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力卫星星间高精度测距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申健 佘世刚 +2 位作者 王锴 何丹 黄欹昌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2-346,共5页
卫卫跟踪(SST)技术是当前地球重力场测量最有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高精度星间测距系统是低低卫卫跟踪(SST-Ⅱ)重力卫星的关键有效载荷.GRACE卫星携带的K波段测距系统(KBR K Band Ranging System)是一微米量级的测距系统,通过处理... 卫卫跟踪(SST)技术是当前地球重力场测量最有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高精度星间测距系统是低低卫卫跟踪(SST-Ⅱ)重力卫星的关键有效载荷.GRACE卫星携带的K波段测距系统(KBR K Band Ranging System)是一微米量级的测距系统,通过处理高精度的星间距离和距离变化率数据,可以恢复出地球重力场.GRACE后续计划又提出了一种更高精度的激光干涉测距系统.在研究KBR及激光干涉测距系统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KBR系统的基本结构,详细分析了两种测距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国内目前的研究水平,提出了我国开展星间测距系统研究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卫星 星间测距 K/Ka波段 干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O轨道辐射环境对Si太阳电池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欣 杨生胜 +2 位作者 王云飞 冯展祖 李凯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1-935,共5页
研究MEO轨道Si太阳电池在轨性能衰减规律,为太阳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位移损伤剂量的方法,研究了电子辐照对Si太阳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MEO轨道(高度20,000km,倾角56°)的电子和质子辐射环境,及其穿过不同厚度的石英玻... 研究MEO轨道Si太阳电池在轨性能衰减规律,为太阳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位移损伤剂量的方法,研究了电子辐照对Si太阳电池性能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MEO轨道(高度20,000km,倾角56°)的电子和质子辐射环境,及其穿过不同厚度的石英玻璃盖片后的衰减谱。研究发现,在没有玻璃盖片的情况下,MEO轨道一年期质子通量会造成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严重衰退,约为初始值的28%,而一年期电子通量影响很小,仅造成约7%的下降。使用100μm的石英玻璃盖片几乎可以完全阻挡MEO轨道质子辐射的影响,但是对电子辐射的阻挡作用很小。石英玻璃盖片对于屏蔽低能质子对电池辐照损伤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离能损 位移损伤剂量 太阳电池 M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低卫-卫跟踪重力测量物理模型及部分姿轨控技术需求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富荣 薛大同 达道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1-534,共4页
文章从低低卫 卫跟踪(SST LL)重力测量的基本物理思想出发,导出了SST LL重力测量的物理模型,并由此确定了SST LL重力测量所需要的观测量;从重力测量对低低孪星的编队要求出发,得出了孪星轨道的平均半长轴之差最低控制需求,导出了卫星姿... 文章从低低卫 卫跟踪(SST LL)重力测量的基本物理思想出发,导出了SST LL重力测量的物理模型,并由此确定了SST LL重力测量所需要的观测量;从重力测量对低低孪星的编队要求出发,得出了孪星轨道的平均半长轴之差最低控制需求,导出了卫星姿态俯仰角控制与孪星到地心的距离、及与孪星沿迹相对距离的关系,并估算了孪星两次编队保持机动的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重力测量 SST-LL 孪星编队 姿轨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聚光太阳电池阵技术发展概况与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勉军 黄良甫 《航天器工程》 2005年第1期48-55,共8页
综述了美国和俄罗斯空间聚光太阳电池阵技术发展概况与趋势,比较了折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反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和常规平板太阳电池阵的技术与性能,表明伸展式折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具有比功率高、成本低、容许工作电压高等优势,是空间太阳能... 