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区土质路面与植物路侵蚀过程及其防蚀效应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玉
田风霞
+1 位作者
马春艳
郑世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0,105,共5页
针对黄土高原严重的道路侵蚀问题,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及人工放水试验,对黄土山坡土质路与植物路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植物路与土质路的侵蚀过程差异及其减水减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物路侵蚀过程呈...
针对黄土高原严重的道路侵蚀问题,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及人工放水试验,对黄土山坡土质路与植物路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植物路与土质路的侵蚀过程差异及其减水减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物路侵蚀过程呈逐渐减弱趋势,可用对数函数进行描述;而土质路侵蚀过程呈非稳定现象;植物路具有明显的蓄流减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质路
植物路
道路侵蚀过程
防蚀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水分分布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薛文强
周蓓蓓
+2 位作者
毛通
陈晓鹏
王全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土柱试验,利用TDR和张力计分别研究土壤中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土壤水分分布以及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含有纳米碳的土壤在相同入渗时间内累积入渗量减少...
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土柱试验,利用TDR和张力计分别研究土壤中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土壤水分分布以及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含有纳米碳的土壤在相同入渗时间内累积入渗量减少,湿润锋推进距离明显减小,施加纳米碳具有明显的减渗作用。利用Philip入渗模型拟合入渗数据,吸渗率S随着纳米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纳米碳含量的增加,水分入渗初期的累积入渗量逐渐减小。对湿润锋分层进行线性拟合,在湿润锋进入第2层土壤时,入渗速率有了显著的降低,纳米碳混合层有着明显的阻水效果。(2)随着纳米碳的加入,纳米碳混合层的含水量明显提高,纳米碳混合层下层的土壤含水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土壤含水量更低;当纳米碳含量为0.5%时,纳米碳混合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3)随着纳米碳的施入,在土壤脱湿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运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公式中的土壤的滞留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及与进气值相关系数较不加纳米碳的土壤明显增加,形状系数n则小于不加纳米碳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混合层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持水性
土壤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杆蒿与白羊草枯落物覆盖量对黄土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兆松
王兵
+1 位作者
汪建芳
王忠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1-157,共7页
枯落物种类及覆盖量差异可能会影响坡面流水动力特性。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草地铁杆蒿(菊科)和白羊草(禾本科)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7个枯落物覆盖量(铁杆蒿为0~1 000 g/m2,白羊草为0~600 g/m2)和2个降雨强度(60和120 mm/h)...
枯落物种类及覆盖量差异可能会影响坡面流水动力特性。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草地铁杆蒿(菊科)和白羊草(禾本科)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7个枯落物覆盖量(铁杆蒿为0~1 000 g/m2,白羊草为0~600 g/m2)和2个降雨强度(60和120 mm/h),系统研究枯落物类型及覆盖量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裸地对照,枯落物覆盖处理坡面流平均流速、雷诺数和弗汝德数平均减小了77.3%、18.5%和87.4%,阻力系数增加了315倍;2)枯落物覆盖量的增加可有效减缓流速、流态和增加阻力系数,并且随着枯落物覆盖量的增加,平均流速、雷诺数和弗汝德数均呈幂函数减小趋势(P<0.01),而阻力系数呈幂函数增加趋势(P<0.01)。总体而言,铁杆蒿枯落物对坡面流水动力参数的影响高于白羊草枯落物。3)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各个水动力参数均与流量、枯落物覆盖量和枯落物特征参数呈显著幂函数关系(R2为0.84~0.92,NSE(Nash-Sutcliffe系数)为0.60~0.91,P<0.01);除流量和枯落物覆盖量外,流速和阻力系数还受枯落物直径影响,流态则主要与枯落物密度和长度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揭示枯落物的水土保持机理,正确评价草地的水土保持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水动力学
流量
枯落物覆盖量
典型草地
黄土丘陵沟壑区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
被引量:
13
4
作者
汪建芳
王兵
+2 位作者
王忠禹
李兆松
