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冰条件下大型飞机翼面分离流场结构及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扬 李杰 +2 位作者 李明 李哲 张恒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6,22,共9页
结冰对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影响特性是飞机结冰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了具有典型大型客机几何外形的背景飞机模型,基于RANS方法对机翼结冰条件下全机的复杂空间流场结构及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结冰主要影响背景飞机失速点... 结冰对飞机的空气动力学影响特性是飞机结冰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了具有典型大型客机几何外形的背景飞机模型,基于RANS方法对机翼结冰条件下全机的复杂空间流场结构及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翼结冰主要影响背景飞机失速点附近的气动特性,翼面分离始发大幅提前、分离梯次完全消失是全机失速特性恶化、气动边界缩小的直接原因。研究可为深刻认识飞机结冰对气动力影响的流动机理提供支撑,为大型飞机结冰后的气动特性分析及飞行动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结冰 RANS方法 流场结构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超构表面低频宽带声衬设计及验证
2
作者 杨震 顾恒庆 +1 位作者 陈鹃 黄知龙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1,共8页
声学超构表面是一种由人工微单元构成的超薄平面结构,在声场调控、噪声控制等诸多声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以单级风扇压气机在2100r/min工况的噪声频谱和模态作为输入条件,基于声学超构表面理论设计了一种宽频降噪声衬,研究超... 声学超构表面是一种由人工微单元构成的超薄平面结构,在声场调控、噪声控制等诸多声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该文以单级风扇压气机在2100r/min工况的噪声频谱和模态作为输入条件,基于声学超构表面理论设计了一种宽频降噪声衬,研究超构表面降噪声衬在管道内的降噪特性,并在单级风扇压气机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降噪声衬在设计工况下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与设计值基本吻合,并且在宽频带(3006000Hz)降噪效果明显,总声压级下降12.6dB以上,具有很好的宽频降噪能力。另外在非设计工况下,该降噪声衬也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体现了多工况宽频降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构表面 宽频降噪 单级风扇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风洞测力模型主动减振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卫东 邵敏强 +2 位作者 杨兴华 路波 徐庆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6,共6页
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通常采取尾部支撑方式,构成的模型系统刚度较低。试验过程中,受气流脉动力的作用,模型在进入大攻角试验状态时,极易产生剧烈的低频振动,严重影响风洞测力试验的正常进行。针对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系统及其动... 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通常采取尾部支撑方式,构成的模型系统刚度较低。试验过程中,受气流脉动力的作用,模型在进入大攻角试验状态时,极易产生剧烈的低频振动,严重影响风洞测力试验的正常进行。针对跨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系统及其动力学特性,采用主动控制技术来实现风洞模型的振动抑制。建立了一套计算机实时主动减振系统;利用自行研制的、具有激振与减振双重功能的作动器来实施控制,作动器直接装载于模型的内结构空腔,不改变或破坏试验模型的外形结构;基于学习控制策略,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控制算法;以内含实际支撑装置的风洞测力试验模型系统为对象,通过大量的地面试验评估了整个减振系统的性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主动减振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 减振 学习控制 风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曾超 汤宝平 +1 位作者 肖鑫 陈天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3-37,65,共6页
针对目前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功耗节点硬件结构设计方法。采用低功耗、高灵敏度MEMS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机械振动信号,简化电源及调理电路;采用通带可调的开关电容低通滤波器,实现低功耗动态抗混叠滤波;在... 针对目前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功耗节点硬件结构设计方法。采用低功耗、高灵敏度MEMS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机械振动信号,简化电源及调理电路;采用通带可调的开关电容低通滤波器,实现低功耗动态抗混叠滤波;在充分考虑存储速度的前提下,采用低读写电流的外部Flash存储芯片实现连续、高速数字信号流的存储;采用片上系统级芯片作为整体控制核心,集采集、存储、无线传输于一体,在保证机械振动信号采集性能的同时,极大的减小节点体积与功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低功耗硬件结构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较低的功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低功耗 硬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鸡蛋中碘含量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丽娟 冯玲 +3 位作者 罗荻 柳莎 姚程炜 黄宝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7-249,共3页