综述了美国和俄罗斯空间聚光太阳电池阵技术发展概况与趋势,比较了折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反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和常规平板太阳电池阵的技术与性能,表明伸展式折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具有比功率高、成本低、容许工作电压高等优势,是空间太阳能电源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反射聚光太阳电池阵则存在太阳电池污染和功率衰减过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太阳电池阵 空间电源 菲涅耳透镜 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渐进因子分析法研究SiO_2/Si样品俄歇深度剖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谢舒平 范垂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首次利用渐进因子分析法对SiO2/Si样品俄歇深度剖析过程进行研究,发现SiO2/Si界面处有SiOx成分存在,x值在10~15之间,厚度约为30nm,含量接近50%。Ar+离子束的轰击使得SiO2薄膜内分解产生... 首次利用渐进因子分析法对SiO2/Si样品俄歇深度剖析过程进行研究,发现SiO2/Si界面处有SiOx成分存在,x值在10~15之间,厚度约为30nm,含量接近50%。Ar+离子束的轰击使得SiO2薄膜内分解产生亚稳态SiO2,含量在17%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渐进因子分析法非常适合于俄歇深度剖析的化学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俄歇电子谱 化学态 硅半导体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氧或氧离子轰击下固体表面二次正离子发射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得全 范垂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7-12,共6页
通过对离子轰击下固体表面电离过程重新考虑认为,在固体表面覆氧或氧离子轰击下除表面原子的直接电离外,激发态双原子间电子交换和断键亦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得到了一个包含各类离子内配分函数、电离能... 通过对离子轰击下固体表面电离过程重新考虑认为,在固体表面覆氧或氧离子轰击下除表面原子的直接电离外,激发态双原子间电子交换和断键亦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得到了一个包含各类离子内配分函数、电离能、金属-氧原子键断键能以及表面金属原子与氧原子结合份数等参数决定的新电离几率分析表达式。应用该分析表达式解释了金属表面覆氧、氧离子轰击金属、化合物半导体表面二次离子发射中氧增强效应、充氧量对二次离子发射的影响及其基体效应等实验现象。并由此得到了元素相对灵敏度因子的分析表达式,对化合物半导体及一些陶瓷材料表面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元素灵敏度因子随元素电离能变化曲线给予了相应的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表面 二次正离子发射 氧离子 轰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下超导材料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张志远 达道安 +2 位作者 陈珍 朱小兰 鲁淼 《航天器环境工程》 1995年第4期13-16,23,共5页
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进行超导材料的空间加工实验,自1987年我们首次在世界上完成到现在已进行了五次,先后进行了 YBCO;BPSCCO;YICO+Ag_2O;YBCO 薄膜等材料的空间热处理实验和重熔再结晶实验。文章总结报道了前四次搭载实验情况,(’93年... 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进行超导材料的空间加工实验,自1987年我们首次在世界上完成到现在已进行了五次,先后进行了 YBCO;BPSCCO;YICO+Ag_2O;YBCO 薄膜等材料的空间热处理实验和重熔再结晶实验。文章总结报道了前四次搭载实验情况,(’93年搭载实验因卫星故障未能完成回收)。YBCO 和 BPSCCO 超导材料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加工试验表明:空间处理样品在超导电性上变化不大,零电阻温度和超导起始转变温度基本相同;但空间处理条件对样品的微观形貌,晶体内部结构,组份和相结构有较大影响,具体说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处理的超导材料样品组份较地面样品分布均匀;晶粒生长较大且呈有序性;XRD 谱图分析表明空间样品具有较纯的超导相;空间真空环境对超导材料加工处理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YBCO 材料的失氧效应,所有这些特点对研究超导形成的机制和改善超导材料的地面处理工艺具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环境 超导材料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柔性基底上薄膜的镀制、性能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冯煜东 卢榆孙 +1 位作者 翟厚明 王艺 《真空与低温》 1999年第2期94-99,共6页
描述了TO透明导电薄膜在柔性基底上沉积工艺的优化及薄膜的性能研究。着重论述了Kapton基底TO导电薄膜和Al等金属反射膜的研制,耐空间稳定性能的评估方法和试验结果,以及各种柔性基底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前景。通过该金属... 描述了TO透明导电薄膜在柔性基底上沉积工艺的优化及薄膜的性能研究。着重论述了Kapton基底TO导电薄膜和Al等金属反射膜的研制,耐空间稳定性能的评估方法和试验结果,以及各种柔性基底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前景。通过该金属氧化物薄膜表面形貌分析及空间环境稳定性试验,证明所镀制的TO膜具有很好的空间环境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膜 防静电 薄膜 TO膜 柔性基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GPS接收机在重力编队卫星上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申健 佘世刚 黄欹昌 《遥测遥控》 2008年第3期20-25,共6页
