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姜宗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0-252,共3页
-
文摘
在钱学森先生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高温气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相关研究进展曾经为发展我国“两弹一星”和神州飞船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钱学森先生创立的气动研究队伍和科研积累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于1994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气体动力学
重点实验室
高温
基础研究
研究队伍
两弹一星
钱学森
-
分类号
TF123.7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G311
[文化科学]
-
-
题名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姜宗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6,共3页
-
文摘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是在钱学森先生和郭永怀先生创立的科研队伍的基础上于1994年组建的.实验室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钱学森先生倡导的"工程科学"理念,面向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需求,主要研究高温、高超声速极端条件下,具有分子振动与转动激发、解离。
-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
高温
工程科学
科研队伍
国民经济
国家安全
-
分类号
O354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准定常强激波马赫反射波形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高云亮
李进平
胡宗民
姜宗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6-461,共6页
-
基金
水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5027,10276035)
-
文摘
应用DCD频散控制激波捕捉格式,求解二维、多组分、带有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组,数值模拟了准定常强激波的马赫反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马赫反射理论相比,在强激波条件下,激波诱导的气体分子振动激发和化学反应使马赫反射的三波点轨迹角变小、马赫杆高度变低、楔顶附体激波倾角变小;马赫杆的相对突出量随入射激波马赫数和楔角的增大而增大,而气体分子的振动、离解等真实气体效应能进一步加剧马赫杆的向前突出。
-
关键词
准定常流
强激波
马赫反射
马赫杆突出
-
Keywords
quasi-steady flow
strong shock waves
Mach reflection
Mach stem protrusion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 4
-
-
作者
姜宗林
俞鸿儒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6-776,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0632090
10621202)~~
-
文摘
回顾了高超声速激波风洞的研制与发展,并依据高超声速实验研究对地面实验模拟技术的要求,分别介绍了应用轻气体、自由活塞和爆轰驱动技术研制的主要激波风洞的性能、特点和存在问题.重点介绍了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的3种主要运行模式:反向、正向爆轰驱动与双爆轰驱动.根据这些运行模式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应用这些驱动技术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源的特点,探讨了不同驱动技术可能影响激波风洞性能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法.目前发展的激波风洞已经能够用于开展马赫数3~30的高超声速流动的试验模拟研究,但是试验气流的品质还不能满足高超声速科技研究的需求.为了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提高激波风洞的性能,尽可能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高焓激波风洞
超高速度流动
轻气体驱动器
自由活塞驱动器
反向爆轰驱动
正向爆轰驱动
双爆轰驱动
气动热力学
近空间飞行器
-
Keywords
hypersonic shock tunnel, hypervelocity flows, light gases driver, free-piston driver, backward detonation driver, forward detonation driver, double detonation driver, aerothermodynamics
-
分类号
V211.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关于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6
- 5
-
-
作者
姜宗林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8-405,共8页
-
文摘
回顾了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研制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增大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的可能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能够降低总压损失的高超声速来流压缩方法、生成三维涡流的超声速混合增强技术、碳氢燃料的预热喷射、可以控制燃烧过程的燃烧室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减小发动机流道湿面积来降低摩擦阻力和催化复合解离的燃气降低高温气体效应,考虑到等压热力学循环的热效率,还建议研究在高超声速推进系统中应用热效率高的爆轰过程,并探讨了爆轰推进方法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关键技术,认真思考和探索其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
关键词
高超声速推进
超燃冲压发动机
超声速混合
爆轰推进方法
超声速燃烧
-
Keywords
hypersonic propulsion, Scramjet, supersonic mixing, detonation propulsion, supersonic combustion
-
分类号
V4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TS803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