肖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4,共6页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刺槐、柠条、铁杆蒿、白羊草4种典型植被样地,系统研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拦蓄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枯落物地表蓄积量(0.14~0.83kg/m^2)和土壤中混入量(0.18~0.66kg/m^2)均表现为林地>灌木林地>草...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刺槐、柠条、铁杆蒿、白羊草4种典型植被样地,系统研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拦蓄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枯落物地表蓄积量(0.14~0.83kg/m^2)和土壤中混入量(0.18~0.66kg/m^2)均表现为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而土壤中枯落物所占比重(44.1%~73.5%)则表现为草地>灌木林地>林地;林地(刺槐和柠条)地表枯落物和土壤中枯落物沿坡长均表现为增加—减少交替的周期性变化,草地(白羊草和铁杆蒿)则随坡长的增大而增加。(2)枯落物持水量可表示为浸泡时间的对数函数(R2≥0.89,p<0.01);白羊草样地地表枯落物持水量最高,刺槐林地土壤中枯落物持水量最高;土壤中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地表枯落物(1.9~2.5倍)。(3)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校正系数为0.34~0.48,普遍小于地表枯落物;地表和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分别为2.4~12.5t/hm^2和1.6~5.8t/hm^2,其中林地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低于地表枯落物,而草地则高于地表枯落物。总体而言,刺槐样地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最大(16.4t/hm^2),是其他样地的1.5~4.1倍。研究结果为评价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特征、深入理解植被恢复水文效应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中枯落物
枯落物蓄积量
持水性
拦蓄降雨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土质路面与植物路侵蚀过程及其防蚀效应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玉
田风霞
马春艳
郑世清
机构
延安市宝塔区项目办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
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0,105,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村镇植被构建技术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组装集成与示范"(2006BAJ10B06)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5)
文摘
针对黄土高原严重的道路侵蚀问题,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及人工放水试验,对黄土山坡土质路与植物路侵蚀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植物路与土质路的侵蚀过程差异及其减水减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植物路侵蚀过程呈逐渐减弱趋势,可用对数函数进行描述;而土质路侵蚀过程呈非稳定现象;植物路具有明显的蓄流减蚀作用。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质路
植物路
道路侵蚀过程
防蚀效应
Keywords
loess hilly region
earth covered roads
plants covered roads
roads erosion process
antierosion effects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水分分布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薛文强
周蓓蓓
毛通
陈晓鹏
王全九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39009,41371239)
陕西省科技支撑项目(2013KJXX-38)
+1 种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Q5161)
西安理工大学特色研究计划项目(2016TS013)
文摘
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土柱试验,利用TDR和张力计分别研究土壤中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土壤水分分布以及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含有纳米碳的土壤在相同入渗时间内累积入渗量减少,湿润锋推进距离明显减小,施加纳米碳具有明显的减渗作用。利用Philip入渗模型拟合入渗数据,吸渗率S随着纳米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纳米碳含量的增加,水分入渗初期的累积入渗量逐渐减小。对湿润锋分层进行线性拟合,在湿润锋进入第2层土壤时,入渗速率有了显著的降低,纳米碳混合层有着明显的阻水效果。(2)随着纳米碳的加入,纳米碳混合层的含水量明显提高,纳米碳混合层下层的土壤含水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土壤含水量更低;当纳米碳含量为0.5%时,纳米碳混合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3)随着纳米碳的施入,在土壤脱湿状态下,能显著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运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公式中的土壤的滞留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及与进气值相关系数较不加纳米碳的土壤明显增加,形状系数n则小于不加纳米碳的土壤。
关键词
纳米碳混合层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持水性
土壤水分分布
Keywords
nano-carbon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soil water holding capacity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杆蒿与白羊草枯落物覆盖量对黄土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兆松
王兵
汪建芳