GRACE卫星是目前在轨卫星编队飞行技术最典型的代表。该卫星携带的BlackJack双频GPS接收机是星上KBR系统达到微米量级星间测量精度及恢复出地球重力场的关键因素。在介绍BlackJack接收机主要作用及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系统的关键... GRACE卫星是目前在轨卫星编队飞行技术最典型的代表。该卫星携带的BlackJack双频GPS接收机是星上KBR系统达到微米量级星间测量精度及恢复出地球重力场的关键因素。在介绍BlackJack接收机主要作用及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国内目前的研究水平,提出我国研制星载双频GPS接收机的设计要点和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编队卫星 双频GPS接收机 KBR系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氧对航天器用有机热控涂层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少华 张加迅 +2 位作者 杨素君 邹永军 王敬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在我国某型号卫星上应用的两种有机热控涂层──改进型S781铝灰漆和S956灰漆作为对象,首次就近地轨道原子氧环境对涂层性能(太阳吸收比αS和红外半球发射率εH)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同轴源原子氧装置,以近地轨道原子氧通量... 以在我国某型号卫星上应用的两种有机热控涂层──改进型S781铝灰漆和S956灰漆作为对象,首次就近地轨道原子氧环境对涂层性能(太阳吸收比αS和红外半球发射率εH)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同轴源原子氧装置,以近地轨道原子氧通量条件对涂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原子氧对涂层表面的侵蚀作用是造成涂层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原子氧剂量下,涂层性能变化的程度与涂层组成成分的配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 航天器 有机热控涂层 改进型S781铝灰漆 S956灰漆 热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燃料箱体的氦质谱加压吸枪检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荣 肖祥正 +2 位作者 赵忠 张家珠 吴孝俭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6年第1期56-62,共7页
介绍液体燃料箱体结构、检漏要求,探讨液体燃料箱体检漏的方法,分析液体燃料箱体检漏中影响灵敏度和检漏时间的因素,对吸枪开启大小、吸氦累积时间、氦浓度与灵敏度的关系进行试验,认为氦质谱加压吸枪检漏技术适合于液体燃料箱体快... 介绍液体燃料箱体结构、检漏要求,探讨液体燃料箱体检漏的方法,分析液体燃料箱体检漏中影响灵敏度和检漏时间的因素,对吸枪开启大小、吸氦累积时间、氦浓度与灵敏度的关系进行试验,认为氦质谱加压吸枪检漏技术适合于液体燃料箱体快速检漏,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 检漏 储箱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折射率长波红外材料PbTe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迎春 马勉军 《红外》 CAS 2007年第12期34-37,共4页
本文综述PbTe材料及其薄膜的当前研究进展,并针对PbTe薄膜的不同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PbTe薄膜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形态、光学特性与材料自身性质、基底特性、沉积温度、制备方法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上述结论对今后的PbTe... 本文综述PbTe材料及其薄膜的当前研究进展,并针对PbTe薄膜的不同制备方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得出了PbTe薄膜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形态、光学特性与材料自身性质、基底特性、沉积温度、制备方法有直接关系的结论.上述结论对今后的PbTe薄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光学薄膜 PBTE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原子氧与抗辐射环境薄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榆孙 冯煜东 +1 位作者 翟厚明 王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5-380,共6页
