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O_3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水热合成和电化学表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文帝 徐化云 +3 位作者 刘金华 章守权 王大志 陈春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436,439,共4页
通过调控硝酸浓度,利用水热酸化钼酸盐溶液高产率地合成了的α-MoO3纳米纤维。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6.73mol/L时,可制备出... 通过调控硝酸浓度,利用水热酸化钼酸盐溶液高产率地合成了的α-MoO3纳米纤维。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作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硝酸浓度〉6.73mol/L时,可制备出直径范围在50-400nm,沿[001]方向生长的正变相α-MoO3纳米纤维;硝酸浓度在2.6mol/L左右时,产物是针状的六方相MoO3;随着硝酸浓度的提高,产物由六方相MoO3向正交相MoO3过渡。对正交MoO3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充放电测试表明,电流密度从0.195mA/cm^2增至0.52mA/cm^2时,首次锂插入容量降幅比通常的微米级粉体材料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 纳米纤维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xLa_(1-x)FeO_3气敏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孔令兵 沈瑜生 姚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9-402,共4页
采用液相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MxLa1-xFeO3气敏材料。利用XRD、SEM、TEM、IR、DTA-TG等分析技术,对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构、形貌等方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材料导电特性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MLaFeO3 气敏材料 材料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Ag-BSB阴极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守国 夏长荣 孟广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为发展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Bi0.89Ba0.11O1.445(BSB)粉,用 X- ray衍射方法考察了其成相温度,表明在700℃烧 5h,已基本成β 斜方六面体结构。并与 Ag 复合制成复合阴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阴极微结构...  为发展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固相反应法制备了 Bi0.89Ba0.11O1.445(BSB)粉,用 X- ray衍射方法考察了其成相温度,表明在700℃烧 5h,已基本成β 斜方六面体结构。并与 Ag 复合制成复合阴极,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阴极微结构的影响。同时以Sm0.2Ce0.8O1.9(SDC)为电解质,用交流阻抗法研究BSB含量对复合阴极的界面阻抗的影响发现,50%(体积分数)BSB时,界面阻抗最小,在650℃和 700℃时分别为0.32Ω·cm2 和 0.12Ω·cm2,比 Ag基其它复合阴极材料如Ag -SDC,Ag- YSZ的界面极化电阻要小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阴极 交流阻抗 界面阻抗 SO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嵌段聚氨酯与PVC及CPVC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瑾 罗筱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56,共5页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相同硬段及含量的3种不同类型软段的聚氨酯与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多嵌段聚氨酯与PVC、CPVC的相容性次序为:PCL-PUPTMO-PU>PPO-PU。
关键词 聚氨酯 聚氯乙烯 氯化聚氯乙烯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掺杂的α-Fe_(2)O_(3)-K_(2)O系纳米湿敏陶瓷的复阻抗谱 被引量:1
5
作者 莫茂松 王银海 +2 位作者 刘松琴 陶凤英 敖自华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2000年第6期610-614,共5页
采用硬脂酸凝胶法这种化学新工艺制备了α Fe2 O3 TiO2 K2 O复合氧化物纳米湿敏陶瓷元件 ;研究了该元件在不同湿度下的复阻抗谱 ,并建立相应的模拟等效电路 ;材料晶粒电阻、晶界电阻等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 ,晶粒电阻基本不随湿度变化 ... 采用硬脂酸凝胶法这种化学新工艺制备了α Fe2 O3 TiO2 K2 O复合氧化物纳米湿敏陶瓷元件 ;研究了该元件在不同湿度下的复阻抗谱 ,并建立相应的模拟等效电路 ;材料晶粒电阻、晶界电阻等特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 ,晶粒电阻基本不随湿度变化 ,晶界电阻随湿度升高而降低 .从晶界电阻角度探讨了本系材料的湿敏导电机制 ,低湿阶段导电载流子为电子和自由H+,自由H+以氢桥键过渡态机制迁移 ,中、高湿阶段导电载流子以H3O+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敏陶瓷 复合氧化物 α-Fe_(2)O_(3) 复阻抗 湿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镍酸镧材料的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娄向东 黄春梅 +1 位作者 王弘 沈瑜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70-73,共4页
研究了TiO_2掺杂LaNiO_3的气敏特性,实验表明,在中等掺杂时,材料的电导适中,气敏性能最好;XRD证实,掺杂后LaNiO_3仍属于ABO_3钙钛矿结构,且有新相生成。还对掺杂SnO_2,Sb_2O_3及V_2... 研究了TiO_2掺杂LaNiO_3的气敏特性,实验表明,在中等掺杂时,材料的电导适中,气敏性能最好;XRD证实,掺杂后LaNiO_3仍属于ABO_3钙钛矿结构,且有新相生成。还对掺杂SnO_2,Sb_2O_3及V_2O_5进行了研究,指出SnO_2中等掺杂及Sb_2O_3,V_2O_5低掺杂时,同样能使LaNiO_3的气敏性质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酸盐 掺杂 气敏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氧乙烯固化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思珣 罗筱烈 +2 位作者 马德柱 刘瑞林 李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61-465,共5页
研究了环氧树脂/聚氧乙烯分别在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固化剂条件下的固化剂用量、类型和固化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共混物在熔融态和非晶态都是相容的,即在高温区都存在一个α松驰,玻璃化转变温度... 研究了环氧树脂/聚氧乙烯分别在邻苯二甲酸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固化剂条件下的固化剂用量、类型和固化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共混物在熔融态和非晶态都是相容的,即在高温区都存在一个α松驰,玻璃化转变温度随共混组成有规律地变化。不同固化剂的固化物交联网的化学结构不同,因而低温松弛──β松弛机制也不同,同时其对体系的交联密度、共混组成的依赖性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氧乙烯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内酯共聚物与聚碳酸酯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8
