海
王珏
温正
陈强强
岳士超
《真空与低温》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综述
鲍莉娜
张千
周俊伟
赵梓琪
李丽楠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