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五龙沟金矿床成矿热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37
1
作者 袁万明 王世成 王兰芬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9-395,共7页
本文将取自五龙沟地区 3个金矿体 (区 )的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实测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 197.4~ 2 35.0Ma ,实测磷灰石年龄为 2 0 0 .5Ma ,磷灰石校正年龄为2 4 4Ma ,这与已有的Rb Sr和K Ar同位素年龄范围 2 0 7.1~ ... 本文将取自五龙沟地区 3个金矿体 (区 )的锆石和磷灰石进行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实测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 197.4~ 2 35.0Ma ,实测磷灰石年龄为 2 0 0 .5Ma ,磷灰石校正年龄为2 4 4Ma ,这与已有的Rb Sr和K Ar同位素年龄范围 2 0 7.1~ 2 52 .9Ma基本一致 ,代表了相应温度时的成矿时代。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 ,矿区主要经历了 2次升温和降温过程 ,不仅体现了成矿作用的长期性 ,而且体现了成矿作用多期次的特征 ,各矿体矿石中锆石的裂变径迹年龄相差较大亦是佐证 ,并且符合多期次成矿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成矿时代 金矿床 热液金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海拗陷的热演化和生烃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世成 袁万明 +1 位作者 王兰芬 任战利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测量了取自花海拗陷的钻井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和长度。结果表明,随井深增加年龄减小,平均径迹长度亦变短。取自白垩纪地层的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都比地层年龄年轻得多,表明沉积后曾长时间处于磷灰石裂... 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测量了取自花海拗陷的钻井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和长度。结果表明,随井深增加年龄减小,平均径迹长度亦变短。取自白垩纪地层的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都比地层年龄年轻得多,表明沉积后曾长时间处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中,沉积前的径迹记录已部分消失,古地温高于今地温。利用蒙特卡罗随机取样的热史模拟方法对裂变径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垩纪地层沉积后曾经历过超过110 ℃的加热,达到最高古地温的地质时代是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末,为主要生烃期。新生代以来盆地变冷,生油岩的成熟度主要受古地温控制。在此基础上对该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 生烃期 热演化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