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4–9ka察尔汗盐湖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被引量:13
1
作者 魏海成 樊启顺 +4 位作者 安福元 山发寿 马海州 袁秦 秦占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本文依托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察尔汗盐湖沉积中心102 m长钻孔(ISL1A)岩芯,应用AMS14C和不平衡U系测年方法建立了年龄-深度框架,对岩芯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察尔汗盐湖沉积物化学组成的2个主控因子:入湖径流量因... 本文依托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察尔汗盐湖沉积中心102 m长钻孔(ISL1A)岩芯,应用AMS14C和不平衡U系测年方法建立了年龄-深度框架,对岩芯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察尔汗盐湖沉积物化学组成的2个主控因子:入湖径流量因子和湖泊蒸发量因子,结合孢粉、粒度、沉积物中石盐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讨论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湖泊波动与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察尔汗古湖在晚更新世经历多次淡化期和咸化期,94–52 ka期间察尔汗古湖为微咸水-半咸水湖,湖泊入湖径流量较大,湖区植被为草原/荒漠草原植被;约52 ka各指标均反映了察尔汗古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湖泊入湖径流量减小,蒸发量增加,湖泊由咸水湖退缩演化为盐湖,湖区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演替为荒漠草原/荒漠。34–24 ka期间察尔汗盐湖入湖径流量增加,湖泊有所扩张,但湖水盐度较高;24–9 ka期间在冷干气候背景下,湖泊退缩演化为干盐湖。环境指标所指示的察尔汗盐湖波动演化过程得到了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其他环境变化记录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元素地球化学 孢粉 环境变化 晚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组碎屑岩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盐湖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苗卫良 马海州 +3 位作者 张西营 石海岩 李永寿 容志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96-2107,共12页
通过对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区钻孔岩心的碎屑沉积物进行粘土矿物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白垩世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及古盐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La/Th-Hf、La/Sc-Th/Co、La-Th-Sc图解,Cr/Th、Al2O3/T... 通过对云南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区钻孔岩心的碎屑沉积物进行粘土矿物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晚白垩世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及古盐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及La/Th-Hf、La/Sc-Th/Co、La-Th-Sc图解,Cr/Th、Al2O3/TiO2比值等表明该孔碎屑岩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花岗闪长岩。主量元素活动性分析表明化学风化过程中随着粘土矿物的形成首先发生Ca和Na的淋失,K、Mg则在这一过程中呈富集态势,而Fe、Mn主要受物源限制而总体上表现为亏损。结合粘土矿物形成条件,认为研究区古盐湖经历了暖湿—暖干(成盐成钾期)—暖湿(淡化)的古气候转化过程。而粘土矿物组合受高盐极端环境与埋藏成岩作用影响显著,表现为成盐成钾期显著的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作用。因此伊利石+绿泥石粘土矿物组合,结合富Mg绿泥石的相对含量,以及相应沉积阶段碎屑岩的MgO异常高值,可有效指示古盐湖成盐成钾的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 碎屑岩 粘土矿物 地球化学 物源 成盐成钾 云南思茅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_2地质存储富集盐湖卤水中铀的可行性探讨
3
作者 韩积斌 许建新 马海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1,34,共4页