建立鸡蛋中微量碘测定的一种新方法——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抗坏血酸作用下,Cu2+被还原为Cu+,I-与Cu+反应生成CuI沉淀,利用此原理,测定上清液中剩余铜的含量,从而间接求得鸡蛋中碘的含量。实验考察温度、离心时间、反应时间、氧化剂... 建立鸡蛋中微量碘测定的一种新方法——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抗坏血酸作用下,Cu2+被还原为Cu+,I-与Cu+反应生成CuI沉淀,利用此原理,测定上清液中剩余铜的含量,从而间接求得鸡蛋中碘的含量。实验考察温度、离心时间、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及酸性介质对结果的影响,选取反应在30℃进行,离心时间10min,质量浓度1000μg/mL的抗坏血酸溶液0.80mL,酸性介质为pH4.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该法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于1.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该方法简单、快速,利用它测定食品中碘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动显示——概念、原理及实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周璐 乐嘉陵 李晓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计算流动显示是近年来在流体力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是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等领域的结合。本文介绍了其概念和原理 ,描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光线投射方法的光线跟踪方法 ,用于构造计算流场的干涉图... 计算流动显示是近年来在流体力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是计算流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和科学计算可视化等领域的结合。本文介绍了其概念和原理 ,描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光线投射方法的光线跟踪方法 ,用于构造计算流场的干涉图、阴影图和纹影图 ,并给出了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显示 光线投射方法 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原理的非本征型光纤爆炸动压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显 徐芬 +1 位作者 余尚江 杨吉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4期76-78,共3页
设计了一种非本征型光纤法布里—珀罗(F—P)爆炸压力传感器,传感器采用膜片式结构,采用三波长法对F—P信号进行解调。压力加载试验表明,研制的F—P压力传感器线性度较好,具有较高的频响特性,在实际的爆炸测试中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可用于... 设计了一种非本征型光纤法布里—珀罗(F—P)爆炸压力传感器,传感器采用膜片式结构,采用三波长法对F—P信号进行解调。压力加载试验表明,研制的F—P压力传感器线性度较好,具有较高的频响特性,在实际的爆炸测试中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可用于爆炸动压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本征光纤 法布里—珀罗 压力传感器 爆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算机区分超声检测中横波和纵波回波信号
8
作者 朱森元 王旭辉 +1 位作者 唐成辉 彭献初 《兵工自动化》 1997年第4期8-10,共3页
超声波检测管材,必须使超声波束和管材内壁相切,以达到全面检测的目的,然而检测厚壁管时,纵波、横波同时进入管子,检测管子的外壁、内壁。在自动检测中如何区分横波或纵波的回波信号,以达到正确确定么病的位五、数量和大小,这是... 超声波检测管材,必须使超声波束和管材内壁相切,以达到全面检测的目的,然而检测厚壁管时,纵波、横波同时进入管子,检测管子的外壁、内壁。在自动检测中如何区分横波或纵波的回波信号,以达到正确确定么病的位五、数量和大小,这是一个难题。本文介绍如何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计算功能,来解决这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模式识别 厚壁管检测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元-涡粒子法的螺旋桨气动特性及噪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乾 刘汉儒 +3 位作者 李家辉 尚珣 陈南树 王掩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786,共9页
为了满足叶轮机械的高效非定常气动仿真需求,发展了耦合面元-涡粒子法和Lowson自由远场声学模型的气动声学快速方法,并应用于某型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特性的预测研究。气动计算结果表明: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相比,... 为了满足叶轮机械的高效非定常气动仿真需求,发展了耦合面元-涡粒子法和Lowson自由远场声学模型的气动声学快速方法,并应用于某型螺旋桨气动特性和噪声特性的预测研究。气动计算结果表明: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相比,使用面元-涡粒子法(panel⁃vortex particle method,PVM)可以获得一致的叶表压力分布、下游尾迹速度分布和推力;相比于二阶的有限体积法,面元-涡粒子法的尾迹涡量数值耗散更低,尾涡附近速度梯度变化更明显。声学计算结果表明:与有限体积法结合Lowson模型的声学结果相比,使用面元-涡粒子法与Lowson模型结合可以解出相近的声压级指向性结果,在声场特征指向位置处(桨盘前轴向夹角60°位置)1BPF(blade passing frequency)下声压级幅值相对误差仅为5%,能满足声学分析需求。在计算耗时方面,面元-涡粒子法求解速度比有限体积法高出一个量级,证实发展的方法能满足分布式电推进系统动力叶轮机械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和噪声性能的高效预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元法 涡粒子法 螺旋桨 非定常气动 气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章文文 徐荣武 +2 位作者 何琳 潘龙德 赵佳锡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62-2775,共14页
