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硅藻岩藻黄素特性与其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隋吉槺
汪辉
刘天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138,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金项目~~
-
文摘
岩藻黄素的化学结构包含丙二烯键、环氧基、以及共轭羰基和羟基,是一类珍稀类胡萝卜素。岩藻黄素能够和叶绿素a/c某些蛋白形成FCP复合物,存在于许多海洋藻类细胞的光合系统内,在光捕获和光传递方面起重要作用。此外,岩藻黄素在抗肥胖、抗炎、抗癌和抗氧化等方面的生理活性已经被证实。硅藻细胞是岩藻黄素的理想来源,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是硅藻的模式藻种。本文对三角褐指藻来源岩藻黄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主要包括岩藻黄素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合成中的关键酶,影响其生物合成的环境条件等,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岩藻黄素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FCP复合体
生理活性
生物合成
-
Keywords
fucoxanthin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FCP complex
synthetic pathway
physiological activity
biosynthesis
-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
-
题名黄丝藻细胞代谢物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邵慧敏
王聪
汪辉
刘天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公共实验室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
基金
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6-5-1-68-jch)
青岛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产业链项目资助~~
-
文摘
利用代谢物组学技术有助于更为深入地了解不分枝丝状微藻黄丝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比较了3种黄丝藻细胞破碎方法(冻融法、超声破碎法、液氮研磨法)以及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3种黄丝藻代谢物提取系统(冷甲醇、热乙醇、甲醇/氯仿法),以期为黄丝藻细胞的代谢组学分析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液氮研磨法处理下的黄丝藻细胞破碎效果最佳;根据提取到的代谢物的种类角度出发,冷甲醇法的提取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2种提取方法。在黄丝藻细胞中共检测到40种代谢物,包括9种氨基酸、17种有机酸、12种糖类和2种醇类物质。
-
关键词
黄丝藻
代谢物组学
细胞破壁
代谢物提取
-
Keywords
Tribonema sp.
metabolomics
cell lysis
Metabolite extraction
-
分类号
S968.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利用微藻生产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汪辉
周文俊
刘天中
-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中心
-
出处
《生物产业技术》
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
-
文摘
棕榈油酸(C16:1A9)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医药价值,进行相应产品的开发已是势在必行。目前棕榈油酸主要来源于生物合成。大田栽培的普通油料作物中棕榈油酸含量很低,而棕榈油酸含量高的野生植物存在资源少的问题,因此利用棕榈油酸含量高且能够规模培养的微藻来进行棕榈油酸的生产已成为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文章介绍了棕榈油酸的原料来源,并结合笔者实验室对黄丝藻棕榈油酸的研究,综述了微藻棕榈油酸的优势及其合成途径,最后初步展望了微藻棕榈油酸研究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棕榈油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微藻
生产
利用
可再生资源
油酸含量
医药价值
-
分类号
TQ645.6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