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特性,因此是卫星表面热控材料防静电积累的重要材料之一.实验研究发现这些金属氧化物薄膜还具有优良的防原子氧和抗空间辐照环境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与成膜方法及工艺过程直接相关.经模拟原子氧... 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特性,因此是卫星表面热控材料防静电积累的重要材料之一.实验研究发现这些金属氧化物薄膜还具有优良的防原子氧和抗空间辐照环境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与成膜方法及工艺过程直接相关.经模拟原子氧环境的氧等离子体作用后,溅射镀氧化锡样品的质损明显小于蒸镀氧化铟锡薄膜的质损,而氧化钢锡薄膜的质损又小于未镀薄膜试样质损.氧等离子体作用、电子辐照和紫外辐照后,TO薄膜样品的方阻和太阳吸收率的变化明显小于ITO薄膜样品.最后经表面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不同制备的方法与工艺所获得的薄膜致密度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薄膜的稳定性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等离子体 辐照防护 薄膜 空间飞行 原子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照对空间用光学玻璃透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欣 杨生胜 +2 位作者 王云飞 王健 冯展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利用60Coγ射线对熔融石英、重火石和镧冕玻璃进行辐照,研究其光学透射率的变化及其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适用性。辐照后测试光学玻璃的透射率,光谱范围为400~1100nm。测量结果表明,除熔融石英玻璃外,其它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辐照后均下... 利用60Coγ射线对熔融石英、重火石和镧冕玻璃进行辐照,研究其光学透射率的变化及其在空间光学系统中的适用性。辐照后测试光学玻璃的透射率,光谱范围为400~1100nm。测量结果表明,除熔融石英玻璃外,其它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辐照后均下降。尽管重火石和镧冕玻璃光学透射率在辐照前相似,但辐照后的透射率损耗则不同,镧冕玻璃抗辐射能力更强。对于重火石和镧冕玻璃,未镀膜样品较镀防反射膜样品的抗辐射能力强。研究中观测到,当达到一定辐射剂量后,玻璃材料的透射率不再继续衰减而趋于稳定。这些结果为空间光学系统针对辐射进行冗余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玻璃 Γ辐照 辐照诱发透射率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光学遥感仪器激光防护薄膜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玉卿 罗崇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2-905,共4页
激光武器的迅速发展使得激光防护技术研究成为必要,目前,破坏卫星上的遥感仪器是激光反卫星的一个主要可能途径。为了有效防护星载遥感仪器,利用光学薄膜方法,可以对氧碘激光进行防护的薄膜,在不影响遥感仪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可将遥感... 激光武器的迅速发展使得激光防护技术研究成为必要,目前,破坏卫星上的遥感仪器是激光反卫星的一个主要可能途径。为了有效防护星载遥感仪器,利用光学薄膜方法,可以对氧碘激光进行防护的薄膜,在不影响遥感仪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可将遥感仪器的激光损伤或致盲阈值提高80倍,大幅度提高了遥感仪器的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仪器 激光防护 薄膜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电离辐射对镧系光学玻璃透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欣 杨生胜 +2 位作者 王云飞 王健 冯展祖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利用60Coγ射线对镧火石玻璃和镧冕玻璃进行辐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光学透射率的影响及其在空间光学系统中使用的适应性,辐照总剂量最大达到10 kGy。结果表明:所有玻璃在辐照后可见光透射率都下降了,而在近红外波段仍然保持较高的透射... 利用60Coγ射线对镧火石玻璃和镧冕玻璃进行辐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光学透射率的影响及其在空间光学系统中使用的适应性,辐照总剂量最大达到10 kGy。结果表明:所有玻璃在辐照后可见光透射率都下降了,而在近红外波段仍然保持较高的透射率。尽管镧火石玻璃LaF10平均透射率在辐照前最小,但是辐照后LaF10透射率衰减是所有玻璃中最小的。模拟了8个不同轨道高度地球辐射环境10年累积的总剂量以及经过10 mm铝屏蔽后的累积总剂量。发现对于10年任务期,在3 000、6 000和10 000 km轨道需要增加屏蔽层厚度,而在其他5个轨道,10 mm厚的铝屏蔽可以保证镧系玻璃满足系统对透射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玻璃 电离辐射 辐射诱发透射率衰减 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重力效应的物理解释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奚日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6-356,共11页