作者 樊凤秋 刘夏玲 +2 位作者 马德柱 罗筱烈 李名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0-44,共5页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内酯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共混时,当共聚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小于66%时,体系呈现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能与聚已内酯(PCL)羰...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已内酯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共混时,当共聚物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含量小于66%时,体系呈现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能与聚已内酯(PCL)羰基上的自由电子与PC芳环间可能存在的π-π络合作用有关,共聚物中分子内的相互斥力对相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了TCL80与PC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退火条件下,共混体系可以由两相体系变为均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TCL 共聚物 聚碳酸酯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多孔分离膜的若干新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孟广耀 董强 +1 位作者 刘杏芹 彭定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1-268,共8页
简要评述多孔分离膜的研究现状 ,并展望其未来 .集中介绍了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分子筛膜的若干新进展 ,并综述陶瓷膜在烟气除尘。
关键词 无机多孔分离膜 进展 微滤膜、超滤膜 纳滤膜 分子筛膜 烟气除尘 收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冲聚丙烯序列结构的综合表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德柱 李希强 +4 位作者 洪昆仑 张瑞云 罗筱烈 朱清仁 胡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用高分辨^(13)CNMR、FTIR等手段获得了高抗冲聚丙烯的组成和序列分布等链结构方面的信息。用DSC、WAXD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结晶行为、熔融转变及晶体结构,多种方法相结合有效地表征了高抗冲聚丙烯的序列结构。
关键词 聚丙烯 序列分布 乙烯 嵌段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对自来水的净化和膜污染的清洗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淑钦 朱卫东 +2 位作者 夏长荣 孟广耀 陈树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74-679,共6页
考察了无机陶瓷膜对自来水的微滤效果,对温度、压力、膜面流速等操作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孔径1.2μm的陶瓷微滤膜能够有效地实现固体悬浮物截留,使浊度降低至0.01~0.3NTU范围.结合膜的污染及清洗探讨了膜的污... 考察了无机陶瓷膜对自来水的微滤效果,对温度、压力、膜面流速等操作参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孔径1.2μm的陶瓷微滤膜能够有效地实现固体悬浮物截留,使浊度降低至0.01~0.3NTU范围.结合膜的污染及清洗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微滤膜 清洗 污染 净化 自来水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O_3单晶纳米线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远浩 牛和林 陈乾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以有机钛偶合体胶束作模板剂,采用溶剂热技术,成功制备了单晶碳酸钡纳米线,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量损失谱(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碳酸钡纳米线呈均匀... 本文以有机钛偶合体胶束作模板剂,采用溶剂热技术,成功制备了单晶碳酸钡纳米线,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量损失谱(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碳酸钡纳米线呈均匀的直线形,直径为25~60nm,长度达到十几微米。并对BaCO3纳米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表征 单晶 碳酸钡纳米线 溶剂热法 胶束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α-Al_2O_3陶瓷的制备及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勇 刘杏芹 +1 位作者 杨萍华 彭定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1-185,共5页
加入成孔剂,采用加压成型和烧结的方法,获得具有一定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多孔α-Al2O3陶瓷.讨论了不同粉料包括晶型、粒径大小、分布和成孔剂粒径及添加量对制品的孔隙率。
关键词 气孔率 透水通量 多孔陶瓷 三氧化二铝陶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卫 章占平 +2 位作者 夏长荣 谢津桥 陈初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49-854,共6页
多孔La0.6Sr0.4Co0.2Fe0.8O3-δ陶瓷具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透气和电传导性能,可用于中温 SOFC阴极支撑体和氧分离膜活性支撑体.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孔La0.6Sr0.4Co0.2Fe0.8O... 多孔La0.6Sr0.4Co0.2Fe0.8O3-δ陶瓷具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透气和电传导性能,可用于中温 SOFC阴极支撑体和氧分离膜活性支撑体.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孔La0.6Sr0.4Co0.2Fe0.8O3-δ陶瓷.考察了烧结条件、成型压力和有机添加剂量对孔隙率和孔径的影响.研究发现气体渗透率随孔隙率线性增长,电导率随孔隙率的增大而下降,并满足关系式σ=σ0(1— P)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混合导体 透氧膜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结构SnO_2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元广 陈友存 陈乾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3-245,共3页
以SnCl4·5H2O为主要原料,用溶剂热技术在油酸体系中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精细结构的SnO2纳米球.X射线衍射(XRD)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结果表明,制备出的SnO2微晶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尺寸约为50-80n... 以SnCl4·5H2O为主要原料,用溶剂热技术在油酸体系中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精细结构的SnO2纳米球.X射线衍射(XRD)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结果表明,制备出的SnO2微晶具有良好的结晶性;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尺寸约为50-80nm的SnO2纳米球,放大的17EM照片进一步揭示了此纳米球含有粒度为2-6nm超细粒子的精细结构.这种结构趋向于高的比表面积,适合于气敏探测器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 纳米球 油酸 制备 二氧化锡 光电材料 氯化锡 溶剂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有序纳米孔洞阵列厚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彦旗 蔡维理 +1 位作者 王银海 牟季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以阳极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两步复型的方法制备了金属镍的有序纳米孔洞阵列厚膜.镍膜的孔道彼此平行呈六角排列孔径约40nm孔洞间距80nm孔密度约1011个/cm2.