基于CO2地质存储的理论和方法,将CO2注入到盐湖晶间卤水层中,并把晶间卤水中的铀富集到湖表卤水,从而有利于更进一步地对其进行分离提取。本文研究了注入CO2对盐湖环境的脱碳酸作用、矿物溶解、pH值以及水循环方式的影响,并对利用CO2地... 基于CO2地质存储的理论和方法,将CO2注入到盐湖晶间卤水层中,并把晶间卤水中的铀富集到湖表卤水,从而有利于更进一步地对其进行分离提取。本文研究了注入CO2对盐湖环境的脱碳酸作用、矿物溶解、pH值以及水循环方式的影响,并对利用CO2地质存储富集盐湖卤水中铀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盐湖晶间卤水中注入CO2来富集铀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铀资源匮乏的困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过量注入CO2可能对盐湖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从定量的角度评价CO2的注入量及其对孔隙度、渗透率等的影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存储 盐湖卤水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龙湖矿区泥岩层B同位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以ZK309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启亮 张西营 +1 位作者 李雯霞 韩元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6-202,共7页
硼在自然界中分布较集中,平均丰度低,而且11B和10B之间质量差大,分馏效应显著,故B同位素的组成可以作为判定硼来源及沉积环境的有效指示剂和指相标志。文章对老挝龙湖钾盐矿区ZK309钻孔盐岩上覆泥岩层的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学进行分... 硼在自然界中分布较集中,平均丰度低,而且11B和10B之间质量差大,分馏效应显著,故B同位素的组成可以作为判定硼来源及沉积环境的有效指示剂和指相标志。文章对老挝龙湖钾盐矿区ZK309钻孔盐岩上覆泥岩层的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矿物学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其δ11B范围为7.44‰-11.62‰,均值8.96‰,明显介于海水的δ11B值(39.5‰)与陆相地下水的δ11B值(-3‰±5‰)之间;钻孔的矿物组成保存了一定的母岩特性,石英明显来自于陆源输入物;而石盐、硬石膏、石膏与残余卤水有关,推测在下盐段后期出现陆源淡水输入事件,使得后期盐岩层被淋滤,而泥岩层的δ11B值就是受淋滤后的残余卤水影响的结果,这也解释了蒸发岩沉积层序异常(钾石盐覆盖于光卤石之上)的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B同位素 泥岩 陆源淡水 老挝龙湖钾盐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时代归属及代号变更建议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新民 刘池洋 +3 位作者 罗金海 曾方明 陈大友 张越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6-1274,共9页
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分布十分广泛,对盆地内沉积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时代归属一直沿用中新统上干柴沟组(地层代号为N1sg或N1)。近年来对上干柴沟组古地磁、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的研究... 柴达木盆地上干柴沟组分布十分广泛,对盆地内沉积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时代归属一直沿用中新统上干柴沟组(地层代号为N1sg或N1)。近年来对上干柴沟组古地磁、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应划归渐新统或渐新统-中新统,但是在绝大部分公开出版物中至今仍然没能改变长期以来的习惯称谓,这种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针对该组的地层对比、盆地原型恢复和油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前人在地层岩性、古生物组合和古地磁、裂变径迹测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照最新国际地层年代表,建议将上干柴沟组归属于渐新统-中新统,地层代号使用E3N1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干柴沟组 古地磁 地层代号变更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S(Triton)测定质量范围的扩展及其在溴同位素测定中的应用
6
作者 马云麒 彭章旷 +4 位作者 韩凤清 刘文贵 杨剑 肖应凯 张艳灵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稳定溴同位素可用来识别和评价地下水的来源、成因及其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由于热电离质谱仪Triton的加速电压是固定10kV不可调节的,因此,其最大的测定质量数为310u。为了测定质量数更高的Cs2Br^+(m/z345,347)离子,本研究通... 稳定溴同位素可用来识别和评价地下水的来源、成因及其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由于热电离质谱仪Triton的加速电压是固定10kV不可调节的,因此,其最大的测定质量数为310u。为了测定质量数更高的Cs2Br^+(m/z345,347)离子,本研究通过对热电离质谱仪Triton加速电压单元的改造,成功地将加速电压由10kV降低到8kV,使可测定的离子质量数从310u扩展到350u。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8kV加速电压下相应的质量校正曲线,进行了基于133 Cs279 Br^+(m/z 345)和133 Cs281Br^+(m/z347)离子的稳定溴同位素静态多接收测量。结果表明:当溴含量低于10μg时,测定结果偏低;当溴含量高于10μg时,测定结果正常。该方法测定溴同位素具有涂样量少(10~20μg Br),测定外精度高(0.09‰~0.18‰)和采集数据时间短(8min可采集100个数据)等优点,可为地质样品中溴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热电离质谱(P-TIMS) 加速电压改造 溴同位素 静态多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