讨论了微重力效应及其分子物理学解释,万有引力的单极性决定了它的累积性和宏观性,重力对自由分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在流体,特别是在液体内部的具体条件下,重力对流体内部分子集团产生明显影响,以宏观的静压强形式表现出来.而当... 讨论了微重力效应及其分子物理学解释,万有引力的单极性决定了它的累积性和宏观性,重力对自由分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在流体,特别是在液体内部的具体条件下,重力对流体内部分子集团产生明显影响,以宏观的静压强形式表现出来.而当重力变小,变微,流体内部的静压强也就趋于消失,由静压强产生的二级现象,如异相沉降或浮泛,同相的浮泛对流,液体自约束成球形,也就消失,这些就是微重力的一,二级物理效应.本文认为,Bossinesq近似对于流体而言实质上是线性热力学假设或近乎衡态假设,可以用初始平衡态的物性参量表征临界点时的无量纲数.提出一种重力消失诱发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蜕变的猜想,从文中导出的瑞利数Ra的表达式可以看出,重力加速度的消失,可以使瑞利数的值从远离平衡态的湍流蜕变到稳定流动的瑞利-贝纳对流胞,甚至是没有宏观流动的平衡态.最后,将本文给出的理论解释模型应用到空间材料加工所需微重力水平的估算、空间材料加工工艺的微重力利用准则和空间装置中气体自然对流传热状态模拟的低真空和微重力的互换性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效应 物理模型 流体物理 Bossinesq近似 空间试验 材料加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EA技术在直流-直流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罡 李智荣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6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一种卫星用直流-直流变换器产品为例,介绍了FMEA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针对潜在的故障模式,提出了改进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为保证直流-直流变换器产品在轨正常工作以及实现其现场可靠性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直流-直流变换器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贮箱用钛制隔膜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绪虎 唐斌 +5 位作者 李金山 寇宏超 周中波 陈威 程斌 周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84-2188,共5页
基于弹塑性大位移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航天器贮箱用钛制隔膜变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首次通过编辑子程序实现了隔膜厚度的渐进变化及失效过程中隔膜的自动开裂,准确仿真出了隔膜在翻转变形过程中发生的褶皱... 基于弹塑性大位移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航天器贮箱用钛制隔膜变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开发,首次通过编辑子程序实现了隔膜厚度的渐进变化及失效过程中隔膜的自动开裂,准确仿真出了隔膜在翻转变形过程中发生的褶皱、偏心与破裂等失效行为。依据此模型,分别对0.75mm等厚隔膜及0.55~0.8mm变厚隔膜的翻转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其翻转规律及失效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等厚隔膜在翻转过程中易产生褶皱,渐变壁厚隔膜翻转性能明显优于等厚隔膜,能克服褶皱的产生,但变厚隔膜在变形过程中易产生偏心。通过与试验对比表明,数值仿真能准确预测隔膜的变形规律与失效模式,为后续优化厚度分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贮箱 钛制隔膜 变形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表在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粒子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畅 汤海滨 +1 位作者 顾佐 江豪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目前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数值模拟大多采用PIC方法,由于该方法需要跟踪单个粒子的运动,因此需要存储每个粒子的位置信息与运动信息。传统的粒子模拟程序中,保存粒子信息大多采用数组的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弊端,例如对粒子总数变化... 目前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数值模拟大多采用PIC方法,由于该方法需要跟踪单个粒子的运动,因此需要存储每个粒子的位置信息与运动信息。传统的粒子模拟程序中,保存粒子信息大多采用数组的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存在弊端,例如对粒子总数变化的自适应不好。基于此开发了一种使用链式存储结构的粒子模拟程序,该程序使用带头节点的单向链表存储粒子信息。使用基于链式存储结构的PIC方法对离子发动机光学系统进行了粒子模拟,验证了链式粒子信息存储方法在粒子模拟中的可用性。模拟表明:(1)在粒子模拟中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粒子信息,无需预先指定最大粒子总数,程序可自适应粒子总数的变化,因此无需进行试算,节省了计算时间;(2)在粒子模拟中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由于不存在内存资源的浪费,因而可显著提高程序的存储效率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表 离子发动机 离子束 光学系统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