关键词 多孔阳极氧化铝 模板 有序纳米孔洞阵列厚膜 制备 表征 电沉积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乙烯含量抗冲聚丙烯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其锦 胡雪松 +2 位作者 马德柱 洪昆仑 朱清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7-81,共5页
采用二甲苯为溶剂,将不同乙烯含量(5%~15%质量)的抗冲聚丙烯用特定程序进行分级,将各样品分为室温下可溶于甲苯和不可溶于甲苯的两部分。使用^(13)C-NMR方法和FT-IR方法对各组分进行表征,明确了乙烯链段在聚... 采用二甲苯为溶剂,将不同乙烯含量(5%~15%质量)的抗冲聚丙烯用特定程序进行分级,将各样品分为室温下可溶于甲苯和不可溶于甲苯的两部分。使用^(13)C-NMR方法和FT-IR方法对各组分进行表征,明确了乙烯链段在聚丙烯链上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生这种链结构的聚合工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结构 抗冲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盐络合物的离子传导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黎明 林云青 +1 位作者 周子南 王佛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727-1729,共3页
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盐络合物的离子传导性丁黎明,林云青,周子南,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离子传输,VTF方程1973年,... 交替马来酸酐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盐络合物的离子传导性丁黎明,林云青,周子南,王佛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高分子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离子传输,VTF方程1973年,P.V.Wright等人[1]首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乙二醇酯盐 络合物 离子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Y合金膜的MOCVD研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长荣 郭晓霞 +3 位作者 汪学军 陈初生 彭定坤 孟广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气相淀积法 ,以 β-二酮螯合物为源物质 ,在多孔 Al2 O3 衬底上成功制备了超薄钯钇合金膜 .用 Pd( Ac Ac) 2 +Y( Ac Ac) 3 混合源制备的钯钇合金膜的晶粒尺寸 ( 2 1nm× 10 nm )比单独用 Pd( Ac Ac) 2 制...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气相淀积法 ,以 β-二酮螯合物为源物质 ,在多孔 Al2 O3 衬底上成功制备了超薄钯钇合金膜 .用 Pd( Ac Ac) 2 +Y( Ac Ac) 3 混合源制备的钯钇合金膜的晶粒尺寸 ( 2 1nm× 10 nm )比单独用 Pd( Ac Ac) 2 制备的钯膜的尺寸 ( 3 0 nm× 10 nm )小 . XPS研究发现 ,制备的 Pd-Y合金膜中 Y/Pd比小于源物质的 .氢的透气性实验表明 ,合金膜的氢渗透率高于 Pd膜 ,且在 2 0 0~ 3 5 0℃范围内渗透率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螯合物 化学气相淀积 钯钇合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钇锆醇盐水解Sol-Gel的物化过程及其机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定坤 宛传浩 +2 位作者 杨萍华 刘瑾 孟广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47-550,共4页
The preparation of yttria-stabilised zirconia (YSZ) sol and the mechanismsof sol formation and sol-gel transition have been studied. The YSZ sol was prepared viacontrolled hydration of propanol zirconia alkoxide doped... The preparation of yttria-stabilised zirconia (YSZ) sol and the mechanismsof sol formation and sol-gel transition have been studied. The YSZ sol was prepared viacontrolled hydration of propanol zirconia alkoxide doped with yttrium nitrite. The sol formation process and gelling time are affected by many parameters such as water content,acetic acid content and the amount of propanol. The stability of the sol can be greatlyimproved by adding appropriate 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盐 溶胶-凝胶法 硝酸钇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