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是水下航行器的一类突出噪声源.为探究有效抑制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的控制方法和作用特性,首先以水下航行器的表面开孔结构为对象设计了开孔腔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来流边界层分流原理的流动控制装置——前缘分流体,借... 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是水下航行器的一类突出噪声源.为探究有效抑制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的控制方法和作用特性,首先以水下航行器的表面开孔结构为对象设计了开孔腔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来流边界层分流原理的流动控制装置——前缘分流体,借助循环水洞装置对水中开孔腔的流激振荡特性及其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沿流向和展向安装于腔底的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腔内脉动压力,分别从腔内脉动压力的频谱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两方面,探讨了水中开孔腔在不同流速下的流激振荡特性和前缘分流体对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的控制效果,并对前缘分流体的主要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形式以剪切层自持振荡为主,在流速较低时,如2.4 m/s,就会产生稳定的自持振荡,且具有随流速升高而急剧增大的趋势;前缘分流体对水中开孔腔绕流自持振荡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抑制效果随流速增加而显著提升,对腔内脉动压力频谱峰值和总级的最大抑制量分别达到25.3 dB和15.6 dB;此外,前缘分流体对开孔腔流激振荡具有低频频移作用,有益于避免发生流激空腔共振;脉动压力空间分布特性表明,前缘分流体对水中开孔腔流激振荡抑制机理主要在于破坏了腔内流场受到的周期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腔 流激振荡 流动控制 空腔流动 水下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超声速剪切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沁 张涵信 高树椿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7-77,共11页
本文通过采用混合型的四阶精度频谱关系保持格式和基于信号特征传播的边界处理方法,对对流马赫数分别为0.5、0.9和1.4的时间发展和超声速空间发展的剪切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目的是对剪切层不稳定结构的演化方式、相同对流马... 本文通过采用混合型的四阶精度频谱关系保持格式和基于信号特征传播的边界处理方法,对对流马赫数分别为0.5、0.9和1.4的时间发展和超声速空间发展的剪切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目的是对剪切层不稳定结构的演化方式、相同对流马赫数下时间发展和超声速空间发展的剪切流动的异同作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对时间发展的剪切流动来说:(1)当Mc=1.4时,剪切层内流动演化的形态为:首先压力等值线在其极值点处产生中心型结构,且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交替分布.然后中心型结构进一步发展并产生横向分裂,从而在剪切层内等压力线出现鞍点结构随后剪切层内重新产生中心型的压力极值点结构,进而又出现鞍点结构、如此发展下去,剪切层内的压力等值线呈现中心和鞍点的组合.剪切层外的压缩波沿特征线方向传播并加强,形成类激波的结构,最后在流场中包含许多压缩和膨胀波在计算时间内流向的周期性未受破坏.(2)当Mc=0.5时,初始的流向的周期结构经过一定时间后将丧失其稳定性在计算域为两个扰动周期的情况下,扰动形成的旋涡的后期演化表现为涡的对并.(3)对Mc=0.9的流动,演化图象介于前两者之间.对具有相同对流马赫数的空间问题来说,由于粘性和非线性发展对周期性的破坏,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格式 边界处理 剪切层 对流马赫数 稳定性 周期性条件 旋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结冰情形下飞机横航向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林亮 王国智 +2 位作者 裴彬彬 祝明红 代胜吉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28,共6页
以单侧机翼除冰系统故障诱发机翼非对称结冰为背景,评价机翼非对称结冰对飞机横航向系统稳定性影响。首先构建非对称结冰情形的飞行横航向运动学模型,考虑添加舵机模型和飞机横航向增稳控制律;其次运用蒙特卡洛算法,以偏航角速度r、滚... 以单侧机翼除冰系统故障诱发机翼非对称结冰为背景,评价机翼非对称结冰对飞机横航向系统稳定性影响。首先构建非对称结冰情形的飞行横航向运动学模型,考虑添加舵机模型和飞机横航向增稳控制律;其次运用蒙特卡洛算法,以偏航角速度r、滚转角速度p以及侧滑角β划分系统状态计算点集,通过复杂动力学仿真获得稳定状态点集,运用连续推进算法,计算稳定状态点附近的稳定域边界,从而构建多参数耦合的横航向系统稳定域;最后对比分析了无冰和机翼非对称重度结冰两种情形下的稳定域。研究结果表明:机翼非对称结冰情形会导致飞机横航向系统稳定域偏离并萎缩,机翼非对称重度结冰情形下的稳定域萎缩78.65%,因此当机翼出现非对称结冰导致飞机偏离预定轨迹时,飞行员应避免粗暴操纵舵面,否则飞机容易跃出稳定域边界,诱发飞行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结冰 横航向系统 系统稳定性 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