王忠禹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1-15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退耕驱动近地表特性变化对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415308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RUSLE模型的黄土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因子研究(41771555)"
+1 种基金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黄土高原典型草地植物根系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2017KJXX-8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功能提升与山地果园管理关键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703)"
文摘
枯落物种类及覆盖量差异可能会影响坡面流水动力特性。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草地铁杆蒿(菊科)和白羊草(禾本科)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7个枯落物覆盖量(铁杆蒿为0~1 000 g/m2,白羊草为0~600 g/m2)和2个降雨强度(60和120 mm/h),系统研究枯落物类型及覆盖量对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裸地对照,枯落物覆盖处理坡面流平均流速、雷诺数和弗汝德数平均减小了77.3%、18.5%和87.4%,阻力系数增加了315倍;2)枯落物覆盖量的增加可有效减缓流速、流态和增加阻力系数,并且随着枯落物覆盖量的增加,平均流速、雷诺数和弗汝德数均呈幂函数减小趋势(P<0.01),而阻力系数呈幂函数增加趋势(P<0.01)。总体而言,铁杆蒿枯落物对坡面流水动力参数的影响高于白羊草枯落物。3)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各个水动力参数均与流量、枯落物覆盖量和枯落物特征参数呈显著幂函数关系(R2为0.84~0.92,NSE(Nash-Sutcliffe系数)为0.60~0.91,P<0.01);除流量和枯落物覆盖量外,流速和阻力系数还受枯落物直径影响,流态则主要与枯落物密度和长度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为揭示枯落物的水土保持机理,正确评价草地的水土保持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侵蚀
水动力学
流量
枯落物覆盖量
典型草地
黄土丘陵沟壑区
降雨
Keywords
erosion
hydrodynamics
flow rate
litter mass coverage
typical grassland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simulated rainfall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
被引量:
13
4
作者
汪建芳
王兵
王忠禹
李兆松
肖婧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
保持
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
学
院
大学
中国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退耕驱动近地表特性变化对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41530858)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新星项目“黄土高原典型草地植物根系对土壤分离过程的影响”(2017KJXX-88)
基于RUSLE模型的黄土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因子研究(41771555)
文摘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刺槐、柠条、铁杆蒿、白羊草4种典型植被样地,系统研究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和拦蓄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枯落物地表蓄积量(0.14~0.83kg/m^2)和土壤中混入量(0.18~0.66kg/m^2)均表现为林地>灌木林地>草地,而土壤中枯落物所占比重(44.1%~73.5%)则表现为草地>灌木林地>林地;林地(刺槐和柠条)地表枯落物和土壤中枯落物沿坡长均表现为增加—减少交替的周期性变化,草地(白羊草和铁杆蒿)则随坡长的增大而增加。(2)枯落物持水量可表示为浸泡时间的对数函数(R2≥0.89,p<0.01);白羊草样地地表枯落物持水量最高,刺槐林地土壤中枯落物持水量最高;土壤中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地表枯落物(1.9~2.5倍)。(3)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校正系数为0.34~0.48,普遍小于地表枯落物;地表和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分别为2.4~12.5t/hm^2和1.6~5.8t/hm^2,其中林地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低于地表枯落物,而草地则高于地表枯落物。总体而言,刺槐样地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最大(16.4t/hm^2),是其他样地的1.5~4.1倍。研究结果为评价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特征、深入理解植被恢复水文效应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土壤中枯落物
枯落物蓄积量
持水性
拦蓄降雨
黄土丘陵沟壑区
Keywords
soil litter
litter volum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rresting rainfall
Loess Hilly region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区土质路面与植物路侵蚀过程及其防蚀效应模拟试验研究
王玉
田风霞
马春艳
郑世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碳混合层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水分分布影响
薛文强
周蓓蓓
毛通
陈晓鹏
王全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铁杆蒿与白羊草枯落物覆盖量对黄土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李兆松
王兵
汪建芳
王忠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
汪建芳
王兵
王忠禹
李兆松
肖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