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实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张平淡 郝时雨 林琳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数实融合有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有效抑制碳排放总量,发挥了显著的降碳效应...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数实融合有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有效抑制碳排放总量,发挥了显著的降碳效应。不过,这种效应存在基于工业化和数字化两个维度的异质性。进一步,从要素配置优化、技术创新两个角度揭示了数实融合发挥降碳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观察到数实融合能够强化资本能源投入比、改善能源效率,还能带动研发投入,扩大专利产出,甚至还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拓展分析发现,政府对节能降碳的关注能有效放大数实融合的降碳效应。因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双碳”目标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体系的构建路径与政策支持 被引量:6
2
作者 任保平 迟克涵 林琳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着力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体系,保障数据要素流通安全,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前提。随着数字经济下对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需求的增加,数据要素充分流通的两类障碍开始显现,分别来自部分排他性导致的正外部性以及数据泄漏风险导致的供... 着力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体系,保障数据要素流通安全,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前提。随着数字经济下对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需求的增加,数据要素充分流通的两类障碍开始显现,分别来自部分排他性导致的正外部性以及数据泄漏风险导致的供给成本上升,二者作用下使得数据要素无法实现充分供给。来自数据本体与数据交易两个方面的风险使得数据要素交易受阻,这就需要构建数据要素市场的安全体系,立足全周期安全风险管控,在防护、预警、响应三个阶段设计数据要素流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并以合适的制度工具与技术工具保障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体系运行。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加强数据流通统计监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一体化、支持数字安全产业发展,要从完善数据交易平台规则、完善数据本体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市场主体差异化管理政策三个方面为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安全体系提供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安全体系 流通安全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任保平 赵明成 林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3,255,共8页
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始于2019年,五年来已经历了正式启动和深入推进两个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对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绩效作出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数字化转型水平最高,江苏次... 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始于2019年,五年来已经历了正式启动和深入推进两个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之际,对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绩效作出客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绩效评价结果显示,上海数字化转型水平最高,江苏次之,然后是浙江、安徽;上海在基础设施、数字化以及创新与研发能力方面水平最高,江苏产业数字化水平最高,浙江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最高。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创新资源和数字化转型政策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面临数字鸿沟、数据孤岛、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因此,在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加速推进长三角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包括:制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策略,缓解数字鸿沟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强化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深层次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数据驱动的决策和运营;推进数字化治理创新,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区域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